沒有爆米花,不妨以「熱愛」佐味|北京影院復工首日記

2020-12-19 影藝獨舌

在北京影院復工14小時後,全國票房平穩地突破了1000萬元。

7月24日零點,北京地區影院正式復工開業。萬達影城有三家影院安排了零點場放映。

雖然不是周末,但石景山店和CBD店《多力特的奇幻冒險》的零點場均為滿場。通州店則開了兩個影廳,同時放映《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喋血戰士》兩部影片。

剛剛開業的北京各大影院,在排片上,大多向這兩部好萊塢新作傾斜。《多力特的奇幻冒險》有192場,佔比22.2%,《喋血戰士》排153場,佔比17.7%。

兩部好萊塢商業片,讓沒有爆米花和可樂的影院,多少找回了一些屬於暑期檔的紅火。

早上十點,在萬達影城通州店內,電梯旁一架半年多未有人使用的取票機屏幕上有明顯的汙漬,三名工作人員正在地上鋪設彩色膠帶,提醒顧客取票時注意排隊間隔。

影院的線下售票處空無一人,顯示今日排片場次的液晶屏也仍舊是黑屏,影院旁邊的一間咖啡廳開放了位置供人休息等候,但並不提供任何飲食服務。

進入影院前仍舊需要進行「健康寶掃碼+測體溫」的全套檢測,兩名工作人員一名負責登記,一名負責檢票。

終於開業,影院工作者的興奮溢於言表,介紹流程時,音調都在往上揚。

我檢票時已經過了十點。在用手機掃碼登記時,負責測溫的工作人員突然道,「我現在就幫您檢票吧。」

我遞過票去,「對啊,反正也沒別人。」

那位工作人員低頭撕開票根,聲音仍舊帶著笑,「其實人挺多的呢。」

確認健康寶與體溫沒有異樣後,我進入閘機,身後還隱約能聽到兩名工作人員在討論如何安排分工,加快檢票的速度。

早上第一場電影的放映在影院9號廳,原本220個座位的影廳在採取隔行隔座的售票模式後,如今只能容納60人觀影,無法入座的座位則被膠帶隔開。

這一場並不是滿場,觀眾裡有不少學生,也有附近小區的居民。三名中學生在觀影結束後,在附近的咖啡廳坐下,在樓下的餐飲店裡買了外賣,等待他們的下一場電影。

從淘票票上的數據看,萬達影院通州店今天共有7部影片,開放5個影廳,以兩部新片為主,但國產片《誤殺》一天也有7場,並且相當搶手,晚上五點後的三場全部滿座。

從7月20日各地影院陸續復工以來,低價票成為全國院線吸引當地觀眾回到電影院的共同手段。比起上一次進電影院,票價明顯便宜了不少。

在重新開業的多家影院中,平時上百的IMAX的票價在50元左右,普通3D只需要40元,其餘的影片只要25元左右,就能買到一張票。

但也有例外。位於藍色港灣商區裡的珠影耳東傳奇影城仍然維持著相對較高的票價,新片一律84.5元一張,老片68.5元一張。

或許由於其本身便處於居民收入和消費都比較高的區域,票價並沒有影響人們的選擇。復工首日,傳奇影城成為北京影院票房收入首位,而周末兩天的預售票也已經賣出不少,出現了「滿座」的提示。

四個月以來,關於影院復工的傳言像水泡一樣,隔一段時間就冒出一個,卻很快又破掉。影院相關從業者與電影愛好者,都在反覆的希望與失望之中惴惴不安。

房租水電等支出,器械的維護成本讓影院從業者在疫情期間,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即便各地都出臺了相關政策對影院行業進行扶持,但在半年來,仍有不少影院倒閉。

3月22日,全國523家影院零星的復工試水在五天後被緊急喊停。大地影院、金逸影城、博納影院等一些連鎖影院,開始嘗試將庫存的零食、飲料,以及周邊在線上銷售。

從銷量來看,轉型「零食電商」後,影院的確獲得了一些收入。

6月29日,蘇州一家萬達影城為了自救,在影院門廳設立自動售賣點,低價出售影院中囤積的飲料零食。

隨即,有自媒體在微博上展開「影院清貨行動」,統計了各地需要清理庫存飲料零食的院線名單,號召各地的影迷幫助影院度過難關。

北京的許多大型連鎖影院也在名單上,確定復工前一周的7月12日,萬達影城CBD店也加入其中,以2元一包的價格,出售影城內的零食小吃。

復工開業,政策扶持,接二連三的新片定檔(以及李現的粉絲們正在籌備的《抵達之謎》包場觀影)和《流浪地球》等老片復映後的票房捐贈,這一切無疑會讓影院下半年的日子好過許多。

對於人們來說,電影院重新開業這一舉動,則具有更強烈的文化意義,對於處於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民眾來說尤其如此。

當各地KTV和酒吧等娛樂場所都順利開張,而影院、劇院卻遲遲沒有動靜時,許多人便已經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不滿。

畢竟,電影院帶來的沉浸式觀影體驗仍舊不可替代。

雖然如今的網絡流媒體已經建立起巨大的片庫,但一方面,多數人的家庭觀影環境無法與影院相比;另一方面,選擇在流媒體上首映的新片仍然稀少。

老片雖然經典,但新片當中所含有的當代電影人的思考,以及當代社會的映像,也是電影這種媒介的魅力所在。

復工首日,北京有超過40家影院開門迎客。從7月24日到7月31日,中國電影資料館每天只放映一部老電影,每場釋出約190張票,票價從20元至50元不等,所有的電影票在7月23日晚已經售罄。

比起前兩天上海電影節名為預售,實為「拼手速」的搶票現場,中國電影資料館的激烈程度也不遑多讓。

無論是對於普通的觀眾,還是電影藝術的愛好者,沉浸在影院中的時間都是一段特殊的體驗。

電影院在中國發展至今,是隨處可見的娛樂場所和社交場所,但其文化特性卻常常被人們忽視。

如今,闊別七個月之後,在影院裡看一場電影,所享受的不僅是影片本身的樂趣,更有一種回歸自己「精神家園」的安心感。

晚高峰開始,下班的人潮似乎有一部分,已經開始往影院聚集。在萬達影城通州店直通影院的電梯前,聚集起了不少人。

而在影院中,取票機上的水漬已經被抹去,間隔條已經貼好,等待入場的觀眾們正在排隊用健康寶掃碼,同時檢票。

一切似乎就像微博上一位電影博主所說,當「關於電影的一切都在一毫米一毫米地回到正軌」「世界終於好起來了」。

【文/首席記者 一樹】

相關焦點

  • 北京影院復工 觀眾感慨「太久了」
    7月24日,北京影院迎來復工,截至昨晚6點,貓眼售票平臺顯示當天有45部影片放映。根據燈塔專業版統計,截至24日晚上8點,全國當日票房為2030萬元左右,全國影院有序復工以來首次突破2000萬。其中,北京以56萬票房排在上海之後,位居城市票房榜亞軍位置。
  • 隔著兩個座位看片,沒有爆米花可樂,影院復工首日有多難?
    在這個意義重大的復工首日,外灘君到上海的多家影院,了解了一下實地情況。 30%的上座率限制、人與人之間隔開兩個座位、全程戴口罩、沒有爆米花和飲料——即便是最資深的影迷,可能也從沒有過如此特殊的觀影體驗。
  • 直擊北京影院復工首日!口罩遮擋不住觀眾和影院工作人員的激動
    分別將近180天後,影院終於回到了北京觀眾身邊。7月24日,北京影院復工首日,包括首都電影院西單店、保利國際影城天安門店、萬達影城CBD店等在內的多家影院均恢復營業,迎來第一批觀眾。無論是觀眾還是為他們服務的影院工作人員,開始放映電影的喜悅和激動都寫在了他們的眼睛裡,口罩遮擋不了。
  • 北京影院復工,首日票房超660萬
    7月24日,北京影院迎來復工,截止到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上午發稿時,貓眼售票平臺顯示的今日有45部影片放映,大盤粗略統計為664.9萬,這是相當不錯的成績。北京影院真正的復工實際應該從7月24日零時算起,萬達影城有三家影院推出了IMAX版《多力特的奇幻冒險》的零點場放映,其中萬達影城石景山店和CBD的滿場售罄,影迷們在影廳內拍照留影,記錄下了這個難忘的時刻。而24日早上9點50分,萬達影城又開門營業,進入了「日常」狀態。
  • 獨家探訪丨北京影院復工首日:影院爆滿,自主檢票,建議提前買水
    文/南風7月24日,北京市電影院正式復工,22日開始,陸續有影院通過防疫檢測開始售票。首批覆工的影院有首都電影院西單店、保利國際影城北京天安門店和珠影耳東傳奇影城藍色港灣店三家,其中耳東傳奇影城是第一家正式對外售票的影院。
  • 觀眾一句「復工愉快」 影院員工險些淚奔
    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記者 袁雲兒   分別將近180天後,影院終於回到了北京觀眾身邊。昨天,北京影院復工首日,包括首都電影院西單店、保利國際影城天安門店、萬達影城CBD店等在內的多家影院均恢復營業,迎來第一批觀眾。   無論是觀眾還是為他們服務的影院工作人員,開始放映電影的喜悅和激動都寫在了他們的眼睛裡,口罩遮擋不了。
  • 北京影院明日復工,你準備好了嗎?
    全國低風險地區影院自2020年7月20日起陸續復工恢復營業,而北京因為疫情管控原因,影院暫未復工,因此牽動了不少影迷的心。7月21日北京市電影局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可於明日(7月24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北京影院終於在四天之後趕上了全國影院復工的步伐。
  • 影院復工看什麼?經典老片先「暖場」
    繼新疆、四川等部分影城陸續復工之後,上海部分影院也宣布將在3月28日正式復工開業。復工之後,一批經典老片即將與觀眾再次見面,此前因疫情取消上映的文藝新片《喬喬的異想世界》也已宣布定檔4月。廣州影院目前尚未有確切復工時間。
  • 影院復工滿月 最受廣州觀眾喜歡的影片是?
    來源:廣州日報原標題:影院忙自救 影迷盼大片 影院復工滿月 政策放寬觀眾買帳市場可期7月20日影院正式復工,迄今已滿月。隨著政策逐步寬鬆,電影行業日漸煥發活力,各方面已經步入正軌。對電影的熱愛讓觀眾們走進影院,不斷貢獻票房;讓許多電影從業者堅守至今。眼看著如今形勢越來越好,影迷和從業者們對電影的信心也不斷增強。
  • 「觀眾回來了」——北京影院復工首日見聞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張漫子)7月24日零點整,影迷麥新走進位於北京國貿的萬達影城IMAX廳,觀看小羅伯特·唐尼主演的新片《多力特的奇幻冒險》。  「半年多沒有聽到龍標的音效了,激動!這是我2020年在電影院觀看的第一場電影。」
  • 直擊影院復工首日零點:影迷直言「想永遠住在電影院」
    影院停滯半年後終於復工,影院方和影迷們抱有怎樣的心情?影院的防疫措施是否到位?疫情新常態下影迷的觀影體驗是否有所不同?為此,鳳凰網財經於24日凌晨實地探訪了北京萬達影城CBD店。步入影院後,隨處可見「今日已消毒」、「請佩戴口罩」等健康提示。候場區的入口設置了防疫人員負責敦促觀眾掃描北京健康寶,進行本人信息掃碼登記,並測量體溫等。原售賣爆米花和飲料的飲食區也無人營業。影院防控措施逐一落實。
  • 劇院、影院:開啟復工加速跑
    隨著劇院、影院的上座率限制由30%放寬到50%,劇院、影院復工的腳步走得更加穩健,行業也進一步顯現出生機活力。劇院:逐步放開 慢慢找回感覺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尚較為膠著,許多劇院把演出搬到了線上,既是服務於熱愛藝術的觀眾,也是積極「自救」。當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劇院也紛紛開始根據實際情況嘗試恢復線下活動和演出。
  • 影院復工前三天票房超1300萬;《風聲》《十二生肖》重映收益讓利影院
    1《風聲》《十二生肖》重映收益讓利影院華誼兄弟正式宣布,由其出品的電影《風聲》《十二生肖》重登內地大銀幕,為停擺近半年的影院注入活力。這兩部影片此次採取公益發行的方式,所得全部收益將讓利給影院,以助影院度過難關。
  • 58元2張電影通兌券加2桶爆米花?數百家影院爭推低價預售票
    58元2張電影通兌券加2桶爆米花,100出頭三張IMAX通兌券,線上賣爆米花……儘管電影院還未正式復工,近日,眾多電影院開始在支付寶、淘票票等平臺上預售低價票,預售「回血」的同時,也通過「先囤後看」、打懷舊牌等方式探索多種方式吸引消費者,為復工「預熱」。
  • 影院復工之際,回望沉睡的175天
    公司也不再要求去影院巡邏維護。眼見疫情形勢有所好轉,他期待著馬上收到復工的消息,但經理的一個電話卻讓他始料未及。對方稱,影院無力負擔員工的工資,已經辭退了所有的兼職和一名正職員工。經理說自己也沒有工資,「大家自謀生路吧」。雖然不清楚具體的財務狀況,但孫嘉健估計自己所在的影院虧損相當嚴重。
  • 鳳凰實地探訪丨影院復工首日零點:影迷直言「想永遠住在電影院」
    北京地區影院暫定24號開業。受此消息影響,16日A股影視板塊午後逆市集體拉升,北京文化、華錄百納、萬達電影等漲幅一度超過8%。影院停滯半年後終於復工,影院方和影迷們抱有怎樣的心情?影院的防疫措施是否到位?疫情新常態下影迷的觀影體驗是否有所不同?為此,鳳凰網財經於24日凌晨實地探訪了北京萬達影城CBD店。
  • 影院復工前三天票房超1370萬《誤殺》《尋夢環遊記》最賣座
    據貓眼數據顯示,全國低風險地區影院復工前三天(7月20日-22日)票房累計超過1370萬元——20日350.2萬元,21日456.1萬元,22日562.5萬元。全國復工影院已超過2000家,其中日票房超過1萬元的約80家。分地區來看,上海、浙江、江西、青海、山東是影院復工率全國前五。
  • 深夜通知:所有影院暫停復工!「賣出的30張電影票正在退」
    每經記者第一時間從多位影院經理處了解到,消息屬實,「今晚收到的消息,暫停復工營業。」「本來明天的票已經賣出去了,現在正在組織退票。」一位影院工作人員表示。據了解,隨著全國影院進入復工期,截至3月22日,全國已有超500家影院復工營業。此前受復工消息影響,幸福藍海、金逸影視、橫店影視等多個院線股上漲明顯。
  • 香港影院復工三個月,對內地影院有哪些啟示
    2020年香港影院復工期間重映了1996年的電影《金枝玉葉2》,陳智廷發現觀眾大多是年輕人,覺得這部電影沒有過時。圖為該片劇照。但據張書瑋觀察,一開始許多影院上座率並不高。「以前情侶約會,或是一群朋友約著來看電影,氣氛是很熱烈的。開場之前有說有笑、打打鬧鬧,端著爆米花走進來。」但復工之初,電影院裡很安靜。 這或許是因為人們對疫情的憂慮尚未消退。2020年3月影院第一次關停前,這樣的氣氛已經浮現,相關的事實是賀歲檔的冷清。受內地影院停工影響,2020年春節,許多合資片都未能如期在香港上映。
  • 影院復工後的欣喜與艱難:前期不考慮經營成本和盈利
    首都北京,定於7月24日恢復影院營業。 防疫居首 票價讓利 復工首日,包括首都電影院西單店、保利國際影城天安門店、萬達影城石景山萬達廣場店等在內的多家影院均開門營業,共有《多力特的奇幻冒險》《當幸福來敲門》《第一次的離別》等39部中外新片和經典老片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