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手機碼字工
把秦霄賢、張大大、李藝彤、熊梓淇、範湉湉、純情阿偉聚在一個節目裡演二人轉,這檔節目叫什麼?不是去年新推出的新式喜劇綜藝《笑起來真好看》——雖然屬性上似乎差不多;這檔各類藝人扎堆強行跨界演喜劇的節目,它是《歡樂喜劇人7》。沒錯,就是那個曾經孵化出沈騰、嶽雲鵬、賈玲等國民喜劇演員的綜藝,曾經有「神仙打架」,現在開始「群魔亂舞」了。曾以各個廠牌的喜劇演員競演為主的《歡樂喜劇人》,在第七季找來一群相聲演員、歌手、主持人去劉老根大舞臺跟著宋小寶等人學二人轉,去相聲舞臺跟著嶽雲鵬等人學相聲,還找脫口秀演員李雪琴來主持。已經跳脫出傳統喜劇綜藝的《歡樂喜劇人7》,什麼「喜劇人爭霸」都已經是過去式,如今節目上打造的是「在逃歡樂喜劇人」,簡稱「歡樂人」。《歡樂喜劇人7》今晚播出了第二期,「歡樂人」開始各自與助演一同表演小品。鏡頭記錄臺前幕後候場、上場的緊張氣氛和表演狀態,還是原來《歡樂喜劇人》內味兒。一個個節目接連上演,網娛君感受到了喜劇小白的不自信,也感受到了二人轉這個喜劇品類的難度。這種紮根於東北黑土地的特色喜劇,除了要接地氣地講笑話和演段子,還要在舞臺上表演高空翻跟鬥、吹嗩吶……不但要吹拉彈唱,時不時還要來點雜技功夫——這有點太難為那些跨界過來的歡樂人了吧?但看了節目之後,網娛君就把心放在了肚子裡。這些難度較大的實操動作都是劉老根大舞臺的演員們例如宋曉峰、楊樹林、劉傳龍進行的,他們唱著跳著,從高空翻著……「All 歡樂人 can do it.」—— 在臺上充當二人轉表演工具搭檔,站樁式配合那些專業演員賣力表演,然後照常表演小品罷了。認真看了兩期,除了那些身上有點絕活兒的二人轉演員,幾乎沒有節目上的主力軍「歡樂人」成功逗樂網娛君,不是不想笑,實在是……這都是sá呀!!!(請自行腦補東北口音)說是「在逃歡樂喜劇人」,實際在節目上也如普通的小品演員一樣,普普通通地跟著二人轉演員學小品,運用東北式老梗在節目上笨拙地做效果。算了算了,不要為難這些跨界來的喜劇小白,說不定後面多加練習,也能悟出其中的喜劇方法論,在小品表演中搞笑一把呢?此番二人轉學習完畢,節目上還有相聲課程安排妥當,這對歡樂人們來說或許也有一些優勢:這裡有真正的相聲演員秦霄賢、《奇葩說》前辯論手範湉湉、主持人張大大……可能這是《歡樂喜劇人7》的底牌:學不會搞笑,嘴皮子功夫總能到位吧?
說是新玩法,其實是老套路
雖然《歡樂喜劇人7》的賽制和內容一言難盡,但這或許是它努力後的結果了。前6季《歡樂喜劇人》,均是遵循各家選手競演以爭奪冠軍的模式。第七季由跨界藝人學習二人轉小品、相聲,看似新穎,實際上都是《歡樂喜劇人》整個IP拿手的老套路。自《歡樂喜劇人》第一季起,參與比賽的選手或團隊便由小品演員和相聲演員組成。喜劇界的新團隊、老演員都曾在這檔節目上打過卡,節目也一度成為開心麻花、大碗娛樂、遼寧民間藝術團、德雲社等知名喜劇廠牌輸送人才的平臺。跨界演員的加入也並不稀奇,在《歡樂喜劇人》最火的那幾年,不少知名藝人也曾來上面露臉,黃曉明、李晨、陳赫、鄭愷、秦嵐、蔣欣等都有為小品進行助演。作為一檔在喜劇綜藝屆屹立不倒的王牌節目,行至第七年,《歡樂喜劇人》僅僅能幫助喜劇演員在節目上打卡露臉,關注度越來越低。為了延長生命力,《歡樂喜劇人7》不得不開始改變玩法。今年的賽制設定,顯然是結合綜藝節目的流行趨勢,揚長避短的表現。用喜劇小白作為跨界選手,不僅能給節目帶來新鮮血液,更衝散了《歡樂喜劇人》東北演員比例過重的問題。在前六季節目播出時,《歡樂喜劇人》多次被觀眾詬病節目上被東北口音所霸佔,可以改名為「東北喜劇人」。第七季節目上,鏡頭聚焦在那些跨界的「歡樂人」身上,節目在競演的基礎上增添了養成的元素。首先一如既往在節目上捧出「流量」明星,其中德雲社每年選出一對演員參賽,匯聚人氣和流量。往年有張雲雷和楊九郎、孟鶴堂和周九良等,今年秦霄賢單獨作戰,為此德雲社在去年將秦霄賢跟搭檔拆散重組,以便其在綜藝節目大展宏圖,《歡樂喜劇人7》無疑是必備打卡路線。老合作夥伴也不能錯過,節目上雖沒有德雲社之外的各大喜劇廠牌輸送演員,但劉老根大舞臺的演員紛紛以助演身份出現。無論主角還是配角,宋小寶、楊樹林、宋曉峰等演員就在那裡,毫不挑剔。
綜N代的頹勢,跨個界就能衝散嗎?
還沒等歡樂人們在一整季節目中展現出喜劇小白的成長和收穫,豆瓣網友已經在評論區留下了叫苦聲:有人引用了李誠儒的「如學」三連——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還有人拿出了網際網路的流行梗——如果我有罪法律會制裁我,而不是讓我看這種垃圾。不愧是「在逃歡樂喜劇人」,他們「在逃」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打劫了喜劇、綁架了觀眾吧。為什麼形式上做完創新,《歡樂喜劇人7》卻仍然遭到觀眾的抗拒?當然是因為,即便是用新人來表演喜劇,作品質量還是沒有大幅起色。實際上,《歡樂喜劇人》中的喜劇作品,內容形式幾乎被充斥著東北口音的小品以及相聲承包,作品結構更是一度陷入「在搞笑中煽情」的不惹哭觀眾不罷休套路。曾經《歡樂喜劇人》是一個喜劇人才和優秀作品儲備充足的舞臺,沈騰、嶽雲鵬、宋小寶、小瀋陽在激烈競爭下拿出不少優質的創作。沈騰結合卓別林喜劇演小品、嶽雲鵬發掘出不少代表作。在過去的六年裡,《歡樂喜劇人》已經把各家喜劇演員的靈感掏空了。演小品的已經演盡了家長裡短和人間悲歡,古裝、現代、奇幻、現實題材發揮到極致。說相聲的也開始擁抱流量,第六季冠軍是相聲演員金霏和陳曦,但知名度遠不如來自德雲社的孟鶴堂和周九良,相聲功底紮實,卻也難靠內容出圈。如今傳統喜劇綜藝中,《歡樂喜劇人》是僅存的獨苗。曾經逗樂觀眾的《跨界喜劇王》《笑傲江湖》《喜劇總動員》早就悄然離場,為新式喜劇綜藝《笑起來真好看》《認真的嘎嘎們》留出舞臺。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中發展,喜劇類綜藝能否重振旗鼓,推出好的作品和人才是有必要的。而《歡樂喜劇人》系列在這個環境下能夠走多遠,若單靠張大大等藝人蹭話題跨界,成功的門檻好像又高了一些些。
近期熱文
易烊千璽專訪 | 2021偶像經紀公司潛力榜
時尚雜誌這一年 | 2020女性劇綜
網絡電影跨界演員TOP100
約稿 請聯繫:
Doris021(微信ID)
轉載/加入社群 請聯繫:
WANGCHUNXIAO14(微信ID)
商務合作 請聯繫:
18510712046/17710781131(微信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