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裡,人數最多的從來不是醫生,而是護士。臨沂市人民醫院5千多名職工裡,有2424名護士,幾乎佔據半壁江山。她們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在各自崗位,她們是守衛人民健康的堅實基石。
2020年的這場新冠肺炎阻擊戰中,危難關頭,她們舍小家顧大家,以滿腔的熱情和一顆赤誠之心,堅守在沂蒙、江城兩座抗疫陣地,用她們的豪情與擔當,溫暖了兩座城!5.12國際護士節,記者走進臨沂市人民醫院護理團隊,近距離感受這群可親可敬可愛的人!
高水平護理技術和優質服務是取得患者信賴和滿意的基石。正如臨沂市人民醫院護理團隊的老前輩、原副院長王立菊說「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病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醫護行業是一手挽著健康,一手推開死亡的特殊職業,因此,在崗的每時每刻,都要做到百分之百敬業。」臨沂市人民醫院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與這種優良傳統的傳承是分不開的。技術上精益求精,態度上極端負責、熱誠。這種人生境界的升華,正是臨沂市人民醫院護理團隊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縮影。
危難關頭 她們挺身而出 舍小家顧大家
翹首以盼的庚子鼠年,「新冠」突襲,面對嚴峻挑戰,臨沂市人民醫院廣大護理人員聞令而動,恪盡職守,捨生忘死,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中,成為醫院抗擊疫情的主力軍,在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作出了重大貢獻。
1月17日,臘月廿三,廣大市民正在張燈結彩,喜迎春節之時,護理隊伍在醫院抗疫指揮部的安排部署下,勇擔使命,迅速靠前。護理部主任呂美榮、副主任王芹、東醫療區感染辦主任陳雲秀、感染科護士長張曉、田青、劉紅,還有一大批年輕護士們,不計生死,衝鋒在前。戰疫打響後,她們顧不上休息,顧不上照顧自己孩子和家人,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醫院和患者。
呂美榮親臨一線坐陣指揮,王芹把辦公室搬到了抗疫前沿,陳雲秀幾乎72小時奮戰在東區戰場,張曉、田青率先進入負壓隔離病房,劉紅在完成負壓病房籌備後又開始了緩衝病房、留觀病房的籌備管理,成為名負其實的大管家……多少個深夜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穿梭在院區的小路上,還有年輕的護理隊員們,踴躍報名,進入負壓隔離病房與病毒搏鬥。病房裡、病房外,發熱門診、應急病房、留觀病房,到處都有她們灑下的汗水和留下的身影。
組建隔離病房護理團隊,制定防控方案,組織護理培訓,傾聽患者心聲和訴求,查找問題,優化流程,強化管理,她們用專注的職業精神展現護理人員危急時刻的使命與擔當。
而這背後,是一雙雙被汗水浸泡蒼白的雙手,是一道道被護目鏡壓出的傷痕,是防護服下一次次溼透了的身影,可她們總是輕聲的說,沒事,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採訪中,王芹表示:選擇了護理職業,就是選擇了付出和奉獻,雖然辛苦,但每當看到患者恢復健康,重新樹立起生活的自信時,一切付出都值了。
一封封請戰書摞滿桌臺,一批批護理人員進駐隔離病房,一批批護理人員爭先堅守在最危險的抗「疫」一線,這是百年臨醫多年來護理文化傳承的體現,也是臨醫護理前輩們的精神感召,這支護理隊伍才得以成為了鐵打的隊伍,技術精湛,作風優良,召即來,戰必勝!面對疫情大考,臨沂市人民醫院護理隊伍用實際行動再次擦亮了臨醫護理品牌,讓它在時光流轉中熠熠生輝。
用生命守護生命,他們是最美臨醫人
扶危渡厄,責無旁貸,在這場抗擊新冠即將取得階段性勝利之際,2月19日,臨沂市人民醫院接到上級部門緊急通知:馳援湖北。消息傳出,廣大護理人員踴躍報名,王芹回憶說:「接到命令後,大家沒有任何猶豫和退縮,紛紛主動遞交請戰書,大家都奔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為打贏這場戰疫貢獻力量,幫助更多的人恢復健康。逆行英雄們來不及安頓家中父母孩子,來不及和親朋好友告別,甚至來不及仔細收拾行李就轉戰湖北。
2月20日,臨沂市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出徵,其中有30名護士。她們是孩子的母親,是丈夫的妻子,是父母的女兒,但此刻,她們是白衣戰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到達武漢後,隊員分別進駐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和武漢市第三人民醫院開展工作。有6名護理骨幹人員入選「尖刀班」,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參與護理危重症患者。宋建偉護士長作為尖刀班班長,帶領領尖刀班不計生死、全力奮戰,圓滿的完成了各項救治任務,得到了金銀潭醫院同仁的高度讚揚和國家、省衛健委巡視專家組的高度認可。
記者採訪當天是5月10日,星期日,同時也是母親節,臨沂市人民醫院援鄂隊員、胸外科護士長劉淑芸當天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她表示,她之前作為援鄂醫療隊的一名隊員在武漢奮戰了40多天,雖然辛苦,但是後方科室裡的醫護人員也同樣辛苦,現在自己回來了,重返工作崗位,能多幹就多幹一些,讓科裡的護理姐妹們儘量多點休息時間。她說,我們是一個團隊,每個人都在發光發熱,大家都在默默地用行動堅守初心。
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串閃亮的名字:宋建偉,馬成燕、李涵、伊鑫、李善美、劉淑雲、於友祥、李向向……他們逆行出徵、聞令而動、勇挑重擔,不顧自身安危、克服重重困難,向著最需要的地方,直面病毒,成為了最美逆行者。他們將沂蒙精神帶到江城武漢, 以高尚無私的醫德醫風,憑精湛高超的醫技醫術,守護生命、治癒病患,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返艙、零事故、零投訴」,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道德風範,詮釋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臨醫擔當、彰顯了臨醫智慧、奉獻了臨醫力量、塑造了臨醫形象,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臨醫答卷」。
是重溫 是傳承 照亮每個人眼中的光
這場疫情之下,很多人都在各自的「戰場」上,實踐著當代南丁格爾的誓言。說起這些的時候,王芹的眼中始終有光芒在閃耀。一件件、一樁樁,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擲地有聲。
每年512護士節紀念活動中,都有一個保留節目「傳光授帽」。這個儀式莊嚴、神聖。在護理前輩的領誓下,臺上臺下全體與會人員重溫「南丁格爾誓言」,在神聖的南丁格爾畫像前鄭重宣誓。這個「傳光授帽」儀式,是重溫,是傳承,是接力,更是感召。蠟燭點亮了每個人心中的火,也照亮了每個人眼中的光。
默默的奉獻,辛勤的工作,護理工作崗位的她們選擇了愧對家人時的酸和工作繁忙時的累,收穫的是患者感謝的甜,然而唯一不變的是,對護理工作的熱愛。
這個春天,因疫情變得不同,這個護士節,因戰疫而更有意義!山河無恙,歲月靜好,感謝臨醫護理團隊負重前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而不同時代的護士,卻都有同樣的堅守,每一位新護士,依次接過前輩手中的燈,寓意以此繼續照亮病患前行的路。致敬最美白衣天使!祝你們幸福安好!
【來源:琅琊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