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騙局?地球將更宜居,但人類忽略了一個即將發生的事實!

2020-12-20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全球氣溫變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聯合國政府間氣候組織多次呼籲各國應該重視氣候變暖問題,但在民間這樣的呼聲卻不高,因為有很多朋友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謊言!

而在北方的朋友更是認為,氣候變暖,北方也變成江南了!特別是俄羅斯和加拿大北部以及我國東北地區的民眾,都要準備慶祝了,未來即將擺脫天寒地凍,即將迎來溫暖如春的世界!

全球變暖,北方會變的溫暖如春嗎?

我們先給出答案,全球變暖,北方未來確實會變成溫暖如春,但我們人類可能等不到那會!至於為什麼會這樣,下文簡單討論下!

北極海冰消失

全球變暖對地球到底有多大影響,科學家也有點懵逼,因為地球整個體系相關連的系統太複雜了,到底哪個先發生,哪個後發生,什麼時候另一個會發生,這些都搞到頭大。2020年11月12日,《自然》前上就有篇論文非常有意思!

它說的是全球變暖導致海洋溫度持續上升,北大西洋上產生的颶風平均需要33小時後才會減弱,而在50年前時候,這些颶風平均只持續17小時後就開始減弱,並且颶風在登陸後減弱速度也有變慢趨勢,簡單的說,未來的颶風可能會比以前更深入內陸地區。

為什麼全球變暖,颶風影響時間會增加?

颶風就是大西洋上颱風的叫法,原理是一樣的,太平洋上進入南海的颱風大都會經過菲律賓,很多時候都是颱風過菲律賓的時候風速已經明顯下降了,但一旦進入海洋,它又會快速上升,這點颶風在經過古巴或者佛羅裡達後的風速迅速上升現象是一致的。

這是因為颱風和颶風的能量補充都來自溫暖洋面上的水汽,陸地上沒有充沛的水汽來源,所以登陸後它將快速變緩,最終變成熱帶氣旋乃至熱帶低壓最後消失。

水汽是對未來氣候有決定性影響

水汽會影響颱風,同樣它也會影響氣候,首先水汽是一種非常優良的溫室「氣體」,在大氣層良性溫室氣體中,水汽產生的溫室效應佔比不小,所以水汽比例過高,溫室效應繼續增加!

其次則是水汽會增加降雨量,這很好理解,水汽多了,雨水也就多了!

再次則是水汽會增加降雪量,和雨水增加的道理是一樣的!

但最後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水汽會讓這些氣候極端化,比如暴雨,暴雪,還會影響大氣循環模式,最終受到厄爾尼諾或者拉尼娜影響,暴雨澇災或者少雨旱災,南方夏日暴雨,北方冬季暴雪,雪災可能會比當前大大增加!

所以全球變暖初期,我們享受到的絕不是溫暖如春,而是大自然的冷酷無情,所以想要享受全球變暖副產品的朋友這夢可以醒了,千萬別字面理解!

全球變暖的終極影響會怎樣?

很多全球變暖的話題中,都將一個熊熊烈火的地球作為封面圖,預示著未來地球將陷入萬劫不復,地球生物將蕩然無存,但其實對地球沒啥影響,簡單的比喻就是地球就是一個超級房東,房客是人還是動物,對它沒啥差別,這個比喻的意思就是,地球仍然生機盎然,但上面有沒有人類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卡尼期洪積事件

關於未來我們不敢瞎說,但歷史終歸可以借鑑,在2.34億到2.3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代,發生過一個地球歷史上都罕見的事件,三疊紀早期地球還是一片盤古超大陸,地球上已經形成了大陸生態,各種動物安居樂業!

但一個偶然性事件打破了平衡,泛大洋上的蘭戈利亞火山(位於今加拿大境內)爆發了,持續噴發了大約500萬年,你說這大煤氣灶把整個地球都燒熱了嗎?其實並不是,而是它噴出了天文數字般的二氧化碳!

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是強溫室效應氣體,而數百萬年的噴發累積的溫室效應是極其恐怖的,所以接下來幾百萬年裡地球一直在下雨,連內陸沙漠地帶也開始下雨,地球大陸性生態徹底崩潰!

赤道地區的洋面溫度高達40攝氏度,連洗澡都覺得燙,生物只能在數百米水下或者中高緯度才能存在,但不要以為當時只出現了大滅絕,而是生物更替,當時佔領全世界的是鳥鱷、喙頭龍、二齒獸和水龍獸,等幾百萬年大雨下完之後,全部變成了到處跑的恐龍!

這是一次生物大洗牌,早先的生物無法適應新的溫暖溼潤的氣候,紛紛滅絕,取而代之的是適應能力超強的各種恐龍,可以說是卡尼期洪積事件造就了恐龍!

如果發生在現在呢?

人類肯定要比三疊紀的大陸性動物更能適應環境,所以滅絕應該不太會,但日子絕對不會好過,比如所謂的全球海平面上升,也不要想像一直都是雨水,也是分區域的,對動物而言是洗牌,對人類而言同樣是,要努力不被淘汰,那麼就發展科技,對大自然依賴越少,生存能力就越強!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新觀點:如果沒有人類出現,地球也會出現全球變暖!
    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凍土開始融化,甲烷開始釋放,南北兩極的冰架逐步坍塌,二氧化碳的濃度急劇飆升,這都和人類的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全球變暖就是人類的活動所導致的。,這樣的觀點和此前我們對於全球變暖的認知是截然相反的,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沒有必要再繼續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方針也沒有必要再繼續實行了,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比地球更適合住人,人類發現24顆「宜居」星球,地球將被捨棄?
    地球一直都是人類生存的家園,愛護地球,保護環境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懂得的道理,但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科學家認為,地球不一定就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其實在太陽系外面還有24顆星球的條件也非常好,而且比地球更適合住人!
  • 世紀騙局?科學家認為人類和全球變暖沒有絲毫關係,也無法阻止!
    目前,很多人都開始擔心,地球會因為氣候問題而走向滅亡。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地球的溫度正在發生強烈的變化,這種變化和幾十年相比更加急促,全球平均氣溫不斷升高,以至於很多地區的天氣都變得極端起來。比如今年南北兩極的氣溫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上升,打破了紀錄,這是非常不妙的。
  • 【重磅發現】2020年以後地球可能會進入小冰期?!川建國確實沒有...
    唐納德·川普日前宣布,全球暖化是一個騙局。  氣候的騙局是精英們用來賺錢並導致美國經濟進一步的損害。  川普:「你知道,在20世紀1920年的時候人們談論全球變冷,他們認為地球是冷卻的。我相信氣候的變化,我相信它的改變,我相信它會下降然後又上升,它是根據幾年或幾世紀會有變化。」
  • 一直喊全球變暖,又說地球2020年後進入小冰期,到底變暖,變冷?
    全球變暖這件事相信大家都很了解,被喊了幾十年,已經深入人心,到現在依然常被提及,並且我們自身也能感受到現在的氣溫有明顯的變化。主要原因是從上世紀開始,隨著人類工業的發展,大量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被大量的排放到大氣中,這些氣體就像是給地球蓋了一層厚厚的棉被一樣,導致了全球氣溫的增長。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
    海洋中環繞大陸的巨大洋流可被視為地球的循環系統,每一支洋流的水量相當於世界上所有河流流量的總和。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據《科學》報導,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提出了這一結論。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10年增加15%。
  • 火星變地球,解鎖地球宜居之謎是關鍵
    人們對這一壯舉充滿期盼——邁向火星,人類將努力把它改造為宜居家園。天文學家認為,行星的宜居性取決於它與恆星之間的距離。但金星、火星和地球同樣位於太陽系宜居帶,為什麼只有地球生機勃勃?地球科學家認為,地球成為太陽系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原因在於它的「內秀」。挺進「深地」,探究地球演變機理,找到宜居的秘密,才能將地外行星收入囊中。
  • 人類或不孤獨?銀河系或充滿已毀滅的文明,類似悲劇或發生在地球
    科學家:銀河系或充滿一些已毀滅的文明 此前有科學家推算出在我們銀河系內可能存在100億顆類似地球這樣的類地行星,這麼多類地行星中,可能存在不少和地球相似的宜居環境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新聞—科學網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海洋學家Susan Wijffels說,這將促進大量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果加速是事實,它可能會影響噴流、天氣模式和海洋深處貯存的熱能數量。   海洋學家曾懷疑氣候變暖正在影響海洋洋流,但迄今為止,觀測結果還沒有顯示出這種趨勢。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論文主要作者胡石建認為,只有全球圖景才能揭示總體趨勢。
  • 全球氣候變暖真假仍莫辨? 「挺暖派」信心漸足
    然而,主流的意見還是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客觀事實,人類活動對此的影響是主要因素,我們必須採取行動。  「挺暖派」信心越來越足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全球已經經歷了歷史上少見的持續變暖的過程。過去100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74℃,北半球比南半球升溫更明顯,冬半年比夏半年上升得更明顯。
  • 全球變暖將停止是怎麼回事,降溫開始了嗎?
    1979年2月召開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全球變暖被首次提出。後來通過不斷的科學研究,加上聯合國對於全球變暖防控的倡導,儘量讓全球變暖放慢了步伐。 不過有科學家表示未來地球的全球氣候變暖將會停止,地球的溫度不再上升,而是會大幅度的降低,到時候地球就會面臨著大規模氣溫降低的情況。
  • 又發現一個地球2.0?宜居帶上並非都宜居
    試想,地球一年365天如果變成37天,生物演化一定與現在的不同,因為地球生物成長節律與季節變化有關。」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周禮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根據NASA公布的數據,恆星TOI 700的質量和大小約是太陽的40%,表面溫度約為太陽表面溫度的一半。「由於宿主恆星TOI 700輻射能量比太陽少,它周圍的行星若要保持和地球相當的溫度,就得距離宿主恆星更近。」周禮勇說。
  • 57000年前灰狼重現地球,人類更擔心的問題是什麼?
    ,依然無法逆轉全球變暖的事實,所以地球的溫度越來越高。同時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對溫室氣體的減排並不明顯,所以地球的升溫狀態改變也不大。按照《巴黎協議》的原則來看,我們是最大化的希望將地球平均上升溫度控制在1.5度,然後儘可能地控制在2度,但是很顯然,如今的第一個1.5度刻度線可能保不住了,所以這足以說明地球的氣候大變已經在出現了。
  • 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
    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電影《流浪地球》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測算數據,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球表面溫度基本上與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持平,同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直言:「疫情終將過去,但全球變暖或將伴隨我們一生。」氣候變暖已經不是第一年。
  • 北方六省冷成北極多地破紀錄,全球變暖是騙局?專家:恰好相反
    那有的網友要問了,這都破紀錄嚴寒了,這些年大家都在說的全球變暖難道是騙局?關於這個問題,近日新華社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在採訪中宋連春表示:「並不是氣候變暖,就沒有寒潮了。」宋連春指出,氣候變暖導致了氣候更加不穩定,暴雨洪澇、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其中,寒潮也是一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 全球變暖要停止了?太陽活動或進入極小期,科學家:不是好事!
    自然界也適用於這個道理,其實地球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當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後,地球也是能夠進行及時修復的,但隨著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過度開採,地球能做的反而也有限了。自從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後,經濟水平得到了急速的飛升,我們的生活在獲得極大便利的同時,地球的土壤和大氣卻受到了嚴重破壞。
  • 離地球毀滅還有多少年,人類即將毀滅?
    離地球毀滅還有多少年?人類即將毀滅?據推測,地球已存活了46億年.但它到底能活多久呢?科學家們認為,若任憑地球自由自在地運轉,恐怕它會永遠存在下去,但要是有別的外來因素幹擾它,地球就可能有壽終正寢之時。
  • 霍金預言或將成真?2020年全球溫度創歷史新高,人類將面臨什麼?
    地球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目前唯一的家園,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地球的整體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化石能源開始大規模的使用,使得地球出現了大量的環境性問題,比如資源開採過度,導致的水土流失,森林大幅度的減少,還有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了溫室效應,全球溫度出現了很大幅度的上升。
  • 如果全球變暖持續下去,最終導致死亡的也許不是洪水海嘯?人類命運...
    現在全球變暖,你以為只有天氣變得越來越熱,海平面不斷上升麼?地球上的潛在危害不僅僅只有這些。 我們知道溫室效應的危害有很多,比如使得全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融化。但是還有一種潛在的威脅,就是會釋放出地球上的眾多「惡魔」。
  • 2020年地球如何,2021年人類會面臨什麼,霍金預言成真?
    2020年的地球怎麼樣?他說2020年的全球變暖不被認可,但現在的全球變暖越來越強,受全球變暖的影響,歐洲氣候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是史上最熱的一年,達到了2016年的水平, 這是很多人難以置信的, 從全球變暖的觀點來看,引起的「連鎖效果」也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