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屆義大利電影大衛獎獲獎名單揭曉:《叛徒》不負眾望,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等六大獎項成最大贏家。
《叛徒》從黑手黨歷史上最大的叛徒的角度回顧反黑戰爭,暗流洶湧,令人激賞:
1980年,西西里人稱」兩個世界的教父「的布西達厭倦了黑道生涯,於巴西金盆洗手,陽光沙灘,美酒佳人。
1982年,世界海洛因之都巴勒莫的販毒利潤高達數百億,西西里黑手黨為爭奪控制權爆發內戰,死了數百人,「教父中的教父」裡納聽信布西達要回來參戰的謠言,殺了布西達的哥哥、兩個兒子、三個侄子、妹夫等14個親友。
天下警察是一家:1983年巴西警方以涉嫌販毒的罪名逮捕大名鼎鼎的布西達,美國警方致電祝賀,並希望將其引渡到美國。著名的法爾科內大法官當然是想把他引渡回義大利。
1984年7月7日,56歲的布西達自殺未遂;7月15日,他被引渡回義大利,在羅馬機場下飛機的時候,警方沒有給他戴手銬,而是用一塊有條紋的毯子蓋住他的手腕,假裝戴著手銬的樣子:
影片忠實地還原了這一情景:
黑手黨的緘默法則要求成員不與政府和司法機關合作,復仇不能涉及家人。你可以報仇,但不能向警方洩露仇家的名字,否則整個家族都會受到嚴厲懲罰。
作為黑手黨的鐵布衫,緘默法則從未遭到過破壞,反黑因此舉步維艱,連其組織架構、運作方式都沒搞清。
初次詢問,布西達向法爾科內大法官聲明自己不是告密者、老鼠、間諜。
法爾科內自幼在西西里長大,能聽懂西西里、巴勒莫特有的方言和隱喻,這讓布西達感覺非常自在。
布西達煙抽完了,法爾科內將一盒已經拆開的煙遞過去,動作輕鬆、自然:「沒了?抽我的。」
結束詢問,他把這盒煙留給了布西達:「留著吧,我還有一包。」
對於西西里人來說,這是一種友誼的象徵,只有朋友才會分享不完整的東西。
然後起身為布西達開門,沒有大法官的矜持、居高臨下,也不是要感化、感動對方,就是那麼自然地把門打開,非常得體地站在門口:
作為階下囚,要說布西達內心沒有觸動,我不信。
布西達與科爾法內結出一種奇妙的戰鬥情誼,一個是反戈一擊的黑幫傳奇,一個是犯罪剋星,聯手重創世界上最大最兇殘的跨國犯罪集團。
《教父》(1972)、《無仁義之戰》(1973)等黑幫經典,一上來就把觀眾死死摁住,《叛徒》潤物細無聲,看似平淡的細節充滿真實的質感,越品越有味道。
《叛徒》這種紀實性風格與《教父》扣人心弦的戲劇性大異其趣,別具一種樸實無華的魅力,堪稱《格莫拉 》 (2008)之後義大利最優秀的黑幫片。
《Historia de un amor》1955年問世,迅速風靡世界,深受地球人的喜愛,版本數不勝數(漢語版《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叛徒》與另一部義大利經典《外欲》(2003)選用的都是guadalupe pineda版,高潮段落悽楚、激越,無人可及,裡約熱內盧的旖旎風光、命懸一線的黑道鴛鴦,與傷感的歌聲渾然天成,一邊是人間天堂,一邊是對罪惡的清算和愛人的生離死別。
Laura Fygi版一往情深的煙嗓迷死個人;小野麗莎版帶有一絲法國香頌的低徊、哀切,猶如暗夜私語。
法國拉丁版,老者醇厚,女孩清澈,高潮部分情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