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大寶
大家早上好,歡迎打開剽悍晨讀,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今天是2018年12月21日,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存在感:如何改變自己,影響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感」是一個用來評價人的詞,比如某某的存在感很強,經常在群裡發言;某某的存在感很弱,畢業後大家都不記得他的名字了。當我們評價他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存在感處於哪種狀態呢?如果存在感低怎麼辦?
本書作者、美國知名的領導力教練克裡斯蒂在書中給出了答案,下面一起來看看如何檢視並增強自己的存在感吧。
①
『尋找檢視教練』
克裡斯蒂在幫學員處理存在感問題時,首先會找學員身邊的人聊天,了解學員在別人眼中的準確形象,然後再對症下藥。
比如有個叫艾倫的學員,希望增強自己的職場存在感。克裡斯蒂找他的同事聊天后發現,艾倫很少會對別人的建議感興趣,跟他溝通太費勁了,所以大家都刻意「躲著他」。艾倫對這些反饋感到憤怒,他覺得自己是一個關心同伴的人,沒想到會得到這樣的評價。
我們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是有差別的,所以,我們需要教練幫忙檢視。克裡斯蒂的建議是,選出我們認識和信任的5個人作為教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不能只挑選親密的朋友,因為最好的觀察往往來自和我們保持距離的人;另外,還要避開那些不說「狠話」,凡事選擇和平低調處理的人。
②
『請求教練幫忙』
有了人選之後,接下來就要準確地提出我們的請求,這個環節非常重要,只有當我們的請求準確並且誠懇的時候,對方才會給出真誠的反饋。
不能輕飄飄地說,「哎,你覺得我這個人咋樣,給個建議吧。」而是鄭重地請求對方,要說清楚做什麼,為什麼以及怎麼做。比如,「葉子,我想請你幫我一個忙,我想知道在大家眼中我是一個怎樣的人,但得到的直白反饋太少了。我需要這些反饋來幫助自己更上一層樓。如果你願意說出你的看法,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還要向對方承諾,不管反饋的內容如何,我們都不會耿耿於懷,這樣有助於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暢所欲言。
③
『提問與傾聽』
「教練團」答應幫忙後,我們還需要問一些問題,才能獲得更好的反饋。問題不要太複雜,也不要太委婉,儘量簡單有力,可以直接問自己如何被看待、如何被感知等核心問題。
比如:「你覺得我在哪些方面是需要改進的?」面對不同的人,我們會得到不同的答案。但最終我們得到的信息,取決於我們接受它的能力。
也就是說,當對方指出我們的不足之處時,如果我們打斷對方或者一臉不耐煩,那對方就沒有繼續說下去的勇氣了。我們要給對方積極的反饋,不搶著解釋,不找藉口,多點頭,鼓勵對方繼續說下去。等對方說完後,要表示感謝。
④
『培養新意向』
當我們收集好「教練團」的反饋後,就能知道自己的低存在感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了,比如很少當眾發言,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很少主動承接任務等等。知道問題後怎麼辦呢?克裡斯蒂給出的方法是:培養新意向。簡單地說,就是了解我們受限的想法,然後有意識地替換它們。
為了讓新意向更具體,更容易操作,我們可以找到對應的「身邊榜樣」,向他們學習。比如你當眾發言的時候說話不利索,那就找當眾發言面不改色,而且說話滔滔不絕的同學或者同事,向他請教。
一方面,可以學習他「從弱到強」的方法,詢問他以前有沒有經歷過當眾發言怯場的情況,是怎麼克服的;另一方面,學習他「發揮穩定」的秘訣,詢問他每次都發揮那麼好的原因,然後看看自己平時需要做哪些積累。
通過對標身邊的榜樣,我們會有清晰的努力方向,而且還能獲得指點,這樣進步會更快。
總結一下,存在感是一股無形的力量,可以讓我們不在現場的時候,也能被大家想起。但存在感不是天然存在的,需要我們努力發出更多光亮,最後才能匯聚成存在感。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記得給我們點讚鼓勵哦。
參考書目:《存在感:如何改變自己,影響他人》[美] 克裡斯蒂·赫奇斯
往期好文:
剽悍晨讀:明智行動的藝術
剽悍晨讀:如何擺脫拖延症,避免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
最實用的職場新人內參,讓你更「值錢」
剽悍晨讀,每天早上6:30
用一首歌的時間
輕鬆get一本好書的精華內容
開啟你一天中最重要的晨讀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