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程偉豪導演、張震、張鈞甯、孫安可、李銘順等主演的電影《緝魂》。
電影將在1月15日正式上映,但是電影8日、9日、10日開啟了三天的點映時間。
現在的國產電影都是對於自身質量有一定自信,才會開啟這個「點映」。
因為電影質量過硬,點映便會得到觀眾的好口碑。
這個好口碑可以在電影上映之前,小範圍地傳播起到宣傳的作用。
果然自信都是有道理的。
《緝魂》點映過後,觀眾可謂是好評如潮。
伯光君第一時間去看了電影,可以說電影的完成度確實極高。
近未來的科幻世界搭配煙霧朦朧的驚悚感,張震等演員貢獻的出色演技,這些暫時都不講了。
懸疑+犯罪+科幻+情感的多類型雜糅,這對於華語電影就是種突破了。
最關鍵的是《緝魂》故事的落腳點:
它討論了一個在華語電影當中十分稀缺,對於華語電影來講無比敏感的內核。
它應該是《雙瞳》後最好的臺灣懸疑片了。
臺灣電影與臺灣懸疑片
港臺電影衰落的這個已經說了很多年了。
但是,香港電影哪怕衰落,直到現在在華語影壇都有很大存在感。
臺灣電影在2000年過後,真的好像就沒有什麼存在感。
2000年後內地觀眾耳熟能詳的臺灣電影,似乎只剩下青春片和偶像片一種。
比如《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再到《我們的少女時代》等等。
實際上除了青春片和偶像劇,還有一兩種臺灣電影,在影迷那裡的存在感還是相當之高的。
那就是臺灣懸疑片與恐怖片。
比如《樓下的訪客》,蘇照彬的《詭絲》。
恐怖片雖然成名但質量也一般,比如兩部《紅衣小女孩》等等。
臺灣中生代導演陳正道,也是不錯的懸疑片導演。
北上內地拍攝的《催眠大師》《記憶大師》都是不錯的作品,未來還有部《秘密訪客》值得期待。
但是,這些臺灣本土懸疑片大多數質量不算太上乘。
仔細想想,其中只有蘇照彬導演的《詭絲》還算是不錯。
這麼一來,現在我們只要談到臺灣懸疑片。
怎麼都繞不過2002年,陳國富導演,梁家輝主演的《雙瞳》。
這部電影絕對是臺灣懸疑片的巔峰作品,同時也是華語懸疑片的一部經典之作。
接近19年過去了,《緝魂》終於出現了。
它大概是繼《雙瞳》過後最好的臺灣懸疑片了。
等等——
導演程偉豪前作《目擊者之追兇》不就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懸疑片?
確實如此,並不是《目擊者之追兇》不夠好。
而是《目擊者之追兇》與內地的《心迷宮》一樣。
它們都是多線敘事結構的懸疑片,敘事方式與內核表達完全不同。
相比之下,《緝魂》和《雙瞳》相似得多。
《雙瞳》到底好在哪裡?
如果粗略點評價一部電影,大概還是製作水平、故事劇情、角色塑造和思想內核表達等幾個層面。
《緝魂》這部電影為什麼是部好的懸疑片?
由於電影還沒有上映,此處也就不詳細劇透了。
我們可以藉此分析下經典的《雙瞳》,藉此反襯下《緝魂》為何好看?
陳國富的《雙瞳》為什麼是部經典懸疑片?
一是製作水平營造的真實感與恐怖感。
製作水平就是美術、構圖、攝影、運鏡、服化道和特效等等。
《雙瞳》的製作水平很好,尤其是美術的處理上面。
有一種真實生活感,與宗教神秘感結合,最終營造了又恐怖又驚悚的味道。
真實感上:
比如片中各種生活場景,立刻能讓人感覺到臺灣地區的炎熱。
比如男主睡覺的警局的邋遢與冢裡的簡單的陳設,都能讓觀眾知道黃火土因為變故導致的經濟問題。
恐怖感上:
本片對於血腥場面,還有肢體沒有避諱。
本片以宗教營造的神秘感與驚悚感,更是比比皆是。
相信片中高樓大廈那個道觀的出現,不但是懸疑片甚至是華語電影中經典的一幕。
二是故事劇情、角色塑造和思想內核。
本片的塑造一眾角色,可謂都非常精彩。
梁家輝飾演的黃火土不講,可以說非常立體的一個角色。
劉若英飾演的女主角妻子,再到美國FBI的老外與男二號,各個角色都做到了有血有肉,沒有絲毫累贅感。
這裡,還是著重講講《雙瞳》角色塑造,與故事劇情結合表達的主題內核。
道教作為中國的本土宗教,但是因為新中國建立後的「推倒三座大山」。
這導致這個深入中國人骨髓的宗教文化,對於中國人有了一種強烈的熟悉感與陌生感交織的味道。
什麼成仙?什麼劫數?
反派女孩用修仙那一套來殺人,她並不以為自己是在殺人。
她覺得殺人是在應劫,那些被殺的人是一切註定好的,又因為道教文化一切都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邏輯閉環。
最關鍵的是,電影用了一個科學文化來解釋這一切。
男主角等人明面上是查到了是「黴菌」,能讓受害者產生幻覺將自己殺死,醫生又給了反派謝亞理有腦瘤的事實。
你要用科學的幻覺來解釋,這一切也解釋得通。
你如果按道教成仙那套文化來隱喻,它完全又是可以的。
這種宗教形成的恐怖感,與懸疑感結合在了一起。
這是《雙瞳》成為經典的根本原因。
《緝魂》的類型與反類型
為什麼說《緝魂》或許是《雙瞳》過後最好的臺灣懸疑片?
因為它們在類型題材上對於華語電影都是一種突破。
《雙瞳》是一部恐怖懸疑片,但它包裹整個主題核心的是「宗教文化」的問題。
最終表達的是宗教文化與科學文化的思考。
《緝魂》則是一部科幻懸疑片,它包裹整個主題核心的是「社會倫理」的問題。
1、電影的製作水平十分上乘
電影的背景設定是2032年的臺灣省的臺北。
原本只有孤零零的一座臺北101,這個時候旁邊出現了很多摩天大樓。
電影裡就有各種近未來的科技產品,本片的特效方面處理得也相當的不錯。
整座城市都籠罩著一層雲霧,朦朦朧朧的濾鏡有種神秘感。
2032年高科技的生活與陰森森的氛圍,倒是挺適合包裹它的內核。
二是演員對於角色的塑造方面。
這部電影的演員都沒有什麼問題,絕對沒有「流量明星」演技拉垮的地方。
張震為了角色暴瘦24斤的事情,是前期宣傳的焦點。
張震在片中犧牲巨大不說了,他確實也貢獻了出色的演技,明年很有希望拿個臺灣金馬的影帝(提名肯定很穩)。
其它演員的演技也沒有一個是拉垮的。
最讓人意外的應該是女主角張鈞甯,前期宣傳她也為了角色犧牲巨大。
片中她的表演也很有感染力,但完全被另一位女配角搶了風頭。
三是主題內核的表達上面。
這個要與角色塑造,與故事劇情結合在一起。
這裡儘量不劇透,本片的故事劇情大概如下:
電影開始富豪王世聰被殺,他的妻子李燕倒在旁邊,手拿兇器嫌疑極大。
男主角檢察官梁文超(張震飾演),因為得了癌症命不長久。妻子刑警阿爆剛剛懷孕很愛丈夫。
為了丈夫的治療,甚至決定賣房一類。
這件案子發生過後,梁文超為了家庭有收接手了案子,與妻子阿爆負責調查此案。
調查過程當中,根據李燕的說法,王世聰的兒子王佑佑的嫌疑最大。
因為他當天前來作法,抓起武器打算殺掉王世聰。
王佑佑要殺王世聰的原因,則是因為他母親被王世聰冷漠對待,最後王佑佑母親以詛咒力量自殺。
沒想到王世聰跟著就發現得腦癌,命不久矣。
此時王世聰的好友萬博士,聽從王世聰的話找來一個貧窮的女孩李燕前來,來做他的新妻子。
希望能通過李燕懷孕生下的孩子,用來繼承自己的家產。
原來的兒子王佑佑因為母親自殺的事,非常叛逆並想殺死自己父親。
電影前半段最大的嫌疑人,都是已經逃走並且證據確鑿的王佑佑。
不過——
這部電影有一個科幻的外衣,否則背景也不用設定在2032年。
片中死者王世聰的「王氏集團」是搞醫藥和生物化學的大公司,他和萬博士年輕的時候是其中佼佼者。
並且已經開發出一種可以對人體靈魂進行轉移的RNA基因技術。
把所謂記憶和人格的複製,究竟是轉移了自己的靈魂,還是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複製人。
這個設定表面上就是死者王世聰、好友萬博士、新婚妻子李燕,甚至包括男女主角的身份。
大家的「靈魂」在換來換去,最終再查出誰是兇手的問題。
這個科幻和懸疑引申出來的。
卻是這些角色因為靈魂換來換去,最終帶來了一個非常嚴肅的「社會倫理」的問題。
這種在討論中國「社會倫理」的類型電影。
別說國產懸疑片了,它在整個華語電影裡面都非常少見。
一如2002年那部《雙瞳》的獨特一樣。
更何況,即使從懸疑片角度來講。
《緝魂》也是部完成度很高的電影。
非常過硬的製作水平,演員們演技的出色發揮。
整個故事劇情的懸疑和反轉,細節處理和角色情緒,從頭到尾形成一個相對完整且邏輯清晰的完美閉環。
這對比這些年一些為了反轉而反轉,實則漏洞百出的懸疑片要強太多了。
尾聲
《緝魂》三天的點映,觀眾好評如潮。
但是有些網友表示不太get到這個思想內核,可能是對於「社會倫理」問題的討論有點受到了衝擊吧。
本片因為這個討論,在懸疑和反轉方面完成度是很高。
但還是放棄了那種「又燃又爽」的強烈的商業元素,比如與導演前作《目擊者之追兇》相比就是如此。
然而,我們把它放到華語電影裡。
《緝魂》裡科幻、靈異、懸疑、驚悚的類型結合本來就稀有。
最終這種多類型雜糅的情況下,不但本身完成度極高,而且討論了一個華語電影十分少見的思想內核。
一如過去了差不多19年的《雙瞳》一樣。
這如何不值得鼓勵和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