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11月27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2019》。報告指出,我國入境旅遊進入穩步增長通道,入境旅遊市場規模保持穩步增長。2018年共接待入境遊客1.41億人次,實現收入1271億美元,同比上漲3%;2019年入境遊收入有望突破1300億美元。
報告顯示,亞洲是中國最主要的客源市場,佔外國人入境市場的比重穩定在60%左右,其次是歐洲和北美市場,佔比分別為20%和10%。目前,中國主要的入境遊客源國包括:緬甸、越南、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蒙古、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加拿大、泰國和澳大利亞。
入境遊客對中國旅遊具有較高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入境遊客普遍認為來華旅遊價格較為合理,性價比較高,滿意度評價較高。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與谷歌的聯合調查顯示,過去兩年來過中國的外國遊客中,42%表示未來一年將再次來華旅遊,外國遊客的重訪率較高。
文化、美食和多樣化的旅行體驗是入境遊客選擇來中國旅遊最突出的考慮因素。探索歷史文化和遊覽博物館是入境遊客來中國體驗文化之旅的主要形式。歐洲遊客更期待觀看中國特色的演藝項目。
報告指出,文旅融合發展將為入境遊產品開發、目的地營銷等注入新活力。在海外目的地營銷上,報告建議,不但要展示傳統文化,還要講好當代中國故事,用受眾聽得懂的語言傳遞有溫情、可觸及的當代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還提出,近年來,中國的旅遊資源對於日本、俄羅斯等中國傳統主要入境遊客源地遊客吸引力增長不明顯,部分國家去年來華旅遊人次遠低於10年前。
數據顯示,日本和俄羅斯遊客赴華旅遊分別於2011年和2012年到2015年期間出現明顯下滑,雖然2016年以來開始恢復緩慢增長,但始終沒能超過歷史峰值。去年,日本來華旅遊269萬人次,遠低於2007年的近400萬人次;同年,俄羅斯來華旅遊241萬人次,較2008年減少約70萬人次。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