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圖書館「選擇——錢學森的初心與信仰」專題展覽獲頒國家級...

2020-12-23 中國教育在線

  2020年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承辦,遼寧省博物館協辦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座談會在遼寧瀋陽召開。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關強出席會議並講話,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行政部門,2020年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重點推介項目、部分歷屆獲推介項目單位負責人100餘人參加會議。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作為此次活動重點推介項目單位參加會議,並獲頒榮譽證書。

  會上,關強指出,陳列展覽是博物館最核心的文化產品,是博物館發揮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重要媒介,大批社會認可度高、品牌影響力強的精品展覽,在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博物館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更好闡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2020年8月,錢館於2019年12月11日推出的特別展覽「選擇——錢學森的初心與信仰」入選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100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徵集重點推介項目(共20個)。此外,今年5月,展覽還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博物館陳列展覽推介精品獎。

  該展覽受發展心理學啟發,從個體與國家、時代關係中,以「人生選擇」為視角探索了錢學森一生的成長故事。展覽主題意在連接觀眾、引發共鳴,並啟發觀眾對展覽中所蘊藏的「初心」「愛國主義」「個人發展與家國時代」「科學與政治」等深層次議題的思考。展覽累積接待觀眾4.7萬人次,為社會各界觀眾提供專題導覽近200場,並針對校園內外、青少年與成年觀眾、黨員群體、文博專業師生同行等各類「博物館用戶」,推出個性化導覽、講座、分享會、觀影等多樣化教育項目,活躍於線上線下的多個平臺。展覽已於2020年9月13日撤展,展覽內容的後續宣傳交流與各種形式的延伸、利用仍在持續推進。

  會議當天,與會人員還進行了分組討論,就進一步完善策展機制、提高陳列展覽質量、服務社會發展等凝聚共識、建言獻策;並參加了「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開幕活動。

相關焦點

  • 紀念錢學森歸國65周年 錢學森圖書館以音頻故事述錢老成長與歸國曆程
    22日,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推出的長篇聯播《羈絆與歸來》正式上線,錢學森圖書館與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聯合推出的情景廣播劇《仰望星空的少年》也宣布全面啟動製作,以聲音描繪錢學森成長與歸國曆程。  眾所周知,當年錢學森的回國曆程艱難曲折。而時代的局限、年代的久遠和地域的隔閡,以及有關資料的涉密,使錢學森回國受阻的真正內幕鮮為人知,很多第一手檔案資料難以獲取。
  • 錢學森圖書館舉行系列線上活動紀念開館9周年
    12月11日,錢學森圖書館在線公布紀念錢學森誕辰109周年暨錢館開館9周年的系列紀念活動。儘管受館內改造工程影響,場館暫時無法對外開放接待觀眾,但精彩繽紛形式多樣的線上活動,依然通過網絡與電波拉近了觀眾與錢學森的距離。廣播劇《仰望星空的少年》空中開播
  • 錢學森圖書館今上線音頻故事講訴珍貴往事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紀念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回國65周年,由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的《羈絆與歸來》《仰望星空的少年》兩部音頻作品今天上線啟動。
  • 錢學森圖書館上線音頻故事,「聲」入人心揭秘錢學森成長與歸國曆程
    錢學森圖書館上線音頻故事,「聲」入人心揭秘錢學森成長與歸國曆程 2020-10-23 1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網—解密錢學森歸國全過程
    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研究館員張現民所著《羈絆與歸來:錢學森的回國曆程(1950~1955)》(以下簡稱《羈絆與歸來》)出版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1950年至1955年在錢學森的人生歷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錢學森人生軌跡的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錢學森當年放棄美國優渥的待遇,歷盡艱難險阻回國,為祖國航天事業創建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故事,已經眾所周知。但是,錢學森歸國曆時五年,其間經歷的種種磨難及受到的屈辱由於有關檔案未解密一直謎團重重。 美國人為什麼阻止錢學森回國?他的行李是如何被查扣的?
  • 電影《錢學森》觀後感: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他就是錢學森,我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觀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之後,我不僅被錢學森克服艱難險阻,不言放棄,回國指導新中國飛彈衛星研究的精神所感動,更是被影片中患難與共、不離不棄的愛情和友情所折服。1934年錢學森考取了公費留學,在離開之前,他緊緊的握著蔣英的手,對她說:「跟我走吧。」
  • 文周周 | 錢學森:不屈之魂與大國工匠
    錢學森的事跡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電影《錢學森》就是為了紀念他的光榮事跡而拍攝播出的。  《錢學森》是一部人物傳紀電影,以歷史為藍本勾勒出那一段令人動容的回憶,也輕而易舉地與當今的主旋律合轍押韻。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一切百廢待興之際,錢學森受到祖國誠摯邀請,而他本身也立志回國參與新中國建設。但他的回國之路卻受到了美國當局的重重阻撓。歷經波折,在中國政府及其朋友的艱辛努力下,錢學森終於回到了祖國。「手上沒有劍,和有劍不用,是兩碼事。」而說出這句話的錢學森一直在用實際行動為中國鑄造這把捍衛主權的利劍。
  • 錢學森逝世十年:是什麼造就了錢學森?中國還能否再出錢學森?
    師從馮·卡門,錢學森必須小步快跑,只有這樣才能在眾多頂級人才中脫穎而出。彼時,馮·卡門到過航空工業幾乎為零的中國,所以他能夠讀懂上課時錢學森渴望的眼神。他對錢學森大為讚賞,說「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有兩個,一個是猶太人,另一個就是中國人。」
  • 蔣英和錢學森
    蔣百裡與錢學森之父錢均夫早年在杭州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是同窗好友,莫逆之交,並同赴日本留學數年,因此兩家關係甚密。此後雖然蔣英回家了,但仍叫錢學森父母為乾爹乾媽,叫錢學森乾哥,直到二人分別到國外求學,才斷了來往。因為童年時的這個小插曲,錢學森還經常笑稱「蔣英是我家的童養媳」。
  • 錢學森:吾國與吾學 - 南風窗網
    在此期間,他學習的「初心」也一再變更,從學習火車製造,到學習航空工程,又轉向航空理論,最後研究工程控制學。   幼年隨家,到18歲,錢學森做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重要決定,雖然成績優異,但是沒有報考全國最知名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而選擇上海交通大學,去學習火車製造。
  • 錢學森的這份請示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是這樣批覆的
    大部分展品都是首次展出 一身軍裝幾乎天天穿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分為「前言」、「通過實物展品、圖片資料,辦公場景復原、視頻等形式,以編年體為主、專題為輔的展示思路,闡釋了朱光亞院士為國家強盛、人民幸福傾盡智慧和心血的一生。據朱光亞院士的親屬朱明遠介紹,展出的實物,大部分都是第一次面對觀眾。「只要是能找到的,基本上都帶過來了。比如上世紀40年代朱光亞大學時期的作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草的文件,以及辦公桌、電話、軍裝等,都是首次展出。」
  • 第二個「錢學森」:在美國待遇優厚,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國
    作為近代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這個名字想必每一個人都很熟悉。在錢學森的帶領下,我國的飛彈和原子彈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如果沒有他的幫助與支持,我國這兩項事業至少需要延後二十多年。除了在科學領域做出巨大貢獻外,人們敬佩錢學森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有著濃厚的愛國情懷。
  • 錢學森、氣功、黑魔法師的故事,不得不看
    儘管大眾和學界對於錢學森熱衷於人體科學持著不解和嘲諷的態度,但錢學森一直堅持,直到去世。對於錢學森堅信人體特異功能這件事,大眾和學界或嘲諷、或費解,人們很難想像錢學森這樣一位大科學家怎麼會堅信他們眼中虛無縹緲的事情。但經過X博士對歷史的研究,發現錢學森並不是在晚年一時興起產生了神秘主義傾向,這與他早年在美國的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錢學森曾和一位黑魔法師共事多年!
  • 《走出美國》將拍,錢學森、蔣英傳奇人生影視化,演員選擇是關鍵
    由陸川導演執導的電視劇《走出美國》將於10月下旬開機拍攝,備案劇情45集,該劇以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和妻子蔣英的傳奇人生為主線進行創作,講述了錢學森和妻子蔣英衝破重重阻力回國、並且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奮鬥一生的故事。
  • 今天,我們一起懷念帥氣愛笑男神錢學森!
    1935年錢學森來到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僅一年就順利取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在流體動力學大師馮·卡門的指導下,年僅27歲的錢學森提出了「卡門—錢近似」公式,解決了當時航空界的一大難題,很快成為當時世界航空理論方面的頂尖科學家。到了35歲,錢學森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而大多數教授都要從事20年以上的教學、諮詢和管理工作才能獲得這樣一個教職。
  • 回國途中,錢學森收到電報:沿途勿下船,五十年後才能知是誰
    既然有信仰,就應該把它刻在心裡,時時刻刻想著。奉獻是一種人生態度,只有相信事業的人才能成功。在現代,有信仰的人也比比皆是,錢學森就是其中之一。眾所周知,錢學森先生是推動中國發展的科學家,擁有各種榮譽的錢學森已經成為一位偉人,而錢老的愛國精神更令人敬佩。
  • 錢學森回國,主席問:你有什麼特長?錢學森的回答,讓人心生敬佩
    錢學森回國,主席問:你有什麼特長?錢學森的回答,讓人心生敬佩今天能給大家講一講錢學森的學成歸國的故事,錢學森回國,主席問:你有什麼特長?錢學森的回答,讓人心生敬佩。小編感到很榮幸,因為錢學森一直是小編最最敬重的科學家之一。
  • 錢學森335元月薪,那在美國有多高?看完數字,讓人肅然起敬
    ——雨果 在中國,無人不知錢學森的光輝事跡,每個人都為其感動,在祖國最需要人才的時候,錢學森拒絕美國的高待遇、拒絕一切誘惑,毅然選擇回到國內,參與國家建設,是「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 西安交大錢學森學院同學在創新港高歌頌祖國
    6月13日,一場主題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創新港高歌頌祖國」的快閃活動在新落成的交大創新港舉行。活動的主角是錢學森學院《藝術欣賞與創作(音樂)》課程班的66名同學,還有人文學院音樂教育中心黨支部、錢學森學院黨支部、錢學森書院黨支部、中國書法系黨支部的教師黨員。  快閃活動以66名學生的身體打擊樂開場,整齊的聲音、身體的律動、即興的表演,同學們用最富表現性的身體語言,表達著青春的心聲和活力!
  • 中國女版錢學森:攻克世界級難題,讓東風飛彈實現「打水漂」
    當年錢學森先生回國幫助我國完成飛彈的發射,到如今我國的飛彈技術不斷發展,出現了一名女版的錢學森,解決了錢學森留下來的世界難題,讓我國的飛彈技術領先了美國十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女版的錢學森。錢學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的他,在中國危難之際選擇努力學習,出國深造,相繼在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之後錢學森就一直在美國從事火箭飛彈等領域的研究,和導師一起完成了許多研究課題,並建立了轟動世界的"卡門·錢學森"公式,28歲就成為了世界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