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青春故事對新時代青年有何啟示?

2020-11-19 央視網

  百餘年前,梁啓超曾發出「少年強則國強」的呼喊。舉國戰「疫」之時,中國青年一代用自己的方式隔空呼應,鐫刻下了屬於他們的時代印記。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族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真情奉獻,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贏得了黨和人民高度讚譽。我為你們感到驕傲!」在2020年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這樣點讚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通過考察、座談、回信等各種方式同廣大青年交朋友,說知心話,關注青年成長成才,對青年給予勉勵與寄望。

  美好的五月,芳華吐露、春意盈盈,人民網帶您一道從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習近平的青春故事出發,感悟其中的深刻啟示。

  立鴻鵠志,砥礪追求理想信念

  1972年,插隊回京探親時的習近平。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講到:「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每每與青年對話,習近平無不囑託青年「立大志」「堅定理想信念」「擔當復興大任」,言之諄諄,意之殷殷。回望習近平的青年時期,正是在梁家河村裡樹立的遠大理想指引了他日後的人生方向,「為民做實事」的信念萌生、紮根生長並且在創業奮鬥中不斷升華,他向著目標一步步砥礪走來。

  1973年,習近平和延川縣北京知青雷平生(左一)、陶海粟(右二)、雷榕生(右一)在縣城「三間房」前合影。圖片來源:新華社 谷溪 攝

  1969年年初,15歲的習近平來到陝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村插隊落戶,直至1975年10月離開。「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習近平在2002年發表的《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一文中深情回憶。2015年春節前夕,習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看望父老鄉親時,他動情地說:「人生,我的第一步邁出來,就是到咱們梁家河,在這裡選擇了我的道路。我從那個時候我就說,今後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要從政,要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2015年在英國倫敦金融城市長晚宴上講話時,習近平再次提到了自己年輕時立下的信念,「年輕的我,在當年陝北貧瘠的黃土地上,不斷思考著『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最後我立下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

  「為民做實事」,質樸而又鏗鏘有力。從梁家河到正定,從福建到浙江,從上海到中央,習近平挑起了越來越重的擔子,但更多百姓過上了好日子,他心中的這份「從心底裡熱愛人民,把老百姓擱在心裡」的理想初心從未改變。

  扣好扣子,樹立正確價值觀

  「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與北京大學師生的座談會上用第一粒扣子比喻青年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引導青年樹立正確價值標準,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了這把總鑰匙,再來看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醜,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確判斷、作出正確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學情緣》中提到,在習近平五六歲的時候,母親就給他講精忠報國、嶽母刺字的故事。「我說,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親說,是疼,但心裡銘記住了。『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可以說,從孩童到青年,父母的言傳身教對習近平的價值觀養成有著深刻的影響。而習近平在回憶如何過插隊「勞動關」時,談到了幹過革命的姨姨、姨父對他說過的話,「那時我們都是往老鄉那裡跑,現在你們年輕人,還怕去,這不對」「我們那個時候都找機會往群眾裡鑽,你現在不靠群眾靠誰?當然要靠群眾」。習近平聽了他們的話,回去以後努力跟群眾打成一片。「一年以後,我跟群眾一起幹活,生活習慣,勞動關也過了。」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位置,刊登了新華社記者穆青、馮健、周原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那年,習近平13歲。談起這段往事,習近平曾說:「我當時正上初一,政治課張老師念了這篇通訊,我們當時幾次都泣不成聲……」從一名初中生,到縣委書記,再到中國最高領導人,前後50餘年,習近平心中始終銘記著這個名字:焦裕祿。

  2009年4月1日,習近平在河南省蘭考縣調研期間與幹部群眾座談時曾表示:「我們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就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造福人民群眾。」焦裕祿精神猶如一盞明燈,從少年到青年成長、確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讓習近平從不諳世事的少年成長為成熟穩重、富有韜略、勇於擔當的百姓領頭人。

  知物由學,求真學問練硬本領

  1983年,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前排居中),臨時在大街上擺桌子聽取老百姓意見。 圖片來源:新華社

  青年時期,又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廣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不懂就學,不會就練,沒有條件就努力創造條件」「希望廣大青年珍惜大好學習時光,求真學問,練真本領,更好為國爭光、為民造福」「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習近平從不忘叮囑廣大青年上下求索,去求真學問、練就硬本領,珍惜韶華、不負青春。

  習近平常常提到「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青年時期,他在艱苦條件下讀書學習的諸多故事為人傳頌。2013年,在五四青年節主題團日活動中,習近平現身說法:「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2014年,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回憶起自己30裡借書的故事:「那時候,我在陝北農村插隊,聽說一個知青有《浮士德》這本書,就走了30裡路去借這本書,後來他又走了30裡路來取回這本書。」

  在當年村民和知青眼裡,習近平「愛讀書」「懂得很多知識」「是個有文化的人」。經常去習近平所住窯洞裡串門的王憲平回憶:「他每天下地幹活回來,吃完飯就看書,到了晚上,他就點一盞煤油燈看書。當時的煤油燈很簡陋,把用完的墨水瓶裡灌上煤油,瓶口插個鉛筒筒,再插上燈芯,點燃了照明。近平就拿本書,湊著那點兒亮光看書,因為離得太近,煤油煙經常燻得他臉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近平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覺。」除此之外,他還潛心學習生產勞動方面的技能。1974年,他在報紙上看到四川農村辦沼氣,意識到這可以解決梁家河缺煤少柴的問題,於是他和其他大隊代表親自去四川學習辦沼氣技術,回來後動員村民組建辦沼氣的施工隊。後來,在習近平的帶領下,梁家河村擁有了第一個沼氣池,逐步解決了村民照明、做飯和取暖的問題。從梁家河的窯洞到清華大學的課堂,從基層工作到治國理政,習近平始終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精神追求,不斷滋養著他治國理政的大智慧。

  勇立潮頭,在實踐中創新創造

  1989年12月2日,時任中共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帶領地直機關千餘名幹部到寧德縣南漈水利工地參加清溝排障修整水渠勞動。圖片來源:新華社

  「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習近平鼓勵年輕人做時代弄潮兒,在實踐中創新創造,「廣大青年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勇於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於上下求索、開拓進取,樹立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壯志,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要敢於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讓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創業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他多次要求黨和政府要給青年創新創業創造有利條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熱情關心青年、嚴格要求青年、積極引導青年,為廣大青年成長成才、創新創造、建功立業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2015年1月,習近平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當談到自己當年在河北省正定縣的工作經歷,習近平說:「我當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較貧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的情形,心裡很著急,的確有一股激情、一種志向,想儘快改變這種面貌。」習近平經常騎著一輛老式鳳凰牌「二八」自行車,奔波在正定縣的鄉間田野,穿梭於滹沱河的南北兩岸,紮實調研、聽取群眾意見。

  剛來的時候,正定頭戴糧食高產縣的帽子,卻連溫飽都沒解決,習近平調研分析指出:「咱們實際是個『高產窮縣』」,果斷提出向上級反映,爭取減少一部分糧食徵購的想法。面對分配上搞平均主義、社員出工不出力、生產效率低下的狀況,習近平力推農村改革,在習近平的倡導下,1983年1月,正定在河北開創先河,全面推行包幹到戶責任制辦法。兩三年時間,全縣農業總收入翻了近兩番。「依託城市,服務城市,大搞農工商、農民變工人、離土不離鄉。」「城市需要什麼,我們就種什麼;城市需要什麼,我們就加工什麼。」習近平提出的「半城郊型」經濟發展路子,讓所有人耳目一新,更讓正定實現了「利城富鄉」。

  而立之年的習近平用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大刀闊斧的步伐,以勤勞實幹開啟了正定改革開放的時代新篇。現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號角全面響起,全國各族人民奔走在圓夢路上,這為廣大青年創新創業提供了最好的歷史機遇。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廣大青年以青春之我開拓進取助力中國夢,投身人民的偉大奮鬥,正是習近平的期許所在。

  青年習近平將火熱的青春熱血灑在了祖國大地,獻給了人民群眾,給廣大青年朋友樹立了榜樣。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習近平強調: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徵路上奮勇搏擊。」新時代的青年們,請接好歷史的接力棒,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文中部分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副刊推出的《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學情緣》、新華社、學習時報《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選載等)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在青年律師中持續引發熱議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並寄語新時代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寄語,讓廣大青年律師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在青年律師中引發熱議。
  • 天天學習 | 習近平用這句中秋詞號召新時代青年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了辛棄疾這句意境宏闊的中秋詞句,號召新時代青年要乘新時代春風,在祖國的萬裡長空放飛青春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勇乘新時代春風,爭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和奮鬥者。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青年歲月是放飛夢想、拼搏奮鬥的黃金時期。「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奮鬥,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 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全國青聯...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親切致信祝賀全國青聯十三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七大召開,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青年一代的重視關心,鮮明標定了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旋律,極大鼓舞和振奮了全國各族各界青年和廣大青年工作者。關懷暖人心田,囑託催人奮進。
  • 習近平如何鼓舞青年:志存高遠腳踏實地 讓青春無悔
    當年,不到16歲的習近平來到陝北高原當知青,在延川縣梁家河大隊一幹就是7年。種地、拉煤、打壩、挑糞……他什麼活兒都幹,什麼苦都吃,同老鄉們甘苦與共。在給不同青年群體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結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下一句句語重心長的青春寄語。學習路上將這些寄語進行梳理,帶您感受總書記是如何關心和鼓舞青年的。
  • 習近平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深情寄語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任何孤芳自賞都會陷入越走越窄的狹小天地」「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心中高高飄揚」「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習近平在這次講話中頻頻寄語新時代中國青年,新時代學習工作室帶你一起學習。 1.中國青年是有遠大理想抱負的青年!中國青年是有深厚家國情懷的青年!中國青年是有偉大創造力的青年!
  • 習近平寄語新時代青年強調 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 練就過硬...
    習近平寄語新時代青年強調 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 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 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關注學習進行時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 習近平這樣關心青年工作:以自身為範例,打牢青年奮鬥基礎
    總書記在信中鼓勵她和所有大學生村官「促農村發展,讓農民受益,讓青春無悔」;——2014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回信,寄語他們「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2014年7月,給「南京青奧會志願者」回信,勉勵青年志願者積極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
  • 堅定理想 矢志奮鬥 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習近平總書記賀信和...
    在賀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我國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練就過硬本領,勇於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鬥,同億萬人民一道,在矢志奮鬥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殷殷囑託讓廣大青年備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廣大青年和學生群體中引發熱烈反響。青聯委員紛紛表示,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最廣泛地團結凝聚廣大青年,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 習近平「致青春」
    生機盎然的春日,習近平來到北大學子中間,和廣大青年一起探討人生,並致以節日的問候。  「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從知青歲月中走出來的習近平,深知「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的重要。他到高校考察、給學子回信、與代表座談……殷殷囑託中,為廣大青年擘畫青春夢想;切切關懷中,為青春中國錨定發展航向。
  • 以青春之我 擔時代之責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熱議《習近平與大學生...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通過25篇訪談實錄,講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間,習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來,與大學生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真實記錄了習近平同志對青年特別是大學生始終如一的關注、關心、關愛。
  • 山西大學團員青年熱議習近平總書記五四寄語--以青春之我 創青春...
    山西大學團員青年熱議習近平總書記五四寄語 以青春之我 創青春中國   本報記者 王麗娟     「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們要高擎五四火炬,將個人發展與祖國前途命運聯繫起來,將個人成長的坐標放到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坐標系中,將專業知識轉化為賡續五四精神的實際行動,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中國。」
  • 做有夢追夢圓夢的新時代新青年
    「不忘跟黨初心 牢記青春使命」系列評論之一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技術工程師、青年公益人合影。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尚君攝團十八大閉幕後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指出:「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這體現了我們黨對共青團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
  • 習近平嚴格要求廣大青年:年輕人不要老熬夜
    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題:在新時代黨的陽光照耀下前進——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關懷青年和青年工作紀實新華社特約記者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那一部分,是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中最動人的詞彙之一。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體。
  • 新時代 新青年 新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曾經有很多人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然而,17年前的非典中被全社會守護的90後,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鬥爭中挺身而出,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
  • 時代在召喚青年 青年當不負時代
    【學生議】    作者:徐欣蕊(暨南大學2015級本科生)  十九大的召開是全國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和我身邊的同學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學十九大報告和新黨章。十九大讓我們看到了黨帶領全國人民建設強大國家的決心和黨中央對青年一代勇擔歷史重任的熱切期望。
  • 講好新時代青年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黨的十九大,黨始終高度重視青年人政策理論學習,高度重視用先進思想武裝幹部頭腦。在自我學習中快速進步,新時代,新使命,講好青年故事是每一個青年人的初心使命。
  • 長海青團 | 深學篤行新思想 青春建功新時代
    為進一步強化長江海事局機關青年理論武裝,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長江海事局機關團總支積極組織開展「深學篤行新思想、青春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活動,引導青年同志勤學、多思、篤行,堅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到行動當中。
  • 無奮鬥不青春!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半年工作綜述出爐
    5月15日省發展改革委團(青)工委、浙醫健集團團委通過釘釘直播的形式聯合舉辦「青春無悔,最美逆行」線上展播活動,充分彰顯廣大團員青年主動投身抗疫一線的青春風採,弘揚時代正能量。、省經濟信息中心主任郭斯蘭與青年面對面分享成長故事、工作體會、人生感悟。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我國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練就過硬本領,勇於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鬥,同億萬人民一道,在矢志奮鬥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全國青聯十三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七大的賀信中,對廣大青年和青年學生提出殷切希望。
  •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寄語 人大青年用青春寫擔當
    身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與青年學生共同庚續五四精神,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在奮鬥中收穫,鼓勵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不斷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將是於時代命題最好的回答。信息學院分團委書記 王曉彤:青春是希望,是未來,是無限可能;奮鬥是勇氣,是磨礪,是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