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波杭州人曬出了這隻老虎,但這隻萬人迷老虎到底怎麼來的,還要等知情人給出答案!

2021-02-12 都市快報

 三天前,小吳帶女兒在杭州動物園虎山旁和石老虎合影。老吳看到兒子朋友圈發的照片,突然想起32年前,他帶兒子也在那裡拍過一張。「翻出相冊一對照,簡直一模一樣。老虎位置形態沒變,就連後面的石頭和樹也沒怎麼變,變化最大的還是人啊!」老吳唏噓不已,感慨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兒子已經35歲了。

回顧:哪個杭州80後,沒騎過這隻大老虎?

老吳和兒子、孫女三代人的照片在昨天快報刊出後,引發很多杭州人的回憶,快報85100000熱線和官微昨天收到大量讀者和網友的來電留言,很多人翻出當年照片,回憶起和親人的歷歷往事。

60多年前我和姐姐跟石老虎合影

去年,大我20歲的姐姐走了

「別說80後有石老虎的記憶,我是1947年生的,我六七歲的時候也和石老虎拍過照呀,不過是在隔壁的虎跑。」羅大伯電話裡聲音洪亮:「看到石老虎這個新聞,我很開心。」

五幾年的時候,我還是六七歲的小孩,跟著姐姐姐夫,還有來自上海的客人,一行人走到虎跑。我家住在三公園附近,記得當時沿著湧金公園、柳浪聞鶯、淨慈寺一路逛,玩了一天。

在石老虎旁邊,我騎在老虎背上,姐姐站在旁邊,姐夫給我們拍的照片。

60多年過去了,這張照片我一直保留在身邊。原本我們姐弟四人,她最大,我最小,我兩個哥哥去世早,拍照時只剩我們姐弟倆。姐姐比我大20歲,差不多像是媽媽,從小帶著我長大的,還記得上小學時,差不多每個暑假我都在姐姐家,姐姐嫁到上海,他們家周邊的鄰居都和我很熟。

去年,我和鄰居一起又逛到虎跑,看到石老虎觸景生情,姐姐去年剛走,上海的老客人也都沒有了。在同樣的位置,我讓鄰居給我拍張照,兩張照片保留在一起。」

(羅大伯全名羅漢成,13歲習武,年輕時曾是杭州市武術隊運動員,現在是國家武術六段教練,江幹區武術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金阿姨來電說,看到快報的新聞,她很開心,發了朋友圈,「曬一下杭州80後孩子去動物園騎過的大老虎,轉眼女兒都快40歲了。」

照片是1987年拍的,今年我67歲,當年才30多一點,在杭絲聯上班,那個時候日子過得辛苦,一邊上班,一邊要帶小孩。三班倒,經常上夜班,一個月工資30多塊,老公也是工人,在鋁製品廠。我們只有一個女兒,三口之家。

金阿姨一家三口

我和老伴早就退休了,女兒成家有了兩個小孩。小外孫有他們爺爺奶奶帶,我和老伴管牢自己就好了,我們倆退休工資有萬把塊,夠花了,每天唱唱歌跳跳舞,現在日子蠻享福的。

金阿姨夫妻和女兒女婿全家福

網友「毛毛」的女兒年前剛滿3歲,每年全家都去動物園玩,和大老虎合照成了「標配」,「一年一次,我們用這樣的方式記錄孩子的成長。」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去年去動物園,女兒剛學會說話,老虎都在睡覺,女兒有些失落,對著山對面的老虎說,「大老虎不要睡覺了,陪妮妮玩。」她叫了幾次老虎還在睡,然後她說:「哼,我不管你們了。」我一直記得這一幕,小孩子真是又逗又可愛。

第一排抓虎牙虎耳朵的小姑娘是我

當年10歲不到,現在51歲了

網友「微笑向暖」給我們發來一張42年前的老照片。

我是第一排抓虎牙虎耳朵、扎羊角辮的那個,騎老虎的大堂姐比我大5歲,邊上是二堂姐比我大3歲,男孩是我哥,大我4歲。

    

大堂姐、二堂姐老家在江西,那年正好來杭州玩,爸爸帶我們去的動物園,花錢請景區工作人員給我們合影留念。

    

40多年間,我和哥哥回過老家幾次,從小兄弟姐妹們感情都很好,只是長大了各忙各的,聯繫漸漸少了來。

    

我和哥哥一直在杭州長大,哥哥現在是杭州一所大學的教授,我是市級機關公務員。大堂姐因為有腳疾一直全職在家,二堂姐在縣城工廠工作,已經退休了。

    

當年我虛歲才10歲,現在我們的孩子也都大了,我女兒虛歲14歲了。

    

我爸爸今年88歲了,媽媽比他小5歲,兩人身體都很好,爸爸是南海艦隊轉業到杭州的幹部,媽媽是小學教師,兩人都是老黨員,每天都要散步、看報,晚上必看新聞聯播和中央一套的連續劇。老兩口還約定百年後捐獻遺體。

網友「珊珊」昨天上午看到快報的新聞,心情激動,她說4年前發過一條朋友圈,就是兩代人和石老虎的合影,分別是她和爸爸,她和兒子。珊珊1987年生,小時候住餘杭臨平,她和爸爸的合影是1991年拍的,她剛剛4歲。

「5歲以前的事都記不得了,看到照片才會驚訝,咦,我去過動物園?」

上午我把快報的新聞轉給爸爸,快30年過去了,爸爸也很是感慨,他回我說你老爸年輕時還是挺帥的吧,他還說原來有許多人和我們一樣在懷念過去。

我帶兒子去動物園拍照是2016年,兒子那年才3歲。這隻石老虎一直是動物園拍照的熱點,想合影要排隊的,我帶兒子合影,前邊排了五六個人。兒子騎上虎背,很興奮,小傢伙也不怕。

去年11月28日,小沈發過一條朋友圈,配上這張照片寫道:感謝你為我們生下了兒子和女兒,感謝你出現在我生命中……

2007年,我們一家三口也在動物園石老虎那兒拍過照片。那會女兒4歲,老婆二十來歲,旁邊是老婆姐姐的兒子,我當時是沒一起過去拍,現在想起來後悔得不得了,當時為什麼沒和他們一起拍……

老婆2013年得了腫瘤,為了肚子裡的兒子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生下兒子半年後就去世了,臨走拉著我,貼在我耳朵邊說,希望以後我能經常去看看她……

後來每個月我都要去老婆墳上,從那之後也再沒去過動物園。怕看到那隻石老虎又想起她……

譚:30年前我雙胞胎兒子騎在石虎上合影,30年後我雙胞胎孫子也騎在石虎上合影。

仔鼠:我小時候姑姑讓我在石老虎上拍照,我害怕,堅持著不動才拍完了一張和老虎的合影。三十年後,兒子看到老虎就要過去合影,主動要求拍拍老虎騎騎老虎;還有那一比一的大象也是,我小時候躲在象腳下拍照,兒子每次去抱著象腳拍照。

穿越千裡:除了老虎,還有隻石象,騎在老虎身上,掛在象鼻子上都是經典必拍。

敏敏minhui: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杭州小伢兒,小時候玩的地方除了兒童公園就是動物園。每次去看大老虎,就要在爸爸的幫助下爬上這個塑像,拍個照片。還有大象館旁邊那個水泥的巨大大象的鼻子,也是每次必坐的。勾起了兒時的回憶。卻也暴露了年齡。

ddr:虎跑的老虎,少年宮的火箭,飛機,軍艦,兒童樂園的小飛機。

天天:那會看到以為是真的,哭喊著不肯騎上去。

DoubleXXྉ:我也騎過,那時候的老爸還是滿頭黑髮,那時候老爸還年輕…

牛牛:看到這個新聞,我馬上想到兒子大概三四歲也在動物園拍過這張照片,他今年都23歲了,記得很清楚他不肯坐上去拍,說這隻大老虎要吃人的,哄了好半天,最後哭喪著臉拍了一張。

梨渦淺笑:我和兒子都在動物園拍過的照片,除了老虎還有個水泥的大象,最難忘是正對大門的那幅地圖。

快報資料圖

抱胡蘿蔔的兔子:老杭州人的集體回憶,我和老公小時候都拍過,所以有了兒子帶去動物園的時候都會去拍。

長蛀牙的奶牛珺:我能說,我被這老虎嚇哭了呢?我是沒印象了,我媽說我嚇得要死,拍了合照都沒笑。

愛奏樂的蟲:金華的我也坐在上面拍過照片,前幾年帶娃去杭州動物園玩,還給娃講了我小時候坐在老虎上拍照的事情。

蔣賽帥:我是83年的,雖然不是杭州人,可也騎過這老虎,照片上的我應該是六七歲。正好是換牙的年紀,掉了幾個牙,因為膽小,不敢坐,表情非常複雜。老爸告訴我,用一根棒冰哄騙我坐上老虎拍照留個念。現在想想得感謝老爸,留下這麼珍貴的回憶。

團團媛媛:我,紹興新昌人,80後,小學一年級期末考試雙百,媽媽帶我來杭州動物園玩,第一次見真老虎,也騎在石老虎上合過影。

孫大白:哈哈,我是90後,小時候也拍過這個,現在也有了孩子,疫情過去之後帶兒子也去拍一張吧。

笨笨:石頭老虎流水的娃,時光飛逝啊,當年騎老虎的娃如今已是兩鬢斑白。

昨天中午陽光燦爛,杭州動物園遊人蠻多,大部分是一家三口,年輕父母帶著小孩子。

    

虎山前,不少家長帶孩子看完真老虎,又出來和石老虎拍照。

    

29歲的小張指著石老虎對女兒說,「媽媽小時候也坐在上面拍過照片。」小張是杭州人,女兒5歲,她說自己像女兒那麼大時,爸爸就抱她騎在虎背上,媽媽給她拍了照片。「這隻石老虎是小孩子來動物園拍照的標配,我女兒兩歲時也給她拍過。」小張低頭問女兒,要不要拍一張,小姑娘抬頭看了一眼老虎,連連搖頭「啊啊啊」叫著躲到媽媽身後。

    

年輕媽媽小王帶著5歲兒子,舉起手機給兒子和石老虎也拍了一張。

    

「我六七歲也拍過,所以一定要給兒子也拍一張。」

    

杭州朱女士來了一家三代,70多歲的外婆對這隻石老虎印象深刻。她說1982年,家人花100多元買了臺「鳳凰」照相機,她帶女兒來動物園,女兒騎在老虎身上拍了一張一寸黑白照,「基本上杭州小伢兒都在這隻老虎前面拍過照的。」外婆說。

    

小黃媽媽昨天翻箱倒櫃,找出了20多年前抱著兒子騎在石老虎上的照片。

    

「兒子看到格只老虎,毛害怕,一直大哭,後來好說歹說才拍了。

    

「我當時拍照還有一個想法的,從小讓他坐在老虎背上,以後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能虎虎生威。」

    

除了石老虎,石大象也是很多孩子的共同回憶。

    


石大象也是很多孩子的童年回憶。

石大象矗立在大象園旁邊,大象園裡亞洲象「諾諾」正悠閒踱步。諾諾來自雲南,1982年,6歲的諾諾來到杭州,是杭州動物園的「元老」,也是鎮園之寶。

    

公象「諾諾」今年已經44歲了

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諾諾作為少有的繁殖能力較強的公象,在華東地區的動物園十分搶手,多年來已經繁殖10多次,現在存活的還有5頭小象,大家在南京、上海、煙臺、溫州、金華這些地方的動物園看到的亞洲象,很可能就是諾諾的妻子和兒女。

    

38年來,有多少當年牽著父母的手,看完諾諾又和石頭大象合影的孩子,後來又牽著孩子的手,一起來看它。

    

石老虎和石大象是什麼時候建的?作者是誰?

    

老吳記得動物園1975年從錢王祠搬過去後,虎山旁邊就有這個石老虎了。

    

昨天杭州知名媒體人王群力向記者回憶起當年的經歷。1975年秋天,王群力進入杭州動物園上班,1976年12月去了杭州羊毛衫廠,他在杭州動物園幹過一年多。

    

「我記得1975年杭州動物園從錢王祠遷到虎跑路時,就有那隻假老虎了,其實是水泥造的。真老虎還沒搬家,那邊搞基建,假老虎就造好了。

    

「誰造的?這個我還真不知道,我去的時候就在那裡,我認為應該是陳志祥他們美工組設計的吧。

    

「動物園進門有一塊很大的鋼筋混凝土引導牌,表面是彩色玻璃顆粒,用動物圖案標明每個區域的位置,這個就是美工組設計師陳志祥負責做的,他是浙江美術學院畢業,設計很大氣,我對他佩服得很。

    

「當時我負責所有動物介紹說明牌的書寫。後來離開動物園,我就再沒見過陳志祥工程師,他早就退休了,應該有80多歲了吧……」

記者 朱家豪 劉抗


看完了新聞,

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今天的佩琦說新聞吧!


·這幾天來益樂新村租房的人多了起來,這裡為什麼特別受年輕人偏愛?

·好消息!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

·杭州市教育局發布《杭州市中小學、幼兒園2020年春季開學前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杭州試行公交、地鐵時段性免費乘車措施

更多消息,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杭州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杭州動物園裡這2隻「動物」,70年代就火遍全杭州,關於它們的身世知情人揭了密,說法卻不太一樣…
    近日,家有萌娃的陳女士向志玲爆料,杭州動物園裡有隻「老虎」太火了。「周二我帶女兒去動物園玩,看動物的人嘛不多,等在那樽石頭老虎前排隊的人卻毛嘍嘍多,拍照片嘛都拍不好,都是想擠進來的小朋友,擠得我腦瓜子都疼。」說起那樽石頭老虎,陳女士自己也很有情懷,「30年前我也和它合過影的,現在自己都有2個孩子咧。」
  • 「魔性轉圈」,這隻老虎讓網友操碎了心......
    4月18日開始,一隻孟加拉虎頻繁轉圈的視頻受到多人關注,這隻老虎甚至將轉圈處踩出一個明顯的圓圈。
  • 這傢伙什麼來頭?一出場就嚇退一群老虎,一頭老虎當場被嚇趴!
    這傢伙什麼來頭?一出場就嚇退一群老虎,一頭老虎當場被嚇趴!在動物界,兇猛的老虎讓其它動物望而生畏,即使是兇猛的獅子也經常會敗給老虎,但是老虎在面對比自己更強的同類時,也會變得非常慫,只見視頻中一隻體型龐大的老虎從鐵門中走進來。
  • 老虎,老虎|隨筆
    我們知道,西方的邏輯化哲學是不能以迷宮一詞來描述的,但中國哲學的代表著作《周易》和《道德經》的模糊表述卻共同表現出了文字迷宮的特徵。博爾赫斯熟知東方包括中國文化,他選擇「迷宮」一詞作為他描述世界的核心詞語,顯然有著非常隱秘的東方詞根。在我看來,老博爾赫斯的靈魂根基是扎在中國的。但這不是論證。我說過了,我不喜好講道理。
  • 老虎?養只「大喵」的下場究竟有多糟糕?
    想把獅子老虎帶回家?這操作到底是人與野獸情感交流的表現,還是人們的又一種「花式作死」?舉著手機的圍觀人群,爆發出驚恐而又焦慮的尖叫。他們正在經歷一場人生中最恐怖的、真實的人間噩夢。那是2017年1月29日下午2:30,一隻體重超過三百斤,體長超過兩米的東北虎正死死地咬住一名男士的後頸。
  • 那隻老虎帶給我們的警示
    屠格涅夫的《麻雀》中,老麻雀為了救小麻雀,從「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像一塊石頭似的飛了下來」,最終她「蓬起全身的羽毛」,那難看的樣子讓獵狗,那隻「多麼龐大的怪物」,「怔住了」。 儘管到了夏天,老虎的問題一定會成為新聞的主要關注點。但這次的老虎,是民生新聞的老虎,不是時政新聞的老虎。在虛擬的街頭巷尾,大家於是熱議。孰之過?
  • 臺灣吹來的這隻「大老虎」,眾多明星都打卡過!
    它是臺灣茶飲屆的「大老虎」眾多明星都打卡過...現在又出新品啦新推出「黑糖鮮奶紫米露」還放出五折券禮包讓你們盡情喝!使用時間:8月31日~9月30日『 這隻臺灣老虎,很受歡迎』這隻老虎,在臺灣無人不知。
  • 還記得這頭小老虎嗎?
    還記得這頭小老虎嗎?2019年9月,他從表演現場逃脫後,被麻醉運走,此後就再也沒有醒過來。這頭幼虎是被人從安徽宿州埇橋區的馬戲之鄉的某馬戲團被租借來的。最近我們看到安徽省對這個非法交易老虎的案件做了一審判決((2020)皖1302刑初1264號)。出租老虎的是一位年近80歲的老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和罰金二萬元。
  • 29隻珍稀老虎到洛陽安家,記者全程跟拍「虎歸中原」搬家記...
    白虎白質而黑章,漂亮而稀少,合群,特別是一公一母合群繁殖後裔非常困難。19隻成功合群的東北虎群遷中原,虎嘯伏牛,散養欒川,不只是河南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中原地區周邊諸省最為龐大的一個老虎部群。5月1日,這隻白虎,這個部群將盤踞在伏牛山上。  虎是獨居動物,以尿或掛掌(在樹上留下印記)等劃定自己的勢力範圍,其他老虎不得侵犯。其群居有三種情況:交配期暫時同居;母虎帶生下的幼虎同居;被母虎一同趕出勢力範圍的兄妹在分手之前暫時同居。
  • 泰國網紅抓著老虎的〇〇自拍,被網友痛罵:這是在羞辱傷害老虎!
    , 一名叫Waraschaya Akkarachaiyapas的女遊客抓著老虎的蛋蛋拍照, 上傳到了自己的臉書主頁: 「這很噁心,也很丟臉。什麼怪胎才會幹出這種事?」 「它應該咬她。」 被罵之後,Waraschaya辯稱自己只是個「動物愛好者」。
  • 土豪救了2隻老虎,還養家裡!他家的14條狗狗壓力很大
    於是,邁克為它找來了一位小夥伴——Ozzy。它只一隻正宗的血統高貴的東北虎(鬼知道它怎麼被拐去了南非)。失去了好夥伴,Enzo的脾氣變得很暴躁,甚至經常對著麥可怒吼,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事情。只有當夜幕降臨,Enzo會悄悄地溜到院子裡的那棵樹的附近轉來轉去,湊上去聞一聞,抱著不撒手。
  • 3隻小老虎打不過狐獴,被逼到牆角!飼養員用奇招幫老虎找回獸性
    隨後,狐獴還直接上口,咬住小老虎的尾巴,驅趕它離開。可憐的小老虎,被狐獴一路追著到牆邊。雖然小老虎已經一副投降的樣子,但狐獴並沒有放過它,不停用聲音恐嚇它,嚇得它都站不穩:對不起啦!作為一隻老虎,被一隻狐獴嚇得一驚一乍的,著實丟了猛獸的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3隻小老虎竟打不過一隻狐獴,怎麼會這樣?
  • 故宮的這幅清代古畫,老虎滿臉驚慌委屈,放大後終於發現原因
    這幅《五牛圖》據說是他在出遊時看到田間耕牛景象時創作的,畫中有五頭牛在一條線上一字排開,外貌、形態各異,每頭牛單拎出來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幅畫。牛的動作和眼神都很有趣,放大看,你會看到一雙漂亮的卡姿蘭大眼睛,睫毛長又卷翹,甚至還有眼線,不同的眼睛形狀的刻畫,表現出不同的神態。
  • 《兩隻老虎》怎麼從軍歌變成兒歌,再發展為電影IP的?
    伴隨著童年記憶的成長,就導致幾乎每個過來的中國人都對這首兒童耳熟能詳。作為IP,實在是太大了。改好了,無疑可以成為經典,改得稍微不好,就會招來罵聲。這一點,是編劇在起初就應該考慮到的。說到兒歌,《兩隻老虎》的歌詞實在是有些莫名其妙。為啥老虎沒有尾巴?還沒有耳朵?非常犯思量。但勝在旋律,淺顯易學,反正小朋友們也不會去思考,跟著唱就是了。但是,到底是為什麼呢?
  • 老虎咬死人,為何心疼老虎?
    這回畫風不同。老虎咬死人,絕大多數網友都在心疼。。。老虎和動物園。
  • 飼養員怕老虎孤單,送了只白老虎進去後,場面頓時尷尬了
    飼養員怕老虎孤單,送了只白老虎進去後,場面頓時尷尬了 老虎又被稱為百獸之王,它們的實力是人們有目共睹的,穿梭在森林中的老虎位居於食物鏈最頂端,但近代隨著棲息地的不斷減少,老虎的數量也開始不斷的減少。
  • 古人流傳的「一豬二熊三老虎」到底是什麼意思?老虎為何不如豬
    其中「一豬二熊三老虎」又蘊含了什麼道理呢?「一豬二熊三老虎」指的是人類在遭遇豬,熊以及老虎的時候,這三種動物對人類危害程度的排名,並不是指這三種動物的作戰能力。許多人就會由疑問了,野獸的作戰能力越強,對人類的危害不就越高嗎?其實不然,野獸對人類的危害,除了它的作戰能力,野獸的生活習性,生活環境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範圍。看起來最兇猛的老虎,為什麼卻被排到第三呢?
  • 被機率眷顧的大敏魔:訪ジ老虎出更ズ
    ジ老虎出更ズ:記者來採訪,沒時間也得擠出時間來。小編:恩,這麼帥的魔必須來採訪。ジ老虎出更ズ:哈哈,等你很久了。小編:看你在論壇發你的星盤,大家都想知道你花了多少錢?ジ老虎出更ズ:我煉化的錢倒是不多,第一個卦象大概2億大話幣,其他就是石頭錢了。小編:你對星盤這個玩法的增加評價一下。
  • 清朝一樵夫天生神力,為了給母親報仇,一日之內,連殺五隻老虎
    這個樵夫名叫石明三,石明三有三十多歲年紀,長得高大魁梧,身強體壯,他能挑幾百斤的柴,走二三十裡山路,氣不長出,面不改色,可說是一個天生神力的好漢。石明三尚未婚配,家中只有一個年近七十歲的老母親劉氏,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石明三沒有別的本事,他每天都到山裡砍柴,然後挑柴到城裡去賣,用賣柴得來的錢,買一些肉食糕點,拿回家給母親劉氏吃。
  • 獅虎豹的實力分析:三隻花豹戰雄獅,五隻獵豹贏老虎
    獅虎豹都同屬貓科動物,這裡有人會說了,現在很多學者都覺得獅子應該屬於犬科,但是我想要說的是,這不還沒有定論嘛,學者們只是在獅子的習性上覺得它應該往犬科靠而已,而至今的權威文獻還是將獅子歸為貓科,百科也是這麼歸類的,所以也別跟我說獅子是犬科,打不過貓科的話了,等到哪天權威文獻統一說獅子是犬科的時候我們再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