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一年上學,到底是吃虧還是佔便宜?

2020-12-26 騰訊網

每年4月份,各地幼升小的報名登記就要陸續開始了。

每到這個時候,一個問題就會被重點討論:孩子到底是早上學好,還是晚上學好?

這也算是育兒界的「千古謎題」了,這麼多年,大家對它的爭論從來都沒停止過。

尤其是家有8月底、9月初出生的娃,對這個難題會更敏感。有的父母為了娃能早上一年學,不惜趕在8月31日提前剖腹。

媒體曾對2000名父母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受訪家長都認為,孩子入學早晚對他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支持早上學的一方,覺得如果這樣做,孩子就贏在了起跑線,什麼都走在了同齡人的前面。

支持晚上學的一方,則覺得晚點上學,孩子的身心發育會更成熟,成績、社交能力也會表現得更優秀。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1

晚上學好處多

尤其對男孩

相比之前,這些年「讓孩子晚上學」的論調,在媽媽群裡似乎更佔上風。

演員霍思燕,就曾在節目裡公開表示:因為嗯哼性格慢熱,所以決定讓他晚上一年幼兒園,這是給他最好的禮物。

我之前在澳洲留學時也發現,「讓孩子晚上學」在當地很普遍。據統計,澳洲14.5%的家庭,都會選擇讓孩子晚一年上學。

那麼「晚上學」真的有傳說中這麼好嗎?從下面4個維度看,確實是這樣。

體能更好,身體發育更健全

創作鬼才格拉德威爾在他的暢銷書《異類》(2014年)的開篇故事中,就提出了一個觀點:年齡大一點,在競爭中可能更有優勢。

他引用的是加拿大國家職業冰球運動員的例子。

研究發現,在加拿大的職業冰球隊中,絕大多數運動員都出生在1月到3月之間。

要知道,加拿大的冰球運動員選拔的年齡認定是每年1月1日。

也就是說,同一年1月-12月出生的孩子,都在一個競爭梯隊中。但1月出生的孩子,要比12月出生的孩子,大了將近一歲!

對冰球隊的孩子來說,相差1歲,就意味著體力、運動能力上的巨大差異。

所以,出生在1-3月的孩子,可以憑藉年齡帶來的體能優勢,一路過關斬將,成為職業運動員。

而這種因為年齡大而帶來優勢的現象,不僅僅出現在加拿大。中國學者曾對湖北省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進行過相似的案例研究。

結果發現:這些少年運動員,大多出生在1月到3月。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原來,湖北省足球青少年運動員選拔的年齡認定也是每年的1月1日。

老話常說,小孩都是一天一個樣。相差1天、1個月、1年,不僅體能有差異,身體整體發育狀況也天差地別。

所以,晚上學的孩子,不管在體力上,還是在身體發育上,都具有天然的優勢。

就拿書寫能力來說,它屬於手部精細運動。和6歲的孩子相比,5歲的孩子不僅握筆姿勢容易出錯,書寫速度也會慢很多。

很多早上學的孩子,在計算考試中,會出現答不完題的情況,可能不是因為孩子不會算,而是因為他寫得慢,手速趕不上大腦的計算速度。

社交方面更有優勢

相比早上學的孩子,正常入學或晚上學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優秀。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很多老師都更傾向於讓班級中年齡更大的孩子擔任班幹部。

因為年齡大一點,孩子的心智會更成熟,也會更自律、更有責任感,自然就會得到老師更多的信任。

加拿大學者的一項研究,也支持了這個觀點。

研究人員發現,晚上學的孩子,在高中階段,更容易成為學生團體中的領導者。

而上學早的孩子,因為年齡小,容易缺乏主見,很多時候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容易「被領導」。

甚至因為年齡差異,導致早上學的孩子與其他稍大的孩子,在想法、興趣、愛好上出現不同,很難融入「小團體」,進而表現得不合群。

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是孩子對集體生活的初次體驗,他們會有意識地去找尋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

如果這個時候,早上學的孩子因為年齡小、愛好不同而參與不到同齡人的玩耍中去,會讓他們對學校生活出現排斥,也會在心裡留下「自己不被人喜歡」的陰影。

小學階段,成績更優異

很多家長經常會說:我家孩子很聰明的,學什麼都學得快,所以早點上學,肯定適應得來。

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認為:

這是一個人為製造出來的假象。事實上,和其他年代的同年段幼兒相比,我們孩子的智力水平並未提高。

他還進一步強調:不論男女,能夠在6歲前上學的超常兒童,佔比只有3%。

來自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6、7月份出生的人晉升到C級高管職位的機會最小,而3、4月出生的人更有機會成為首席執行長(CEO)。

比如1992-2009年,在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公司CEO的抽樣中,僅有6.1%的人出生在6月,5.9%的人出生在7月,遠遠低於3月份(12.5%)和4月份(10.7%)。

其中部分原因在於美國兒童進入幼兒園的年齡限制,夏天生的孩子通常是班級裡年齡最小的。4、5歲的兒童,就算只有僅有幾個月的差異,智力發展水平就可能很不相同。年齡較大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表現出色,識字速度更快,被選拔學習更高級課程的可能性更大,未來的高管就這樣登場了。

除了智力發育,一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成績好壞,跟他的自律性、專注力也是分不開的。

美國國家教育中心(NCES)曾指出,晚上學的孩子,在一、二年級受到老師批評的機率更低。

這是因為,晚上學的孩子自律性更強,可以較好地管理自己在學校的行為和情緒。

相比之下,早上學的孩子,原本還處在到處奔跑、探索的年齡,卻被圈在教室裡,一動不動地坐著聽課,對他們來說,儼然是一種折磨。

除了自律性,專注力則是另一項考驗。

要知道,孩子的專注力是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延長的。

所以,晚上學的孩子要比早上學的孩子,專注力更長,也更容易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成績自然不會差。

土耳其一項研究也佐證了這個觀點,研究人員發現:不到6歲的孩子,注意力更容易不集中。

還有大量的研究證明:晚上學的孩子,在小學甚至是初中階段,學習成績更好。

男孩子更適合晚上學

在之前的文章>>養男孩,最怕父母用這5件事磨掉他的銳氣中,就提到過,相比於同齡的女孩子,男孩在語言、情感溝通等方面都相對較弱。

一個5歲男孩子的語言能力,可能只相當於一個3歲半女孩的水平;

讀寫能力的發育速度更慢,要比女孩子晚1-1.5年左右。

再加上男孩天生過多的睪丸激素,他們在紀律方面的表現,也遠不如女孩子安靜、平和。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小學階段,一個班級裡的最後幾名,往往是「調皮好動」的小男孩。

而且,這樣的性別優勢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大學。

有學者對10萬名同齡大學生獲得國家獎學金的性別佔比進行了統計,發現女生的人數是男生的2倍之多。

如果說,小學階段,男孩子是輸在了學習力不如女孩。

那麼到了初中階段,雖然男孩子的學習力迎頭趕上了,但心理成熟度還是不如女孩。

所以,不管是從學業角度還是心理角度看, 男孩子晚點上學都是件好事:

一來,他們在紀律上的自控力會更強;

二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力和接受度會更好,心理上也更成熟。

這麼看來,晚上學,確實是父母送給男孩子的一份禮物。

2

早上學也未必成績差

雖然之前的研究,都一邊倒地認為:晚上學對孩子更好。

但近些年,也有很多學者開始發表不同的觀點。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

雖然晚上學的孩子,在小學、甚至初中的成績都更優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優勢會越來越小,直到消失不見。

在孩子高中、大學,乃至讀博這些更高水平的學習深造中,年齡的優勢,幾乎蕩然無存。

一些研究甚至發現:晚上學的孩子,成年後的智力水平和收入,不高反低。

換言之,晚上學的孩子,因為當下比其他孩子發育更成熟,所以在童年時期會表現更優異。

但如果從長遠的角度看,學校教育的優勢,要遠遠大於年齡優勢。

另外,還有一些研究指出,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早上學的孩子,成績會不如適齡入學的孩子。

3

明確這3點

孩子何時上學不糾結

其實,孩子到底何時上學,早上學好還是晚上學好,上面的研究只能提供給我們一個參考的大方向,具體到每個孩子的時候,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的身體發育和心理成長節奏也都各不相同。

所以,孩子何時上學,是一個很私人的個性化問題。

我非常認同北師大錢志亮教授的觀點:不單純以自然年齡作為入學標準,要關注入學成熟水平。

結合國外一些機構的建議,我覺得,只要孩子滿足了下面3條準則,就可以考慮進入小學學習了。

身體發育正常

錢志亮教授曾在採訪中提到,孩子的生理髮育健全,主要是指體育達標用到的大運動協調能力、書寫達標的精細運動能力。

這兩項能力達標了,孩子就順利跨過了入學的第一道門坎。

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良好

自理能力,比如可以自己上衛生間;管理自己的書包、課本、鉛筆盒等學習用具。

自控能力,包括遵守課堂紀律;可以聽懂並執行老師發出的指令;可以有效地調節自己情緒,擁有冷靜的能力;具備與同齡人和成人交往的基本能力。

心智成熟

心理學家格賽爾說:任何一項教育內容,成熟都是推動孩子發展的主動力。

因此,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對入學至關重要。

但,自然年齡相同的孩子,心理成熟度可能相差的非常遠。

根據北師大實驗小學近20年入學心理測試結果,可以看出:

同樣是6歲的孩子,有的評測可以得到40多分(心理年齡相當於9歲),有的卻只得10來分(心理年齡4歲)。

註:滿分60分,按標準來看,6歲的孩子,分數在22-28分之間為正常水平。

所以,在孩子入學前,家長除了重視孩子的「知識啟蒙」外,也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

只有當孩子身體發育、心理成熟度和自理、自律能力都達標的時候,孩子才算做好了進入小學的準備。

人說「萬物皆有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

作為父母,我們只需做好能為孩子做的一切準備,剩下的就是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按著自己的節奏慢慢來。

要知道,很多時候,靜待花開才是成功育兒的真諦。

參考資料:

1.《異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中信出版社,2014

2. 劉衛民,《年齡因素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選材的影響》,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 2006

3.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5/25/content_3246931.htm?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4.https://nces.ed.gov/pubs2000/2000039.pdf

5.Sert&Nehir. School entry age: 66 months of age for literacy skills.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

6.Dhuey&Lipscomb. What makes a leader? Relative age and high school leadership.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8.

7.https://www.sogou.com/link?url=hedJjaC291N38Np-DEGfZPqMGKem2QlfBTYz3oj5gXB7Trdb5UCEXmwwifPzFlsR

川媽說說

一直比較關注「早晚上學」這個話題,主要因為小川就是9月出生,比較晚上學的孩子。聽過太多同事朋友讓我放心:男生晚上學好啊,更成熟、更坐得住,更容易得到老師的信任獲得鍛鍊的機會......

聽的越多,心裡反而有疑問,所以特意查了一些資料,搞清楚了晚上學可能的「先發優勢」,但更弄明白了這種優勢的脆弱。學習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比「早起跑」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一輩子的求知慾、學習習慣、成長型思維模式。

但我們還是挺慶幸小川能晚上學一年,不為別的,只覺得上學不易,他佔了便宜,可以多玩一年。不過,到他妹妹這,整個反過來,她上學很早,會是班裡年紀偏小的孩子。有點擔心,但做好準備,應該都不是問題~

最後發現,研究了半天發現,好像絕大多數爸媽都瞎操心了。該啥時就啥時,該咋做就咋做,提前準備,啥時都沒問題~

只是啥時候才能開學啊?幼兒園、小學都行,只要讓神獸能趕快回籠......

相關焦點

  • 9月出生晚一年上學?7月和8月出生的才最吃虧,體現在這三方面
    現在的小學對一年級新生入學年齡有很嚴格的規定,哪怕孩子的年齡只差一天,都不能提前入學,只好等下一年。有些人為了能夠讓孩子儘早入學,在備孕期間就開始「計劃」孩子的出生日期,不想讓孩子在9月出生,不然會晚一年上學。其實與晚一年上學相比,7月和8月出生的孩子才最吃虧。
  • 9月出生的孩子上學最吃虧?「不划算」的卻是這2個月,尤其男孩
    幼升小的年齡最新規定,當年8月31日滿6周歲的兒童,才能上小學一年級,也就是說,9月1號出生的孩子,想要上小學,就要等到明年了,這讓很多家長焦慮不安,孩子晚上一年,會不會有什麼影響?9月出生的孩子,上學後會不會吃虧?
  • 不佔便宜,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深度好文)
    其實,人生不能總佔便宜,吃虧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董必武曾說過:「人要成功,做到兩吃,能吃苦,能吃虧」。可見,不佔便宜是一種人生策略,可以贏得人們的景仰,還可學到人生大智慧。懂得不佔便宜,才能成為真正人生贏家。01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看過一個寓言小故事。
  • 早一年上學還是晚一年好?
    朋友問我:我的孩子剛好是9月2日出生的,今年能讀小學一年級嗎?以前也有很多人來問我,我的孩子是下半年出生的,9月和10的都有。要不要趕在當年就讀小學一年級?還是到明年再入學呢?根據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必須入學接受義務教育,也就是必須上小學了。那麼,究竟什麼是年滿6周歲呢?
  • 美國麗人:沒有人可以只佔便宜不吃虧
    斷臂的維納斯,還是維納斯。刪剪的《美國麗人》,缺了魂。我感謝網際網路數字便利的同時,也懷念DVD時代,全本足本帶花絮的D版。沒人可以只佔便宜不吃虧。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自由不進步,進步不自由。
  • 不佔便宜,才是最大的精明(深度好文)
    不要隨便佔別人的便宜,佔得越多,你越吃虧。02佔便宜,其實是在消耗自己的福報生活中很多人喜歡佔小便宜,就是,我付出的少,但是希望得到的多。殊不知,你佔便宜,其實是在消耗自己的福報。你付出一分,但是得到了十分,這差額的九分就是消耗過去的福德。相反,付出十分,卻得到一分,那你就是在積極資糧,消除罪業。
  • 都說「吃虧是福」,但聰明人從不在3點上吃虧,否則越混越差
    俗話說: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虧是福。平安、健康是福,可以理解,但是吃虧是福,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老人常說吃虧是福,吃虧怎麼能說是福呢?明明自己受損了,旁人虧欠自己,為何說是福分呢?其實,「吃虧是福」意味著忍一時風平浪靜,能夠以大局為重,不去計較一些小的得失,是一种放長線釣大魚的智慧。鄭板橋曾說過:為人處,即是為己處歷史上,最能「吃虧」的人,便是越王勾踐了,越王戰敗淪為階下囚,也正是靠著一時的吃虧,忍辱負重,重新翻盤讓越國壯大的。
  • 夜讀丨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第一次逃票得逞,楊某自以為佔了便宜,於是便抱著僥倖心理一次次故伎重演。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共逃票480餘次,涉案金額近2萬元。楊某佔這個便宜是因為經濟困難嗎?不是,他研究生畢業,在上海當工程師,工作好,收入高。但他竟然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棄法律規則、顏面公德於不顧,可謂撿了小便宜,丟掉的是人品、損害的是前途。
  • 「兩頭婚」盛行,到底是男人吃虧,還是女人吃虧
    >關注並私信我,一起從女性視角探討感情作者:夢鹿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1)最近「江浙一帶流行兩頭婚」上了熱搜,大致意思就是,男女結婚後並沒有所謂的女嫁男或者說男入贅,而是兩人繼續與原生家庭保持該有的密切關係,並且在生育孩子後
  • 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深度好文)
    其實,與人交往,行事作風,是一個人的隱形標籤。很多當時佔的小便宜,有可能成為日後的絆腳石。1曾看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天早上,父親做了兩碗荷包蛋麵條。一碗蛋臥上邊,一碗上邊無蛋,端上桌。3又過了數月,道具還是跟原來一樣。父親問:「吃哪碗?」
  • 3星座不吃虧!TOP1天蠍會連本帶利討回來
    記者許皓婷/綜合報導俗話說「吃虧就是佔便宜」,有人寧願忍一時風坪但還是有人個性強硬、固執,會堅持已見,不讓自己受到一絲委屈。星座專家Amanda就在《命運好好玩》分析三大星座「不會讓自己吃虧」,供大家參考。
  • 願意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間,我們總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總要跟人打交道,總要學著為人處世,在跟人交往的過程中,就會有吃虧和佔便宜這兩件事。 時時處處想佔便宜的人,一點虧都不想吃的人,到頭來終究要吃大虧。凡事不怕吃虧,可能會被人佔便宜,自己吃一些虧,或大或小,但終究是吃不了大虧。
  • 吃虧時的反應,暴露一個人的修養
    事事佔便宜的人,失去的比得到的多有人說,「我不知何為君子,但每件事好佔便宜的必是小人。」但有些人,大度又敞亮,面對吃虧這件事淡然處之,反而讓人拍手稱讚。圖片來源:pixabay利益是一面鏡子,透過它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事事都要佔便宜的人永遠不會知道,他失去的比他得到的要多得多。
  • 吃虧其實是吃福報
    吃虧其實是吃福報  「凡事肯吃虧不計較」,這也是我們與人相處的一個法寶。你願意吃虧,其實是佔了便宜。 上人講「人虧天補」,我一看這句話,豁然開朗。人虧了,天會補給你,確實是這樣。天補給你的,那就是奪不走的了,你虧一分,老天會補你十分。
  • 我把孩子教得很乖,但被搶玩具、總吃虧,怎麼辦?
    最近,我遇到的一個高頻問題就是:「我家孩子很乖,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了,也不會搶回來,只會忍著自己找別的玩,我看著很心疼,但是教孩子好多次要搶回來,他也不會。擔心他上幼兒園被欺負,以後性格怯懦、一直吃虧怎麼辦?」
  • 女兒再跟爸爸親,該有的禁忌也別碰,否則以後長大容易「吃虧」
    不過,女兒再跟爸爸親,該有的禁忌也別碰,否則長大以後容易「吃虧」。就比如下面這幾個禁忌,當爸爸的就要特別注意,別因為你的「愛不得當」,而讓女兒長大受傷害。沒有性別忌諱,長大被佔便宜了也不知道有位網友說,她從小就跟爸爸親,爸爸心細,很會照顧孩子,她五六歲時爸爸還幫她洗澡。
  • 寫字不好看、寫字慢的孩子會吃虧,來看看怎麼練吧
    上學後什麼樣的孩子會吃虧?字寫得醜、字寫得慢的。有多吃虧?不要讓您的孩子因為「字醜」而在考試中吃虧現在,越來越多的考試使用「電子閱卷」,這對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儘管評估教師追求公平,但在短時間內仍需要對成千上萬的試卷進行評判,並且很難逐字區分。
  • 給孩子過生日,按陰曆還是陽曆,很多人不懂,裡面大有講究!
    到底該過哪個呢?我們一起看看過陽曆和陰曆生日的利弊吧!過陽曆生日現在很多家庭都給孩子過陽曆生日,也覺得過陽曆生日很洋氣。像我同事從小到大都是過的陽曆生日。有人說陽曆比陰曆更準時,因為陽曆一年時間是固定的,不像陰曆,陰曆會有閏月,大進小進等一系列問題,每次陰曆和陽曆都對不準。但是過陽曆生日也有一個弊端,如果孩子出生在閏年2月29日,那麼孩子四年才能過一個生日呀。
  • 古人究竟多大開始上學的?
    因為孩子的出生日期的問題,就到底6歲上學還是7歲上學,很多家長都各執一詞,有的家長認為,6歲應該上,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有的認為晚一年上更好,應該遵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不能「揠苗助長」。對於這兩種觀點你們認為呢?古人入學年齡是幾歲中國的教育源遠流長,那麼在古人一般是幾歲上學呢?《舊唐書》中記載,「藥王」孫思邈便是「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
  • 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有多吃虧正如張含韻所說:不會哭的孩子其實才最應該被人心疼。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對一個孩子來說,他情緒激動、會發脾氣,才是正常和真實的。得不到任何保護的蓮生拼命乖巧,明知媽媽要丟下自己,還是笑著說:媽媽開心我就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