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輕軌可以說是重慶的一個特色,從2004年第一條線路正式開通運營後,輕軌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雖然人們都叫它輕軌,但是重慶的輕軌正確叫法應該是「重慶單軌」。從字面上來理解,單軌就是只有一條軌道,而並非使用兩條路軌的「輕軌」,重慶單軌在一開始建成的時候就被叫錯,叫錯了這麼多年,也算是將錯就錯了。
而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就是第一條正式運營的線路,這也是中國第一條跨座式單軌線路,同時它還是中國西部地區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可是這條線路被更多人了解到卻不是因為它的眾多「第一條」,而是因為這是一條「能穿樓」的「輕軌」。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重慶軌道交通路線錯綜複雜,在2017年軌道交通的路線圖上還只有4條線路,短短兩年裡不僅車廂設施結構更加完善,線路圖上更是增加了五條路線,其中還有環線,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而且重慶單軌名聲在外,「能上天」、「能遁地」、「能穿樓」,簡直無所不能。這麼複雜的線路,重慶軌道交通也無所畏懼,實在太強!要知道李子壩站的穿樓單軌可是從樓房的中間部位穿過去的!
李子壩站也正因為2號線的特別之處才揚名國內外,眾人紛紛來到李子壩站。即使不能在李子壩站下去親眼看到穿樓奇觀,也要坐一回2號線看著軌道緩緩開入樓內。甚至有網友腦洞大開,在李子壩站表演「吞樓」神技,只要找好一個角度,把嘴巴張開再拍下單軌駛入的畫面,就完美地完成了吞樓。在節假日期間,李子壩每天需要「接待」上萬遊客,想必不少遊客都學會了這項絕技了吧!
在感慨軌道交通道路製作得「鬼斧神工」之時,眾人不禁擔憂,軌道交通工具玩這種「穿樓術」會不會擾民?畢竟這棟樓可是居民樓呀!其實是不會的。這棟樓的一至五樓是商鋪,六至八樓是軌道交通區域,九至十九樓才是居民住宅區域。單軌駛過對居民住宅區的影響很小,幾乎感覺不到,反而是街上汽車產生的噪音可能更大些。
穿樓而過的設計堪稱傑作,在設計時也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有遊客甚至本地人都會有所疑問,到底是先有樓還是先有軌道。為了保證軌道能平安穿過樓棟,並且軌道站點交通要布局合理,還不能影響周邊居民的日常活動,所以李子壩輕軌站與這棟樓是同時設計、同時修建的,並沒有誰先誰後。
重慶軌道交通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了,人們在享受它的快捷、方便的同時也能時刻發現它日新月異的變化,軌道交通正在越來越完善,未來也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