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娛樂赴港IPO:毛利率連續三年下滑 收入高度依賴幾家直播平臺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財經》新媒體 塗偉/文 蔣詩舟/編輯

借著在線經濟蓬勃發展的東風,MCN機構的資本化道路被漸次拓寬。

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獲得融資的MCN機構數量及融資金額均創出階段性的高點。近日,MCN機構眾妙娛樂赴港上市的消息,一度將網紅經濟的熱度推向新高。此前,MCN機構的融資數量已連續四年出現下降。

易觀高級分析師馬世聰對《財經》新媒體表示,MCN機構資本化道路的順暢,源於線上渠道越來越被重視,其商業價值逐步得到了資方和市場的肯定。目前,行業的競爭狀況高度分散,中腰部機構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資本熱情高昂,但MCN機構存在的內容同質化嚴重、過度依賴頭部KOL及流量平臺、商業模式不夠豐富等問題,仍未得到有效的解決。眾妙娛樂招股書顯示,其毛利率已連續三年出現下滑,年度營收額也始終未能突破1億元。

從目前行業現在來看,MCN機構大部分收入來源於流量平臺的銷售分成。近期,因部分頭部流量平臺在演藝市場、電商等方面有一些資本動作,市場猜測流量平臺正在「去MCN化」,甚至把自己打造成MCN機構。對此,某頭部流量平臺回應記者稱「不會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MCN機構加速資本化

6月初,網紅孵化營銷MCN機構眾妙娛樂遞交了赴港上市申請書,假如一切順利,將成港股市場「主播公會第一股」。此前,另外一家MCN機構如涵控股,已於2019年4月成功登陸美股市場。

MCN即Multi-ChannelNetwork,最早起源於YouTube,傳入國內後,經過本土創新,逐步形成了多渠道網絡的產品形態,結合PGC內容,在資本的大力支持下保證了內容的持續產出,最終實現了業務的穩定實現。

目前,MCN機構的服務類型主要包括內容製作、紅人孵化、主播孵化、經紀管理、直播電子商務、短視頻帳號生成操作、運營管理、營銷服務等。

與行業內其他MCN一樣,眾妙娛樂主要收入源自旗下主播虛擬商品銷售流水分成。招股書顯示,眾妙娛樂將主播虛擬商品銷售總流水的3%~25%錄為收入。2019年,眾妙娛樂在視頻直播平臺銷售虛擬商品所得流水超過10億元。

2017年至2019年,眾妙娛樂分別實現營收5022萬元 、7461萬元、8302萬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815萬元、2557萬元、3254萬元。不同於營收與淨利潤的遞增關係,眾妙娛樂毛利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分別為73.5%、69.6%、67.1%。

就在MCN機構探索獨立上市的同時,資本也在積極擁抱這個風口上的行業。

資本市場方面,早在2018年,上市公司星期六就以18億元的價格收購了MCN機構遙望網絡88.57%的股份。今年2月,三五互聯發布公告,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上海婉銳100%股權,涉足MCN網紅孵化平臺產業;5月份時,眾應互聯公告稱,擬對MCN機構元純傳媒增資3.75億元,後者擁有籤約網紅超過3000人。同一月份,新三板公司博採網絡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成為抖音官網合作MCN機構。

除資本市場外,其他不同背景資金也在積極布局MCN行業。今年1月份,字節跳動投資MCN機構風馬牛傳媒;5月份,輕教育知識服務商時間知道宣布完成A輪融資,融資額超千萬元;6月1日,網紅名師MCN品牌「101名師工廠」宣布獲得數千萬元Pre-A輪投資,這也是該機構3個月內的第2輪融資。

IT桔子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已有11家MCN機構獲得外部的投資,投資總金額7.3億元。

馬世聰對《財經》新媒體表示,MCN機構在線上渠道擔任了重要的角色,它讓營銷和銷售之間的連接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隨著線上渠道越發受到重視,MCN機構的價值逐漸受到了資方和市場的認可,這也使得行業機構資本化的道路更加順暢。但同時,馬世聰也指出,市場上的一些資本動作存在炒作的痕跡,需要細心加以甄別。

喧囂背後的行業困局

資本助力之下,MCN行業發展火熱。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時,中國MCN機構數量為1700家,到了2019年,市場上已經有大小MCN機構超過14500家。該機構預測,2020年中國MCN機構數量將達到2.8萬家,平均同比增長率超過100%。

短時間內機構數量爆炸式的增長,意味著更加殘酷的競爭。

以內容創作為例,經過短暫的流量紅利期之後,MCN機構間內容同質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優質內容嚴重匱乏。杭州一家小型初創MCN機構負責人甚至表示,就目前的行業情況看,為了生存,目前只能權且「什麼類型的內容火,我們就跟著做什麼。」

對於這種現象,短視頻平臺抖音的相關人員對記者表示,MCN應該不斷思考如何創作出真正優質,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避免出現低質量、同質化的內容,影響平臺內容生態,損害用戶體驗。

馬世聰認為,行業玩家數量的暴增,以及不同行業背景資金的持續介入,加劇了競爭的激烈度。但同時,活躍的競爭關係,也使得機構間的比拼從之前的單一維度上升到多維度層面,客觀上把行業推進到了一個更深的發展層次。比如直播帶貨,誰能在供應鏈和選品方面取得優勢,誰就能取得更大成功。再比如視頻內容製作,在拍攝流程和內容深度方面,「爆款」作品專業性越強,越難以被複製。

除開MCN機構間的競爭壓力外,來自機構內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對少數KOL的高度依賴,是行業內普遍存在的問題,頭部MCN機構尤甚。

眾妙娛樂招股書披露,2017年、2018年及2019年,旗下排名前5位的主播對其總收入的貢獻分別為29.1%、32.2%及19.9%。預計熱門主播將繼續貢獻眾妙娛樂總收入的大部分。如涵控股財報披露,2017年至2019年財年期間,頭部KOL的GMV約為肩部KOL的10倍,單個頭部KOL的粉絲數約為單個肩部KOL粉絲數量的3倍。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以視頻直播產生的淨收入而言,眾妙娛樂業內排名第四,但由於市場競爭高度分散,其市場佔有率僅為2%。受視頻直播平臺更為多元化的高質量內容及觀眾更強的支付意願及支出能力的推動,中國視頻直播行業的市場規模,預計將以23.4%的複合年增長率,由2019年的1082億增至2024年的3101億元。

流量平臺無意「MCN化」

一般而言,視頻直播行業的價值鏈上主要有五大主要參與者,分別是MCN機構、主播、視頻直播平臺、觀眾及合作和支持公司。除過度依賴頭部KOL外,因商業模式的原因,MCN機構對平臺的依賴程度可謂有過之而不及。

眾妙娛樂招股書顯示,已與中國的大多數主要視頻直播平臺,包括YY直播、虎牙直播、企鵝電競、酷狗直播、花椒直播、抖音、快手、陌陌及Now直播等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多數平臺合作已超過三年。

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眾妙娛樂產生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佔收入總額的86.5%、62.7%及46.1%,產生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佔收入總額的95.8%、92.7%及91.7%。同期,眾妙娛樂收入貢獻排名前5位的主播中絕大部分通過其最大客戶進行直播。

流量平臺作為MCN機構的大客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行業的未來走向。近日,因部分流量平臺有進軍演藝市場的資本動作及直接對接電商平臺的業務。有市場聲音猜測,流量平臺正在逐步「去MCN化」,甚至把自身打造成MCN機構。

就上述說法,《財經》新媒體向抖音及快手兩大短視頻平臺進行求證。抖音方面表示「不會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快手則以「運營(部門)拒絕回復」為由,未能給到相關的答覆。

整體來看,包括眾妙娛樂在內的一眾MCN機構,享受到了因疫情防控帶來的發展紅利,但網紅經濟能紅多久,至今仍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話題。如涵控股上市後,股價長期處於破發狀態,顯示投資者信心不足。眾妙娛樂即便能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後續道路會否平坦,也是一個巨大的疑問號。對行業來說,如果不能在商業價值上獲得實質性的突破,隨著資本介入程度的加深,更多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眾妙娛樂赴港IPO:營收淨利潤增速明顯放緩 毛利率逐年下滑
    毛利率逐年下滑 MCN機構激增資料顯示,眾妙娛樂收入主要來自視頻直播平臺上虛擬商品銷售總流水的分成。此外,眾妙娛樂的毛利率也在逐年下滑。2017年毛利率為73.5%,而2019年毛利率卻下滑至67.1%。自2019年4月,MCN機構如涵控股(RUHN.NASDAQ)成功赴美上市後的一年多裡,市場上MCN機構數量暴增。
  • 新股消息|眾妙娛樂赴港IPO:直播工會運營輕量化 過度依賴頭部平臺
    輕資產運營使得眾妙娛樂沒有財務成本方面的負擔,2019年的財務成本淨額僅為11萬元人民幣,公司整體的淨利潤為3253.7萬元,淨利率高達33.1%。招股書顯示,眾妙娛樂的收入主要來自視頻直播平臺上虛擬商品銷售的部分總流水,另有小部分來自短視頻業務及其他服務,目前合作方有YY、虎牙、抖音和快手等平臺。
  • 網紅「推手」眾妙娛樂赴港IPO,能否為直播經紀開闢資本新路徑?
    並與眾多的直播平臺建立了合作關係,其中不乏YY直播、虎牙直播、企鵝電競等頭部直播平臺。這樣一家基本面看似不錯的企業,到底有著怎樣的實力去闖關IPO?又能否坐實「公會第一股」名號? 成立僅四年的眾妙娛樂有何實力赴港IPO?
  • 眾妙娛樂赴港上市:毛利率在降,會成主播公會第一股嗎?
    在視頻主播公會高度分散的市場中,眾妙娛樂近日「脫穎而出」欲赴港上市,衝擊「主播公會第一股」。招股書顯示,2019年,按視頻直播淨收入來看,眾妙娛樂排名第四,但其市場佔有率僅為2.0%。眾妙娛樂收入主要來自視頻直播平臺上虛擬商品銷售總流水的分成,短視頻帶來的收入佔比非常小,公司是否具備可持續盈利能力仍引人質疑。依附直播平臺,毛利率逐年下降近日,眾妙娛樂赴港上市提交招股說明書引起了市場關注,原因在於眾妙娛樂是一家直播公會公司。
  • 毛利持續下滑 眾妙娛樂能否成為「直播公會第一股」
    來源:投資者網導語《投資者網》嶽紅豆在線直播賽事進入下半場,位於直播工業鏈條上端的眾妙娛樂開始躍躍欲試IPO。不過,除公司營收來源單一、收入增速下行外,連續三年毛利率下滑也是眾妙娛樂難以迴避的問題。1依賴視頻直播平臺營收增速下滑成立於2016年,眾妙娛樂搭上了視頻直播這趟快車。
  • 主播孵化公司眾妙娛樂IPO:變現渠道單一 毛利率持續走低
    招股書顯示,眾妙娛樂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主播在直播平臺上虛擬商品銷售(打賞)的流水分成,目前合作方有YY、虎牙、抖音和快手等平臺。此次IPO所籌金額將被用於建立主播培訓中心和短視頻生產基地等方向。 處在直播經濟風口的眾妙娛樂財務數據表現強勁。
  • 主播公會眾妙娛樂IPO毛利率營收增速下滑
    然而,其營收增速下滑明顯,毛利率連續下降,且經營上過度依賴直播、大客戶產生的收益《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近期,部分新概念經濟被大眾炒熱,一個是深受年輕群體青睞的盲盒概念,一個是因國家政策鼓勵而出現的地攤經濟,另外還有一個就是發展時間稍長並受疫情影響迅速爆火的直播帶貨。
  • 眾妙娛樂擬赴港上市 依附直播平臺生存
    眾妙娛樂擬赴港上市專家稱主播流失風險難解  6月7日,眾妙娛樂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中泰國際為獨家保薦人。這是一家行業排名第四的主播公會公司,依託於直播平臺興起,作為上遊的主播公會漸成規模。  據眾妙娛樂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公司月均開播主播由3600名以上增加至4000名以上,月均活躍主播從約980名增長至約1900名。作為一條成熟的產業鏈,主播公會負責籤約管理主播,為直播平臺提供內容。  一位傳媒行業券商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主播公會目前多集中在遊戲直播平臺,例如虎牙直播、YY直播等。
  • 眾妙娛樂擬赴港上市 依附直播平臺 主播流失風險難解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眾妙娛樂擬赴港上市 專家稱主播流失風險難解本報記者 謝若琳6月7日,眾妙娛樂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中泰國際為獨家保薦人。這是一家行業排名第四的主播公會公司,依託於直播平臺興起,作為上遊的主播公會漸成規模。
  • 眾妙娛樂擬港股IPO 或成國內直播公會第一股
    眾妙娛樂成立於2016年,直播公會起家。所謂直播公會,也就是發現、培養主播,並向各大直播平臺供應主播的機構。每經記者注意到,從眾妙娛樂的招股書來看,眾妙娛樂市場佔有率僅為2%。從營收上來說,眾妙娛樂業和其他直播平臺一樣,營收結構過於單一。雖然已經向短視頻業務進軍,但相關業務佔比依然很小。
  • 眾妙娛樂赴港上市 MCN機構加速資本化
    作為一家主要依託於各視頻直播平臺、短視頻平臺生存的MCN機構,眾妙娛樂在各視頻直播平臺上成立了主播公會,招募、管理和推廣主播,公司協助主播進行內容製作,並獲取線上線下的商業機會。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4月30日,眾妙娛樂在合作的視頻直播平臺上成立的公會擁有約2.93萬名註冊主播。
  • 毛利持續下滑 眾妙娛樂能否成為「直播公會第一股」|視頻
    來源:投資者網「我們是直播行業的人才引擎。」這是眾妙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在6月7日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書中對自己的定位。眾妙娛樂是一家從事提供主播挖掘、培育、推廣與管理工作的提供商,並為主播定製直播內容,拓展 直播資源。而營收則主要來自於:主播在直播平臺銷售 虛擬禮物的流水抽成。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同比上漲幅度為48.6%與11.3%,但顯然2019年營收增速下滑明顯。淨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40.9%與27.2%,2019年增速亦呈下行趨勢。
  • 眾妙娛樂擬港股IPO:三大風險值得關注
    引文:行業競爭激烈且挑戰重重、收入嚴重依賴少數直播平臺和頭部主播。近日,網際網路經紀公司眾妙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募資用於建立主播培訓中心、製作連續劇及電影、建立短視頻製作基地、收購MCN、收購個人主播等。
  • 「YY第一公會」赴港IPO網紅領域又一場造富故事?
    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還發現,眾妙娛樂旗下共有8家子公司,均為直播業務,其中主要三家直播公會都耕耘在傳統直播平臺。除了YY這個大本營以外,眾妙娛樂旗下的公會主播還主要活躍於虎牙電競、酷狗直播、花椒直播等平臺。截止4月30日,公司擁有29300主播。
  • 趙麗穎劉詩詩赴港背後:營收下滑阿里撤資 收入嚴重依賴愛奇藝
    12 月 21 日消息,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稻草熊」)通過港交所聆訊,即將赴港上市。招商證券國際、中信建投國際為聯席保薦人。而稻草熊背後的股東背景則引發了市場熱議。  阿里為供應商,收入嚴重依賴愛奇藝  稻草熊為我國主要的劇集製片商及發行商,涵蓋電視劇及網劇的投資、開發、製作及發行。
  • ...應收帳款比例較高,網絡主播孵化公司眾妙娛樂集團有限公司赴港...
    眾妙娛樂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主播的孵化和管理、網絡娛樂內容製作和發布及內容營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就視頻直播產生的淨收入而言,眾妙娛樂在中國高度分散的視頻主播公會市場中排名第四。截至2019年12月31日,眾妙娛樂擁有超過320名熱門主播,各自於2019年在視頻直播平臺產生的虛擬商品銷售總流水超過人民幣500,000元。
  • MCN機構眾妙娛樂赴港上市
    DoNews6月17日消息(記者 程夢玲)近日,MCN機構眾妙娛樂遞交了港股上市申請書,若能成功上市,港股市場或將迎來「主播公會第一股」。眾妙娛樂主要從事視頻主播孵化和管理、網絡娛樂內容製作及內容營銷等業務,公司成立於2016年。
  • 眾妙娛樂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收入嚴重依賴頭部主播
    從公會到公司,直播這門生意如何被做大?  如果眾妙娛樂成功上市,那將會是港交所最年輕的上市公司之一。成立於2016年的眾妙娛樂運行至今僅經歷了四年時間,便成為了匯集數萬主播,收入接近1億元的超級直播機構。  在招股書中,眾妙娛樂給了自己一個「視頻主播人才推手」的定義。
  • 網紅孵化公司眾妙娛樂港股IPO,或成國內直播公會第一股
    九成收入來自虛擬商品,對直播平臺議價能力薄弱眾妙娛樂是一典型MCN機構。截至2020年4月30日,眾妙娛樂在抖音、快手、今日頭條、企鵝號及嗶哩嗶哩上都已建立經過認證的MCN。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至2019年,眾妙娛樂錄得收入分別為0.5億元、0.75億元、0.83億元,對應純利為0.18億元、0.26億元、0.3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年中,眾妙娛樂視頻主播管理服務分別取得0.49億元、0.7億元、0.76億元收入,佔同期總收入的96.6%、94%及91.4%。
  • 最前線|醞釀上市3年,MCN機構眾妙娛樂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眾妙娛樂成立於2016年,作為直播公會起家。泛娛樂節目直播、遊戲直播和電商直播是其重要的變現途徑,公司合作平臺包括YY直播、虎牙直播、企鵝電競、陌陌等。據官方介紹,截至4月30日,公司旗下註冊主播約29300名,其中泛娛樂節目主播人數超九成。2018年初,眾妙娛樂進入短視頻市場,在影視劇、網劇等方面展開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