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2021-02-19 合真堂丹道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德解】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走路的步伐應當從容穩健,站立的姿態應當端正大方,問候長輩行拱手禮應當禮節到位,握手應當柔和真誠。走路時雙肩搖晃的人一定不是做事踏實的人,東張西望的人一定不是心靜的人。與人握手時,應該恭敬地看著對方的眼睛,而不是四處亂看,讓人感覺你心不在焉的,或者毫無誠意。只要我們心裡裝著他人,對人心懷禮敬,這些禮節自然就會流露出來。

       行拱手禮時,動作可以根據對象的不同有所調節。在給古聖先賢或者師長行禮的時候,躬身的深度,以頭頂朝向對方為標準,雙手畫圓的最低點不低於小腹。「揖深圓」,才能表達出我們應有的恭敬心。平輩之間互相行禮,只要雙手抱拳畫個小圓,上身微微前傾致意就可以了。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進門時,腳不要踩在門檻上;站立時,不要斜靠著用一條腿來支撐身體;坐著或者蹲著時,不要叉開兩條腿,也不要一個勁兒地搖擺或者抖動雙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這不僅僅是一種行為規範,還關係到我們的健康。例如,有一位先生老覺著心悶得慌,什麼儀器都查過了,也吃了不少藥,就是不見效。結果卻讓一位老中醫看出了病因,老中醫說:「你把背給伸直嘍! 你看你這胸窩彎得都快成一個大皮球了,還不悶呀?」這先生就把背挺直了,不久,病就真的好了。

三、坐如鐘:坐姿要像一口大鐘那樣端正。正確的坐姿,也應當是始終保持脊柱處在中正的狀態。如果是坐在椅子上,那麼臀部要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處,端正身姿,軀幹與大腿垂直,雙手平放在雙膝上,兩小腿與地面垂直,兩足平放於地面。男士雙腿之間或者膝關節之間最好保持一拳到兩拳的間距,女士則需要將小腿併攏。

       坐姿要使膝關節後面的肌肉、血管、神經不受到壓迫,身體感到舒適而又不易產生疲勞的感覺。錯誤的坐姿,如長期低頭或仰頭、弓腰駝背、脊柱側彎、雙肩不平、頸部前趨、腳不踏地等,都會造成脊柱承受過多的壓力,導致脊柱不直,形成窩胸弓背的畸形姿勢,出現肌肉疲勞等症狀,甚至造成骨骼變形。雙膝分開太大、雙腿抖動、搖晃椅子、翹二郎腿、女性坐時隨意掀起裙子,這些動作都很不雅觀,一定要注意避免。

       行如風:行走時, 腰部伸展,上體端正,兩肩舒展,兩腳腳尖朝前,雙手自然下垂,手指併攏並自然彎曲,兩臂以肩關節為軸心前後自然擺動,左右腳交替前進,上下肢動作協調,目光正視前方,心意集中。腿部腳掌有力,上下肢擺動協調,具有良好的節奏感。要注意始終保持脊柱處在中正的狀態, 目光平視,步履節奏均勻、穩健,使身形透發出一種正氣,隨自己的行走而顯示出一種如風的勢能。

 

——摘自熊春錦先生指導,德慧智教育文化編委會編撰出版的《德解弟子規》上冊第158-159頁

宋朝人賈黃中五歲讀書,十五歲就考中了進士,但他辦事過分慎重,常常不能當機立斷。

有一次,他被派往外地任職,出以前去向宋太宗辭行。他不慌不忙地來到太宗面前,作揖行禮,身子彎得又圓又深。太宗告誡他說:「君王、臣子都應該小心謹慎,但如果做得太過分了,就有失身份。」

賈黃中去世時,家裡很窮,皇帝就賜他母親白銀三百兩,以表彰她教子有方。

大名鼎鼎的漢高祖劉邦就因為「箕坐」而引來了殺身之禍。

有這樣一個故事:趙王張敖是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的夫婿,是駙馬。劉邦過趙時,他親自給劉邦端茶捧飯,謙恭異常。然而一向不拘行止的劉邦卻「箕坐」於張敖的面前,非常倨傲、不禮貌。

張敖的相國貫高看不過去,就起了殺死劉邦的心思。他找了十幾個人,設計了刺殺計劃,告訴了趙王張敖,被趙王堅決地拒絕了。

後來劉邦第二次路過趙國,貫高等人沒有再跟張敖商量,而是直接在柏人縣的國賓館裡安排刺客,直接行事。

雖然最後劉邦逃過了一劫,但是這件事情的起因竟然是由於一個小小的細節引發的。

正龍形、蛇形湧動是對治頸椎病的法寶,加入道友會練習三個月,這麼冷的天居然不怕冷了

長高兩釐米!身姿挺拔,玉樹臨風 道友會今晚開始正龍形,蛇形湧動 九日訓練營 期間會講解如何鍛鍊脊柱的相關知識!

《正龍行》調理脊椎腰椎,加合真堂春沐老師諮詢

相關焦點

  • 師言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此是內功修煉之真義也
    李(真陽)師在開班授徒時曾經多次教導我們,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也就是說要站如松,坐如鐘。不僅僅是因為這樣有助於培養風姿神採,有助於個人的生活、事業,以及弘揚傳統文化。因為你要是走出去,坐都坐不直,像個病夫似的,別人能有好印象嗎?除此之外,這種身姿也是一種內功修為的好方法。
  •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孩子出現這4種坐姿,家長拿棍敲!
    我們都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說明了站姿和坐姿對人的重要性。對於孩子來說,每天有一大半的時間在坐著,坐著學習、坐著寫功課、坐著看電視等,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坐姿。坐姿不僅會影響孩子身高,還特別影響氣質。
  • 錦衣之下陸繹提親坐沒坐相 站沒站相吃飯的樣子沒品
    錦衣之下陸繹提親坐沒坐相 站沒站相吃飯的樣子沒品時間:2020-02-02 21: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錦衣之下陸繹提親坐沒坐相 站沒站相吃飯的樣子沒品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陸繹上門提親,今夏娘:你怎麼會看上她?
  • 劉璇不愧為「體操公主」,站有站姿,坐有坐姿,這氣質比不了
    作為一名「體操公主」,即使離開了體操界,劉璇也從未放鬆過形象管理,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始終表現出一名「運動員」的良好氣質!劉璇選擇了一套清爽的純色西裝,挺拔地站在舞臺上,真正回答了「站如松」這句話。再看服裝,也很搶眼。小西裝採用翻領設計和腰部剪裁,勾勒出劉璇良好的造型曲線。下垂感的直筒長褲結合褲襠設計,視覺上拉長腿部曲線,看不出劉璇小於160!
  • 成龍談兒子房祖名,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直言真相給他一巴掌!
    成龍大哥是所有演員的標杆,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都非常大,深受大家的尊敬,而且大哥不單單在演戲方面,在別的方面,也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一點還是很讓人敬佩的,大家都知道大哥有一個兒子叫房祖名,如今也長大了。進入之後站沒站相,坐沒坐相,自己看了之後非常生氣,真的像上去給他一巴掌,後來房祖名被抓入獄了,給成龍丟了很多臉面,但是在獄中度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房祖名在生活中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讓成龍也非常滿意,還說以後每年都希望兒子能進去生活一段時間。
  • 從「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 坐有坐相
    中國是傳統的禮儀之邦,甚至連舉手投足站立坐臥都要有「行為規範」,比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 想要糾正含胸駝背,有什麼好辦法?馬上給你支招
    在以前,駝背是中老年人身上才比較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但現在由於壓力過大、經常坐電腦前等各方面的原因導致年輕人也經常有駝背的現象。駝背首先影響一個人的整體形象,給人的第一感覺就不太好,其次,駝背作為一種病多少對人體健康還是有影響的。
  • 有種「發育過猛」叫宋祖兒,看完她的禮服照,網友:這誰頂得住
    近日,宋祖兒工作室發布了宋祖兒在參加BAZAAR明星慈善晚宴的禮服造型,網友不得不感慨吾家有女初長成,宋祖兒有種重發育過猛的勢頭,讓許多網友直呼:這誰頂得住!當看到孩子有這樣不正確的坐姿時,父母應該及時糾正孩子,讓孩子們懂得要以正確的坐姿寫作業,不正確的坐姿會影響孩子的脊柱發展,趴著寫作業導致的近視眼則會對孩子未來的外形大打折扣,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有喜歡趴桌子的苗頭時,就應該及時的糾正他們。
  • 火爆日站的柴犬四姐妹,集齊赤柴、黑柴和白柴,它們在一起的日常簡直萌炸了!
    偶爾還會來個花式親吻、背後殺或者深情對視什麼的。#等等,我嘴裡這狗糧是腫麼肥事#▼#有時候也會跟著壓壓腿,練練形體什麼的,力爭成為汪星界的瑜伽達人!▼麻麻說了,女孩紙最重要的是要優雅,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然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小仙女。▼
  •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七種不同坐姿的女人七種命,你是哪種
    並足正坐這種坐姿也是當下對女性而言比較盛行的一種坐姿,假如不是刻意而為的話,一直保持這種坐姿的女性大多自制能力和戒備心都十分的強,心思十分的重,特別的有心胸,也歷來不會向他人敞露實在的心裡和想法,外表看上去十分親和,但是又給人一種十分遠的感覺。這種女性十分重視精力方面的尋求,有著很強的精力潔癖!2.
  • 為何家中長輩總告誡我們不要抖腿,俗話:人抖窮,樹抖死有何含義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思考的時候、或成功的時候、或放鬆的時候、或吃飯的時候,身體會不由自主地抖動,家中長輩會告誡我們不要抖,人會越抖越窮的。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俗語是「樹搖葉落,人抖福薄」或「「人抖窮,樹抖死」,這句俗語到底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呢?它的後半句更經典,說出了我們每個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值得我們時刻警醒!
  •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麻衣神相、教你識人有術,《麻衣神相篇》白話版.
    走有走相,人要識相:民間有句俗話說,「走相不正心眼歪」,雖然有些偏頗,但是提醒我們,走有走相,人在動態的時候,會暴露更多內在的東西,人要識「相」,既要看一個人安靜的時候,也要看他走動的時候。面相運勢相法中將人的一生逐年所行之運稱為流年,具體將人的面部分成100個部位,每一部位代表一年。
  • 「亞洲蹲」是什麼?動作太逆天,據說只有亞洲人能做到!
    (「美國蹲」代言人歐巴馬) 長久以來,歐美人對神秘的東方都有一種「蜜汁好奇」,奇奇怪怪的問題簡直層出不窮~  在外國知乎上有「為什麼只有亞洲人能做亞洲蹲」的提問。亞洲人能蹲下的原因是因為腿短,而蹲不下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太胖了,二是跟腱太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