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有幸提前收看了一部長徵、黨史題材的電影《半條被子》,電影中的故事情節深深地打動著我的心,我身邊的觀眾在觀看電影時讓感人的情節感動地情不自禁地流出淚水,電影閉幕後自發地起身用熱烈的掌聲為電影喝彩。「半條被子」承載著老一輩革命家在人民軍隊創建和發展過程中的豐功偉績,這部電影以「紅軍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為主線,體現了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表達了誰能走進老百姓的心裡,誰就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革命紅軍與人民群眾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徵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戰勝一切困難和艱難險阻的根本保證。電影《半條被子》傳遞著「軍民情深」的溫暖,傳承著紅色文化基因。用「半條被子」致敬「長徵精神」,用「半條被子」呼喚初心,鑄就時代之魂。下面是我觀看電影《半條被子》有感而發的心靈訴說。
一是重走長徵路續寫軍民情。
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人類上的奇蹟。在整整兩年中,紅軍長徵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是人類近現代戰爭史上,凡人譜寫的英雄史詩。
時至今日,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昔日腥風血雨刀、槍相見的地方早已恢復安寧,當富足和安康使我們把前輩們的努力只是看作歷史書中的一頁時,我們又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這段歷史,去善待並銘記呢?我想真正值得記憶的,能矢志不忘的把感人的事跡,通過文字或者電影、歌曲的方式融匯到我們的民族集體無意識之中,通過我們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延。通過重走長徵路的人,讓我們緬懷和回憶長徵英烈和英雄,另一方面就是對現在要更好地繼承長徵精神的一種呼喚。1984年11月7日,經濟日報記者羅開福重走紅軍長徵路時,在汝城縣沙洲村採訪了徐解秀,挖掘出「半條被子」的感人事跡,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紅軍長徵的光輝歷程,更加深刻地感悟偉大的長徵精神,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電影「半條被子」的再現,生動地表現了當年的人和事,這些感人的事跡是革命前輩給我們留下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徵路,我們接過紅軍戰士的「接力棒」,堅守一份為民情懷,就要常念長徵情,就要常想百姓事,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就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二是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指導下,大力提倡一切有利於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有利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大力提供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新時代主旋律的最強音就是愛國、和諧、奮鬥、發展。電影《半條被子》高舉新時代、演繹主旋律。《半條被子》是一個「有情懷、有意義、有溫度」的主旋律影視作品,其展現的「半條被子」是體現黨和人民群眾關係的一段佳話。同時,該片的導演、詞作家趙友為了真實還原當時的情景,在演員選用等方面進行了科學有序的安排,經過細緻打磨和演員的精彩演繹,為《半條被子》這部電影注入了新時代的新血液。
三是踏上新徵程奮進新時代。
中國走進了新時代,全國各族人民踏上了新徵程,奮進在不負韶華的路上,電影「半條被子」的一經上映迅速傳開,暖人心窩,感動全國。愛人民者人民愛,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因為贏得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才能克服千難萬險,奪取長徵的偉大勝利。電影真實地還原了當時3名女紅軍用「半條被子」回答了人民的軍隊愛人民,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必須牢記,「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永遠不變的真理。電影《半條被子》裡有蘊含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被子給老百姓的人。是我們今天走好新的長徵路的保證。電影《半條被子》必將走進老百姓的心裡,贏得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今天,只有守住「半條被子」裡的初心,才能讓我們黨擁有持久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使我們的事業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新時代開啟了新徵程。電影《半條被子》呈現出了「軍民魚水情」的新佳話,通過影視作品向全國人民講好中國故事是著名導演趙友義不容辭地責任,為使拍攝現場確保電影還原那個年代感並具有真實性,帶領攝製組付出了外人所不知的艱辛。志在飛利用節假日多次去汝城縣沙洲村,採訪多位當地人。以電影文學的角度,重新構思劇本,以「被子」為起點,給三位女紅軍設計人物前史,寫出了三個女紅軍的故事,電影《半條被子》劇本在堅持符合黨史史實及內容創新相結合,堅守原汁原味。用高品質的、正能量的影視作品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傳遞時代最強音。這部電影由江蘇好兄弟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文脈苑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
新徵程奮進在新時代,電影《半條被子》是前人給我們留下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這部主旋律電影能帶領全面各族人民通過觀看、聆聽真正感受到自己在重走新的長徵路,心中要常懷長徵情,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以實幹篤定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
作者:範修奎,河北邯鄲人,歌詞作家、 評論家 蹦躂音樂網詞曲評論副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