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阿姨,我問你幾個問題。」 鄒阿姨:「你問。」
我:「兩個壞人在一起,能處好關係嗎?」 鄒阿姨:「各懷鬼胎,怎麼可能有好關係。」
我:「一個好人與一個壞人在一起,能處好關係嗎?」 鄒阿姨:「更不能,壞人會欺負好人。」
我:「這就對了,這就是離婚率年年高漲的根本原因,滿國都是壞人,相遇的都是壞人,即便偶爾有一個好人,他遇到的大概率還是壞人。這日子怎麼可能長久?」 鄒阿姨:「滿國都是壞人,你這說得有點過了,人性應該都是一樣的。」
我:「不一樣,阿姨你是心理學家,有一位心理學專家名叫理察塞勒,你知道嗎?」 鄒阿姨:「不太熟悉」。
我:「喔,你應該不熟悉,他是行為經濟學家,2017年的諾獎獲得者。」 鄒阿姨:「他怎麼了?」
我:「他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鄒阿姨:「你說說看」
我:「塞勒教授上課的有兩個亞裔研究生班, 一個是日本班,學生全是來自日本工商界的青年才俊,另一個是中國班,他們是來自中國巨富的兒女。兩個班的學生都是要回各自祖國成為未來的商業巨子。他將兩個班放在相鄰兩個教室,給兩個班的學生每人發了一個氣球,叫他們吹脹氣球並在上面寫好自己的名字。塞勒教授叫助手準備了兩個大框,分別放在兩個教室的後面,他讓每個學生將寫好名字的氣球扔進框裡,並叫助手死勁搖了搖框,將氣球徹底打亂。實驗開始了,他讓兩個班的學生同時去各自教室的框裡找到自己的氣球,助手負責記錄時間。日本班的學生只花了3分鐘時間就各自抱回了自己的氣球,中國班的學生花了15分鐘時間才結束實驗。時間還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中國班有一半學生最後也沒找到自己的氣球,實驗結束兩手空落落的。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三個人都一臉木然。
我:「日本班學生拿起氣球發現不是自己的,就立馬交給氣球上與名字對應的同學,這樣,他們只花了3分鐘時間都找到了自己的氣球。但中國班的學生呢,拿起氣球發現不是自己的又扔進框裡,他們各自都在框裡死勁找自己的氣球,在找的過程中就擠爆了一半的氣球。」
鄒阿姨:「唉,素質高下立判。」
我:「這就是有人性與無人性的區別,這就是好人與壞人的區別。這種壞與貧富、學歷、年齡、出身其實都沒關係。我可以肯定,把中國班學生換成另一波中國學生,結果還是一樣。把日本班換成另一波日本學生,他們還是3分鐘就能找到自己的氣球。」 鄒阿姨:「很能說明問題。」
我:「是,你可以想像,在中國班學生中,朋友之間會有友情嗎?戀人之間會有愛情嗎?走進婚會有幸福嗎?」
鄒阿姨:「都在盤算獲取,沒有成全精神。」
我:「中國人能走到一起是因為臭味相投,最後分道揚鑣都只因分贓不均,逢人就訴說自己遇人不淑。自己本來就是個壞人,又怎麼可能遇到好人呢。」
薇薇臉泛紅暈,鄒阿姨也有些不自在。
我:「理察塞勒教授對日本班豎起了大拇指說『你們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你們在這裡學習是為了讓人類更美好』。但他卻對中國班搖了搖頭說『你們是一群不幸的孩子,你們在這裡學習是為了讓人類更糟糕』。」
昨晚與薇薇談了很久,今天一覺睡到中午,醒來後又想起理察塞勒實驗的意味深長。不愧是諾獎獲得者,設計這個實驗之精巧,顯露的人設之精確,解釋的問題之廣泛,真可謂嘆為觀止。如果將氣球理解為成功或幸福,中國班學生的表現,恰好就印證了饒毅教授在北大畢業典禮上所言:「一些人的成功代價是犧牲良知,一些人的幸福代價是損害他人。」並且,更應該把「一些人」去掉。
而日本班的表現就足可以解釋,日本的天為什麼那麼藍,水那麼清,質量那麼可靠,技術那麼先進,貧富差距那麼小,國民幸福指數那麼高。
同樣都是亞裔人,一衣帶水的兩個民族,理察塞勒實驗就像電子掃描鏡一樣,同時掃射出一群紳士和一群人渣。
推薦閱讀:
1、厲害了!今年過年就送這個,紅包界的「勞斯萊斯」,隔壁小孩羨慕哭了!
2、幽默犀利,妙趣橫生《這個歷史挺靠譜》近30年zui受歡迎的簡明通史!
3、即便是夏日,讀《南渡北歸》 仍覺寒冷,心如滴血···
4、日本學者寫的中國史,為何震驚政商圈兒!精日反日都該看看!
5、諾貝爾文學獎為何選擇他:人這一生,必須要讀一次石黑一雄!
6、2021新學期!小學生不能錯過的《課堂筆記》,1本拯救語文成績!
7、給生活加點料!原創古風手帳帶你享受詩意生活!
8、讀完這套歷史漫畫書, 終於搞明白清末民初發生的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