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淮南子·繆稱訓》
在朱自清的《背影》 中,父愛是溫潤細無聲的,用他偉岸的身影撐起了一個家庭。父愛如山,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能體會到父親總是默默無言,卻總是一個行動派,盡力的滿足兒女的需求。父親給予的愛是深沉的,他是大海,包攬一切重活苦活,也是星辰,指引著兒女前行。為了養活一整個家,在父親眼裡,生活沒有容易兩個字。不過雖然艱辛,但也樂在其中,因為家中有妻兒,生活需要期盼。而貴州黔西一位背肉漢的故事就在網絡上走紅,每天純靠體力扛起幾百斤的豬,只為家中五個子女。
這位背豬漢名叫朱啟伍,來自貴州黔西林泉鎮的一個普通農家,70後的他是個典型的靠體力生活的人。因為小的時候家中沒錢供他學習,早早輟學的他就開始了謀生之路。結婚之後,朱啟伍更是拼命掙錢,因為有了自己的家庭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他做過很多髒活累活,養過雞,搬過磚,後來輾轉開始做起了背豬的活計。
朱啟伍主要是跟小鎮上的賣豬肉的老闆背送豬,所以每天都需要早起,生意好一天下來也能背上30幾頭,而他一次就能背起一頭好幾百斤的豬,最重的時候一頭豬達到了500多斤。這份工作有多累都不用細細明說,每天純靠體力重複著一樣的動作,佝僂著頭一步一步背著豬走,這份毅力是大多數人都不能做到的。他的肩上扛的不只是幾百斤的豬,更是整個家庭的重擔。
如今,45歲的他身材也不高大,卻還能背著上百斤的貨物,他是令人欽佩的。當然,這份功力也不是一日煉成的,朱啟伍30來歲的時候做起了這份工,那時的他也不能一次性就背起一頭豬,所有的不可思議都是在他的堅持不懈下成就的。這一堅持就是十多年,從背不動到熟練,其中的艱辛又何人能知呢?從起初的背一次10元到現在20元,一天下來朱啟伍也能掙上個幾百塊。有的人看他能掙錢也來加入這個行業,可沒幾天大家都走了,因為受不了這個苦,實在是太苦。
當記者問道為什麼選擇這麼累的活,朱啟伍說因為家中有妻兒要養,全部的重擔都在他身上,作為男人作為父親,這是他應該做的。五個兒女逐漸長大了,大的都結婚了,小的讀高中了,都長大成家了日子也就要盼出頭了。雖然說這份工作的確很累,但習慣了也就不覺得累了,最主要的是看著孩子健康的長大,一切都值得。朱啟伍用掙的錢還在農村老家蓋了兩層房,一家人的日子也是過得其樂融融。
別看朱啟伍只是貴州街上的「背肉漢」,他不僅是堅韌,平時的他也很樂觀,絲毫看不出他因背負重任而表露的悲傷,平時的他很熱心,當地人都稱讚他的樂於助人,都親切的稱他為老朱。其實,像老朱這樣的人很多,他們用體力苦力換來錢財,用心的生活著。其實,這個社會的每一位成年人都值得被愛,有的雖然沒有從事體力勞動,但也不代表著輕鬆。人生就是這樣,當卸下童真的那面時就代表著成熟了,就得用自己的力量來生活。不管多累多苦,想想自己內心的信念,請咬牙堅持下去,其實這一路有很多與你同在的朋友。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