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寶寶擁有大長腿?1歲前這4個行為要避免!
在這個拼顏值的時代,高顏值大長腿是標配,特別是一雙又直又美的大長腿,更能襯託出人的氣質。因此父母們都希望孩子能有一雙筆直的大長腿!那麼想要孩子有一雙大長腿,先要了解孩子腿型發育的規律。
孩子腿型發育規律
寶寶剛出生時,腿部呈X型或者O型都是正常的。這是因為胎兒時期生長空間有限,胎兒無法將腿完全張開,雙腿呈蜷縮狀,所以出生後腿部也不是直的。
大約到2歲左右,寶寶腿會變直,接著因為生長發育原因,腿部會呈「X「狀,這是正常的,到7、8歲左右,孩子腿又會變直,接近成人腿型的彎曲度。
寶寶的腿型,除了受先天的影響,後天的養育方式也會帶來很大影響。因為小寶寶骨骼發育中,沒有完全定型,易受外界影響,尤其是在一歲內,家長別做下面4件事!
導致寶寶腿部變形的行為
01綁腿。老人為了防止寶寶羅圈腿,生生將寶寶雙腿綁直直的、緊緊的~其實,寶寶腿部彎曲是生理彎曲,跟羅圈腿並沒有關係,等到寶寶長大就會自然而然正常變直了。
反倒是綁腿對寶寶的腿部傷害更大一些,用布帶之類的綁腿,操作不當可能壓迫血管,導致肢體遠端缺血。因為綁腿會阻礙寶寶的活動,長期下去會導致腿部的血液不流通,容易引發寶寶肢體發生壞死,這是非常危險的。
02過早讓孩子學會站立。通常寶寶10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站著了,但是有些寶寶發育比較晚,父母就讓寶寶過早的學站立,扶著孩子學站。
這是很不科學的做法,寶寶生長發育旺盛,骨結構以軟骨成分為主,可塑性較強,但肌肉力量薄弱,太早讓寶寶站立,腿部承重過早,骨骼容易彎曲變形,導致腿部畸形。
寶寶的「坐、站、走」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隨著發育水到渠成的事情。父母可以幫助寶寶訓練,但是切忌「揠苗助長」,否則害的是寶寶。
03寶寶的坐姿不正確。之前朋友圈看到有人曬娃的照片,寶寶呈「W」型跪坐在地上或者床上。
這種姿勢會讓寶寶的骨盆向外擴張,導致大腿骨內轉,長期下去,身體的重量都會壓在小腿上,便會加重小腿彎曲的情況,進而影響腿型發育,變成O型腿。
因此寶寶坐姿不正確也會導致腿部正常發育的狀況,寶媽要避免寶寶這種坐姿的出現。
04過早讓孩子學走路。很多家長都對寶寶的生長存在一定攀比心理,尤其是對於寶寶能站會走這件事兒,覺得走路越早說明發育越好,孩子越聰明。於是就盲目用一些自以為正確的「方法」,讓寶寶早點學會走路。
一種是讓寶寶坐學步車。寶寶的骨骼還沒發育到可以完全支撐身體全部重量的時候,過早使用學步車讓寶寶學走路,由於寶寶的腳跟基本不用力,就會出現寶寶習慣性的用前腳掌走路的姿勢,容易導致骨骼變形彎曲,出現O形腿、X型腿等情況。學步車可用,但過度依賴學步車只會影響孩子發育的正常節奏,影響孩子的腿型。
一種是人為扶站。家長扶著孩子的身體使其站立,大多數情況都是架著腋下幫孩子站立。這種情況,堅決反對。
如何讓寶寶擁有大長腿
擁有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能讓孩子身體發育更棒,也是身體長高的前提。同時也有利於寶寶腿部骨骼的生長,要想擁有大長腿,睡得好也是必要的條件。
營養豐富,注意維D補充。很多媽媽總是會說,給孩子補了很多鈣,但是個子也沒見長,就是因為沒有給孩子補充它,它才是逆襲基因之戰中最關鍵的——維生素D!
在於鍛鍊。讓腿部骨骼生長最快的運動就是蹦蹦跳跳。所以在還在到達一定年齡以後,可以嘗試讓孩子多跳,比如打籃球、打排球、跳繩等,能使身高和腿長的生理效應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寶媽注意:孩子的大運動發育,不是學出來練出來的,而是隨著發育水平的提高水到渠成。我們不要因為一時的虛榮心、攀比心,拉著孩子成長。把成長的節奏還給孩子自己,而不是由我們來掌控,這樣,孩子才會站的更穩,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