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於一部劇,一本書。
這部劇是最近大火的《三十而已》。
說《三十而已》大火是因為在頭條的每一篇微頭條以及文章都在談及,不管是哪一個視角,不管是哪個人物都有人在談論。
對此刷屏的現象,我當然也不能免俗,趁著周末跟跟著媳婦兒看了幾集三十而已,三個女主角,個個讓人印象深刻,從職場,初入婚姻,全職太太,看似是不同的角色,其實卻串起來女人的整個人生,現實的寫照過於真實,讓每個人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從女人的一生角度看,我覺得最出彩的是顧佳這個角色,王曼妮還是青春的花樣,依然在職場,並不懂得婚姻的困苦,依然充滿了對愛情的渴望,這是給予希望的主題。
鍾曉芹還沒有孩子,不知道為人父母的心酸,依然有些孩子氣的,為了愛情而妥協,這是給予了母親的主題。
但,我覺得最出色的是童謠扮演的顧佳,這樣的角色塑造讓人為之心痛,心酸。
心痛是在於顧佳如此顧家,如此為了家著想,卻抵不過被出軌的結局;心酸是在於顧佳演繹了現實中真實母親的角色,既要做好事業的平衡,又要處理好孩子的問題,完全沒有了自己,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家。但是最終換來的卻是一場悲劇。
但這樣的結局其實是早已經有徵兆,如果說責任在於誰,那麼就需要另外的一本書來解讀。
這本書不是婚姻的書籍,也不是關於心理學改變的書,而是一本精益書籍《豐田模式(實踐版)》。
也許你會很奇怪,兩個完全不同的場景為何可以結合起來呢,又是如何碰撞出靈感的呢?
還記得我之前寫過關於能力遷移和聯結的文章嗎?當你洞察事物的本質的時候,你就會有這樣的靈感把看似毫不相關的事情聯繫在一起。
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一同運用《豐田模式》這本書中的模型來解析一下顧佳和許幻山的婚姻吧。
眾所周知,豐田對待供應商的體系是與其他主機廠不同,與其說是供應商,倒不如說豐田和供應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點相濡以沫的味道。不過要想成為豐田相濡以沫的供應商,並不是那麼簡單。
夥伴關係的基礎從互相了解開始,但是其實做到這一點也並非易事。從精益的角度看,你需要現地現物,然後尊重彼此的能力,並致力於相互共同的繁榮。
劇中並未交代兩個人相識的過程,但是已經有一個3歲的快上幼兒園的兒子,說明兩個人已經充分的了解了。
關於這一點顧佳更加了解自己的丈夫,一個完美主義者,一個藝術家,一個意氣用事者,有點耳根子軟的大男子主義者。
而似乎許幻山對顧佳並不了解,不太理解顧佳為了讓兒子上好的幼兒園換房的決心,不太理解顧佳遷就客戶老萬的低成本價格,不太理解顧佳開除綠茶婊李可有點小題大做。
可能熱戀時候都是自認為是了解對方的,但是隨著婚姻的深入,這樣的互相了解變成了妥協,至少有一方。
在等級2中有兩個含義:相互依賴的流程,聯盟結構。這樣的聯鎖結構更像是婚姻,而不是約會。這也是豐田和供應商可以長久的原因之一。
毋庸置疑,顧佳和許幻山可以稱得上聯鎖結構。
顧佳自己創辦了公司,然後辭職做全職太太,公司交給丈夫,不能說不信任。
但是,顧佳卻總是扮演了公司的救火隊員的角色,訂單,資金鍊問題都是依靠顧佳來解決,而許幻山扮演了一個大男孩,關鍵時候總是需要依靠顧佳來解決。從這個程度上看許依賴顧佳的程度更大。
與此同時,顧佳還需要操心兒子的上學問題,甚至不惜被羞辱,這些完全沒有指望許幻山。
本應該相互依賴的關係變成了一邊倒。
在等級3中主要有兩個含義:評估系統,反饋。信任是基礎,但是依然需要評估和反饋來保證信任的完整。
既然公司交給了丈夫,顧佳其實是完全退出,公司的控制體系其實在丈夫手中。但是從公司員工的依賴以及尊重程度上,大家還是希望顧佳是總經理。
基於對許幻山的了解,顧佳安排了司機親信作為評估系統的一個元素,當然平時顧佳也會去公司轉轉,否則也很難發現月工資5000,卻捨得花錢買25元一個的澳洲橘子給許總獻殷勤的綠茶。
從以上兩個角度看,顧佳整體控制體系布局嚴密,但是控制系統也是基於第一個等級,因此,顧佳把公司交給丈夫其實是一個錯誤。
在等級4中有1個主要含義:解決問題的技巧。
毫無疑問許幻山是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有的只是發火,有的只是抱怨說自己是個藝術家,怎麼能跟老萬同流合汙呢?
問題誰來解決,當然又是顧佳。
為此顧佳單刀赴會,面對老萬的騷擾以及資金鍊斷裂的兩難,顧佳堅持了原則底線,通過打入太太圈去解決資金的問題了。同時面對幼兒園家委會木子媽媽的欺負,毫不客氣,手撕木子媽媽,為兒子出氣。
當然這肯定是編劇的塑造,但夫妻雙方其實是一個共同體,每個人都不是萬能呢,而兩個人才是萬能的。
在等級5中有兩個主要含義:通用的語言和及時交流。這一點上豐田的做法就是如果為供應商提供大量的信息,他們對我們會有充分的了解,因此會成為與我們平等的夥伴。關鍵問題在於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氛圍中,才能公開分享信息。
電視劇看了沒幾集,沒頭沒尾,不過這幾集,然後補了一下集錦,似乎在這一點上顧佳和許幻山算是無話不談,基本上沒有什麼隱瞞。
連綠茶給許幻山買的橘子,做的飯餐許幻山都跟顧佳說了,只能說許是真的大大咧咧,可能根本沒有往其他地方想。
其實,很多時候圈層以及職場中信息才是最重要的,有了信息就掌握了一切,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這樣才能共同商量,共同決策。
不言而喻,客戶和供應商應該相互交流,一同改善,才能相互促進。
可是,對於顧佳和許幻山來說,一個全職,一個事業,按理說審核供應商的時候,應該由許幻山出馬就可以了。
但是,顧佳出面才搞定了供應商,看到當時的片段,我一度以為顧佳是現場顧問出身。
供應商說:安全通道絕對沒有放東西,做煙火的一定保證安全。
顧佳說:你看東西剛挪過吧,還有痕跡呢。
一名工人從幾人跟前走過,顧佳問:是新來的嗎?
供應商說:是的。
顧佳說:開了吧,這人身上煙味大,坐在咱們這行的就怕火。
兩個點,許幻山一個也沒有看出來,還覺得供應商不錯呢,既然做了公司的老闆就應該組建專業的團隊,同時提高自己的水平。
兩個人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差距一大,就容易出現問題,但顧佳並沒有就此而強勢霸氣,依然是顧家顧了老公的面子。
如果你跟不上豐田的腳步,那麼被淘汰的只能是你。但這樣的情況基本不會發生,因為豐田會輔導你。
劇中鍾曉芹和陳屹離婚了。
兩個人有這樣一段話。
鍾說:你在可可西裡一紮就是兩個月,怎麼沒見你喊累呢?你為了你弟弟的事情,跑前跑後,怎麼沒見你喊累呢?怎麼到了我這,你就覺得我哲理了呢?
陳說:以前你多懂事,我就想找個你這樣的踏實過日子。
鍾說:是,你回家就擺弄你的魚,什麼也不管,往那一趟。我剛流產,你也是什麼也不管,還是我媽來做飯。
.........
兩個結婚三年的人離婚了。
這是誰的錯呢?
誰都沒錯,誰也都有錯。
反觀,顧佳或許是太了解丈夫了,從某個層面來看,我覺得顧佳就像是豐田一樣,許幻山有點像被控股的供應商。
這樣的關係好還是不好呢?
如果,每一方都是願意去改善,願意去學習的,願意虛心去溝通的,那麼這樣的關係是好的。
關鍵在於許最後是否會覺得顧佳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呢?
會不會覺得顧佳的光環太耀眼了?
會不會覺得顧佳太能幹了?
會不會覺得自己生活在顧佳的影子之下呢?
你的答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