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巴適得板」的城市,
這裡的年輕人在生活態度熱衷於探索嘗新;
作為當代美學、藝術的集散地,
這裡,中國設計年輕的浪潮正在掀起!
8月12日,
2020中國設計星晉級演講會 II
在代表著全新都市潮流風尚的成都尼依格羅酒店,
精彩「開戰」!
戰略合作媒體網易家居
一路見證中國設計星成長,
全程報導晉級賽全過程。
十裡挑三,
誰最終入圍全國12強?
10組選手在設計星舞臺上上演巔峰對決,激烈角逐一二三名。經過層層篩選,三組選手最終脫穎而出。最終,中國設計星孫康摘得「冠軍」、石朝思+易毅、李佳並列獲得「亞軍」,榮獲全國12強的通行證。陳鋒鋒、張宇焜獲得「最佳人氣獎」。
2020中國設計星晉級演講會II 冠軍亮相:孫康
2020中國設計星晉級演講會II 亞軍亮相:石朝思+易毅
2020中國設計星晉級演講會II 亞軍亮相:李佳
最佳人氣獎:陳鋒鋒、張宇焜
不忘成長初心
——來自主辦方的寄語
中國設計星執行主席/廣州設計周CEO 賀文廣、中國設計星執行主席/新中源陶瓷營銷總經理 陳勤顯(從左到右)
陳勤顯: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要贏得競爭、贏得市場的份額,唯一要做的就是確信自己的成長,中國設計星就是基於「青年設計師成長平臺」這樣的出發而打造的。我相信中國設計星作為每一個人的一面鏡子,會給到大家不一樣的能量。
賀文廣:6年前,我們和新中源陶瓷抱著助力青年設計師的成長的初心,啟動了「中國設計星」項目。而今,設計星已經從一個比賽變成了生態,它通過競選、社群、媒體、互動等方式進一步放大了設計師的價值,並最終將之反饋到社會公益上。
360度還原現場盛況
更多精彩請繼續往下看!
齊聚成都
觀看10組星星們現場「激戰」!
江西南昌 |張宇焜
南昌市宿然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融入空間使用者
中國設計星重新定義了我心中設計師的樣子。你問我28歲之後對設計的認知是什麼,我會說用盡全力去和空間使用者感同身受。」熱愛運動的張宇焜,在第15次跳傘之後才開始真正享受這項運動。設計亦是如此,「當我開始做設計時融入空間使用者,我開始享受設計給我帶來『第15跳』之後的人生體驗。」
導師點評>>>
袁欣:設計是一個需要身體力行、不斷體驗的行業,所以設計師第一份工作還要當成是學業,我個人認為就是它最終的目的是通過知識來轉化成智能。作品方面希望接下來進一步更多加強。
陳暄:整個闡述的過程中很流暢,節奏把握很好,但我覺得在情緒的帶動上需要更聚焦。在內容輸出方面,比如設計理念、你的精採理解體現得少了一些。
重慶 | 石朝思+易毅
治木設計 - GEEMO STUDIO
給與設計更多的可能性
「設計的精彩在於設計之外」。作為年輕設計師,由於沒有作品,石朝思與易毅把每一個項目都當作作品來做。在舞臺上,兩人帶來了多個項目,從朋友的項目,到商業咖啡廳,再到甜品店,他們從「單純做設計」逐漸向「設計師對生活、藝術的觀察和感悟」靠攏。
導師點評>>>
邵唯晏:兩人對項目講述的節奏和氣質很舒服。未來期待兩位90後設計師繼續秉持對設計的熱情和情緒,最終能夠在設計圈沉澱下來。
崔樹:提四點建議:一、繼續堅持「以作品為出品」的態度。二、關注客人感受,以解決設計技術瓶頸。三、用色可以再大膽和純粹一些。四、忘記技法,注入更多真實,無包袱地做設計。
袁欣:你們做了正確的設計,你們就是我心中的中國設計星,我給你們打CALL。
戴昆:兩人對於設計的熱情很高但是技術還很青澀,未來還需要繼續學習。如果能夠與一個對空間技術上有一定能力的人合作,在能力上互補,能夠比現在提升很多。
廣東廣州|盧維濤
廣州市大匠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讓設計邂逅人心
盧維濤自稱為「一個行走中的空間設計師」。在他看來,設計更多的是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我覺得山是信仰場所,水是生活,有山有水才是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他用一個圍繞山水展開的案例表達了他心中的設計觀。
導師點評>>>
戴昆:遠方太遠,放下吧。做個幸福的普通人。我覺得你的技術能力其實挺好的,剩下來就是鍛鍊一下,還有就是心態的掌握。
張燦:這個作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是做了一個設計,做了一個技巧的對空間的塑造,但是它還缺乏一定感情溫度,這個是你以後可能要培養的,不要為了做設計而做設計。
上海| 楊振興
造間序設計事務所
會生活的人才能做好設計,生活教會我們怎樣設計
楊振興的住宅設計,以做減法的方式讓家庭氛圍更加通透。同時,為呈現客戶對於簡約生活方式的態度和追求,他保留了原有建築的樓梯,通過自然的材質、留白、黑灰局部的軟裝點綴表達作品的創意和生活態度。用5年時間做一個家,作品的溫度和成就感進一步堅定了他「設計之路上築夢者」的決心。
導師點評>>>
陳暄:在整個分享過程中,能夠感覺到你在這個行業一步一個腳印的艱辛。設計師對家的感受和看法表述不多,但是作品非常紮實和嫻熟。
袁欣:楊振興給了我一個新一輪中國家裝設計師迭代即將到來的信號。設計最重要的指向是關係,他呈現了一個非常正確的關係,可能會成為把家裝帶進關係美學的人。
張燦:對於作品本身來說,技術是很到位的。但在介紹中還可以更多的詮釋出設計師對於項目的影響、情感、觀點、態度等。
崔樹:設計師應該更加擴大自己的能力,服務更多不同的客戶,更多的去關注客戶的訴求,更夠幫助打開更多的設計市場。
福建福州 | 陳鋒鋒
美開空間
用設計打開一片美好
婚戒定製中心成為陳鋒鋒做展示空間設計的一次嘗試。他試著在一個空間裡面展示兩個品牌,通過光的交融和動線的貫穿交互形成品牌的同一表達,又用橙色和白色的顏色區格兩個空間。無論是把婚戒轉移到裝置藝術上,設置打卡地等,在各種關於需求的考量中,陳鋒鋒以提供解決方案的方式進行設計和研究。
導師點評>>>
張燦:設計是一個空間相互感染,而不是一個單純的角度或者視角,在大場景的控制上可以在多鍛鍊一下。
邵唯晏:這個空間局部很完整,但缺少一些基點和差異化。每一個設計的表述有自己的狀態,「設計是一個理性邏輯下的感性渲染」,要適度拿捏其理性和感性的不同方面。
褚佳妮:你的設計面面俱到,例如有網紅打卡地、有裝置等等,但作為跨界的嘗試,缺少一個抓人的點,能讓人記住。
四川成都 | 孫康
度合一衡空間設計
遇見自己 遇見當下 遇見未來
作為2015年的第一屆中國設計星,孫康因為錯過比賽而一直內心抱憾。經過6年時間,他以全新的思考和心態重返舞臺,希望能在這裡遇見當下,遇見未來。「在做住宅設計的時候,我考慮更多的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以及業主的生活方式,他們在空間裡的生活是否和他自身的狀態匹配。」孫康通過分享自己打造的彩色塗料展廳,呼喚更多人去關注自閉症這一部分被忽略的群體。
導師點評>>>
邵唯晏:我覺得孫康的整個表現很有大將之風,以及你對於設計的執著、堅持的態度很讓我欣賞。
陳暄:孫康是到現在為止表述最完整的,無論是從理念,設計,到設計的展示的層次等等。讓我比較感動的是在這麼一個小頻率的空間、這麼簡單一個展品品類可以出現一個可以想像的多層次的空間,這個作品呈現得非常好。在色彩的運用方面也很到位。
陝西西安 | 胡瑋
獨立設計師 studio hu工作室
克制是為了獲得足夠自由
胡瑋認為空間應該存在一個秘密,才會給人留下影響、思考。面對秘密,胡瑋希望退到一個角落,以看待空間裡面事物發生的狀態,進而思考打造空間的方法和邏輯。在住宅的打造中,胡瑋極為關注包容性,使人在其中能夠和周邊事物發生關係。而在展覽空間的打造中,胡瑋也在致力於獲得一種悠遠的狀態。
導師點評>>>
張燦: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下,太多設計師用形體、造型、色彩去按摩眼睛,很難得有直擊人心的,胡瑋能夠感染我對設計的追求。
邵唯晏:設計師有藝術家的情懷是沒有問題的,但更重要的是怎樣讓大家走進設計師的世界裡。在自己的小宇宙中創造一個情景,還是值得鼓勵的。
陳暄:我看到更多的是感受跟感動,設計需要有責任感,需要設計師把設計的責任傳達出去,希望你更多真正的去思考。
袁欣:他這個作品在準確意義上來講,是他的一個夢境。我想起一句「不願溫和的走進那個涼夜」,這是一種具有詩意的設計,你或許還在那個夢裡,繼續走好。
浙江寧波 | 以右
上海粉豆建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
自然生長
以右帶來了魔幻公寓和失蹤旅館兩個作品,來表達設計和生活的美好關係。他談到,他一直屬於自然生長的狀態,他的設計也一樣,沒有具體的形式,一直在吸收外界所有的營養。「人和事物都將成為我的老師。」
導師點評>>>
邵唯晏:以右的這個項目我個人有一點感動,他是把內心真正的表達用在自己生活中,這個是不容易的。他讓我看到了一種設計的可能性。
崔樹:以右的設計如果在設計作品得分上我可能會給滿分,我能感受到他存在的價值。我不認為它是完整的設計,但是它能打動你。我給的建議就是,你要大膽地面對你的自然的釋放。
四川成都 | 李佳
季意空間設計
自我表達 自然生長
李佳在設計中分享了自我和自然的關係。在對工業創意園區老廠房的設計中,她既通過對現有場地的利用保留了老廠房的工業感和年代感;又運用了很多非常常見的材料通過不常規的表達進行了重新的塑造。在創意帶來的豐富與美好之外,李佳認為設計可以做到更多,或反思當下,或推動發展,讓未來人也覺得很好。
導師點評>>>
陳暄:我覺得作品很不錯,在之後的設計概念裡需要有一個更清晰的架構來延伸和支持你對未來的一種展望。
戴昆:在項目裡把平面貼上是挺好的,至少讓大家知道了項目的規模,也能發現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關係。年輕人有年輕人做設計的方式,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做的會比我們優秀。
張燦:成都設計師在商業設計上尋求突破是很難的,但是我覺得你的設計其有很多可發展的基因,再梳理一下,未來是非常可期的。
浙江杭州 |王韋航
杭州王韋航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在設計中體驗不同的未知
「其實體驗不同的未知對設計師來說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它會在我們腦海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設計為了生活,生活為了更好的設計,這句話就像一個永動機一樣,一直影響著我的生活。」王韋航通過分享創業初期及後來的項目,體會到很重要的一點:好的甲方會成就設計師,但是設計師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跟思考。
導師點評>>>
戴昆:我覺得你具有很好的技術能力,你可以做得很完善,現在你需要的是安靜下來讓自己一直想出去的那個過程。
張燦:我覺得你整一個設計,我真的蠻喜歡,而且我覺得你可以好好再想一下你當初的思考和當初的狀態,包括他的語言、節奏、材質相互之間都做得非常好。所以設計哪個時候想得多一點,哪個時候不應該想那麼多,都需要你自己去掂量。要堅決。
邵唯晏:我當時看他的作品我個人蠻喜歡的,在未來你怎麼樣找到自己的語法,找到差異化才是未來可以走出一條路。堅決走下去,不要被市場所左右,堅持做自己,加油。
導師總結點評
四川CSD創視達設計事務所創始人張燦
張燦:今天選手們的分數差距有點大,這說明大家從作品到設計觀存在著爭議。這種爭議是件好事,設計其實就是在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和設計的發展。設計星是一個的非常好的平臺,選手們可以鍛鍊自己,也可以與導師們一起探討或研究設計。
《就匠變新家》總導演、SMG網際網路節目中心,高級產品經理褚佳妮
褚佳妮:《就匠變新家》很多設計師都來自設計星。設計星更多的是一群新生代的設計師在表達自己,表達對未來的思考,並逐漸成為未來設計界的新勢力。希望選手們都能夠保持勇敢,勇於創新。
設計星顧問導師、創基金理事,北京居其室內創始人戴昆
戴昆:設計星的意義,首先就是開闊眼界,可以知道別人在幹什麼;其次是收穫友誼,讓很多的年輕朋友在一起交流;最後是站在更大的舞臺上得到曝光的機會。大家不要太計較結果,贏了就贏了,沒贏也沒什麼。
星說觀察團
在2020中國設計星晉級演講會II正式開始之前,由設計星探、走鵲傳媒《設計師雜誌》總監戴茂先生以及2019中國設計星冠軍、漿果設計 創始人何靚先生聯袂坐陣雲端會客廳,連線2020中國設計星晉級演講會II星說觀察團嘉賓:陳德堅、李文婷、孫浩晨、胡志紅、張筱鍇+熊天宇,一起為我們講述中國設計星背後的故事。
活動花絮
戰前熱身
10組中國設計星選手接受網易記者採訪
特邀主持人:2016中國設計星全國冠軍/DOES 設計事務所創辦人/2020 中國設計星本場戰隊教練 王帥;2016 中國設計星全國 12 強、衍設計創始人 凌芸(從左到右)
活動現場盛況
賽前輔導班
中國設計星執行主席/新中源陶瓷營銷總經理 陳勤顯、中國設計星執行主席/廣州設計周CEO 賀文廣賽前合影
嘉賓導師-戴昆,接受賽前採訪
媒體導師-褚佳妮,接受賽前採訪
晉級賽參與嘉賓如下>>>
中國設計星執行主席、新中源陶瓷營銷總經理 陳勤顯
中國設計星執行主席、廣州設計周CEO 賀文廣
中國設計星星投天使、綠豹燈飾董事長 李紅海
中國設計星顧問導師、創基金理事、北京居其室內創始人 戴昆
中國設計星嘉賓導師、四川 CSD 創視達設計事務所創始人 張燦
中國設計星媒體導師、《就匠變新家》總導演、SMG 網際網路節目中心、高級產品經理 褚佳妮
中國設計星執行導師、十上建築創始人 陳暄
中國設計星執行導師、邱德光設計事務所董事總經理 袁欣
中國設計星執行導師、CUN寸DESIGN 創始人 崔樹
中國設計星執行導師、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創始人 邵唯晏
廣州設計周公益特使 萬裡紅
中國設計星執行委員會主任、新中源陶瓷品牌總監 黃婷婷
2019中國設計星、漿果設計 創始人 何靚
2019 中國設計星、JSD 簡璞設計創始人 文超
2015中國設計星、四川 CSD 創視達設計事務所 設計總監 李文婷
新中源陶瓷西南大區總經理 汪義剛
成都新中源總經理 張俊松
星說觀察團參與嘉賓如下>>>
中國設計星顧問導師、德堅設計創始人 陳德堅
設計星探、走鵲傳媒《設計師雜誌》總監 戴茂
2019中國設計星、漿果設計 創始人 何靚
2018中國設計星、 上海大犬空間研究社聯合創始人 胡志紅
2017中國設計星、目心設計研究室創始合伙人 孫浩晨
2015中國設計星、四川 CSD 創視達設計事務所 設計總監 李文婷
「 關於2020中國設計星 」
網易家居,
作為戰略合作媒體,
將繼續進行全程跟蹤報導,
360°全方位關注舞臺上的思想與視覺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