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柴聯盟》劇照
問任何一個《廢柴聯盟》(Community)的粉絲「sixseasonsandamovie」是什麼意思,他們都會意味深長地一笑。2014年5月9日,在第五季大結局播出後的一個月,NBC最終宣布砍掉了這部口碑另類,收視率低迷的情景喜劇,格林戴爾(Greendale)社區大學的這一群各色奇葩最終倒在了第6季的門口,沒能撐到粉絲們念念不忘的「6季+1部大電影」。
對於NBC這樣的主流電視網而言,勉強維持在300萬上下的收視率實在是寒酸了點;但經過了季中被停播、播出檔被換、主創被開除、主演被解僱以及腦殘粉集體到NBC總部抗議示威等劇外風波,此時畫下句點,也算這部劇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了。
而對於劇集創始人丹•哈蒙(Dan Harmon)來說,這未必是意料之外的事情——第五季的大結局裡劇組借劇中角色Abed Nadir之口,對NBC來了一場放肆的調侃:「我們明年肯定會回來的。如果沒回來,那肯定是因為小行星直接毀滅了地球文明……這其實才是原設定。」然後意味深長地直接看向鏡頭,代表劇集最後一次打穿了「第四面牆」——既有適度的樂觀,也有既來之則安之的知天命感。
這部以科羅拉多州某虛構三流社區大學為背景的劇集,便誕生於哈蒙年輕時在洛杉磯北部某社區大學混日子的一段經歷——教育題材的喜劇一直屬於創作冷門,「廢柴」於2009年開播時也是以俊男靚女、皆大歡喜的校園風格亮相的。但沒過多久,這部劇集就露出了掉節操的本色,展開了它詭異的腦洞和跑偏的幽默感——尤其是「你敢死,我就敢埋」的大尺度黑色幽默、對影視流行文化的二度加工和巨大的信息量。這和哈蒙本人不修邊幅的氣質、煽動性極強的火爆脾氣、一意孤行的行事風格和一腦袋的歪主意有著緊密的聯繫——他在社交網絡上極度活躍,和粉絲互動頻繁,甚至從粉絲混剪視頻獲得靈感進行創作;但同時,他對待劇集十分專制,與製片方和演員方摩擦不斷。很少有「Show Creator」能有這麼強的存在感——從乖張的性格和叫好不叫座的作品來看,哈蒙和《發展受阻》(Arrested Development)的主創麥可•赫爾維茨(Michael Hurwitz)倒是有幾分相似。
高門檻,無下限哈蒙這位電視圈裡的「搖滾明星」曾放言:「電視劇成功與否,95%要看選角。」他手下的「格林戴爾七俠」也個個來路不凡:Joel McHale(刀子嘴豆腐心的前律師「姐夫」傑夫•翁格)在E!頻道擁有自己的脫口秀,是吐槽娛樂圈的一把好手,還剛剛主持了今年的白宮記者協會晚宴;AlisonBrie(上進乖乖女安妮•埃迪森)不僅幽默感十分狂放,同時還出演了《廣告狂人》中的TrudyCampbell, 橫跨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演風格;Donald Glover(心地單純的特洛伊•巴恩斯)化名Childish Gambino在嘻哈音樂圈混得風生水起;Chevy Chase(人見人煩卻離不開的死老頭皮爾斯•霍桑)是《周六夜現場》初創期的卡司成員,也是多年來美國公認的喜劇天才;而黃金配角Ken Jeong(「昌王」本•昌)由於在《宿醉》中的出色龍套成長為知名無節操笑星;Jim Rash(迷戀「姐夫」的變裝校長佩爾頓)更是憑《後人》拿下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的小金人。至於星光熠熠的客串陣容,則包括《囧司徒每日秀》前明星報導員John Oliver, 《IT狂人》主演Richard Ayoade(他為「廢柴」貢獻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IT狂人》美版試播集也是他和「姐夫」合作的),《周六夜現場》卡司Taran Killam等喜劇圈的歪才,以及John Goodman和Jonathan Banks等影視大咖。
在哈蒙的帶領下,這一群生活裡的失敗者,在格林戴爾社區大學掀起了一場非主流的狂歡。將校園變成戰場的彩彈大戰、用繩命一起玩的「龍與地下城」、擲篩子引出的平行宇宙;從定格動畫、布偶集、紅白機遊戲、八十年代動畫片,到多次出現的偽紀錄片,以及數不盡的、信手拈來的影視作品致敬/惡搞……應該說史上從沒有一部電視劇會如此頻繁地解構「類型片」,同時又能嚴密地填滿自己挖下的所有「坑」。這是電視史上最自負的掉書袋之作,以調戲所有正襟危坐的人們為己任;他們把流行文化的梗耍到了極致,甚至到了隱晦和「反幽默」的地步——最好你聽不懂,因為我們不需要理解不了我們的笑話的人當我們的粉絲。
比如劇中最特別的角色Abed Nadir,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疑似人格分裂,心地善良。他是一部波蘭/阿拉伯混血的影視百科全書,熱愛電影,迷戀英國電視劇《時空警探》(Inspector Spacetime, 「廢柴」世界裡的「Doctor Who」),假裝自己的(劇中)生活是一部電視劇——這種和觀眾重疊的視角,似非而是地模糊了「第四面牆」的存在,成了貫穿全劇、屢試不爽的招牌梗。他的冷酷和自閉介於卷福和謝耳朵之間,經常遊走在走火入魔的邊緣。每次事情鬧得不可收拾,巧舌如簧的「姐夫」負責安撫大家,Abed卻總將自己置身事外,然後一針見血地戳穿其中的冷酷真相——他像看電視一樣看待自己的生活,卻又認真地學習著人性冷暖,抗拒著自己電腦一般的客觀。他的存在,是《廢柴聯盟》中一道最弔詭的暗黑安慰劑。
「人人都想讓我開心,人人都想幫助我……(我不想讓你們失望),所以得保證讓你們覺得能幫到我。我的自尊心過剩到都能從屁股裡放出來。所以我才願意為你們改變,因為當我認清自我,並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為別人改變也沒什麼大不了。」 ——Abed Nadir
其實《廢柴聯盟》的內核還是關於人際互動。只是他們對社會交往的討論被套上了一個如「二次函數」一般的方法論——一般劇集在電視劇裡為觀眾重現生活,「廢柴們」則是在電視劇裡演電視劇。在廢柴的世界裡,他們用扮演別人去討論、解決自己的問題,正如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喜歡拿電視劇的情節自比一般。這樣的創作帶來了更緊密的邏輯,卻同樣有脫韁野馬一般的想像力。只是一般抱著消遣心態看劇的觀眾們,不太容易接受。
節操不值錢,多掉一天算一天就拍攝手法而言,《廢柴聯盟》最擅長的是腦補「劇中劇、局中局」,引領了「在30分鐘內把腦洞開到極限」的單集敘事的短片模式,豐富了「卡司分組,多線敘事再匯總」的傳統情景喜劇風格。例如:
主角們被圈在一間自習室裡,因為Annie一隻消失的原子筆鬧得上房揭瓦、最終又靠Troy的歪理邪說重獲大團圓的「瓶子集」(Bottle Episode,指有限預算下在一個場景、有限演員之間拍攝的單集,參見《絕命毒師》第三季第十集打蒼蠅);
校長試圖將計就計戳穿Jeff偷學分、又聰明反被聰明誤、最終失控的多回合陰謀論(有評論認為《美國隊長2》中的詭計就頗有這一集的風採,而「美隊2」導演羅素兄弟恰恰就是廢柴團隊的重要成員);
學習小組聚會時裂變出的7條時間線及其引發的蝴蝶效應,起因只是大家懶得取外賣披薩,要由擲篩子決定誰下樓(「最黑暗的時間線」成為了劇集持續最久的線索,也被廢柴粉廣泛用作一種修辭方式)。
但這種荒誕氣質體現得最明顯的,則是「廢柴」最招牌的致敬/吐槽集。比如致敬大衛芬奇的特別集中,黃綠色的濾鏡、連綿不絕的雨、不斷被否定的線索和懸而未決的結局,只是因為校園裡出現了一個「屁縫匪」,專往彎腰的人的屁縫裡塞硬幣;向《好傢夥》致敬的黑幫片特別集,小團夥嚴肅地用盡手段、把Abed推上「犯罪集團」的寶座,為的只是能獨掌炸鍋大權,以便能每天在食堂吃上炸雞柳;向《現代啟示錄》致敬中,校長為了區區十幾秒的電視招生廣告把所有人折磨到發瘋,將其拍成了鮮活的後現代主義巨作;而致敬《法律與秩序》特別集中,「警方」和「檢方」爭論不休的案件,其實是生物課實踐環節考核中一顆不發芽的紅薯。
至於至今最被影迷津津樂道的「校園彩彈大戰」,一共出現了三次:第一季先致敬了《驚變28天》、《黑客帝國》和《虎膽龍威》等火爆的驚悚/科幻片(還有「小馬哥」周潤發附體的「昌王」驚喜亮相),第二季大結局的上下集則分别致敬經典西部片和《星球大戰》的設定——《荒野大鏢客》風格的片頭與配樂,悲壯的Abed版韓索羅,這些看似脫線的小劇場,卻由於細節的飽滿、角色的詳實而自始至終毫無違和感。
無釐頭的情節孕育於奇葩校園之上,就像《法律與秩序》致敬集片頭總結的那樣:「格林戴爾社區大學由兩種各行其職、卻又同等重要的人所代表:到處惹是生非的二逼,和為此小題大做的書呆子。」一個角色靠賣傻博得的笑聲是低級的幽默,但如果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犯傻,還依然全情投入,那麼刻意逗趣之中是否暗含了某種意圖、到底捎帶手諷刺了誰,就變得十分值得回味。這便是廢柴式的反幽默邏輯。
越死越宅,漸行漸遠平心而論,「廢柴」脫離了中規中矩的校園喜劇風之後,這種「見誰損誰」的風格並不討巧。「格林戴爾七俠」不僅曾在劇中大肆調侃熱門喜劇《生活大爆炸》,還煞有介事地拍了一集「合唱團」的故事,花大力氣對音樂喜劇《歡樂合唱團》隔空打炮(「姐夫」曾經調侃過Glee「有種寫點原創歌曲!」而這一集「廢柴」真的拿出了貨真價實的六首原創曲目,而且曲曲精彩)。這似乎也映襯了哈蒙惹是生非的性格——他經常遲到,和NBC與製片方索尼的關係都不太好,又和眾所周知的「麻煩精」Chevy Chase交惡,第三季結束便被炒了魷魚。「廢柴」腦殘粉們自此在社交網絡上做出了卓絕的努力——包括集體戴著「邪惡Abed」的鬍子到NBC總部抗議,就像《美眉校探》和《勝利之光》的粉絲一樣。這些努力勉強換來了主創大換血的第四季,劇集卻完全失去了另類魅力,走向中庸。
雖然第五季意外獲得續訂、哈蒙回歸,用一個不怎麼服人的理由將已經畢業的「格林戴爾七俠」帶回校園,並帶來了耀眼的客串卡司(《靈書妙探》男神Nathan Fillion, 《火線警探》反角Walton Goggins, 以及繼Giancarlo Esposito之後,來自《絕命毒師》家族的Jonathan Banks和Vince Gilligan);但隨著Chevy Chase和Donald Glover離開,整個劇集的化學反應也大不如前,收視率也一直穩定地低迷著。畢竟,三年前就有人質疑「兩年即可畢業的社區大學為什麼要拍四年才畢業」,強扭的瓜若是趕上元氣大傷,即便是擁有不按常理出牌的哈蒙,也多少有了無力回天之感。
無論如何,說再見的時候到了。說回「sixseasonsandamovie」,曾經Abed在食堂裡抽瘋扮「暗俠」,高喊這部動漫英雄劇集一定能拍「六季再加一部電影」(雖然現實中這部劇「The Cape」播了10集就被砍了)。「廢柴」們向來不缺少自黑的豪邁氣度。曾經他們打出過大幅標語「熱烈慶祝《廢柴聯盟》獲得0個艾美獎提名!」,在第五季拍攝結束時,劇組成員則一起吃了個「97」形狀的蛋糕——電視劇的世界裡,向來只有成功的劇集在整百集如此慶祝。而「廢柴」們用這樣的方式,成功把格林戴爾的暗黑溫情帶到了現實中,在戲裡戲外為不合群的人們建立著避難所,為他們熬著另類的心靈雞湯。
NBC砍劇大斧落下之時,眾卡司沒有忘記在推特和Instagram上對粉絲、對彼此表達感謝和懷念。只有丹•哈蒙依然混不吝:「一定要拍一個結局。也許會找Netflix或者Hulu這樣的非傳統平臺接盤。」好在廢柴粉們的期望從來都不會過高,若是廢柴們真的就像鮑小強一樣幾年後回歸螢屏,那才是天上掉下來的最棒的餡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