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歌聲」臺北被夭折帶給我們多少教訓?

2021-01-09 海疆在線

昨天,「2017『中國新歌聲』上海.臺北音樂節」本該於下午2點-晚上10點在臺北大學田徑場舉行,可由於「臺獨」團體及學生的鬧場而不得不取消,並在臺灣掀起一場政治風波,最後甚至還發生了「流血事件」。

臺灣《中國時報》的報導

一場單純的音樂交流活動為何成為政治事件?這場事件反映出一些什麼問題?從這場風波中,有關方面該吸取哪些教訓?這些問題很有必要弄清楚。

一、事情的經過

      「2017『中國新歌聲』上海.臺北音樂節」是臺北上海「雙城論壇」的一個後續活動,主辦單位是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上海文化聯誼會、上海燦星文化傳媒公司及夢響強音文化傳播(上海)公司;協辦單位是臺北市文化局,在臺灣的執行單位是幕婕塔企業公司。幕婕塔在8月上旬提出租借場地申請並辦理了相關手續,臺北市文化局發文讓臺北大學協助辦理。一切無任何問題。

然而,活動消息公布後,綠營媒體便開始不斷炒作是大陸「統戰」,將一個單純的音樂活動炒作成政治議題,在民眾中挑起紛爭。

      昨天下午,活動尚未開場,一些「臺獨」團體及學生便開始到臺大活動現場鬧場,他們舉著「臺灣國」的旗子,打著政治標語,突破學校警衛的保衛,衝入會場,對著舞臺撒丟冥紙、投擲雞蛋,大聲鳴喇叭,最後佔領了演唱會的舞臺,在舞臺上搖動「臺灣國」的旗子,舉著「臺灣獨立」、「統戰無所不在」等標語。最後,這場活動不得不取消。

臺灣《中國時報》的報導

面對現場媒體報導的鏡頭,他們喊出「如果誰敢吃臺大豆腐,就要付出代價 !」等口號,表達「臺灣只屬於臺獨,其他人滾!」的強烈意識,囂張氣焰極度猖狂。

臺灣《中國時報》的報導

之後,這幫人與傾向統一的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成員發生肢體衝突,互有受傷,形成「流血事件」。

二、事件發生後臺灣媒體與臺當局的反應

從昨天下午開始,臺灣媒體都對這起事件進行了大量報導。其中,多數媒體對「臺獨」團體和學生的行為進行了譴責,認為這是無理的「逢中必反」的惡行,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但綠營媒體卻抓住「統一促進黨」成員與學生發生的衝突,大肆炒作「流血事件」,完全不理睬事件真正的主題,以達到轉移大眾視線的目的。

臺灣《自由時報》的報導

民進黨當局陸委會則完全配合綠營媒體的炒作,高調表示應該處理「打人事件」和「學校違規」。在談到兩岸交流問題時,一方面說不反對,一方面再次老調重彈要在「對等」、「尊嚴」、「臺灣主體」的情況下進行。

三、事件起因的真實原因及有關方該吸取的教訓

這場事件究竟為何而起?其真實原因並不難找,從「臺獨」團體和學生打出的旗子、標語和喊出的口號,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這是一場鼓吹、煽動「臺獨」而有組織、有計劃的行動。其中學生的參與和一些口號又顯示出,「臺獨」勢力的猖狂和無知、無恥。

1、「臺獨」勢力已全面走到臺前,且無所不用其極

自民進黨去年上臺以來,蔡英文當局從一開始的柔性「臺獨」逐漸走向硬性「臺獨」,從遮遮掩掩已走向徹底公開,從背後操縱走到前臺。在這個過程中,最主要的表現是操弄「去中國化」。因此,凡是涉及大陸的無論是哪個領域,都要反對,將原來的隱形「逢中必反」徹底公開化,將「仇中」演繹到淋漓盡致的地步。

「中國新歌聲」實際上兩年前就走進了臺灣,並舉辦過多場演唱會,這次已是第三年。為何原來沒出現這個情況,而現在發生?其原因正是如此。

2、「臺獨」勢力的無恥與猖狂

此次事件中,「臺獨」團體打出的口號突出在兩點,一是所謂的「中共統戰」,二是矮化臺灣。明眼人一看就清楚,這是一種抹黑和扭曲。

現在已是什麼年代了,一場演唱會就可以達到「統戰」的目的?若真如此,臺灣民眾也太容易「被統戰」了。難道臺灣大學生就這樣的智商?可以看出,「臺獨」勢力是多麼的不自信。

      說到矮化,臺灣民進黨當局已把臺灣許多的人洗腦成為一種這樣習慣,即,在對待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甚至東南亞國家,從來就是唯命是從,點頭哈腰,不敢要求任何平等,更不會講半點尊嚴。而只要碰上中國大陸,立馬高調要「平起平坐」,稍一點自以為不滿意,就用「矮化」、「尊嚴」胡攪蠻纏。無恥都到了猖狂的地步。

3、年青人的「天然獨」已成為現實

從「太陽花」反服貿到教科書睸日「去中」,再到這次事件,無一不是學生為急先鋒。這次臺大學生公開打出「臺獨」標語、揮舞「臺灣國」旗子,更說明臺灣青年人已完全被洗腦成為「天然獨」。即使是藍營的年青人,真正傾向統一的也只是鳳毛麟角,只是「獨」的名稱和方式不同而已。

面對這樣的現實,單靠善意的優惠、積極的宣傳顯然不會真正起到作用,反而會出現「吃西瓜丟皮」、「得好買乖」的現象不斷出現,會培養出更多的「東郭先生」。

就如今天台灣《中國時報》發表的一篇題為「臺灣歌手在大陸,人家怎麼做」的短評所說的,臺灣藝人在大陸各種真人秀、綜藝節目中擔任著評委或參與演出,大陸對他們可謂尊敬有加,待如上賓。可換來的依然是昨天這樣的結果。這裡面我們有多少值得反思的?

4、兩岸交流要有原則,也該有度

無論兩岸關係處在什麼樣的狀況下,兩岸交流總是應該的,也是必要,這點毋庸置疑。然而,在民進黨當局及「臺獨」勢力不斷挑起對大陸的仇恨,分裂國家的企圖已招若天下的情況下,大陸在開展兩岸交流的過程中,應該更有原則,把握好度。

一是,交流應講格調,重結果。那種只有場面熱鬧、不分皂白什麼人都可以參與的交流,在當前的狀態下還是不要進行的好;

二是,交流要講原則,不曖昧。一個中國是交流中最大的原則,而且在現階段,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絕不可出現所謂的「中華民國」;

三是,交流要有度。這裡主要指演藝類的交流,特別是到臺灣的交流活動應該加以控制,免得出現尷尬和給兩岸個別心懷叵則的人提供機會。

今天一位臺灣的朋友給我傳來一則信息和圖片,說的是,「臺灣民政府」(基本由日本後裔組成的臺灣政治組織)的黑熊部隊,今天在高雄文化中心集結,準備大遊行。

一個不承認臺灣當局、更不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反而奉美國為宗主國,奉日本為祖國,現在要當美國人,未來要當日本人的政治組織,竟然可以在臺灣大行其道。民進黨當局及「臺獨」勢力還在哪裡自娛自樂、津津樂道叫喊「臺灣國」,真是厚顏無恥!

這次「中國新歌聲」臺北被夭折再次提醒中國大陸,解決臺灣問題刻不容緩!

2017年9月25日

相關焦點

  • 蘭斌強:「中國新歌聲」臺北被夭折帶給我們多少教訓?
    (點擊上方【崑崙策研究院】可關注)  24日,「2017『中國新歌聲』上海.臺北音樂節」本該於下午2點-晚上10點在臺北大學田徑場舉行
  • 《瑞幸咖啡》事件帶給我們的投資教訓
    作者雪球ID: @劉氓阿暉《瑞幸咖啡》事件帶給我們的投資教訓瑞幸咖啡造假已經由管理層親自承認落實,股價也崩盤,裡面不知道埋了多少人,那我們做投資的絕對要從中吸取教訓,因為像這種例子在資本市場上有太多了賭博的人,其實這支股票給我們價值投資者最大的經驗教訓就是不要做空。這是股神巴菲特說的話,但好多人都沒有聽進去。雖然你看對了方向,但是做錯了時間,一樣錯的離譜,不知道那些在20元做空的人暴倉後的感受是怎麼樣的,肯定是不甘心,不痛快的。但有什麼辦法,股神的話都不聽,非得自己去交學費。
  • ​【徵文】從上網課到當主播,我們把中國歌聲帶給世界
    [編者按]在這個開局並不順利的2020年,我們經歷了痛苦、恐慌、感動,有過淚水、有過歡笑。當中國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襲擊時,所有人的生活也悄然發生了改變。「居家隔離」、「健康碼」、「上網課」、「直播帶貨」,一個個新鮮的詞彙,正逐步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工作模式和學習習慣。
  • 「臺獨」衝擊中國新歌聲 臺媒:民粹毀掉臺灣軟實力
    「臺獨」衝擊中國新歌聲 臺媒:民粹毀掉臺灣軟實力 2017-09-30 09:31:45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國新歌聲嶽靖淇《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孟庭葦原唱完整歌詞
    今晚(8月12日),《中國新歌聲》將迎來第五期【160812第五期在線直播入口】的學員爭奪戰,這也是導師盲選的最後一戰。不設戰隊人數上限的新賽制使得導師之間的搶奪更為激烈;獲得過臺灣金曲獎,有「客語界江蕙」之稱的官靈芝亮相,反令導師變成了學員;杰倫小公舉腦洞大開為組合學員起奇葩名號。
  • 莊慧良:被染「紅」的中國新歌聲
  • 《中國新歌聲》赴臺控告鬧場「臺獨」分子? 臺媒:樂觀其成
    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1日晚間發表社論——《中國新歌聲來臺提告 樂觀其成》。文章談及,臺大校園舉辦《中國新歌聲》選秀節目,卻遭「獨派」團體鬧場,主辦活動的大陸娛樂公司認為,演唱會純粹是娛樂性活動,也是臺灣官方核准的活動,卻被污衊為「統戰」,現場遭到破壞,節目被迫中斷,演出人權益受到傷害。為此,他們將控告鬧場人士。
  • 學生及獨派團體攻佔舞臺 中國新歌聲臺大演出取消
    臺灣獨派組織昨天下午在租借臺大田徑場舉行的「2017『中國新歌聲』上海臺北音樂節」上鬧場,迫使主辦單位取消活動。(莊慧良攝)昨天在臺灣大學舉辦的「2017『中國新歌聲』上海.臺北音樂節」活動,因部分學生及獨派團體抗議攻佔舞臺被迫取消,衝突中有學生昏厥送醫,臺大校方為行政作業流程思慮不周致歉。一場促進兩岸交流的音樂盛宴因政治介入而取消,主辦單位損失不小,不少民眾也失望而歸。
  • 《中國新歌聲》為何越來越讓人討厭?
    因為念舊的關係,一直堅持看《中國新歌聲》,總希望在這個節目裡找到共鳴,能跟找尋一些過往丟失的音樂回憶,但堅持了今天之後,新歌聲實在是已經到了令人作嘔的地步。第二季《中國好聲音》,姚貝娜的出現像是給這個浮躁的世界一份禮物,她如此單純,如此可愛,如此熱愛音樂,卻最終倒在了那英的手下,雖然李琦奪冠讓人大失所望,但是第二季好聲音確實是讓人最為唏噓的一屆。
  • 周杰倫原定8月份臺北小巨蛋演唱會夭折,是因為傳說中的「江蕙條款」?
    在前不久7月初的時候,周杰倫的「地表最強」演唱會在上海連開3天,還沒來得及好好開辦慶功宴呢,就得到了8月份臺北小巨蛋演唱會夭折的消息
  • 鄭迦文,從城院好聲音走向中國新歌聲
    這是官方微信製作的第437篇圖文  這個暑假,《中國好聲音》改名《中國新歌聲》正式開播,官微君和往常一樣打開電視鎖定浙江衛視
  • 中國新歌聲?「老」歌聲吧!
    昨晚首秀的《中國新歌聲》第二季,陣容是史上最強,不過讓90後的梅丸君看得有點尷尬。
  • 2016中國新歌聲臺灣行 松山淡水演出兩地開花臺灣上海社區競舞紛呈
    11月2日晚7點,《2016中國新歌聲臺灣行》——上海·臺灣兩岸音悅薈進入了第四天的演出。
  • 《中國新歌聲》說自己是全新原創,其實我們期盼什麼樣的原創?
    Ladies and鄉親們~話說《中國好聲音》…啊不對,《中國新聲音》…不!《中國好歌聲》…錯!《中國新歌聲》!對了,新歌聲!
  • 《中國新歌聲》第二季開燃 為音樂而戰 用歌聲築夢
    節目不僅有意思,帶給觀眾極致音樂視聽體現,更追求有意義的價值引領,用音樂點亮一個個稚嫩又執著的夢想,用真摯的歌聲唱響中國夢。僅19歲的她在《中國新歌聲》第二季的舞臺上,將一首雋永的《從前慢》低吟淺唱,深情款款,不僅令導師陳奕迅「頭皮發麻」,也讓劉歡眼含熱淚。「從開始錄節目到此刻,你是第一個真正打動我的人。剛才我眼淚差點掉下來。我們自己唱過的歌,再聽別人唱會特別苛求,但是剛才真的被你感動。」劉歡感慨到。
  • 如果《中國新歌聲》是統戰,那還有什麼不是?
    原本是一場普通的兩岸音樂交流會《2017<中國新歌聲>上海•臺北音樂節》,因為有人故意把這場民間的兩岸音樂交流節目進行「泛政治化」操作,導致演唱會在進行的過程中遭遇臺獨團體的鳴笛、噴漆、撒冥紙,甚至扔煙霧彈的到舞臺上的狀況,導致活動無法舉行,最終校方以安全的角度出發,提前結束了這場原本計劃8小時的音樂會。
  • 觀點|中國新歌聲臺大活動取消始末
    以下轉自匿名小編朋友的話:取消一場《中國新歌聲》的活動,就是勝利?這種格局,就註定了你們無法勝利。統戰到底是什麼?那些是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是在健身房跑步時,打開電視,臺灣電視臺都在播放中國電視劇,而在我們小時候,情況剛好相反;是在捷運上,隨便掃幾眼,拿著手機的大小朋友們都在看中國的綜藝娛樂節目,而在我們小時候,情況也剛好相反;是臺灣不得不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年輕人要去上海、北京、深圳發展,無論他們的政治立場是什麼,他們都無法承受兩岸徹底交惡的後果;是攜反中民氣當選臺灣領導人的蔡英文,當選後也不得不躲在中華民國的保護傘之下,不敢越雷池半步;
  • 《中國好歌聲》更名《中國新歌聲》,全新亮相
    Right,就是《中國好聲音》!!!      從2012年7月13日,《中國好聲音》在浙江衛視開播第一季後,每年7月的這個時候,都將為我們帶來新一季的「好聲音」。《中國好聲音第五季》,現更名為《中國新歌聲》,也將在7月15日晚21:10浙江衛視,再次與大家全新見面。       走到第五個年頭,曾經的《中國好聲音》這次好像有點不太順。
  • 《中國好歌曲》被央視拋棄,再度夭折!偌大的中國,就容不下原創音樂?
    記得2016年年末,正當我們熱切期盼著《中國好歌曲》第四季時,劉歡發了一條朋友圈,宣告節目擱淺。》就為我們帶來了多少新歌和新人啊,而且現在仍創作力活躍。還有很多很多,都是近些年的熱歌,數量驚人,很難想像,這些都是一檔音樂綜藝帶給我們的。總之,提到它,只要你看過,就一定能想起幾首難忘的歌。
  • 《中國新歌聲》2018中國新歌聲 歌響未來 讓你歌聲動起來吧!
    浙江衛視《中國新歌聲》第三季全國校園海選惠州賽區賽事全程由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承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