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季詩詞大會,改變了不少人的人生軌跡。才女武亦姝現在比一些明星還紅,陳更和彭敏出書賺錢了,而最引起人們注意的還是外賣小哥雷海為。走紅後,雷海為拒絕了不少高薪工作,也不外賣員了,做了一位老師。從第5季某一期的露面來看,他長胖了不少,只有淡然依舊。
和其它選手出書不同,雷海為成名後更專注於詩詞的研究,時常在個人社交帳號上放出一些自己對詩詞的新理解。這也讓我們思考,一位詩詞大會的冠軍該是什麼樣子?是四處參加活動、出書賺錢,還是堅持初心,以詩詞為友?雷海的選擇令人欽佩。
近日,他公開發表了自己對一些詩詞的看法,其中有一段文字吸引了筆者的注意,本期就和大家說一說這個事,讓看官們評一評他說得有沒有道理。雷海為說的是辛棄疾的一個千古名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他稱這個名句早前我們的理解或許有誤,他認為有其它解法。我們先來看看全詞: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寫這首詞時,辛棄疾36歲,在江西為官,這首詞就是在當地一個名叫造口的地方所寫。之所以會寫這首詞,是因為當年宋高宗時隆祐太后曾被金軍追趕到此,身為南宋將領辛棄疾對此事頗為感懷,覺得是恥辱。全詞充滿借景抒情,既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家國愁苦,卻並不止於一般的牢騷,詞中體現的逆境中的豪情在兩宋極為少見,被譽為宋詞中的瑰寶。
而這首詞最出名的10個字,正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目前對這10個字的解釋一般是:青山怎麼能擋得住江水呢,它畢竟還是會東流而去。這裡的「不住」長期被理解為「擋住」。雷海為認為這顯然是不符合常識的,他認為「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山怎麼可能擋不住江山?所以這裡的「不住」應該理解為不斷、不停,如果是這樣,那這10個字的意思就該是:數座青山不斷地擋住江水,本該流向北邊的江水,便只能向東而流了。
別看只是對「不住」兩個字的理解不同,但這樣一解釋整首詞的意思完全就變了。詞中的豪情沒有了,只有辛棄疾的萬般愁苦。青山指的是金軍,東流水指的羸弱的南宋朝廷,他們無力和青山抗衡,便選擇了改道這種懦弱的方式。這樣一解釋後,這一句與前後幾句的意境倒是挺符合,因為這10個字前所有的文字都是表達愁苦,後10個字「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也是一樣愁。
雷海為這種解釋確實是夠絕,而且也是有依據的,他指出李白曾寫過一首《早發白帝城》,其中有一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裡的「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這種用法還有很多例子。網友們對於雷海為的這種解釋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樣解很有才,有新意;也有人認為,這樣解讓全詞失去了原有的豪情和味道。
其實對此事,筆者的觀點是品詩詞一向是憑一己之好,雖然筆者還是認為原先的解釋更為恰當,因為這更符合辛棄疾的性格,他的600多首詞作中很少單純寫愁。但雷海為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也給了依據,這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這種行為本身是無可厚非的。至於對與錯,或許真的要回到幾百年前,問一問詞中之龍自己了。大家認為這10個字該怎麼理解呢?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