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新生日記 2 》,沒想到說唱歌手 GAI,舞臺上雖然酷酷的,但私下卻是個「寵妻狂魔」。
老婆王斯然即將臨盆,他的緊張比當事人更甚,日常的生活起居他都要經手,從飲食到嬰兒用品的採購,可謂是無微不至。
而且,他對妻子的生產方式,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當時大家坐在一起聊天,王斯然提出想順產,劉璇表示支持。
聊得正歡時,坐在旁邊的GAI,突然弱弱地提出自己的意見:「我的建議還是剖」。
他擔心妻子和孩子遭罪,萬一難產怎麼辦?還得順轉剖,兩次罪都得受那可就不好了。他覺得母子平安少受苦就行,其餘都不重要。
其實GAI的情緒是挺普遍的,是的,準爸爸也會有產前焦慮,他可謂是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越是臨到產期越焦慮,不是不想順產,實在是怕孩子生不出來還得剖。
「順產或是剖腹產?」這個問題大家都想過,但其實不必太糾結,因為進產房怎麼生最好,由醫生說了算,自己想再多也沒什麼用。
說到這裡,群裡一位媽媽分享的經歷就是典型。
她當時是孕40周入院,催產催了七天,羊水流了好多,但寶寶在肚子裡仍然待得穩穩的。
原本做好了順產的打算,無奈肚子一直在疼,但宮縮卻始終不規律。她被折磨得實在等不下去了,也擔心影響孩子的健康,於是哭著求大夫剖腹產。
大夫也認為確實到了不得不剖的時候,只可惜她白受了七天的罪,臨了還是挨一刀。
所以說,生產這種事情再怎麼糾結都沒用,還是佛系一點,聽醫生的吧,他們會給你最佳方案。
生活中很多孕媽,對順產情有獨鍾,即便自己不符合條件也想拼一拼。
結果不是難產順轉剖,就是用到了產鉗術,自己受罪不說,連帶著胎兒也面臨缺氧窘迫和受傷風險。
順產對孩子確實好,媽媽們寧願自己遭點罪的良苦用心也可以理解,但這種所謂的好,並不一定就真的是好。
產道擠壓確實有益於胎兒的健康,但如果順產風險過大,賭上自己與孩子的兩條命,著實不值得提倡。
若產婦面臨危險,醫生提出剖腹產,別因為偏見而拒絕。看新聞就知道,因「順與剖」造成的悲劇多麼令人痛心!
2007年的「肖志軍事件」還不夠警惕的嗎?妻子病重,剖腹產才是確保母子平安的唯一選擇,然而固執的肖志軍卻一直說「她自己能生」,最後一屍兩命。
類似的悲劇不止一次,因家人的不理解而強求產婦順產,導致家破人亡。
女人一定要愛惜自己,不光自己要學習正確的生產知識,也要向身邊的人科普。
就是這些人毫無常識、毫無科學依據的做法,才讓一些明顯身體條件不適合順產的媽媽,冒險也要強求順產。
否則,剖腹產的小孩身體上有任何不適,都會被歸咎於當初產婦沒有忍痛堅持。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無痛分娩還是有痛,甚至連孕期的一些習慣,都成為了媽媽的「原罪」。
實在是夠了!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是做母親的在付出,其他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指摘。不是正在遭受痛苦的人,哪能理解別人的艱辛?
難道不吃苦不受罪、平平安安、無驚無險地生下孩子,不是好事一件嗎?為什麼非要人冒生命危險呢?
我一直很不理解,生孩子這麼偉大的事,為什麼會存在「鄙視鏈」?剖腹產在最底端,頂端是順產,中間是無痛順產。
孩子生出來,母子平安不就是最好的嗎?沒有誰比誰低一等,大家受的煎熬都是一樣的。
不要讓偏見給諸位媽媽背上枷鎖,一個新生命能誕生,已經是母親拼盡了全力的結果,單純用生產方式來評價一個母親的好壞,實在太狹隘了!
當然,也有些產婦因為怕疼,不顧醫生的建議就是要剖腹產也是不對的,滿足順產條件最好還是順。
普通人的醫學知識有限,對順產、剖腹產的利弊只了解個大概,真到了生產的時候,還是要配合醫生的指揮。
該順就順,該剖也不要猶豫,母子平安才是最終目標。如果條件合適,順產當然是最好的選擇,還有無痛可以幫你減輕痛苦呢~
比如GAI 和王斯然夫妻,節目播出時孩子已經出生了,是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了順產+無痛分娩。
順產和剖腹產的鄙視鏈不應該存在,佛系生產,聽從醫生安排,母子平安就好。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