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櫟祐
千百年來,前人總結了許多智慧和經驗,編成諺語,代代相傳。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一些諺語所蘊含的真理已經過時,但有些諺語仍然很實用。有句俗話說:「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雖然生活不易,但還是要向「錢」看。有多少人為實現「財富自由」付出了畢生的努力。
與「按部就班」的工作日相比,很多人希望通過創業來實現這一目標。我國許多富豪白手起家,通過創業「獲得」了數百億甚至數千億的財富。
大家都知道創業有風險,但創業成功後獲得的回報也是不可估量的。中國很多富商的成功都是通過創業實現的,比如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和萬達集團創始人王健林等等。
無論是對「窮人」還是普通人來說,創業都是實現財富自由的最好機會。在當今社會,創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很多人都在爭先恐後地投身其中。近年來,許多年輕人選擇辭職,加入創業大軍。
很多人根本不「理解」創業,看到別人創業,他們自己就「迷茫」了,糊裡糊塗加入創業大軍。要知道,創業不是開玩笑,創業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生意失敗而「一無所獲」或負債纍纍的人比比皆是。創業就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你成功了,就可以實現「財富自由」。如果你失敗了,你可能一無所有。
每個人創業都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創業風險很大,最好把風險「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這樣即使創業失敗,也能降低對我們的影響。
最可怕的是,創業失敗後,你會負債纍纍,甚至可能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還債務。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窮人」的創業,哪幾點不該碰。
「賒帳」買賣不做
時下流行一句話,借錢時孫子,還錢時大爺。現在,很多欠錢的人都像大爺一樣。借錢容易,還錢難,很多人都有同樣的感受。買賣也是如此,如果你養成了為客戶養成了賒帳的習慣,在你要帳的時候麻煩就會來了:如果你態度比較溫和,錢可能不一定會被要回;如果你態度強硬,你會失去客戶,反正會陷入兩難境地。
做生意時遇到有人要賒帳,你一定要想清楚。不少創業者會無節制地賒欠大量的資金做生意,最後往往搞得自己沒了信用、也丟了生意。
如果你的生意剛剛起步,我建議你不要賒帳。雖說現在做生意講究誠信經營,你可以做到誠信為首,但是不乏遇到言而無信之人。一旦你不小心遇到了一個品行不好的人,你一賒帳基本上是「有去無回」了,到時候你不僅不會賺錢還會虧錢。
做生意本身就是有風險的。你再賒帳給別人,不是又增加了一層風險嗎?最好從一開始就聲明你概不賒帳,來避免許多風險和麻煩,尤其是當你開始創業的時候。
「跟風」生意不做
在很多人看來,抓住行業的「風口浪尖」,往往能迅速賺更多的錢,就像雷軍曾經說過的那樣,「站在風口上,豬能飛」,現在的人們最喜歡「跟風」了。不難發現,只要一個行業流行起來,就會有成千上萬的人湧入其中。雖然「風口」行業不錯,但一旦這個「風口」被曝光,無數人就會蜂擁而至,甚至「圍堵」這個風口。
馬雲曾說過「風聲已過,摔死的都是豬」,正常情況下,「風口浪尖生意」確實能賺錢,但其中的風險不容忽視。風聲過後,這些企業可能有虧損的風險。
對於資金相對匱乏的貧困人群來說,如果過多的資金投入到「風口」業務中,可能很難在風口浪尖過後直接退出,存在「負債」的風險。
李嘉誠還表示過:在一個行業,只有少數人賺錢。當每個人都知道這個行業賺錢,就意味著這個行業「不賺錢」。想想看,一塊蛋糕這麼大,有太多人去分享,又有多少人可以吃?一般情況下,跟風沒有好的效果,市場上的例子很多。
因此,做生意時切記不要盲目跟風。除了評估自己的實力,你還必須對市場前景有更多的了解。別讓自己成為馬雲口中,風口過後不幸的「豬」。
合伙人太多的生意不做
有許多合伙人的公司往往是具有更成熟框架的大公司。在這種類型的公司裡,人們大多是通過制度來「約束」的,而不是「負責人」。因此,只要公司制度合理,有多少合伙人或股東加入對公司不會有太大影響。
然而,當很多窮人決定創業的時候,或是不少「窮人」聚集在一起的,在制度層面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況,再加上思維層面的相關影響,可能導致只關注當前利益。很難避免糾紛,更重要的是,可能不歡而散,連朋友都做不成。
對此,您認為在創業致富的道路上,還有什麼應該注意的「坑」?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