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友大討論:上學帶手機,孩子們hold住嗎?
如今的社會沒有手機的成年人已經鳳毛麟角,可學生作為未成年人,是否應帶著手機進學校,卻成為一個有爭議的話題。近日,馬鞍山網友「一個人的精彩」在OK論壇發帖引發眾多學生家長網友大討論。
反方家長: 玩手機怎能天天向上
記者在跟帖中看到,對於這個話題,反對和支持的概率幾乎對半。反方家長的主要觀點是,學生畢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值得信任,如今的手機都是3G智能機,功能強大到與電腦無異,孩子們帶著手機進學校,其注意力必然被上網、遊戲這兩大主要功能所吸引,沒有心思學習。
反方家長還認為,如今微信、陌陌等交友軟體盛行,黃色網站也肆虐網絡,而手機就成為一些學生早戀、被黃毒侵害的中介平臺,因此帶手機進學校弊端遠遠大於利好。
正方家長:不帶手機會擔心
正方家長的觀點主要強調手機是方便的通訊工具,家長可以隨時掌握自己孩子的動向,消除安全隱患。家長和學校也要求孩子在上課時關閉手機,放學時再打開,如此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學生們在學校因玩手機而耽誤學業。
不過正方家長們也承認,即便要求學生們關機,但如今的手機都有靜音功能,上課時有些孩子依然可以開機玩遊戲不聽講,家長也不可能盯著自己孩子的手機隨時撥打確認上課是否關機,讓人頭疼。
記者採訪:手機不離手的學生們
昨日,金陵晚報記者前往馬鞍山幾所初中和高中進行採訪,隨即訪問了10名初中學生和10名高中學生。記者發現,20個學生全部有手機,其中15人擁有當今主流的智慧型手機,學生們告訴記者,老師和家長均要求他們上課關機,放學開機,但實際上隻要是課間,他們幾乎都會開機上網、玩遊戲,有些遊戲還可以聯網一起玩。
這20名學生均否認自己有過上課時還開機玩遊戲,不聽講的情況,但均承認自己看到過同學這樣做。在位於雨山路的一家中學校園的操場上,記者在課間看到多個學生低頭看手機,有些圍在一起談論最新的微博,還有一個女孩子一邊在操場跑步,一邊看手機。
教育專家:堵不如疏
馬鞍山未成年人心理輔導師季恆年老師認為,我們教育學生的時候,經常會講到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訴大家出現了問題,要疏導,不要阻礙,這樣才不會使問題積累。但我們自己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往往又失去耐心,濫用權力,簡單地阻止一切不利於管理的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手機已經成了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實用工具,它已經是繼電視、電腦之後,電子產品家族重要的一員了。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要禁止學生使用手機呢?
季老師表示,孩子們生活在這個社會裡,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以前幾代人所沒有遇到的問題,教育體制需要及時調整教育內容,引導孩子們適應社會的發展,觀察社會發展的方向,才能使孩子們超越這個階段,從而引領社會的發展。喬布斯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的成就遠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他從來沒有成為世界首富,但他在這個世界上受到的敬仰和崇拜,超過當今任何一個領域的領袖。
季老師最後表示,手機,不僅不該被禁止,學校還應該了解學生使用手機的具體情況,開設手機使用的課外輔導,引導學生跟上時代。下一個喬布斯,就在這些使用手機的孩子裡面。(通訊員 崔利忠 金陵晚報記者 洪唯)
觀察:
能不能多想一點
有網友感慨,現在手機越造越智能,手機廠商能否為學生群體打造一款專用的手機呢?
也有網友質疑,既然禁止手機進校園是一種管理,它明確了學校的態度,但放開並加以合理引導同樣也是一種管理。教育主管部門能否把手機的使用納入中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讓他們在強制規定下逐漸習慣於有節制地使用、甚至不用,這樣更有助於學生正常學習。(王華 整理)
(來源: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