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馬彩虹,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考級培訓基地指導教師,烏蘭浩特市作家協會理事,烏蘭浩特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愛音樂喜文字,愛旅遊喜攝影,想通過音符、圖片、文字把我眼裡的美,心裡的愛表達給大家。
發表在《海外文摘》2016年第6期
想起那些與葵花瓜子有關的人
〇 馬彩虹
「瓜子嘍!大瓜子嘍!新炒的大瓜子嘍!」遠處傳來多麼熟悉的聲音。一下喚醒了我的記憶,把我帶到那遙遠的從前。
那是我上初中時的一個寒假,進了臘月,年味漸濃,家裡的年貨基本齊全,陽曆年前後,天冷了,豬不長膘了,媽媽娘家屯子裡的鄉親們就開始殺豬了,因感激平時進城採購、辦事、看病,在我家落腳歇息,就會送來東一角子西一塊的豬肉、焦黃的小笨雞、粉條、凍豆包等,把我家裝年貨的閒置大水缸塞得滿滿的。當然還有我最愛吃的瓜子,從小嗑瓜子嗑的,門牙有兩個小豁口,俗稱「瓜子牙」,加上屬鼠,爸爸就叫我「小耗子」,吃完晚飯,還有餘火,媽媽就給我們炒瓜子兒,一家人圍坐在熱乎乎的炕上,嗑瓜子、看電視、聊天……
嗑瓜子兒,我習慣左手抓一把,搭在大腿上,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一顆,豎著放在門牙上,「咔兒」的一聲,皮、仁分離,舌尖把仁捲入口中,再把皮「呸兒」的一吐,「咔兒」 、「呸兒」的很有節奏,有韻律。嗑瓜子就要這樣嗑,要的就是這份輕鬆,這份灑脫,這份隨意。電視演完了,瓜子兒也嗑沒了,磚地上鋪了厚厚一層瓜子皮,踩在上面很鬆軟,發出「咔嘰咔嘰」清脆的聲響,我們幾個焐被的焐被,鎖大門的鎖大門,我拿起笤帚,把地掃得乾乾淨淨,把瓜子皮掃進鍬頭裡,往要熄火的爐子裡一倒,爐裡「轟」地一聲頓時火旺了起來,紅紅黃黃藍藍的火苗,色彩紛呈,溫暖至極,我們鑽進焐好的被窩,安然入睡。
炒瓜子是孤獨的,在火很平緩的時候,機械的鏟來鏟去,這時就會回憶,想起童年的往事,想起在那謐靜的小山村,想起我那善良的姥姥,每到這個季節,姥姥站在大鍋前,彎著瘦弱的腰給我們炒瓜子,我會懂事的在一旁幫著添柴禾,多年以前,因舅舅當兵,聽說時局緊了,蔣介石要反攻大陸加之大姨去世,姥姥把眼睛哭壞了,庸醫亂治,一隻眼睛不得不摘除,剩下的那隻眼睛也不太好使,看什麼也是模模糊糊。姥姥做飯、炒瓜子,全靠聞味,她說,瓜子要熟了會有特殊的味兒,大鍋一鍋能炒很多瓜子,姥姥把它盛在一個笸籮裡,晾涼了,給我們分,舅舅、姨家都在跟前住,孩子們也都在一塊玩,我們排著隊,撐好衣服兜,姥姥一把一把的往我們兜裡抓,鄰居有個孩子,叫春生,從小就沒有媽媽,家裡很困難,可能是瓜子都賣了,或者他爸爸不給他炒,反正他不像我們衣兜裡總有瓜子,他就遠遠地看著我們吃瓜子,那天姥姥分瓜子,他也往前湊,一步一步挪到跟前,眼睛死死的盯著笸籮,姥姥見了,把他拽到身邊,往他的衣兜褲兜裝瓜子,裝得鼓鼓的。姥姥的舉動引起了他們的強烈不滿,以前姥姥偏向我,他們就有意見,經常說姥姥偏心,每次分瓜子,總是多給我。
我聽了辯解道:都一樣的,憑啥就說多給我了。
他們合夥圍攻我:咱們一起吃,我們都吃完了,你咋還有呢?
我說:那是我吃的慢。
拉倒吧,你吃的慢,你跑得慢,嗑瓜子可一點都不慢。
因念及我的爸爸媽媽經常給他們拿農村孩子吃不到的新奇食品,對姥姥的偏愛袒護也就網開一面,不再糾結計較。今天姥姥給外人這麼多瓜子,加上以前向著我的事,新仇舊怨,一起找姥姥算帳,七嘴八舌的跟姥姥翻小腸,春生一看這陣勢,謝也不謝,拔腿就跑。姥姥說:唉!你們都是有媽的孩子,哪知道沒媽孩子的苦惱……說著說著,眼淚漫過她渾濁的眼睛,滴落在前衣襟,淚水把她褪色的衣服染的很鮮豔很明亮,我們從沒見姥姥哭,姥姥總說她的眼淚流幹了,把眼睛都泡瞎了,可今天她卻流淚了,而且還是大顆大顆的滾落下來,我們呆呆的站在那,傻傻的看著她一人默默地流淚,不知該怎麼辦。忽然就有了心疼的感覺。有人說,愛的最高境界就是心疼,那一刻,我們的心都疼了,我們懂得了愛,懂得了理解,懂得了感恩。我們知道姥姥從小沒媽,沒讀過書,幫著七個哥哥們看了一個又一個孩子。這時我們也都突然明白,她為何如此的偏愛我。我的媽媽在城裡工作,不能和媽媽朝夕相伴,離開媽媽的孩子是一樣可憐的。從那以後,我們總會把瓜子分給春生一些,他們對我也格外的好了。上學後,我離開了那個小山村,離開了姥姥,離開了那些淳樸的村民。每到瓜子成熟之季,姥姥就會讓人給我送來一麻袋的瓜子。是呀!是這些瓜子,曾伴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冷漫長的冬季,一個又一個想媽媽的黑夜。
想著想著,瓜子冒青煙了,也是瓜子該出鍋的時候,想起了過世的姥姥,不由自主的哼唱起當時熱播的連續劇《星星知我心》的主題歌:生命的盡頭是輕煙,我把切切的思念,寄託星光的拂遠,希望你知道我心願。
那時,炒瓜子成了我每日的必修課,最後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不用嘗我就能知道該不該出鍋。瓜子剛入鍋時,炒起來鏟子發沉,瓜子潮表面比較粗糙,往鏟子上粘,鏟子要左右上下轉圈的翻動,讓它受熱均勻,要不有的生,有的熟,有的糊,頭幾鍋還好,越往後越累,半哈著腰,腿直了,腰酸了,手麻了,胳膊也疼了,可我咬牙堅持,每天炒呀炒,炒了一鍋又一鍋, 因為我知道,我多炒一鍋,媽媽就少炒一鍋,我多受一份累,媽媽就少一些辛勞,能為媽媽分擔苦累,是我的快樂!
瓜子不炒不香,明星不炒不紅,生活不炒不幸福!炒呀炒,炒出了我們的新衣、我們的快樂、炒出了全家人的幸福。
住樓之後,先生不願意讓我嗑瓜子,說嗑的哪都是,埋汰,我悄悄地買,偷偷的嗑,把皮放在舊報紙上,手裡捧一本書,邊看邊嗑,書香、瓜子香讓我愜意的享受著人生靜美時光。有人驚嘆我的記憶,我想會不會與這些年陪我成長,伴我度過靜謐溫馨時光的瓜子有關呢。
人生難得有知己 ,男人之間叫哥們,女人間自然叫閨蜜,男人在一起喝酒吃肉調侃,我們女人之間則屬於君子之交淡如水的 友情,一杯清茶,一袋瓜子,說著心事,扯著家常,回首漸行漸遠的日子,且行且珍惜。
當年給我炒瓜子的姥姥,年年趕著驢車給我送瓜子的姥爺,和我一起挑選瓜子的爸爸 ,一一離我遠去了。當年走街串巷賣瓜子的媽媽,遇見賣大鍋炒的瓜子還會給我買一袋,讓我拿家吃,那個經常在一起嗑瓜子喝茶水的閨蜜,估計我要去她那還會提前買點大瓜子,沏點好茶等著我……
日子嗑瓜子一般每天在喧鬧聲中默默走遠,想起那些與葵花子有著密切關聯的人,那些與我有著血脈相連的親人,還有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友,陪我走過孤獨寂寞快樂幸福時光的親們,想起他們,自會心溢溫暖,甚至淚流滿面。
馬彩虹的散文《想起那些與葵花籽有關的人》圍繞嗑瓜子、賣瓜子、插敘在姥姥家吃瓜子、炒瓜子等事情,寫出了媽媽的勤勞、姥姥的善良、創造生活的美好。寫散文好比「大網撒出,網眼很多,但是網的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魚……
我們講到形散,不是說讓作者面面俱到,要剪材得當,要突出重點,有詳寫有略寫。有的散文不感人的原因,大都是浮光掠影,重點地方沒有寫好,細節處理不當。本次大賽的散文有一部分參賽者能夠把握細節,細膩描寫一個事件的點,讀後使人感動。再比如《想起那些與葵花籽有關的人》一文,作者在寫了姥姥把瓜子多分給我後,又多分給了一個沒媽媽的外來人春生,引起孩子們的不滿後,作者這樣寫道:「姥姥說:唉!你們都是有媽的孩子,哪知道沒媽孩子的苦惱……說著說著,眼淚漫過她渾濁的眼睛,滴落在前衣襟,淚水把她褪色的衣服染的很鮮豔很明亮,我們從沒見姥姥哭,姥姥總說她的眼淚流幹了,把眼睛都泡瞎了,可今天她卻流淚了,而且還是大顆大顆的滾落下來,我們呆呆的站在那,傻傻的看著她一人默默地流淚,不知該怎麼辦。忽然就有了心疼的感覺。有人說,愛的最高境界就是心疼,那一刻,我們的心都疼了,我們懂得了愛,懂得了理解,懂得了感恩。」這些細膩的描寫,使人物感情飽滿,催人淚下……
散文在描寫完具體在場事件後,要在結尾或中間發表作者的感想或體會,起到畫龍點睛之妙用。能夠深化主題,提高文章的層次水平。光議論不敘述那不是散文,光鋪敘沒議論顯得平鋪直敘。就這次大賽來看,梁君的散文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適時進行議論,使父親犟的形象感到合理可愛;馬彩虹的文章《想起那些與葵花籽有關的人》在關鍵時候寫道:「瓜子不炒不香,明星不炒不紅,生活不炒不幸福!炒呀炒,炒出了全家人的幸福……
——摘自內蒙古興安盟作家協會副主席康國華《2016年<興安文學>散文大賽綜述》
歡迎您加入內蒙古烏蘭浩特市作家協會,聯繫電話:15598979588,15391095859,進入「紅城作家」微信公眾平臺,請掃描或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或添加微信號:hongchengzuojia
您看此文用 · 秒,轉發只需1秒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