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松竹梅並稱為「歲寒三友」,這三種植物也常常被詩人借來詠志,從古至今詩人描寫梅,蓮,蘭,菊,桃,梨,松,竹,柏的詩句層出不窮,倒是沒有專門描寫金絲楠木,楠木倒是有。
陸遊的《假山擬宛陵先生體》寫有:谷聲應鐘鼓,波影倒松楠。借問此何許,恐是廬山南。至於為什麼沒有金絲楠木,恐怕也是因金絲楠木是帝王之木,在陶宗儀《南村輟耕錄》當中就記載元代時期,楠木就已經在宮廷中廣泛應用。
楠木有三種:香楠、水楠、金絲楠,水楠質地軟,常常都是用來製造家具,金絲楠又是楠木當中最好的,因為生長極為緩慢,又帶著金絲,因此也叫「皇帝木」,是皇家專屬的符號,普通人還真不夠敢用。
清康熙時期,清朝國力強盛,在建築的選材上都以楠木為主,承德避暑山莊的主殿「澹泊敬誠」殿就是一座楠木大殿,除了承德避暑山莊之外,湖北施恩林博園還有一座「金絲楠木」祖屋,這間祖屋曾被估價8億,這間祖屋到底是何來歷呢?
祖屋的原主人楊大爺,是住在鳳縣大河鎮欄馬村,楊大爺小的時候就住在這間房子當中,他從小也是聽爺爺說過,自己祖上是清朝大官,這間祖屋是皇帝御賜,至於是真是假,楊大爺也無法確定。
在父親臨終前,又留下了關於這件祖屋的遺言,父親交代說:這房子是祖上留下的家業,很值錢,以後要是過不下去了,就把它給賣掉。以前楊大爺也不懂木房子值錢,但自己的兒子是做木頭生意,家裡面又面臨拆遷,他讓兒子找專家來看看這個房子。
雖然這個房子看起來十分破舊,就連大門都發了黴,可專家一看那木窗的雕工就知道這間房子價值非凡,專家取了一些木材進行鑑定,沒想到,這間祖屋竟然是由楠木打造而成的,而且90%以上的木料都是金絲楠木。
這間祖屋的歷史少說也有300多年了,專家根據現在金絲楠木價格和古董的定價估算出了一個億的天價,但這只是一個市面價格,若是要論拍賣價格,有可能能夠拍出七八億不止。
但也有可能一文不值,就目前國內的收藏界,還沒有誰願意花1億收購一間祖屋。金絲楠木祖屋的消息傳開之後,很多文物愛好者紛至沓來,可一聽說1個億的天價,也都失望而歸,也有人勸他捐出,但被楊大爺婉拒了。
在這些文物愛好者當中,有一個叫陳可忠的人,他是不僅是一位文物愛好者,同樣也是施恩林博園的人,他想要買下這棟祖屋,不過幾個兒子要價很高,幾千萬、幾個億的都有,陳可忠走了好幾趟,最終以100萬的價格談攏了。
陳可忠為了把這間祖屋搬出去,可沒少花心思,他請了專業的木工,一根一根將金絲楠木拆下去,又移到施恩重新修建起來,還花了不少的錢做修復工作,前前後後花費了300萬,不過最終還是將這間祖屋完美的保留了下來,也算是一種文化繼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