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塔爾科夫斯基之路

2020-11-20 新華網客戶端

  《鏡子》劇照

  《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在電影中祈禱》

  冰島導演希尼爾·保爾馬松2019年坎城電影節參賽作品《白色白色的一天》(A White,White Day)並沒有給我們帶來超過前作《凜冬兄弟》的觀影感受。這個故事甚至有些俗套,講述一個老警察在妻子車禍死亡後,通過家庭錄像帶發覺她曾經出軌,從而重新審視自己過往的親密關係,並最終選擇了釋然,依然相信自己的愛的故事。

  保爾馬松的電影語言和前作一樣用大面積的蒼白、灰藍傳遞給我們北歐的凜冽氣息。影片主人公一直在裝修的房子有如一艘船,我們總是通過圓圓的舷窗窺探新的來客——這顯然是關於家庭、關於作為空間的家的藝術形象。只是故事顯得有些薄弱,從而令導演在形式方面的構建流於空洞。

  父親歸來的那一天

  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是它的片名。它顯然來自於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的經典名作《鏡子》。《鏡子》的文學劇本名字在英語中就被譯作「White,White Day」。

  然而就像所有詩意的東西經過翻譯都容易減色一樣,正是這個英譯導致了人們對《鏡子》,對塔爾科夫斯基的誤解。

  《鏡子》是一本家庭影集,保爾馬松的電影則是家庭錄像帶——錄像帶裡埋藏著不能碰觸的傷痕。它所表達的情緒也和《鏡子》類似:中年男人對親人的愧疚感。然而,這種情感的飽滿度和真實感卻大打折扣。

  塔爾科夫斯基或許難懂,但絕不做作。虛假是他一生的敵人。

  《鏡子》文學劇本的名字是《белый,белыйдень》。它直接源自導演的父親,蘇聯大詩人阿爾謝尼·塔爾科夫斯基的詩歌《明亮的一天》:

  明亮的一天

  ——阿爾謝尼·塔爾科夫斯基

  茉莉花下有一塊石頭,

  石頭下面埋藏著寶藏。

  父親出現在小路上,

  這一天是多麼、多麼雪亮。

  銀色的白楊花枝亂顫,

  洋玫瑰也在怒放,

  薔薇花緊跟著蔓延,

  乳白的草地也不遑多讓。

  我從來沒有

  幸福成今天這樣,

  我從來沒有

  幸福成今天這樣。

  此刻無法復返

  也不能用語言去描述,

  這個花園滿滿神聖的氣息

  有如天堂。

  俄文中,белый作為與「白色」密切關聯的一個詞,在這裡卻並不是像大多數觀眾對塔爾科夫斯基的判斷,是「白茫茫」或「蒼白」的。阿爾謝尼的這首詩,是以10歲兒子的視角寫的:1943年的一天,他從衛國戰爭前線回到疏散的家中——二戰時蘇聯的文學家、藝術家是實打實在前線打仗的,有很多人在戰鬥中犧牲,絕不是作秀,那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恥辱。阿爾謝尼因為體檢不合格申請了三次才被徵兵,最終受傷,二級傷殘。

  父親的意外到來(出現在小路上)讓一雙兒女驚喜萬分。《鏡子》中,英俊的、穿著軍官制服的36歲的父親(演員揚科夫斯基和阿爾謝尼長得極像)懷裡擁著兒女,他背過臉去,怕被人看見自己的淚。那一幕實實在在地發生過。

  漫長的離別,戰時的狀態,對於十歲的、意識中急需要父親形象的男孩,這一天就是突如其來的幸福吧。他埋頭在父親的手掌裡,感受著他陌生的軍便服的氣味——父親從前線帶回來的火藥、帆布包、菸草、生鞣皮革的氣息。突然天色變得如此明朗,以至於明亮得有些刺目,但他不會用其他的修辭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只會用最簡單的「雪亮雪亮的」來表達這種「有如天堂」之感。

  真的是如此嗎?

  是,又不是。

  被父親遺忘的角落

  真實的是男孩對於父親形象的期待,因為他仿佛從沒在家裡住過,事實上,男孩和母親、妹妹是被父親遺忘的角落。

  用今天的話說,阿爾謝尼是個「渣男」。他在大學女同學眼裡好像「東方童話故事中的王子」,他的羅曼史極為豐富,大概足夠拍成《回家的誘惑》外加一部《意難忘》。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母子三人吃了很多的苦——不僅是物質、金錢的赤貧,更是父親的缺席帶來的白眼、屈辱。

  所以,父親筆下這種宛若天堂的幸福,越發殘忍。

  那個「明亮的一天」,後來又發生了什麼呢?

  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的妹妹馬琳娜在回憶錄中寫道:

  「不遠處,有一個身材勻稱的穿軍裝的男人。他正在望著我。我怎麼也沒料到會看見爸爸卻認不出他來……我就這樣跟爸爸一起回了家。一開始是快樂然而雜亂無章的寒暄,隨後開始問我們的生活,問學校,問奶奶。然後爸爸解開包,把小禮物掏出來……媽媽是一直在場的——這是她的節日。但是她的臉上依然留有苦澀以及略顯可笑的隔膜的表情——是啊,幸福,阿爾謝尼來了,孩子們很快活,因為這是他們的爸爸。他們的爸爸,但不是我的丈夫……爸爸準備到莫斯科去,說明了想帶我到莫斯科去,就帶我一個,不帶安德烈。這很可怕。為什麼媽媽沒有要求他都帶上?或許她羞於啟齒,因為他要到另一個妻子那裡。或許她覺得,對於安德烈來說這正是磨鍊意志力的好時機……爸爸抱著我,安德烈走在後面送我們。在爸爸的肩頭,我看見他淚流滿面,要知道,他可是從不哭的。」

  就在這一天,他和母親送父親和妹妹去火車站。回來的時候,他一言不發,和母親並排走著。那一刻他似乎長大了。

  當男孩經過叛逆期,考入電影學院,最終成為世界級大導演以後,在親密關係方面和父親一樣走了一條多彩而曲折的道路。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有三個兒子,分別是不同的母親所生。他把更多的愛給了二兒子,不僅也叫他安德烈,還一直帶在身邊,從三歲時拍《鏡子》就一直在片場……但他並沒有要求兒子做導演,只是培養他,包括教他剪輯。在瑞典拍《犧牲》時,在片場,他告訴兒子,英格瑪·伯格曼的兒子就在現場工作,將來你也要這麼做。

  但小安德烈長大以後,或許因為頂著父親的名聲壓力太大的緣故,在很長時間裡都沒有從事過電影工作,他的專業是歷史學與考古學。

  平時他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生活,同時負責塔爾科夫斯基基金會,只是在近年,偶然的機會他拍了一部關於父親的紀錄片,反響還不錯,他才繼續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2019年,他帶著新作,關於父親的紀錄片《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在電影中祈禱》來到威尼斯電影節參加展映,並大獲好評。

  但是,好在哪裡?

  回到「明亮的一天」

  因為這是小安德烈從父親留下的600多小時採訪素材中,仿佛「雕刻時光」一般,在一個多小時中儘可能清晰地為我們展示了導演關於藝術、創作、宗教的思想,從而似乎解答了我們的某些疑惑?

  還是要回到那個「明亮的一天」,這部紀錄片正是以阿爾謝尼·塔爾科夫斯基親自朗讀的《白日》開場的。所有的答案都要從《鏡子》中尋找。

  儘管小安德烈當時只有三歲,但是拍攝板棚燃燒的場面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記憶裡。這是驚人的,因為這仿佛是他把父親的童年經驗重新體驗了一遍。《鏡子》中,導演將自己童年記憶中深刻的一場大火成功轉換為影像。正是這場大火喚醒了影片主人公的某種回憶:「媽媽,你還記得那場大火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嗎?」

  影片從這裡轉入正題。

  有很多觀眾抱怨《鏡子》「晦澀難懂」。但《在電影中祈禱》裡,塔爾科夫斯基講了這樣一個事情:某次映後,進場打掃的保潔阿姨聽到觀眾說看不懂,她感到很詫異。她說她喜歡這部電影,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男人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想起之前那些被他傷害過的親人,他要懺悔。

  驚嘆!

  電影院的保潔阿姨常常比「影評家」更看得明白。但是,《鏡子》並不是一部家庭倫理劇。誠然,塔爾科夫斯基和父母的關係是其中的基本元素。影片開頭,少年治療口吃的紀錄片意味著「我終於可以說話了」——我們總是傷害最親近的人,卻又無法表達我們的愛。越是親人,越是難以說出口。終於可以表達了——這部影片對於塔爾科夫斯基來說意義非凡。不僅僅因為借拍這部影片他得以重新審視自己與父母的關係——這個工作在拍片之前就已經完成。它不是關於家庭成員之間原諒或救贖的故事,它不是通俗的情節劇——最後,一家人大團圓,或一家人互相開撕,甚至全部死去。它更不是弗洛伊德式的弒父故事或性的驅力。不,都不是。這些都是慣常的、可以說有些媚俗的思路。我們知道弗洛伊德在文學批評領域最大的影響是他用性慾的驅力,用「俄狄浦斯情結」解釋了《哈姆雷特》。但是,知道塔爾科夫斯基是怎麼解釋的嗎?他說,哈姆雷特最大的問題,就是他要重振乾坤,要修補這個「脫了節的世界」,並為此使用暴力——果然是熟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

  最重要的是,在對《鏡子》十八次剪輯之後,塔爾科夫斯基終於找到了電影中的「詩」究竟為何物:詩,不是無病呻吟,而是一種世界觀,是一種哲學,是一種邏輯,是此岸世界與彼岸世界之間的關係。詩意,是超驗層面的,真正的藝術家都是真正的詩人。這個意思指的是,詩人不是一種技術性的職業,而是一種帶有先知色彩的智慧。

  我們說達·文西是畫家、巴赫是作曲家是狹隘的,因為遠遠低估了他們。他們都是真正意義上的詩人。這一點真的非常重要,舍此,我們將無法真正抵達塔爾科夫斯基。詩,就是塔爾科夫斯基一家的真正紐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們一直深愛著彼此,即便在最艱難的時刻。

  導演承認,父親關於詩的看法,關於俄羅斯文學、藝術、哲學的全部看法,都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母親在困頓中的不懈努力,靠在學校裡打雜,培養他學鋼琴、美術(還有每天給他讀託爾斯泰),直到他成為一個導演。當然他們不是沒有過隔閡。在《鏡子》中,他在詩的層面認識自己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我們看不到其中有任何「怨恨」。這部電影也正是用詩的紐帶剪輯成功的。這個紐帶說的就是人的精神復甦的可能性。這是帶有啟示錄色彩和強烈的超驗性的。阿爾謝尼通過詩歌,安德烈通過電影,他們認出並理解了彼此。他們都將自己的工作視為使命。儘管這樣說,如果從女性作出的犧牲、孩子遭受的傷害來看,我們這些吃瓜觀眾總會「到底意難平」。

  然而,我們跳出家庭倫理來看,他們又是如此相似的一對父子,他們都明白,如果沒有使命感,藝術家便不再是藝術家。所以,塔爾科夫斯基才會說,藝術就是祈禱。

  藝術是祈禱

  在電影中祈禱,祈禱什麼?

  塔爾科夫斯基回答:越是邪惡佔據上風的時代,我們越需要藝術。藝術就是……人只要活著,就會不斷地從事藝術創作。他經由創造活動與造物主相連。藝術是祈禱——這解釋了一切,人通過藝術表達希望,不建立在精神層面上的事物,都與藝術無關。

  唯此,我們才能理解《潛行者》中,潛行者的那段話:

  這是——謊言!謊言!你們……你們都錯了!潛行者不用進密室!潛行者……是不能夠帶著私利心進禁區的!不能;想一想野豬吧!沒錯,你們說得對,我只是個蟲豸,我對這個世界沒有什麼貢獻,在這裡我也做不了什麼……我和妻子受不了無所事事!我沒有朋友,也不可能有朋友,但我所有的是你們剝奪不了的!我所有的一切都被奪走了——那裡,在那鐵絲網的後面。我所有的都在這裡。明白嗎!這裡!在禁區裡!我的幸福、我的自由、我的優勢——都在這裡!我帶那些像我一樣不幸、痛苦的人來這裡。他們……他們什麼都不再希望了!而我能!明白嗎,我能幫助他們!誰都幫不了他們,而我——一個蟲豸(大喊),我——我能!我幸福得要大哭,我能幫助他們。就是這些!我別的什麼都不要。

  小安德烈通過這部紀錄片的剪輯,無疑也成為這條紐帶上的一環。《在電影中祈禱》或許並不是多麼偉大的紀錄片,但無疑能看到導演對於父親電影的真正理解。雖然他一直以來只能算半個「圈內人」,但的確經由他,我們能找到真正的通往塔爾科夫斯基之路。

  小安德烈正是1986年在坎城電影節代替癌症晚期的父親去領取「費比西」獎的那個孩子——今天再看一眼那年的「金棕櫚」獲獎作品,當時評審團的評委們是多麼輕率(不過似乎總是如此)!當年,小安德烈登上領獎臺,他仿佛就是《犧牲》結尾中那個孩子從海邊走到了舞臺上;這部至今被低估的傑作,正是對我們今天的世界危機先知般的預言;小安德烈帶著《在電影中祈禱》來到威尼斯,這個父親從《伊萬的童年》開始的起點,讓這條紐帶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黑擇明

相關焦點

  • 日劇:《通往婚紗之路》
    日劇:《通往婚紗之路》 2000年07月28日 17:19    > 片長:13集 主演:反町隆史 和久井映見 劇情:  《通往婚紗之路》的男主角是日本電視劇界的四大天王之一反町隆史
  • 新番點評:強襲魔女通往柏林之路
    強襲魔女通往柏林之路,2020/20,原創企劃。
  • 通往奴役之路(卡通版)——國人必看
    一旦開始,「計劃主義者們」就再也停不下來。你的懲罰被「計劃」了如果你被炒魷魚了,你面對的很可能是行刑隊。哈耶克出版《通往奴役之路》(TheRoadtoSerfdom)的時候是1944年,這本書後來被翻譯成超過20種語言出版。
  • 通往富婆之路的新一天開始了
    通往富婆之路的新一天開始啦!太陽起了我也起,我是人間小甜餅!賺錢能治癒一切矯情,有錢能治癒一切自卑!今日份的快樂,開始正常營業了。
  • 甚平與「通往太陽之路」
    甚平哪怕窮盡生命也「必將建立起魚人族的通往太陽之路」——這恐怕也就是甚平藏於心底,沒能說完的那句夢想口號。
  • 《權力的遊戲》第三季,通往鐵王座之路是用血來送行,凜冬將至
    《權力的遊戲》第三季,通往鐵王座之路導語:《權力的遊戲》第三季,通往鐵王座之路是用血來送行,凜冬將至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繼續跟大家聊一聊《權利的遊戲》第三季,在經過前兩季的鋪墊,第三季也開始進入了整部劇的中端
  • 劉業進:2019推薦書目——通往自由之路
    文 | 劉業進,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由作者授權首發- 通往自由之路:柏克與凱恩斯 -1.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著,李井奎 譯:《通往繁榮之路》,中國人民大學,2016年但凡了解一點經濟學知識的人都知道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大名。凱恩斯是20世紀著名經濟學家,英國人,師從馬歇爾。凱恩斯最流行的作品是其1936年出版的被認為奠定了主流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基礎的《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
  • TV動畫《強襲魔女:通往柏林之路》第2彈PV公開,2020年播出
    TV動畫《第501統合戰鬥航空團 強襲魔女 ROAD to BERLIN》(強襲魔女:通往柏林之路)將於2020年10月播出,官方公開了第2彈PV
  • 《埃涅阿斯紀》:通往崇高之路
    《埃涅阿斯紀》是通往崇高之路,這求索之旅的答案,則在於苦難。文末彩蛋:埃涅阿斯一行逃離了迦太基後,正好逢上了父親的祭日。埃涅阿斯就地舉行祭祀,並對隨行的族人發表了如下講話:更通俗一點就是:啊,我要為你們安排一次賽艇活動!大家都比量比量,看誰跑得快。
  • True 新世界 紫薇是通往罪惡的撒旦之路?
    最近,默默看到一則特別有意思的新聞,基督徒作家馬克·梅傑警告女性:自慰是通往撒旦的直接通路。
  • 湖北五腦山:四季繽紛之路通往絢麗多彩田園
    五腦山四季繽紛之路位於麻城市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側,這條繽紛之路長4.4公裡,是未來五腦山大旅遊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連接整個麻城市旅遊風景區、秀美鄉村的示範路。五腦山四季繽紛之路,四季精彩紛呈;春有百花爭奇鬥豔,夏賞紫薇芬芳格外鮮豔,秋遊紅葉詩書漫捲,冬品茶梅賽神仙。
  • 開往毛伊島哈納之路的終極指南
    在這個通往哈納之路的指南中,我們將與您分享最好的通往哈納的道路,並提供一些驅動道路到哈納的提示,以便您可以獲得最佳體驗!通往哈納指南的終極之路哈納高速公路是一條64.4英裡(103.6公裡)長的雙車道公路,連接卡胡盧伊和毛伊島東部的哈納鎮。雖然Hana距離Kahului只有大約52英裡(84公裡),但是大約需要2.5小時才能開車!
  • 電視劇《中國地》:挖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
    先說通往清風嶺的路。有兩條,一條大道,一條小道,最後都被封鎖了。清風嶺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地,仰仗了其天然的地形,懸崖峭壁,易守難攻,鬼子折騰了十幾回,都沒有拿下。當這兩條路被封鎖之後,日子就沒有辦法過下去了。生計首先就是個大問題,雖說是自給自足,可成為一座孤島的中國地堅持不了多久。再說,武器彈藥不能自己生產,路被封鎖之後,戰鬥力也就會逐漸地喪失。
  • 《通往春天的列車》撲街!這次「票房女王」任素汐為什麼不靈了?
    最近她的新片《通往春天的列車》上映了。1《通往春天的列車》是小成本製作,講的故事非常簡單。男主大川是齊齊哈爾一座工廠裡的工人,工廠效益不好,便把大川給裁了,好在大川能拿到4萬塊錢的補償金。大川開始了艱辛的賺錢之路,到各個餐館找臨時招工,還自己拿著魚竿去釣魚,用釣來的魚去菜市場換肉。
  • 第五章:通往奧達木·帕夏麻扎之路_鳳凰網
    幾個在路邊倚著摩託車閒聊的青年告訴努爾,通往奧達木·帕夏麻扎的關卡有鐵門上鎖。他們建議我們去村公所。村公所大鐵門後面的一張木繩床上,四個長相蠢笨的男子側臥其上。努爾用維吾爾語說明來意。其中一名瘦子露出未經世面的恐慌,帶領我們走進一間水泥平房。平房裡長長的過道一邊是一間又一間房門緊閉的辦公室。過道盡頭的一間房子裡傳來鐵鍋炒菜的聲音。我們循聲而入。努爾又是一番解釋。
  • 《空山鳥語》自由之路
    「只有足夠的快才能掌握自己的生命」,墨鴉用自己的生命為白鳳打開一條通往自由的生命之路,他很清楚自己的命運,他坦然接受了這命運,讓白鳳去實現自己沒能實現的自由之路。
  • 南都觀影團觀賞《通往春天的列車》
    由李驥導演,李岷城、任素汐、何巍然等實力派演員聯袂出演的《通往春天的列車》已於9月17日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影片以中國當代「小鎮青年」為主要刻畫對象,講述以李大川和妻子蘇芳為代表的一眾平凡小人物為生活奔波的故事。
  • 【本周新片】《通往春天的列車》草根夫妻走到絕處,通往出路
    >萬達影城特惠促銷、包場、團體票、廣告聯繫電話:13998236373(微信同步)業務範圍:瀋陽、撫順、盤錦、朝陽、遼陽、錦州、阜新、本溪、鞍山電影《通往春天的列車男主李岷城是口碑絕佳的實力派演員,在不少影視劇中都有精彩的表演。
  • 今天來認識一下魏瑪犬——通往聖湖之路
    英文名:Weimaraner體重:30~40kg(公)25~35kg(母)肩高:59~70cm(公)57~65cm(母)原產地:德國聖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