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視頻文稿。
為什麼這次不是視頻呢?
這是因為匆忙出逃巴黎的免子沒有帶拍攝裝備
為了保證我們每期視頻的質量,我們決定
不錄視頻
話不多說,請大家觀看正片閱讀正文
aka. 一篇一張圖都沒有的6000字純乾貨
張:大家好,我是剛畢業的裁縫張。
免:大家好,我是免子。首先恭喜小張同學蛻變為社會老張。今天我們藉此機會,為大家具體講一講時裝設計、戲服設計、時裝製作、戲服製作的區別,同時也回答一下微博和b站上大家對於這四個專業的疑問。
張:雖然我們是把設計和製作分開來講,但具體還是要看學校的專業設置。有的地方製作是和設計在一起,有的則會單獨分出來。
時裝設計
免:在這四個專業之中,時裝設計大概是最為人熟知的。說到時裝設計大家先想到的可能是fancy的四大時裝周秀場。這確實是一部分,但並不是全部。大家穿的每一件衣服背後都有一個悲慘的服裝設計師。我們在學校學的內容基本就是怎麼設計衣服,以及如何使用一些設計方法轉化你的靈感。時裝設計是一個很泛泛的說法,其實還分男裝、女裝、童裝之類,具體還是要看各院校的專業設置。畢業之後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業方向是去服裝公司打工,或者自己設立品牌。張:那買手和公關這類是服裝設計專業可能的職業方向嗎?免:其實買手、公關更多需要市場營銷方面的專業知識。時裝設計專業其他的出路包括但不限於造型師,流行趨勢分析師,還有換專業(苦笑)。免:最簡單的例子是我們每年都會聽到Pantone潘通發布了明年的流行色,或者別的公司在面料顏色等各個方面推出來年的流行趨勢靈感集。流行趨勢分析師就是在這種公司裡分析趨勢的人。戲服設計
張:戲服設計大家看名字就知道,是專門為舞臺劇、音樂劇、影視劇還有各種各樣的演出設計服裝的一個專業。我覺得它和服裝設計最大的區別就是服裝設計師會從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汲取靈感並將它們轉化為一些新的日常產品,但戲服設計師則更加局限於一部劇的劇本和導演的解讀。另外戲服設計的對象是單獨的個人。設計師會按照角色的性格和背景設定調研某個特定時期或群體的服裝特徵,並將它應用在戲服之上。免:那這個專業畢業之後是不是一般會去劇團或者影視公司呀?張:是的。畢業後可以做影視戲劇的服裝設計師。但是除此之外還可以去做設計師助理或者跟劇組做服裝快換。設計師和助理一般都是自由職業者。一部戲或者一部電影如果需要服裝設計師的話,他們就會和你籤訂一個短期合同,這部戲開演以後合同就到期。張:據我了解多數設計師都是沒有經紀公司的。這是一個很靠人脈口口相傳的行業。不管是設計師還是助理,很少會在網上看到發布招募信息,一般都是這個導演認識這個設計師,這個設計師又認識另外一個剛起步的設計師,這樣組成一個設計和助理的團隊。但是在國內一些有名的電影服裝設計師會有自己的公司或者工作室。免:你剛才還提到了舞臺幕後一類的工作,這具體又是什麼?張:幕後最主要的就是服裝快換,也就是在一部戲演出期間,幫助演員換衣服的工作。以大型的百老匯音樂劇為例,一場戲下來一個人能換十幾套衣服,所以非常需要有人幫忙快速換裝。除此之外還要負責日常的服裝整理維護,包括洗衣服,熨燙,還有修補工作。舞臺幕後的工作也分兩種。一種是跟劇組,一種是跟劇院。跟劇組的服裝快換一般也都是短期合同,就是這部戲演多久你的合同就籤多久。張:這種理論上只要你工作不出太大差錯,應該是能一直留在那裡工作的。我認識一個在百老匯《獅子王》做燈光的技術人員,已經在這部戲幹了十幾年了。張:是的,但是多數人幹了幾年就會因為無聊換到別的劇組。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跟劇院的幕後工作。比如一些外百老匯或者地方劇院會定期製作自己的劇目或者頻繁引進巡演劇目。多數情況下這些劇場本身會有自己的服裝組。這時你就是和劇場而不是劇團籤合同了。舞臺戲劇服裝的架構比較簡單,基本上就是設計師+助理+幕後,但是影視劇一類規模又大錢又多的劇組裡面的人員結構就要複雜很多了。比如一部大型的年代戲,需要有人專門設計龍套的服裝,還要有人專門負責採購管理分配服裝,具體我就不在這裡多說了。
時裝製作
免:那接下來要講一講大家不太熟悉的製作方面。顧名思義,時裝製作就是,製作時裝 :) 學校一般教的主要是打版和立裁,不會深入涵蓋太多製作的技巧。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服裝製作能力的話,還是要去工作坊之類的地方實踐。免:當然不是啦。所有人都想去啊,但是哪裡有那麼多崗位呢。這種有高定大牌的Atelier工作坊好像是有專門的培訓項目,有點像是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感覺。比如香奈兒有專門做羽毛的工作坊,也有專門做山茶花的工作坊。免:工作坊主要還是給技術人員的,如果是版師的話,哪裡有設計師哪裡就會需要版師。或者也可以自己做定製。
戲服製作
張:和時裝製作相比,戲服製作更加偏向於定製。除了基礎的打版和縫紉以外,還會涉及到一些迎合戲服要求的專項學習,比如束腰、舞蹈服裝、武器盔甲鞋帽珠寶的製作等等。除此之外還會教授染布、服裝做舊等技藝。畢業之後主要有三種職業選擇。一種是做自由職業者,自己接訂單做衣服。這種似乎在英國比較常見。一種是去電影劇組工作。無論現代戲還是年代戲都需要一批人去製作或者修補戲服。還有一種就是去Costume Shop,也就是戲服工作室。戲服工作室在國內好像很少見,但它是美國的戲劇體系下非常重要的一環。比如百老匯的戲,服裝設計師畫好設計稿,挑好面料以後,都需要去聯繫各個工作室來幫他們把衣服做出來。張:是的。工作室一直都是獨立於設計團隊之外的。紐約的劇院大多負擔不起擁有自己的工作室,但紐約市有很多家獨立的戲服工作室,專門接各類舞臺劇和影視劇的訂單(百老匯和年代劇是他們的兩大支柱)。一般一個工作室會同時為十幾部戲製作服裝。多數戲劇學院還有規模比較大的地方劇院也會有自己的服裝工作室,專門為學校或者劇院服務。張:大部分設計師都是不太會做衣服的(微笑)。但是戲服工作室的服裝很貴,比如《魔法壞女巫》這部戲裡面的一件衣服輕輕鬆鬆就能值上萬美元。所以說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一些設計師不得不自己製作一些服裝,或找一些獨立的專做戲服的裁縫幫忙。因為不需要額外聘用他人或承擔工作室的租金,他們的收費一般會比工作室低很多。其實大部分情況下,小型戲劇的服裝都是買來或者租來的,不會有太多需要從頭製作的服裝。免:我們的微博和b站上有人留言想問一問這些專業的課程設置。其實每個學校的課程都有各自的側重點,所以大家如果考慮申請這些專業的話,最好還是自己去學校官網看看具體的課程安排。我們對其他學校沒有太深入的了解,所以想直接來講一講我們兩個人在各自學校的學習經歷,可以給大家一個更直觀的體驗。張:我在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戲劇系的production&design studio學習戲服設計。大家看到我這個非常繞的學歷就能看出來戲服設計只是戲劇系一個非常小的分支。整個戲劇系涵蓋表演、編劇、導演各個方面。我所在的這一專業專門負責戲劇的幕後工作,其中包含舞臺布景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音效設計和舞臺監督這五個領域分支。我們每年大概招收15個學生。大一一整年大家會一起學習所有五個領域的基礎知識,大二的課程就會開始因人而異。大二上學期每個人需要選擇兩個領域繼續學習,大二下學期開始則可以選擇繼續同時深入兩個領域,或改為專攻一項。我一開始選擇了服裝和布景,但大二下學期之後就決定只做服裝。除了平時的上課以外,學校還會安排我們參與戲劇系的演出工作。大一做的是一些基礎的服裝快換,大二會給高年級的同學做助理,到了大三大四就可以開始操刀設計。通過這樣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我們可以了解到舞臺服裝這一行業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需求。雖然每個學期學校只會安排我們做一部戲,但是整個戲劇系每年會有大大小小上百部演出,這些演出也都需要服裝設計,所以我除了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以外還接了很多這種私活。免:我在法國的ESMOD讀時裝設計。據說我的學校是世界上第一所教授服裝類的學校。我的課程內容主要是設計和製版兩個部分,另帶有一些補充的課程,比如說歷史、面料、市場營銷之類的。ESMOD是按照服裝類別進行板塊式教學的。比如說,一年級的內容就是襯衫、半裙和連衣裙,二年級的內容是休閒服裝和西裝,最後會有一個個人的Collection項目。設計課和製版課的內容一定程度上是有關係的。比如說這個單元主題是襯衫,那我們就會在製版課上先學幾個基本的襯衫樣式,同時在設計課上設計自己的襯衫,之後再在製版課上把這件襯衫做出來。到了三年級,我們會具體分成幾個專業來完成最後的畢業設計。這些專業包括高級定製、高級成衣、女裝、男裝、中性裝、童裝、針織、舞臺服裝、內衣和配件(也就是鞋包帽子圍巾之類的)。一般來說製版課的內容是通過紙筆實現的,不過我現在所在的是一個數位化教學班。雖然所有班級都需要學怎麼使用電腦軟體進行製版,但是比起普通的班級,我們會有更多的電腦製版實踐內容。· 如果能成為時裝設計師是不是每個服裝行業職位都需要經歷呢?謝謝。免:製作類一定要手。設計類最好會畫畫,但這不是必須。國外沒有什麼硬性標準,國內因為要參加藝考所以肯定還是要有一定繪畫功底的。張:戲服設計是一個比較看綜合實力的行業。你需要會讀劇本,分析角色,和導演演員溝通,做調研,知道怎麼挑衣服。設計稿只是傳達設計理念的一種工具而已,只要你把想要表達的東西準確傳達給導演和其他設計師,那就足夠了。我認識的設計師有些畫得很精美,有些設計稿像小孩子的塗鴉,有些甚至基本不動筆而是用拼貼畫展示自己的想法,這都要看個人喜好。· 在國外留學會有什麼不習慣嗎|・ω・`) 其實我也想出國留學但是總感覺很危險的樣子嗚嗚。本來計劃的是美國現在都改成英國了。免:危險倒還好,不要去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就沒什麼問題。張:不習慣的話總歸會有的,食物方面,語言溝通方面,文化方面一開始都會有些隔閡。但是適應一段時間就好。張:要看學校和專業。我們學校戲劇設計的研究生都是半工半讀。張:我們當時好像是80多個人裡面選了15個人,錄取率還算挺高的?這個專業申請比較看重作品集和面試,前期這兩項要好好準備。免:別的學校不清楚,我申請ESMOD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想法。但是開學時發現有的同學根本是零基礎,不會畫畫,不會用縫紉機,所以大概其實也沒有很難。根據老師的說法是,他們面試的時候主要還是看你有沒有想讀這個專業的熱情,你知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張:面試真的很重要。其實我當初的作品集跟戲劇一點關係都沒有,全都是時裝設計和一些手工作品。我覺得我能進我們studio主要就是面試表現得比較好,以及文書比較會扯。· 不知道博主對國內的服裝工程、服裝設計這2個專業有了解嗎,還想看國內學校專業和國外專業的對比與關聯。作為國內服裝專業的學生,希望能有一些關於未來發展和選擇的參考~免:我對這兩個專業沒有什麼了解,但是我在國內別的設計類專業讀過一年,只能籠統地講講對國內外教育的體驗。感覺我算比較特殊的個例,不管在國內國外的學校我的課程表都很滿,一周五天基本都是從早上到晚。課程方面,國內會多很多通識教育,而我在ESMOD是幾乎沒有通識教育只有專業課的。對於藝術專業來說,國外院校的老師可能會更有啟發性吧(當然這還是要取決於老師個人)。唯一一門我在國內國外都上過的是Photoshop。國內更加注重技術,那個時候天天ps作業也能做到半夜。國外的老師就上課教完操作,做完課堂練習就完事,但是在日常的設計作業中會不斷應用到課上的基本內容。· 其實我原來也考慮過戲服設計,但後來覺得這是一項很藝術性工作,也許不是去學就能學會的(就像畫畫和作曲),或者說其實是擔心自己在將來不能做得特別出彩,也會擔心大家會不會不喜歡我的設計,最後還是打算當成愛好了。替有類似考慮的小朋友問一問,對這種情況有沒有什麼建議呀?免:不會所有人都喜歡你的設計的!並不是做得出彩才去做,大家做設計很多時候真的都是靠愛發電。藝術本來就是個主觀的東西,所以不要太在乎其他人對你的作品的評價。張:我感覺戲服設計是最不純藝術的藝術性工作之一。因為之前也講過它太看綜合實力了,畫畫只佔工作的很小一部分。它的重點不是你畫的好不好看,而是你能不能通過服裝這一媒介去幫助塑造劇中的人物形象。關於擔心大家會不會喜歡你的設計這點,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先要邁過自我懷疑的這道坎,不要以他人的眼光為評判標準。你覺得好的設計總有些人就是不喜歡,一直想著會不會有人喜歡你的設計會很累。而且戲劇非常有意思的一點就是任何設計都不是一個人的成果,而是導演和一群設計師共同搭建出來的。如果有人對我的設計有意見我會去和他們探討,必要的時候我會修改設計方案。只要最終呈現的結果得到整個團隊包括演員的肯定,我就滿足了。張:我媽喜歡時尚和藝術,我爸從小帶著我做手工,所以我肯定是有家庭影響在的。
今天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收看閱讀。有一小部分問題由於我們經驗有限,因此沒有回答。希望我們兩個不成熟社會人的小小經驗之談對大家的專業選擇有所幫助。順祝聖誕新年快樂。
- 哎我們是不是還有一個束腰的視頻還沒做
- emmmmm,這個我們明年再說吧……
大家好我是裁縫張
主業是紐約大學舞臺服裝設計學生
副業是裁縫以及服裝歷史愛好者
個人網站:www.clairezhangyx.com
Ins: clairezhangyx
微博:_裁縫張_
掃碼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