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搜索,綜合:人民網、央視新聞、福建日報、海外網、環球時報等報導
2016年,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曾以一句「不要等到路燈熄滅,才感受到它帶來的光明」隱喻臺海時局。如今看來,簡直是帶著強烈畫面感的「神預言」。
8月15日,臺灣發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無預警停電,島內17個縣市受影響,全臺幾乎黑了一半。
在人類已經邁入21世紀文明的今天,臺灣地區竟發生如此「燈下黑」式災難,且時長達5個小時!有臺媒不禁感嘆,簡直是一部世紀災難片,臺灣自己就能整垮自己。
一個慘字都不夠形容
不久前,臺灣居民打招呼方式變為:「你家停電了嗎?」
據央視新聞報導,「8·15」大停電,共造成除花蓮、臺東之外的17縣市斷續停電,總共668萬用戶因此受到影響。《中時電子報》稱,此次停電不僅造成3起火警,更釀成1人死亡的慘劇,這也是臺灣地區18年來最嚴重的停電事故。
據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統計,工業局轄下工業區有119家因停電遭受損失,直接損失約4159萬元(新臺幣),停工及間接損失約3188萬元(新臺幣)。有業界人士指出,此次斷電給臺灣產業造成的損失恐高達上億元(新臺幣)。
海外網稱,「8·15」停電嚴重攪亂臺民眾生活,島內一個「慘」字簡直都不夠形容!
大停電後,不少網友也爆出匪夷所思的事故。其中,一位在醫院腸胃科工作的醫師被人在社交網站上問道「你那停電了嗎?」醫師竟無奈說出本次最慘災情:「大腸鏡剛插進去」!不禁讓網友一片愕然。
有學者憂心,島內各界怨聲四起,此次供電危機恐怕也會影響外界的投資意願。臺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也表示,這次全臺大停電,民眾的憤怒已經拉升至最高點,如果臺當局對缺電依然無感,民進黨接下來恐怕會面對全面執政危機。
上述事故發生後,臺灣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李世光、臺灣「中油」公司董事長陳金德因「8·15」大停電引咎辭職、倉皇下課。
民進黨經調查宣稱,臺灣「中油」公司員工在操作桃園大潭電廠供氣系統時未遵守標準作業程序,讓自動控制系統發出「異常」信號,導致供氣中斷,引發大規模停電。此外,當局強調,此次全臺大停電是「電力穩定性與管理問題」。
錯誤的政策點不亮臺灣
然而,民進黨當局真的把所有真相告訴民眾了嗎?
《福建日報》稱,早在7月29日,臺灣花蓮和平電廠一座輸電塔被強颱風吹塌,島內供電亮起紅燈。8月14日,和平電廠鐵塔剛修好,又出現1號機破管意外。 8月15日更大的停電危機襲來,電力紅燈直接跳成「黑燈」。
對此,臺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島內供電情況走到今日的地步,絕非大潭斷氣單一事件所導致。這次的停電反映蔡當局的能源轉型政策存在重大隱憂,李世光下臺是為了承擔政治責任,但蔡當局更要做的是重新檢討能源轉型方案,做必要調整。
此外,中國臺灣網報導,臺資深媒體人李豔秋強調,蔡英文如果連日常用電都無法正常供應,想做完這個任期想都不用想。
《福建日報》報導稱,島內出現的這系列電力危機表面上看是「天災」和「人為疏失」,事實上卻反映了民進黨當局在能源政策上的政治操弄和無能無為。2013年以來,臺灣多次發生反核遊行,民進黨為騙選票,藉機推波助瀾,高喊「用愛發電」,提出要提前到2025年建「非核家園」。為實踐「非核家園」,不僅貢獻了「用愛發電」一詞,還一再灌輸「臺灣不缺電」的假象。但無論是「執政」前說的「沒有核電,臺灣也不缺電」,還是「執政」後蔡英文再三保證的「缺電不會是選項」,都禁不起「8.15」全臺一片漆黑的考驗。
對此,中國國民黨前黨主席洪秀柱表示,蔡當局不願意面對「缺電」的事實,不斷地迴避問題的根本,竟拿一個基層的中油員工當作脫罪的「箭靶」,這樣的行為實在令人不齒。洪秀柱諷刺稱,蔡英文當局「錯誤的政策,點不亮臺灣」。
誰是臺灣歷史罪人?
《福建日報》指出,大停電給蔡英文打了一個大耳光,而就在大停電的前一天,親綠機構「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最新民調,蔡英文的支持率僅29.8%,再創新低。該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表示,這是蔡英文上任至今,民意支持最低的時刻,這是系統性的併發症。他指出,蔡英文拼經濟表現民眾高度不滿;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又看不到出路……
此外,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梁文韜也表示,根據民調數據,已經有一半的民進黨支持者不挺蔡英文。面對如此不堪的數字,蔡英文應該感到慶幸,如果民調在大停電後晚一天推出,這數字不知會不會直奔一字頭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由臺灣天空傳媒發起的一項關於「誰是臺灣歷史罪人」的評選顯示,李登輝和蔡英文高居前兩位。報導指出,上任才一年多,蔡英文就力挫「群雄」,高居歷史罪人榜榜眼,堪稱拍案驚奇。對此,有島內民眾認為,蔡英文只是一個不知民間疾苦的大小姐,根本不具備治理臺灣的能力。
對於此次災難性大停電,海峽新幹線報導稱,一片漆黑中,有人看到了民生的苦悶,有人看到了一戳即破的政治謊言和無所不在的政治博弈,有人看到了從臺軍方到公企管理的散漫和混亂,有人更看到了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有負蒼天,認為這次停電是壓垮蔡英文民調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