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在你心目中的印象是什麼?恐怕不外乎冷豔、另類、神秘、我行我素、很會唱歌,特別是在面對媒體的採訪的時候,王菲那種骨子裡北京女孩的坦率、不矯揉造作直接表露無餘,她看似直言直語說話不留餘地情商不高,其實在任何時候不管是對她感情生活的旁敲側擊還是點名道姓謝霆鋒,她都巧妙應對「敏感」問題時的智慧也遠非其他歌手要麼慌亂無措、要麼顧左右言他所能比擬的。
有人說她毫無感情地唱著別人的傷痛別人的感動。其實我覺得,就連她對自己的感情也是乾淨利落,愛就愛,不愛就分開,從不拖泥帶水或者謾罵詆毀。
但是在當時經歷了長達差不多兩年和竇唯婚變、與謝霆鋒的分分合合而處於娛樂焦點之後,也頗受影響而深居簡出的王菲終於繼兩年前《寓言》專輯之後推出了《將愛》。
當時的北京流行「簡稱語」,比如把「中年發胖的白領」稱為「中發白」,很多白領或「圈裡人」把它當作一種遊戲,看來王菲也很喜歡。所以專輯中有許多這樣的二字歌名,比如《旋木》就是旋轉木馬的意思,《美錯》即美麗的錯誤,《陽寶》指陽光寶貝,《將愛》是將愛進行到底。有些媒體和歌迷覺得匪夷所思,王菲耐心地跟他們解釋,真的沒什麼含義,就是好玩而已,歌名本來就是符號。
《將愛》這張專輯被稱為王菲的封山之作,在2004年獲得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年度十大唱片獎」、「臺灣中國時報年度十大華語專輯第一位」等獎項,如果說封山也算非常完美的結尾。可惜的是專輯出來後很多樂評人都說對比之前王菲在百代的專輯沒有什麼進步,還是在延續之前的路線,王菲一貫地沒有回應,直到那年金曲獎上那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獲獎感言「我會唱歌這個我知道,所以對於這個金曲獎評委對我的肯定,我也給予充分的肯定」。王菲之前訪問說過,她做專輯就是憑著感覺做的,沒有想過說必須要怎麼樣。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始終沒有第二個類似於王菲這種風格的音樂或者歌手出現。
同名專輯《將愛》這個愛,不止愛情。整首歌偏搖滾,清晰傳達對「愛」的態度:進行到底。在這首歌中,王菲乾脆利落的吐字,風風火火,強調「為信念進行到底」的堅持,個人風格分明熱烈。還記得自己記得第一次聽《將愛》,總覺得歌曲太激烈有點聽不來,然後後來發現越來越好聽,今天重溫,依然還是當初的感覺,只是物是人非,無盡感傷。
而在當時便有人覺得《將愛》中王菲的聲音變得更溫暖,在公眾前的表現也沒有麼拒人於千裡之外了,王菲回答說:「我從不覺得自己有多冷,也就無所謂多親和。我不否認性格上有被動和不熱情的一面,在媒體上被體現出來就成了『冷』,我只能說你只看到我的一面。」
所以我更喜歡王菲後期的作品,從歌曲可以感覺到得到她已從各種具體的情感描述中抽離出來,仿佛站在一個高點俯瞰過往和眾生。歌曲更加包容。少了些強烈的悲喜,多了些成熟後的從容和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