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小姐妹們被陳芊芊甜的不要不要的,想談一場甜甜的戀愛的時候,我反而回想起《螢火之森》中,螢和銀的戀情。
我認為最甜的戀愛不過於初戀了。初戀,是懵懂的兩個人跌跌撞撞在一起逐漸成長的過程,那時候幹的蠢事,可能現在回憶起來也會笑出聲,但最苦澀的也是初戀,在一起的時候有多甜蜜,分別時就有多痛苦。
《螢火之森》
迷路女孩螢的哭聲引來了面具少年,他用一根木棒牽著螢離開森林。這根木棒便是他們之間的距離,近在咫尺卻遠過萬水千山,不可逾越,因為他「被人類觸碰的話就會消失。消失,就是消滅的意思。」
但是螢卻始終想要觸碰阿銀,並開始了數次努力,螢想盡辦法去觸碰阿銀,而阿銀總是輕描淡寫的避開,其實,這可以認為是他們之間的玩耍了。阿銀每天都在等著螢來,陪她度過了一整個夏天。
約定俗成,每年夏天,螢都來見他,一起舔雪糕,一起穿過流水走過小橋,一起捉迷藏,一起欣賞景色。他為她摘下來掛到樹枝上的帽子,為她擋住其它的妖怪,只要在他身後走著,她就覺得無比安心。
阿銀溫暖的讓人悲傷。他屬於妖怪的世界,卻有一顆人類的心。一張面具掩蓋了他的所有表情,他的臉上,是微笑還是悲傷?所有的妖怪都在勸他,不要和人類在一起,要不然你會消失,他卻只說謝謝。妖怪們醜陋嚇人,卻非常愛他疼惜他,就像家人一樣,但他們無法給予少年人類的情感。螢看不到他微笑、皺眉、或是難過,她唯有在朝夕相處的陪伴中,用一顆純真的心去解讀另一顆同樣的心。
漸漸地,螢不再選擇去觸碰他,她哭著和他約定:「不論發生什麼事,你都不可以碰我哦!」即使從樹上摔下來,即使會受傷,也不會比失去他更疼的了。--------這一次,是她不讓他靠近。
螢知道時間總有一天會將他們分開,她害怕再也見不到面具下那雙明亮的眼睛,他微笑的側臉,備受煎熬,不止是夏天,還有冬天、春天、秋天,她都想要見他,想要觸碰他.........但她要忍住。
最後一年的那個夏天,阿銀帶著螢去了真正妖怪祭典,他說這是他們的約會。堅硬的木棒換成了柔軟的布條,羈絆取代了距離。可是少年被迷路的小孩碰到,銀化為流螢散開,身體一點一滴消散,他帶著笑容張開雙臂:「螢,來擁抱我吧」。
這個擁抱,一生一世的僅此一次。少女衝過去,擁抱了她最想抱住的那個人。極度的快樂不過短短幾秒,隨即跌落到最無助最無力最不可挽回的境遇裡。最幸福的那一刻變成最悲傷的那一刻。螢擁抱住了一顆她摯愛卻消失的靈魂。在少女的淚光裡,在少年的螢光裡,有最後的告白,最節制的深情,卻沒有一點點求之不得的無奈。
銀就像一個純白的夢,乾淨單純,能溫柔得讓人心裡被一層溫暖的雪覆蓋。但在螢出現前,那雪是孤獨的,但他遇上了能將它化為一灘純淨碧水的螢。兩個不同路的人相遇,相識,相愛了,即使這愛戀多麼心酸,但他們仍然不後悔,那是一份現在人無法理解的,潔白的愛。
最後銀只能依靠面具親吻螢,令人不由得眼淚盈眶但又有種溫馨美好的感情,或許這樣才能親吻到彼此,而銀消失前的那個擁抱,相信他們彼此的心意都傳遞給對方了。
《冷山》裡說:如果你在深夜想起一個人胸口發疼,你把它稱之為什麼?那便是「愛」。如果你想觸碰一個人,在她/他的存在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你又把它稱之為什麼呢?
大概也是愛吧。
可是有一些愛並不能長久。甚至連一個擁抱都吝嗇給予。愛是以什麼為終點?6歲的女孩不懂。16歲的少女會懵懂。所以當她穿著漂亮的和服用手帕將自己和阿金連在一起時,她大概有已經確定了自己的心意吧。
努力不去喜歡一個人,是沒有可能的。喜歡本身就是一種無法抑制的推力,之後發生的所有事情,沒有苦心孤詣,只有水到渠成。
即使,這份感情早晚是要消失的。可是,我們還是沒有辦法不喜歡。
所以,哪怕最後的最後,只剩下一個一生一世僅此一次的擁抱,我們還是會為之努力,為之飛蛾撲火。也正是這一點,似乎正好戳中少女的心思,那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情緒,那種美好而又讓人疼惜的愛情,最後終將化成泡沫,隨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