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起圍觀自殺事件,令人覺得意外與害怕。
一是6月20日,甘肅省慶陽市一名患上抑鬱症的19歲女生跳樓身亡。在她跳樓前坐在高樓平臺上的4小時裡,有圍觀者竟慫恿她自殺,有的還抱怨說「怎麼還不跳」。女生最終墜樓死亡,樓下卻傳出一片叫好聲。慶陽市公安局25日晚通報,已將多名在現場「起鬨」的圍觀者拘留。
二是6月26日晚,南通一名女子爬到住宅樓樓頂想要輕生。經過消防和公安 3 個多小時的工作,最終女子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在救援過程中,消防隊員發現樓下照來的強光,和「跳啊,跳啊」的喊聲。
其實,我並不覺得意外,也不覺得害怕。
這類新聞每年都有,人性也從來不會改變。人性的黑暗,可以黑得超乎想像,只要條件合適,就會誘發。人類史上,大規模的屠殺、迫害、虐待,都是成功地激發出了這種黑暗人性。
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1971年曾做過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受試都是來自中產階級的、身體健康的的男性,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扮演囚犯,一組扮演看守,看守配有制服、墨鏡、口哨和警棍,他們能夠懲罰不聽從命令的囚犯。情況很快失控,看守變得越來越殘暴,雖然他們知道這僅僅只是扮演,僅僅進行了6天,實驗就中止了。這個實驗證明,人可以迅速從善良轉變為邪惡。
從這個實驗可以得出什麼教訓?那就是不要去試探人性有多邪惡,你一定能試出足夠多的邪惡。
當絕望者走上天台時,猶豫的時間又足夠長,吸引來的圍觀者,足夠閒,正經一點的人那耗得起這三四個小時,他們又有好奇心,畢竟沒見過人跳樓。人性邪惡的一面就全勾出來了。
市場經濟為何大幅提高了人的道德水準?因為人充實了,富足了。充實,則沒有時間去關心他人的閒事,是非不多。富足,則有本錢遠離試探。
圍觀跳樓不多見。虛擬世界上的圍觀則天天發生,社交媒體上,太閒的吃瓜圍觀者,可以不須驗證,就相信一系列的指控,精通人性的煽動者,將自己的嫉妒與仇恨,包裝成科學、民主、正義,那不得了,分分鐘要死人。被攻擊者的神經不堅強,自殺也是可能的。
你可能很討厭上面這些真實的或虛擬的圍觀,但是沒辦法,這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人性的一部分。一個人要真正的強大,你的孩子要真正的強大,知道真實的世界、真實的人性,是很關鍵的。
要知道人性很美好,能飛得比白雲還高;也要知道人性很黑暗,能深得比深淵更深。
人往往做錯一點,就是花了太多精力去感化、去討好那些恨自己的人。甚至會因為別人的嫉妒而放棄自己的進步。這就是對人性的黑暗不了解。執著的恨是非理性的,它不是起源於你做得不好,而是起源於你做得好,起源於仇恨者的失意。
遠離、拉黑那些恨你的人,才是應該做的。你生活中總會碰上黑子、噴子、槓精,嫉妒者和圍觀者也總是巴不得你出點事,你站上天台,那正合他們的意,你絕望,那就是他們開心。
我們要把精力回饋給自己愛的人。身邊有一圈你值得愛的人,那就是你人生的安全氣囊,情緒低落時,需要幫助時,向他們求助,才是正道。向圍觀者示弱,向恨你的人乞憐,那將加速自我摧毀。
法國作家大仲馬的處世原則,我覺得是最合理的,最健康的,他說:我愛愛我的人。
你要愛愛你的人,回饋他們足夠的愛。這樣建立起來的世界,將遠離試探,遠離人性黑暗。
推薦:什麼樣的孩子好騙?
上文:接納幸運,不存僥倖
▼ 點擊閱讀原文。連叔有貨,特惠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