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觀影前必看~~

2021-12-27 保利國際影城北京

電影開篇就說侏羅紀世界裡一共有20種恐龍,14種食草,6種吃肉。但是,電影裡出現的種類肯定沒有這麼多。加上不是恐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也沒達到這個數。

但是!和老版三集《侏羅紀公園》類似,《侏羅紀世界》裡都出現的各種龍是最經典的種類——

為此,貼心的沃沃今天製作了《侏羅紀世界》遊園指南,給你們熱熱身,看一看,這一次,會撞上什麼巨獸。

先從我們的老朋友開始——

霸王龍

Tyrannosaurus rex


食性:肉食類

攻擊性:高

名字含義:「殘暴的蜥蜴王」

長度:40英尺

體重:9噸

年齡:白堊紀晚期

霸王龍,又名暴龍,屬暴龍科中的一種,是史上最龐大的肉食性動物和最著名的恐龍之一。

它的咬合力居陸地生物和食肉恐龍第一(咬合力可達20噸),同時也是陸地史上已知的最強食肉動物,是當之無愧的陸地霸主。


當年《侏羅紀公園》最大的噩夢,就是它。


霸王龍在前三部電影中均有出鏡,第一、二部是主角。每次出場前,大地、樹木、甚至水杯都會震動搖晃,依此預告霸王龍驚天動地的威力。

但別看它長得兇,在前三部,它可是人類最親密的好盆友。

雖然這頭霸王龍曾與伴侶一起將科學家的房車推下山崖,還將某悲催男撕成兩截,但在主人翁最危急的關頭,卻是她挺身而出咬死了迅猛龍,讓主角們能趁機逃走。

這一次的《侏羅紀世界》,這隻霸王龍也會露臉——但戲份僅為友情客串。

22年後,它新添了疤痕,拉緊了皮膚,從不可一世的巨獸淪為普通動物,在主題公園專為她開闢的「霸王龍王國」裡,被遊客參觀指點。


伶盜龍

Velociraptor


食性:肉食類

攻擊性:非常高

名字含義:「敏捷的盜賊」

長度:15英尺

體重:300磅

年齡:白堊紀

伶盜龍又叫迅猛龍、速龍、快盜龍,嘴部有26到28顆牙齒,牙齒間隔寬,牙齒後側有明顯鋸齒邊緣,是活躍的捕食動物,可以捕食行動迅速的獵物。

它們的腦殼長耳寬,腦重/體重比在恐龍中相當大,說明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恐龍。

迅猛龍同樣是該系列前三部的主角。

廚房中的這一幕可以說是《侏羅紀公園》中最令人窒息的場景。

兩個孩子遭到了迅猛龍的襲擊,他們躲到廚房裡,與聰明的迅猛龍上演了一出「躲貓貓」的生死遊戲。

迅猛龍靈敏的感官、超高的智商以及出色的團隊協作能力,當年也是揮之不去的夢魘。



《侏羅紀世界》當然也少不了迅猛龍的身影,它們甚至登上了主海報。


片中預計出現四隻迅猛龍,長相不同,且都有自己的名字。

它們似乎改邪歸正。

從預告片來看,它們將被星爵飾演的「馴龍高手」馴化,最終並肩作戰,對抗大Boss。


三角龍

Triceratops


食性:草食類

攻擊性:低

長度:30英尺

體重:10噸

年齡:白堊紀晚期

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經常被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它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令人聯想起現代犀牛。


三角龍也是侏羅紀系列中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它與霸王龍居住在同一陸地上,且根據新近發現的化石表明,霸王龍與三角龍確實會發生打鬥。

在《侏羅紀1》裡,主角們發現並救治了一頭生病的三角龍。


在《侏羅紀2》裡,它被人類抓起來又逃脫,逃走時還搞了下破壞,以展示自己的威力。


在這次的《侏羅紀世界》中,我們看到三角龍和雷龍被放養在草原上,供遊客乘坐玻璃觀光球近距離觀賞。


劍龍

Stegosaurus


食性:草食類

攻擊性:低

長度:30英尺

體重:5噸

年齡:侏羅紀晚期,1.5億年前

劍龍是侏羅紀中數量眾多的著名恐龍。它們的背上有17塊板狀的骨頭,尾巴的尖端還有著長刺,這些刺有4英尺長。這些裝甲可以用來防禦一些獸腳類掠食者,例如異特龍與角鼻龍。

在劍龍如大象般的身軀上,只有一個小得可憐的腦袋,大腦只有核桃大小,腦容量還不如狗。

但也有科學家提出另一個想法——劍龍的尾部擁有一個「第二大腦」,用來控制身體的後半部。


劍龍的首次亮相是《侏羅紀2》。

主人公在森林中像用相機給劍龍寶寶拍照,卻被劍龍父母誤以為要傷害小龍,進而攻擊人類。



可見,劍龍雖然腦子小,但智商還是夠用。

《侏羅紀世界》中,劍龍的觀賞方式是遊客乘船漂流,它們將在兩邊的雨林中出現。


翼龍

Pterosauria


食性:肉食類

攻擊性:高

名字含義:「有翼的蜥蜴」

長度:18英尺

體重:70磅

年齡:白堊紀晚期

儘管與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但翼龍並不是恐龍,它們是飛行爬行動物演化支,也是最早飛向天空的動物之一。

翼龍的個體大小和形態差異非常大,大的兩翼展開能達到16米。它們具備快速運動的能力,以魚類為主食,但攻擊性非常強。


翼龍也是《侏羅紀》系列常客,第二部和第三部片尾甚至都以它們盤旋的鏡頭結束——象徵驚嚇永不停歇。


翼龍在《侏羅紀3》中還擔任了重要反派,與格蘭特博士在籠中進行了一番九死一生的纏鬥。


在即將上映的《侏羅紀世界》中,它們似乎將擔任反派,被混血霸王龍所蠱惑,聽從它的指揮,攻擊遊客。



雷龍

Apatosaurus


食性:草食類

攻擊性:低

名字含義:「騙人的蜥蜴」

長度:75-90英尺

體重:20-36噸

年齡:侏羅紀晚期,1.5億年前

雷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生物之一。一隻成年雷龍從頭到尾能有兩個校巴停車場那麼長,四頭非洲象那麼重。

他們有著長頸及尾巴,每天要花大量時間來吃東西,但它無法咀嚼,只能把植物完整吞下。食物從長長的脖子一直滑落到胃裡,在那兒,食物會被它不時吞下的鵝卵石磨碎。


前三部中,溫和的雷龍一直以打醬油的姿態出現在侏羅紀公園。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塊大肉,誰都吃,都能咬一口。

《侏羅紀世界》裡,雷龍依舊將在草原上活動,供遊客坐在玻璃球觀光車內參觀。


而在大Boss從籠中逃出後,雷龍也慘遭它的屠殺,以此來襯託混血恐龍的兇殘。


腫頭龍

Pachycephalosaurus


食性:草食類

攻擊性:中

名字含義:「厚頭的蜥蜴」

長度:16英尺

體重:1噸

年齡:白堊紀晚期

腫頭龍科是一類奇特的鳥腳類中小型恐龍。顧名思義,它們的頭頂腫大,好像長著一個巨瘤。

腫頭龍的頭顱奇厚無比,隆起厚度可達25釐米,而且相當堅硬。但它們的厚頭並不能抵抗掠食者的襲擊,可能只用於物種內的打鬥中(典型的窩裡橫啊)。


腫頭龍在《侏羅紀2》中出現,面對前來追捕它的恐龍獵手,它奮力反抗,最終寡不敵眾被拖倒在地。

這應該是電影中最讓人類感到羞愧的畫面。

副櫛龍

Parasaurolophus


食性:草食類

攻擊性:低

名字含義:「幾乎有冠飾的蜥蜴」

長度:40英尺

體重:2噸

年齡:白堊紀晚期

副櫛龍因它們的頭蓋骨上大型、修長的冠飾著名。冠飾往頭後方彎曲,主要功能可能是辨別性別與物種、共鳴器、以及調節體溫。

它們是二足恐龍,但可以轉換成四足行走,在尋找食物時採用四足方式,奔跑時採用二足方式。


《侏羅紀公園1》中,副櫛龍曾作為遠景出現在祥和的恐龍公園中,在河邊喝水。


另外,與腫頭龍一樣,它們也在《侏羅紀2》中被恐龍獵手追捕。


似雞龍

Gallimimus


食性:雜食類

攻擊性:低

名字含義:「雞的模仿者」

長度:26英尺

體重:500磅

年齡:上白堊紀,71-69百萬年前

似雞龍身材短小輕盈,後腿很長,但胳膊很短。手上長著三個非常鋒利的爪,但它們並不能使似雞龍很好的抓取東西。而是供它們用爪撥開泥土,挖出蛋來做食物。

似雞龍身上長滿了鳥類一樣的羽毛,尾巴長而硬挺,奔跑起來可達到每秒30米,讓它看起來像一隻大鴕鳥。


我們在前幾部中經常看見在草原上奔跑的,就是似雞龍。


它們是一幫盡職盡責的群演,靠體力掙錢,每集中,一出場就都忙著逃跑。

《侏羅紀世界》當然也不例外,它們依然跑跑跑,跑完就可以領便當。


甲龍

Ankylosaurus


食性:草食類

攻擊性:中

名字含義:「堅硬的蜥蜴」

長度:30英尺

體重:6噸

年齡:白堊紀晚期,68-66百萬年前

甲龍全身披著「鎧甲」,有的還配有利刺。皮膚厚實似皮革,極具韌性。後肢比前肢長,身體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上緩慢爬行,看起來像坦克,所以也被稱作「坦克龍」。


甲龍曾《侏羅紀公園3》中短暫出場,是個醬油黨,負責映襯腕龍的壯觀。


不過導演給了它們的「鎧甲」一個特寫,可以看到上面堅硬的刺。


在新的一集裡,甲龍似乎還是逃不出龍套命運,它們將被混血恐龍追擊,四下逃竄。


至於最後有沒有被殺掉,暫不得知。

滄龍

Mosasaurus


食性:肉食類

攻擊性:高

名字含義:「默茲河的蜥蜴」

長度:60英尺

體重:5噸

年齡:白堊紀晚期,70-66百萬年前

滄龍一度是海洋的霸主。

它們從陸地上的崖蜥進化而來,在白堊紀中晚期才出現並且迅速繁衍,卻一路平步青雲,把比它歷史早遠得多的海洋爬行動物趕盡殺絕。

滄龍擁有巨大的頭部、強壯的顎與尖銳的牙齒,外形類似具有鰭狀肢的鱷魚。它們的牙齒銳利呈圓錐型,彎曲呈倒鉤狀,雙顎在咬合的同時,會產生巨大扭力將獵物攔腰咬斷,進食方式非常血腥。


在《侏羅紀世界》的預告片裡,滄龍就出盡風頭。

主題公園內特地建造了一個大池塘,供滄龍表演「捕食秀」。

這隻巨獸躍出水面,在驚天駭浪中,一口吞下獵物。

平時橫行霸道的大白鯊,在它面前就是小羔羊。

還不夠塞牙縫:

中棘龍

Metriacanthosaurus


食性:肉食類

攻擊性:高

長度:26英尺

體重:1噸

年齡:侏羅紀中期

中棘龍是一種獸腳類恐龍,得名與它與眾不同的脊骨,生活在平原上,以其他恐龍為食。


電影中,它將出現在漂流之旅兩岸的雨林中。

埃德蒙頓龍

Edmontosaurus


食性:草食類

攻擊性:低

名字含義:「埃德蒙頓蜥蜴」

長度:35英尺

體重:4噸

年齡:上白堊紀

埃德蒙頓龍有四隻腳,但經常將後腿站立以進行覓食。頭部前段平坦、寬廣,口鼻部類似鴨子,缺乏頭冠。嘴裡長著數不清的後齒,是少數能夠咀嚼的恐龍之一。

它的天敵是霸王龍。


因為危險係數很低,所以埃德蒙頓龍將與似雞龍一起,出現在大草原上供遊客乘坐越野車近距離接觸。

微角龍

Microceratus

食性:草食類

攻擊性:低

名字含義:「很小的角」

長度:2.5英尺

體重:14磅

年齡:白堊紀

這種恐龍大概是侏羅紀世界中最小的一種,身長可能1米不到。它們以二足方式行走,是最早的角龍類恐龍之一。


微角龍也將出現在漂流兩岸的雨林中,這麼迷你,遊客恐怕要睜大眼睛尋找才行。

雙型齒翼龍

Dimorphodon


食性:肉食類

攻擊性:中

名字含義:「兩種類型的牙齒」

長度:8英尺

體重:3磅

年齡:侏羅紀中期

雙型齒翼龍擁有兩種牙齒:頜骨前部用於穿刺的長牙,和後部更小的尖牙。頭部很大,翼展有1.5米,以吃魚和昆蟲為生。


雙型齒翼龍在《侏羅紀世界》中的觀賞方式與翼龍一樣,是遊客在籠內欣賞。但不排除它們也跟翼龍一起,成為終極Boss的幫兇。

重爪龍

Baryonyx


食性:肉食類

攻擊性:中

長度:30英尺

體重:2噸

年齡:白堊紀早期

重爪龍是體型最大的食魚類恐龍之一,它與其它的食肉恐龍有很大差別,與鱷魚更接近。

它的牙齒和上、下顎與鱷類極為相似,非常可能生活在水邊,或者潛入淺水中,用它可怕的利爪來捕食魚類,方法很像大型灰熊。


似鱷龍

Suchomimus


食性:肉食類

攻擊性:中

名字含義:「鱷魚模仿者」

長度:35英尺

體重:3噸

年齡:白堊紀

似鱷龍擁有類似鱷魚的嘴部,低矮口鼻部低矮,狹窄的頜部有約100顆牙齒,這些牙齒並不是非常銳利,但稍微往後彎曲,口鼻部前端較大,並有一叢更長的牙齒。


重爪龍和似鱷龍也會出現在漂流之旅的沿途中。

最後一位「貴賓」,就是《侏羅紀世界》的終極Boss。

混血霸王龍

Indominus rex


食性:肉食類

攻擊性:非常高

長度:40英尺

體重:未知

年齡:人工創造

Indominus Rex(不可馴服的霸王龍),此前的官方名字為Diabolus Rex(惡魔霸王龍),或簡稱D-Rex,這正好與雷克斯霸王龍T-Rex(Tyrannosaurus)相對應,說明這頭混血怪獸在外形和習性上與霸王龍有相似之處。


混血霸王龍體內擁有成年霸王龍、迅猛龍、蛇和烏賊的DNA,既力大無窮又身體靈活,並且擁有過人的智商。

它會躲在暗處觀察人類的弱點,與其它種類的恐龍進行交流,並利用氣場上的優勢對其它恐龍發號施令,讓它們為自己所用。

在影片中,它不僅聰明地翻過高牆潛逃出來,還躲在樹叢中伺機而動。


甚至懂甩掉身上的追蹤器:


它將一路大開殺戒。

「只要會動的東西,它都要殺死」。

下面這兩幕,在電影院看,應該很爽吧~~~啊~~~


相關焦點

  • 《侏羅紀世界》:觀影之前你必須知道的恐龍圖鑑!
    小編偷偷去看了,然後看著身邊那位仁兄一個個報出恐龍的名字向他女朋友炫耀的時候,小編的心情幾乎是崩潰的……然後小編發誓,今天必須要給大家做個恐龍圖鑑,讓大家在觀影之前提高的*格……觀影前必看,恐龍迷你值得擁有!腫頭龍(Pachycephalosaurus)開頭一晃而過,沒法看清楚細節。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上)
    加上不是恐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也沒達到這個數。但是!和老版三集《侏羅紀公園》類似,《侏羅紀世界》裡都出現的各種龍是最經典的種類——為此,貼心的小編今天製作了《侏羅紀世界》遊園指南,給你們熱熱身,看一看,這一次,會撞上什麼巨獸。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
    電影一開始說侏羅紀世界裡一共有20種恐龍,14種食草,6種吃肉。但是,電影裡出現的種類肯定沒有這麼多。加上不是恐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也沒達到這個數。和老版三集《侏羅紀公園》類似,《侏羅紀世界》裡都出現的各種龍是最經典的種類--這一點特別重要,憑這個規則電影裡的恐龍是啥特別好猜。
  • 《侏羅紀世界》恐龍百科圖鑑
    2013年《侏羅紀公園3D》內地公映,票房狂收3.5億,足以見識中國觀眾對於這些史前地球霸主的熱愛,大量五花八門的恐龍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如今《侏羅紀世界》登場,侏羅紀公園時隔22年之後重新開張,在電影中正式登場的恐龍多達17種之多,新品種的恐龍正等待觀眾檢閱。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觀影之前你需要提高的*格
    電影一開始說侏羅紀世界裡一共有20種恐龍,14種食草,6種吃肉。但是,電影裡出現的種類肯定沒有這麼多。加上不是恐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也沒達到這個數。和老版三集《侏羅紀公園》類似,《侏羅紀世界》裡都出現的各種龍是最經典的種類——這一點特別重要,憑這個規則電影裡的恐龍是啥特別好猜。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下)
    食性:肉食類攻擊性:高長度:26英尺體重:1噸年齡:侏羅紀中期中棘龍是一種獸腳類恐龍,得名與它與眾不同的脊骨,生活在平原上,以其他恐龍為食。食性:草食類攻擊性:低名字含義:「很小的角」長度:2.5英尺體重:14磅年齡:白堊紀這種恐龍大概是侏羅紀世界中最小的一種,身長可能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你pick哪只小可愛?
    我不信看完《侏羅紀世界2》被嚇到的只有我一個人???小時候對恐龍很感興趣,看《侏羅紀世界2》的評分都說特效很棒,這不電影一上映,就拉著哈妹去看了。然後在電影一開始就嚇到閉眼,現在我滿腦子都是恐龍張大嘴嗚嗷嗷
  • 侏羅紀世界:史上最全18種恐龍詳解
  • IMAX在成都舉辦《侏羅紀世界2》觀影會
    26城的媒體、粉絲和喜愛IMAX的觀眾在上映首日黃金場興奮集結,在IMAX影院共同跨越侏羅紀。時隔三年,狂奔的恐龍群再次登陸IMAX大銀幕,《侏羅紀世界2》此次帶著全面升級的特效,豐富多樣的場面和比前作更加驚險刺激的情節歸來,且在中國比北美提前一周上映,讓國內的恐龍粉絲們充滿了期待。而IMAX 3D版本沉浸式的卓絕體驗勢必成為影迷們打開恐龍世界大門的不二之選。
  • 《侏羅紀世界》恐龍百科圖鑑 掠食者、滄龍、微角龍 都能認識嗎?
    它們是《侏羅紀世界》恐龍家族中的新成員,或許普及度不夠高
  • 【熱映中】IMAX 3D《侏羅紀世界》恐龍百科圖鑑 這些恐龍你認識嗎?
    新晉加盟——《侏羅紀世界》中的新角色  它們是《侏羅紀世界》恐龍家族中的新成員,或許普及度不夠高,但它們是潛力股,一定會隨著電影的大熱而風靡全世界。《侏羅紀世界》中體型最小的恐龍,差不多與兔子一般大,非常適合當做寵物把玩。
  • 《侏羅紀世界》恐龍大全
    《侏羅紀世界》的上映引發新一輪恐龍迷熱潮!,1.5億年前劍龍是侏羅紀中數量眾多的著名恐龍。《侏羅紀世界》中,劍龍的觀賞方式是遊客乘船漂流,它們將在兩邊的雨林中出現。《侏羅紀世界》裡,雷龍依舊將在草原上活動,供遊客坐在玻璃球觀光車內參觀。
  • 《侏羅紀世界3》命名統治,是人類統治恐龍,還是恐龍統治人類?
    比如之前特別火的《侏羅紀公園》電影系列,當時就讓不少觀眾著迷,裡面那些恐龍都非常逼真。後來,更是出品了《侏羅紀世界》電影系列,僅憑前兩部電影,這個電影系列就成為了巨大的影視IP,直到現在都有很多觀眾在期待第三部電影的來襲。
  • 《侏羅紀世界》的10個彩蛋,你能找出幾個? 附送《侏羅紀世界》恐龍大圖鑑!
    》上映了,講的是一隻混血恐龍大鬧遊樂場的故事。- 彩蛋1 -《侏羅紀世界》的故事發生在《侏羅紀公園》首部曲結尾22年之後,而現實中上映日期也恰恰是首部上映的22年之後,電影依然保留了大門開啟的橋段,還有經典的配樂。
  • 【一可看片】《侏羅紀世界2》——恐龍呢?恐龍呢?恐龍呢?
    今天咱們要說的電影是最近剛剛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人們說男子都有兩個夢想——太空和恐龍(當然,現在可能是槍和船)。好巧不巧的是,這兩個題材的代表作都在最近上映了。之前,《遊俠索羅》我們已經講過了,儘管觀影體驗還不錯,但是票房十分慘澹。而這次的《侏羅紀世界2》又會怎麼樣呢? 《侏羅紀世界2》的劇情承接上一部,在園區被關閉的三年後。
  • 《侏羅紀世界2》CGI和Animatronic技術,打造震撼的恐龍視效!
    文/謝辛圖、視頻/網絡6月15日,《侏羅紀世界2:絕境逢生》(Jurassic World: Fallen Kingdom)在全國公映。對於恐龍迷來說,這一次過足了恐龍癮!二者的結合,則構成影片強大的技術特效,促使人與虛擬恐龍、機械恐龍之間產生更加真實的聯繫,最終將為影迷帶來更加強烈和無與倫比的觀影體驗,純熟而又強有力的視效誕生!對於電影製作者和影迷而言,「侏羅紀」系列一直以強大的技術屬性著稱。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你能叫上幾個名來?
  • 《侏羅紀世界》恐龍種類詳述!
    《侏羅紀世界》今天正式公映啦!《侏羅紀世界》遊園指南,給你們熱熱身,看一看,這一次,會撞上什麼巨獸。
  • 《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大盤點,第七個是龍中哈士奇
    大家都知道,《侏羅紀世界2》今天在中國大陸上映,該影片作為《侏羅紀世界》的續集,主要講述了在侏羅紀世界主題公園及豪華度假村被失控的恐龍們催後四年後,那布拉爾島已經被人類遺棄,島上倖存的恐龍們在島上肆意生活,而島上的休眠火山開始甦醒活躍,此時歐文(克裡斯·帕拉特飾)與克萊爾(布萊斯·達拉斯·霍華德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