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2.0,爛片之王的絕殺

2021-01-09 健身教練小閔

「我來告訴你,鏡頭之外的故事」

2017年9月22日,《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登陸院線,豆瓣2.0,史上評分最低的電影誕生。

從作品上映院線、到起訴豆瓣、被眾網友圍攻、最終無奈撤檔,只用了短短四天,導演畢志飛品嘗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四天前,他還是中國為數不多首部作品就能上院線的新人導演;四天後,他因為豆瓣最低2.0的分數和十一線敘事結構在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現在,他又回來了。2月9日,《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前一周重新上映。

一般人知道這個消息後,輕蔑一笑也就過去了。

但我總感覺哪裡不太對勁,一部全網口誅筆伐,上映4天就撤檔的電影,為何又要堅持在競爭更為激烈的春節檔重映呢?

或者說,為什麼有一些眾所周知的爛片,票房成績反而還不錯呢?

歷史事件發生的背後總有可循之規律、可解之因果。

一切都要從1916年說起。

大白鯊到底吃不吃人

1916年7月,美國新澤西海岸。陽光、沙灘、金髮女郎,這是附近有名的度假聖地。

但這一切都被一具衝上岸的屍體所打破。身軀血肉模糊,被撕成了兩半。

「海裡有鯊魚,快上岸!」

警方很快封鎖了現場,開始勘察。但鎮長擔心流失來海灘度假的客源,從中阻撓,試圖否認此事。

事情爭議越來越大,一度佔據了美國新聞報紙的頭條,真相才得以解開。

行兇的是一頭幼年大白鯊,7月1號到12號間共有5人遭遇襲擊,4人遇害,海濱度假區被迫關閉。很長一段時間,這一地區都處於鯊魚襲擊的恐怖陰影之下。

——費城詢問者報

1974年,彼得·本奇利以這個發生在新澤西海濱的真實故事為原型,寫出了轟動美國和西方世界的長篇小說《大白鯊》。這本書先後印刷發行了九百多萬冊,被列為美國70年代十大暢銷書之一。

同年,環球公司花了 17 萬 5 千美元買下了小說《大白鯊》的改編權,交給了當時還是小咖導演的史匹柏。

彼得本奇利 和中文版《大白鯊》

小咖史匹柏在這裡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傲嬌體質,先是跟老闆表示不滿,說這種片子拍出來沒什麼意思,然後闡述了一堆自己的職業規劃。

「我不知道我是誰。我想拍一部能留下印記的片子,不是在票房榜上,而是在人們的心裡。」

最後扛著機器頭也不回地拍片了。環球公司一開始還擔心小皮同志會不會把情緒帶到工作上來,動不動皮一下。但很快,環球公司就發現自己多慮了。

口嫌體正直的史匹柏,拍起片來認真到可怕,拒絕了水箱拍攝,而去採真實外景。相比原計劃,時間延期了 4 倍,開銷增加了 3 倍。

在環球公司狠狠抽自己耳光,瀕臨爆發的情況下,電影《大白鯊》出世了。

《大白鯊》有多麼成功想必都有所耳聞。首周就拿下了 700 萬票房,前面還要自打耳光的環球公司,那個夏天后面就只在做一件事,忙著數錢。

1976 年 6 月,《大白鯊》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它影響力遍布全球的同時,基於《大白鯊》故事的真實原型,關於如何對待鯊魚的問題被擺在了檯面上進行討論。

一些人因為電影患上了對於鯊魚的恐懼,甚至開始極度仇視鯊魚。在美國東海岸掀起了幾十場釣鯊魚比賽,對鯊魚進行無情的獵殺。

但實際上,除了一些極少數意外情況,鯊魚不會以人類為捕食對象。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宣傳普及,如何正確認識鯊魚,保護海洋。

——《鯊魚海洋》

推薦這部紀錄片,對鯊魚有個新認識

《大白鯊》既促使了獵鯊活動的產生,又推動了鯊魚保護和海洋保護行動。

因為此事,好萊塢創造了一個概念——「事件電影」。指由媒體和民眾持續參與討論,具有社會影響的的電影。

《大白鯊》是第一部被記錄的事件電影,具有裡程碑的意義。但在後來的事件電影中,開始陸陸續續地混入了一些奇怪的東西。

無法獨自觀看的電影

同樣在1975年,在《大白鯊》的風頭下,其他電影的票房都顯得黯然失色。其中有一部糅合了易裝癖,亂倫,同性戀等多種元素的電影,在那一年的電影市場上連浪花都沒拍響一下,就死在了岸上。

但令人稱奇的是,一年後,這部電影成為了全美午夜場票房的無冕之王,默默收入了一個億。

這部電影名叫《洛基恐怖秀》,是目前公認的第一部邪典電影,不服輸的它甚至做了另一張海報來diss《大白鯊》。

JAWS原意為嘴,也是大白鯊的專屬用詞

《恐怖洛基秀》海報上「姿態不同的一張嘴」

不過,請別誤以為這部電影有多棒,實際上電影本身是無釐頭的,一個人看估計剛打開就要關掉。

這部電影的正確觀影方式,必須要跟著粉絲去午夜場才能體會一二。

那裡有一套觀影的規矩,例如:觀眾最好穿著奇裝異服入場,男生穿黑絲者甚佳;觀影的同時可以把你帶來的大米、衛生紙等諸多用品用力投擲,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打把雨傘來進行規避;每個人物出場都必須用髒話發出親切的問候等等。

——《洛基恐怖秀》

說白了就是好玩。但卻靠著口口相傳,逐漸發酵,形成了某種特定的文化。這種玩法和我們躺在沙發上看春晚是一個概念,一邊刷微博一邊評論,讓人有一種公眾事件參與感。

2015年,洛杉磯政府將每年的10月30日被定為「洛基恐怖秀之日」。

——《洛基恐怖秀》

無獨有偶,2003年,同樣有一部邪典電影在午夜場被復活。而且還是一部爛穿地心的電影,被稱為「爛片界的《公民凱恩》」。

這部電影叫《房間》,它的導演託米·韋素毫無影視經驗,但特別財大氣粗。

業界一般選擇租用設備,而他則選擇全都買下來;由於分不清35毫米膠片和數碼之間的區別,於是就把兩套設備都買了下來;有現成的小巷不用,一定要在攝影棚布個巷景增加成本,管這叫做好萊塢化。

對了,他的所有啟動資金都是自己賺下來的,由此可見他對於電影的熱愛。

——《災難藝術家》

在導演託米·韋素熾烈的熱愛下,《房間》終於成為了美國史上最爛的電影,與畢導並稱一時瑜亮。

這部電影同樣爆火了,和《恐怖洛基秀》一樣的玩法,觀眾們自行組團比賽背誦電影臺詞,cosplay電影裡的角色,拿著勺子扔向銀幕等等。

甚至這種影響力由下往上滲透進了真正的藝術圈內。

2017年,詹姆斯·弗蘭科自導自演的作品《災難藝術家》,講述的就是邪典電影《房間》拍攝的全過程。這部作品讓詹姆斯·弗蘭科獲得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並提名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

金球獎上,詹姆斯·弗蘭科邀請了原型託米·韋素一同上臺,然而託米·韋素正要發言就被弗蘭科無情推開了……

事實上到了這裡,因為通訊的發展,社交互動越發便捷,媒體推波助瀾,網友一鍵狂歡,引發對一件事情的討論、讓電影變成熱點也變得越來越容易。或者說,這些電影已經不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事件電影。

少數人也開始敏銳地洞察到,原來爛片也能引爆這種討論狂歡,原來觀眾是可以不為電影本身而為其他的事物買單的。

資本,開始抓住了這個機會。

明知是爛片可還要…

我們在什麼時候會去看一部明知是爛片的電影?

答案是,當這部電影名氣夠大的時候。

你周邊所有人都在聊這部電影,媒體鋪天蓋地在抨擊這部電影,而你身處一個知識盲區,無法加入到與世界的對話。

說白了,這時候30元的電影票買的不是電影,而是一次公共事件的參與機會,一次聊天的談資。

基於這個原理,一些電影的熱點在上映前就會事先張揚出來。製造一些電影相關的新聞或者事件,在網上引發爭論,誘使你購票觀看。

舉個例子,《無問西東》上映前兩極分化的評論;《後會無期》上映前先火起來的主題曲《平凡之路》;《小時代》上映前對選角的猜測。

這些都屬於正常的營銷手段。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再看畢導的作品《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你會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從「豆瓣最低2.0」到「碰瓷豆瓣」再到「神曲風波」,還有海報設計、敘事結構,每一個都充滿了槽點,並且被大眾所熟知。

有多少人知道張藝謀下部電影叫《影》呢,但你對《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卻耳熟能詳。

再舉個例子吧,《富山春居圖》,現在豆瓣2.9,也不差太多。

上映第一天就惡評如潮,緊接著,兩天破億。

「聽說《富山春居圖》是超級爛片誒。」

「卡司這麼強還爛?走,看看去。」

1.個人是欣賞畢導的,他只是沒天賦

2.中國第一部事件電影,應該是《武訓傳》

有興趣可以自行百度

3.我放了《災難藝術家》和《鯊魚海洋》的資源在後臺

回復電影名稱可自取

相關焦點

  • 新爛片之王?十年前演繹無數經典影帝,十年後電影豆瓣評分僅3.7
    哈嘍,大家好,各位帥哥美女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歡迎大家來看小編的文章,小編本著為大家帶來快樂為本,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小編,大家的留言小編都會看,也是在看的第一時間給大家回復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今天要給大家介紹是:新爛片之王?十年前演繹無數經典的影帝,十年後電影豆瓣評分僅3.7。
  • 《祖宗十九代》豆瓣評分4.9,嶽雲鵬是當之無愧的爛片之王了吧
    單是去年嶽雲鵬就相繼出演了《歡樂喜劇人》、《大鬧天竺》、《麻煩家族》、《妖妖靈》、《縫紉機樂隊》等影片,其中大多數都是喜劇電影,評分也都是很低了接下來來感受下嶽雲鵬電影的豆瓣評分,小嶽嶽搭檔袁姍姍主演的《瘋嶽撬佳人》,評分低至3.3分郭德綱、嶽雲鵬主演的《歡樂喜劇人》更是刷新了低分記錄前段時間德雲社主演的大電影,評分也是低至2.8
  • 單日票房低至353萬,功夫之王淪為了爛片之王?
    而今天要說的這部影片就十分悲劇了,上映前很多人預測輕鬆超10億,如今總票房只有可憐的2.47億,單日票房更是低至353萬,功夫之王淪為了爛片之王? 該片的口碑同樣十分差勁,豆瓣僅拿下了5分的成績,連及格線都沒有……
  • 單日票房低至353萬,功夫之王淪為了爛片之王?
    而今天要說的這部影片就十分悲劇了,上映前很多人預測輕鬆超10億,如今總票房只有可憐的2.47億,單日票房更是低至353萬,功夫之王淪為了爛片之王?該片的口碑同樣十分差勁,豆瓣僅拿下了5分的成績,連及格線都沒有……
  • 別再叫王晶「爛片之王」了!17部高分經典影片推薦!評分最低7分
    香港導演——王晶但是,大部分觀眾,一提起王晶,都只會想起他的另一個稱號——「爛片之王」!《新少林五祖》豆瓣7.8,1994年6.《賭神2》豆瓣7.8,1994年7.《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豆瓣7.7,1993年8.
  • 豆瓣3.0,王晶盡力了,又一超級爛片誕生
    不過很可惜的是,該片上映之後口碑卻相當慘澹,豆瓣僅有可憐的3.0分,64.1%的觀眾都打出了1星的超低分,令人十分尷尬尤其是羅家英多年後再度飾演「唐僧」,卻貢獻出了如此尷尬的表演,實在是相當之無語。其實王晶最近幾年水準確實忽高忽低,既有《追龍》這樣叫好又叫座的佳作,也有《降魔傳》、《王牌逗王牌》等大爛片
  • 國產爛片的黑暗營銷史:爛片之王興起與衰落
    2.9分的超底分。爛片的特殊之處不僅在爛片,還在其商業運作模式,打從一開始打造一部好電影就不在製作方考慮範圍內。如何回饋資本才是其真命題。劉德華、張靜初、佟大為和林志玲兩岸三地四個明星真的就是更廣泛的受眾群體,再加上一些商業炒作,讓爛片才開始嶄露頭角。正是因為如此,很多投資仿佛看見了一塊大大的蛋糕,他們早早放棄了一線城市觀眾,跑到二三線城市,用較低的資本投入換取最大的利益。
  • 4部爛片,豆瓣評分未到3.0,最後一部上線僅四天便被迫下線
    2020年4部爛片,豆瓣評分未到3.0,最後一部上線僅四天便被迫下線今年網絡電影可謂是得到蓬勃發展,其中不乏很多好劇,《琉璃》、《沉默的真相》豆瓣評分都還不錯,《隱秘的角落》更是火到出圈;但電影水平良莠不齊,有好就有壞。2020年4部爛片,豆瓣評分未到3.0,第一上線僅四天便被迫下線。
  • 一線明星大製作級的爛片!豆瓣評友看完表示自摳雙眼
    但是在咱們視線中總有那麼些個不盡人意的爛片電影爛片不可怕,爛片IP大火才叫真的可怕!下面就給大家列一下近期圈錢的一些爛片相信其中總有一兩部你們都看過~1.《寵愛》豆瓣竟然還有6.2分,短評之中各種吹捧,實在令人好奇。
  • 盤點當今華語影壇十大爛片之王,他們的電影是真的不好看(一期)
    景甜出道以來,作為女主主演了9部電影作品,部部都是爛片,豆瓣評分最高只有5.8分,還是成龍的作品。5.7分的也是周潤發主導的作品。自己主導的作品居然沒有超過5分的。爛片率100%,可謂實打實的爛片之王。
  • 0-0!C羅鬱悶之夜:90分鐘錯失絕殺,連續2場0進球,評分倒數第一
    佩佩進球被吹,雙方激戰90分鐘互交白卷踢成0-0。值得一提的是,C羅90分鐘錯失絕殺,連續兩場比賽啞火,兩大機構都把他列為全場最差。 葡萄牙是歐洲雙冠王(歐洲杯+歐國聯),法國是2018世界盃冠軍。
  • 到底誰才是好萊塢真正的爛片之王?
    一談到「爛片之王」,亞當·桑德勒和尼古拉斯·凱奇是很多影迷腦中首先跳出的名字。
  • 2017年度十大進口爛片,你中了幾招?
    Top 10《王牌特工2:黃金圈》豆瓣 7.0、IMDb 7.0、爛番茄 52%將這部電影列入爛片行列,不少朋友會吐槽我,分這麼高怎麼就爛片了?你是瞎吧!但大夥回頭想想,這部續集已經看不到當年那部驚豔絕倫的黑馬《王牌特工》的身影了。
  • 《喜劇之王2》,你若拍好便是晴天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綜合近日有關周星馳《喜劇之王2》已經在內地開拍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男女主角分別是姚晨和王寶強,星女郎林允也將出演。目前這一消息尚未被周星馳方面證實,被傳出演女一號的姚晨則予以否認,稱「聊過,但沒去」,王寶強未作回應。
  • 成龍被罵蹭吳京流量:比爛片之王更危險的,是可怕的慣性!
    比這更刺耳的評論是,一代功夫之王可能要成為爛片之王了。評論並不是空穴來風。你肯定不知道,在暑期檔由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壘》被各家公眾號放到頭條上罵時,成龍和施瓦辛格拍了一部電影《龍牌之謎》。直到這部電影以豆瓣評分3.6和極其慘澹的票房收場時,才有人意識到,成龍最近的爛片,已經多到觀眾連罵懶得罵。
  • 從「流量王」到「爛片王」的鹿晗,真能撕掉標籤,轉型成功了嗎?
    屋漏偏逢連夜雨,冠上「爛片王」的頭銜可惜的是豆瓣分就只有4.2。如意算盤就此碎掉。更有導演在採訪中坦言:「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從此鹿晗就被冠上爛劇之王的頭銜。憑這部《火線穿越》在《上海堡壘》中爛片王中掙扎而出,交出了讓人滿意的答案。
  • 2020年4部爛片,豆瓣評分未到3.0,最後一部上線四天便被迫下線
    今年網絡電影可謂是得到蓬勃發展,其中不乏很多好劇,《琉璃》、《沉默的真相》豆瓣評分都還不錯,《隱秘的角落》更是火到出圈;但電影水平良莠不齊,有好就有壞。2020年4部爛片,豆瓣評分未到3.0,第一上線僅四天便被迫下線。
  • 誰才是「爛片之王」?
    當然,針對所有熱衷於觀看國產電影的觀眾而言,遭遇上述尷尬情況的概率無疑要大上很多,畢竟「爛片」已經成為國產電影重要的組成部分了。 在這些「爛片」中,有時是因為導演失手或是演員的「活兒」不濟,有時則是因為劇本糟爛導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往往會以「百發百中」的機率,製造出大量的爛片。
  • 在香港電影演員中,他才是當之無愧的「爛片之王」吧
    今天是吳鎮宇的生日,這麼多年來,他給我們貢獻了很多電影的經典,也貢獻了很多爛片。曾經小七以為吳鎮宇主演的《戰國》已經是最爛的了,直到今天盤點了一下他主演的其他電影,才發現……我實在是很傻很天真啊。尼瑪,這麼多4分的、3分的、甚至還有2分的,和這些爛片比起來,《戰國》居然可以評為中上了。
  • 看了一萬部影視作品,我們發現了當之無愧的爛片之王
    FUNJI曾統計過知乎網友提及次數較多的爛片集合。結果發現,雖然每個人對好作品的標準不太一樣,但在爛片上大眾審美卻保持了比較難得的一致。         現在大家對陌生作品的判斷,普遍來自一人一票的豆瓣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