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不願做【奴隸】的我們(靈修分享)

2021-03-06 效法耶穌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只是今天的我們都沒有做過真正的奴隸,甚至真正的僕人也沒有做過。記得以前父母經常給我講過去的【打長年】,也就是過去家裡的僕人,吃住都是在主人家裡。類似今天的住家保姆,但又有很多不一樣。今天的保姆雖然也是服侍這個家的主人,但是享有很多的自由和權利,而在聖經時代的【僕人】大多就是奴隸,雖然也有不同身份的奴隸。

 

無論是過去還是今天,奴隸、奴僕、僕人,都是很低下、卑微、讓人感覺沒有尊嚴和羞恥的身份。怪不得我們要唱出【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甚至起來為此而戰鬥。沒有人願意被另一個人或另一群人奴役。因為【人人生而平等】,因此我們用各種方式爭取平等、自由、權利。在今天絕大多數的社會,我們確實實現了這樣的目標。過去那種奴役的制度和現象基本上消失,人與人之間變成一種相對自由平等的僱傭關係。被僱傭的工人享有許多的權利,而且有的地方工會的權利甚至更大。

 

我們或多或少都享受著這樣變革帶來的好處,同時也適應了這樣的文化——沒有僕人,也沒有主人。並且隨時避免自己被公司或別人當成【僕人】,同時也竭力讓自己成為【老闆】或【領導】,甚至是自由職業者。也包括隨時準備跳槽走人,隨時準備離婚,隨時準備離家出走……或身在曹營心在漢。

 

因為僕人沒有自由、沒有權利,沒有平等,缺乏尊嚴,甚至也沒有個人的夢想。

 

 因此相對保羅寫信那個習慣有【僕人】的時代,在今天這個已經習慣沒有【僕人】的時代讀保羅這段關於做【僕人】的教導,真的是格格不入,難以適應。

 

我們或許能接受做主的僕人,但是做人的僕人,在人群中做僕人不應該就是一種象徵嗎?但這段經文明確說【好像聽從基督】【要像基督的僕人】,【要像服侍主】,這樣的教導如果只適用於奴隸和主人之間,那麼保羅也不會使用這個詞來比喻自己和哥林多人的關係:

【林前9:19】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

【林後4:5】我們原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

 

為了要服侍他們,保羅甘願放棄自己的權利和自由以及個人尊嚴,他真的把自己當僕人一樣,為他們受苦和受煎熬。這是一種真實的內心態度。與被迫做奴僕失去自由不同,保羅是一種主動甘願的放棄——放棄自己該有的權利和自由。原因是為了福音,為了效法主和主的愛。

 

對以弗所作奴隸的信徒來說,一旦他們信主,實際和主人之間是有了平等的身份【都是弟兄】,但是保羅勸勉他們要為了主的緣故甘願繼續做人的僕人。

 

考慮社會背景的原因,即使他們已經獲得人身自由,像服侍主一樣服侍別人也是聖經不變的教導。因為耶穌自己也有這樣的榜樣,他就像僕人一樣服侍門徒,他親自示範做僕人為門徒洗腳,在過去只有僕人才會做這樣的事。耶穌周圍很多人過去就是僕人,他們很能理解作僕人的含義。我們卻不一樣,很難理解得了,只能理解為幫助人,服侍一下別人,甚至上升為一種特權——只許我服侍你,不讓你服侍我。

 

想一想主耶穌和保羅可以做到真的成為僕人,有僕人心志,是因為首先對神和人的愛,以及完全的順服神,順服天父。在保羅得救蒙召的那一刻就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給了主,因為愛和順服交出了自己人生的權利和自由。從此以後主要他服侍誰就服侍誰,主要他順服誰就順服誰,讓他做囚犯他就做囚犯。

 

不願意做人的奴隸和僕人是正常的,但是當一個人真願意委身成為神的兒女和僕人,我們就要學甘願做人的僕人。這是應當的,也是必要的,沒有這樣的心志就會不得自由,愛計較,覺得受傷或覺得受苦。

 

當做不到的時候怎麼辦呢?保羅的鼓勵是思想主的應許——得主的賞賜和喜悅。

 

當看主的賞賜為寶貴和崇高的時候,順服人做僕人應該就好得多。這就像在今天人人都說要自由,但是在高薪面前,有幾個人會不願意甘心忍受老闆和公司的各種要求呢。關鍵是我們看重什麼。

 

其實,【主人】若夠【好】,人並不會拒絕做【僕人】。所以奴隸的稱謂雖然已廢除,但奴隸的事實卻還是隨處可見——我們總是某樣事物的奴隸,要不每天離不開它,要不每天為它而活。看似自由卻沒有自由。外面有自由裡面也沒有自由。

 

 不過不願做奴隸的我們,無論是那種情況,都有一個出路,就是起來做神的奴隸。外面即使沒自由,但裡面有自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國歌裡「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讓人聽起來最熱血沸騰?
    作為一個中國人,沒有人不知道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裡面的那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用我們的鮮血.
  •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華盛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就此評論說,自從反恐戰爭結束,美國宣布重返亞太以後,越來越大的壓力強加在這個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國身上。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和執政黨奉行韜光養晦的戰略思想,著力發展本國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國家綜合實力。提出和平崛起的口號,並以忍讓的態度,著力搞好和周邊國家——包括宿敵日本的關係。
  •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男人!
    浙江一博士長得文弱卻喜歡嘮叨,其妻子做工程設計工作,壓力較大,一次他又對著妻子嘮叨,竟然被妻子拿衣架打了一頓。「身上肋骨被打得一條一條的,血印子很多。」長此以往,妻子心裡一不舒服就直接拿衣架抽他,竟持續了半年。
  • 受難周——「靜修日」靈修分享
    耶穌比我們每一個人都忙,但他比任何人都懂得靈修。1、耶穌靈修的意義主耶穌特意揀選了一天來到父神面前靈修。因為耶穌知道自己所要面臨的嚴峻時刻就要到了,而且第二天還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如給門徒洗腳、設立聖餐等。他還要面對彼拉多的審訊、眾人的羞辱、兵丁的戲弄與鞭打,最後被釘十字架上,這是一場艱難的爭戰。
  •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喵星人
    嗨,大家好,看到我不要太激動啊,我就是傳說中來自歪國的無比傲嬌的George。
  •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銀們!
    有心」搶銀行「的銀們,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富國銀行分級4月16日火熱發行,帶你翻身做銀行的主人!稍懂股市的人都知道,現在市場熱議2/8效應,銀行可是被各方盯著呢!利率市場化加速,混改進行時,寬鬆貨幣政策可期,資產證券化穩步推進……一大波政策來襲,銀行板塊你布局了嗎?
  • 做我的奴隸吧
    日本情色影星壇蜜演過一部叫做《做我的奴隸》的SM情色片,和它比起來,之前因為SM噱頭被炒得沸沸揚揚的《五十度灰》只能算是十五六歲少女瑪麗蘇的幻想
  • 活水靈修分享丨《亞哈隨魯做王》斯1章
    我們這次要靈修的書卷是以斯帖記,今天分享第1章,主題是《亞哈隨魯做王》
  • 網友評論:再駁黃導的"不願做原著的奴隸"論
    ★  請問黃導,何謂「做原著的奴隸」?  大凡懂一點改編藝術的人都明白,把原著加工後再搬上銀幕,一般都會產生三種結果:一是效果超出原著,如《尼羅河上的慘案》,這樣的導演有水平;二是效果與原著大體相當,如《三國演義》,這樣的導演算過得去;三是效果比原著差,如你所拍的《笑傲江湖》,這樣的導演沒水平或者說水平不高。
  • 做我的奴隸
    限於百度不讓上傳此片,只能提供下載連結在公眾號關注後輸入:做我的奴隸這部片我就不做圖解了因為。。。絕對不是她甜蜜皮鞭那種充滿血腥的片摘抄一段百度百科上的簡介吧根據暢銷小說改編,新情色女王壇蜜初主演的電影《請做我的奴隸》挑戰情慾尺度。壇蜜飾演沉溺被虐快感的性奴隸,除了全裸演出,更會上演不只是新影、剃毛、緊縛和調教等過激的SM性愛場面,極盡官能刺激。
  • 孔亞雷 | 我們是奴隸
    我們是房子的奴隸,工作的奴隸,欲望的奴隸,我們甚至是愛的奴隸。
  • 如何理解奴隸是奴隸主的財產等於牲口
    一定會像飼養牲口一樣把奴隸給飼養起來,所以奴隸其實也會有自己的口糧,至於會不會有居所就不大好說了,也許有也許沒有!奴隸主把奴隸當牲口一樣的飼養起來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讓他們給自己幹活,比如人們把牛、馬飼養起來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讓牛,馬為自己幹活!當然牛、馬其實還有另一個用處,比如為主人生產小牛、小馬,讓主人可以通過飼養小牛、小馬或者是出售小牛、小馬增加財產或者是換取財物!
  • 《靈魂暗夜》之靈修上的贅疣(上)
    因著「覺得自己被誤解」的情緒,人們常常用「傲慢」來作為武器保護自己:「我比他人更好,或者更加超前,因此他們無法理解我。」這種輕慢的態度會於外界喚起牴觸情緒,較易引起帶有敵意的反應,陷入惡性循環。這一惡性循環的存在並非總是因為靈修之人「有意地」表現出傲慢自大的態度。
  • 養成靈修的習慣 之三
    (摘編)主耶穌會尋求單獨與神相聚的時間:「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
  • 今日靈修:屬靈的病症(含音頻)
    他成了一個製造禍患的人,製造成大量的災禍,使自己受罪,還要使別人分享。世上這種可憐的人實在多得不可勝數,你也許不會想到在那些得了救恩、信了基督的人中間還能有這種人罷。但事實告訴我們,在基督徒當中這種人實在不少。其中有些人從前發過大的熱心,從前很愛主,也許還被神重用過,不幸今日竟會落到這種地步。這又是什麼緣故呢?這個緣故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因為他們的心靈患了病。
  • 音樂靈修——個人的音樂靈修
    親愛的朋友你好,我是駱雲秀,很高興和你共度迎風傳頌節目的時間,周四是「音樂靈修」的環節,今天,雲秀想和你談談個人的音樂靈修,讓我們透過讀聖經、唱詩歌來親近神。
  • 起來!不願做樹懶的人們!
    我們的明星產品——手機銀行轉帳匯款,跨行轉帳免收手續費,實時到帳,無需擔心資金不到而耽誤您的工作!(簡訊動態碼認證單筆和日累計轉帳限額都是5萬元;動態令牌轉帳單筆最高50萬元,日累計100萬元!)理財超市,搶高收益理財無需再早起出門,拿出手機一點即可!
  • 「這些書有什麼用」第三期:建立穩定平衡的靈修生活 | 《奇異恩典:約翰·牛頓傳》
    這一期的節目擷取這本精彩傳記中的一個片段來仔細探索,看看約翰·牛頓的靈修生活能給我們怎樣的啟發。「這些書有什麼用」欄目第三期內容已經新鮮上線,本期為大家推薦的是約拿單·艾特肯的《奇異恩典:約翰·牛頓傳》。
  • 【汙】做我的奴隸
    今天要推薦一部汙片,依然是寫真女王壇蜜主演,和上一篇分享的《甜蜜皮鞭》可以說是姊妹篇。
  • 【靈修閱讀】《魔鬼的秘密 》第三章 分裂(2)
    我們會覺得這件事超出能力所及,所以最好放棄。另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起恐懼,讓我們看到自己的陰暗面或任何不願曝光的私密事,因而感到害怕。恐懼不費吹灰之力就使我們退縮不前。魔鬼也會煽動我們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我們通常會高估別人的成就,而低估自己的能力;相形之下,自己看起來就比別人差。這種矮人一截的感覺確實會阻礙我們繼續前進。魔鬼會製造不耐煩,讓我們變得煩躁,看什麼都不滿意,而打算就此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