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至18日,第一屆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的樣子」主場活動在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舉行。
紅網時刻12月19日訊(記者 何超 張英 通訊員 曠倩煜)「農村現在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山清水秀,設計得很科學很漂亮。」12月17日,在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舉行的第一屆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的樣子」主場活動現場,市民陳先生感嘆道。
記者從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獲悉,本次展評活動,經過市州遴選、專家評審、網絡票選、現場投票等評選流程,共評選出優秀案例特別獎3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15個、優勝獎30個、優秀組織獎8個。
其中,湘西州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株洲市天元區三門鎮響水村等3個村莊規劃獲特別獎。常德市桃源縣龍潭鎮梨樹埡村、湘潭市壺天鎮壺天-南嶽坪片區、永州市寧遠縣灣井鎮下寨崗村、邵陽市隆回縣灘頭鎮石託村、長沙市長沙縣金井鎮蒲塘村、株洲市醴陵市楓林鎮隆興坳村等6個村莊規劃獲一等獎。
本次參評作品的整體水平怎麼樣?展評活動對全省國土空間規劃事業的推廣和宣傳有哪些借鑑意義?全省村莊規劃的特色和亮點和未來的發展空間怎樣?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聯繫採訪了行業專家和市州代表,聽聽他們的觀點和建議。
專家在展覽現場聽取介紹。
「生態文明建設要實現新的發展,國土空間規劃一定要落實好。」湖南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秘書長謝光輝表示,做好鄉村規劃能助推鄉村振興、提高人們生活質量,這次活動調動了各個設計單位、主管部門、縣市區等全社會參與的積極性,通過網絡投票、現場展示、專家評審等,提高全社會對國土空間規劃的認識,讓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落到實處,落到群眾的身邊。
「我認為這是近20多年裡,參加的所有有關村莊規劃編制審查評審活動中,水平最高的一次。」在湖南省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總規劃師、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副理事長李彩林看來,新時期規劃的重點和亮點,是老百姓迫切期待基礎設施有根本性的改變,建房要按規劃來建設得有特色,處理好村民建房與基本農田保護與生態環境關係,同時這也是這63家參評規劃項目所重點展示的內容。
談及這次布展,長沙市規劃展示館館長章盛莉認為,雖然這是空間規劃的專業展覽,但是主辦單位很用心,把很多比較有特色的元素提取出來,在不大的空間內進行有吸引力的呈現,展開了一幅湖南美麗鄉村的圖景,這是公眾和設計單位的一次非常美好的碰撞。同時,她建議要把富含價值的規劃成果,進行通俗的表達和翻譯,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到規劃中來。
專家在展覽現場認真觀展。
「從事規劃工作20多年以來,湖南舉辦村莊規劃為主題的展覽是第一次,而且是規模很大的一次。」株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空間規劃科科長張金望說,這次展評活動充分體現規劃工作公眾參與的重要性,讓全社會都為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出謀劃策,「我看到了美麗的湖南,我們小時候生活的村莊原來這麼優美,今後更加有責任把鄉村規劃建設得更好,留住青山綠水和鄉愁記憶。」
附: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