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夥伴都知道,日本和中國的很多明星都神撞臉,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
吳京打採
以及
波瑠&桂綸鎂
還有最近人氣很高的《有點心機又如何》的田中美奈實&張鈞甯
不過,最讓助助臉盲的果然還是
黃渤&香川照之
講真,渤哥和香川叔助助兩個都超~喜歡的,然鵝每次一看到香川叔的臉就怎麼也想不起渤哥長啥樣了==(渤哥dbq)
所以香川叔的顏可能更有衝擊力吧。
其實不僅是長相,這兩位實力派演員在經歷和性格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我們都知道,黃渤在成名前經歷了諸多挫折和磨難,最終柳暗花明成為國內一流的演技派影帝。
最難得的是,即使已經如此功成名就,渤哥卻十分平易近人,在各種綜藝節目上也玩得很開,所以也是大家公認的「情商高」。
那麼作為霓虹分渤的香川叔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今天跟助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早年經歷與放蕩不羈
1965年香川照之出生於日本東京的一個演藝名門世家。
父親市川猿之助三代目出身歌舞伎名門澤瀉屋,是開創了新形態歌舞伎的知名人士,母親濱木棉子則是寶冢歌劇團的雪組娘役。就連祖父市川段四郎三代目也是歌舞伎藝人,祖母高杉早苗也是女演員。
作為一個十足的「星三代」,香川照之的家庭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光鮮美滿。
香川三歲時,他的父親拋棄了家庭,選擇與自己的初戀情人藤間紫生活在一起。香川照之從此跟隨母親改姓香川。
也正是因為父親的離家出走,香川照之從小就被母親不斷地教育:一定要好好努力,將來成為超過市川猿之助和藤間紫的優秀的人。
當然,香川也終於不負眾望,考上了東京大學的社會心理學系。
畢業後的香川並沒有找到特別想做的工作,就暫時在TBS電視臺的工作室擔任臨時助理導演,可是他卻覺得自己的幕後工作怎麼也提不起幹勁,十分無聊。或許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他決定從幕後轉入臺前,正式開啟了他的演藝生涯。
由於香川外貌並不出眾,且身材矮小,因此他的戲路受到很大的限制,常常只能接到一些小配角。再加上年輕氣盛,香川還時常讓劇組的導演編劇們覺得態度十分自滿自負。
在拍攝《內衣教父》時,導演鹿島勤對香川大為不滿,有一場戲甚至NG了一百多次,並被鹿島勤痛罵:明明就是沒有受到過正規演技訓練的菜鳥,以為父母都是演員自己就天生會演戲了嗎?
從這次以後,香川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開始潛心磨鍊演技。
期間他也曾想過要放棄,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步入正軌與影帝之路
1989年,香川照之在大河劇《春日局》飾演小早川秀秋,正式以演員身份出道。
然而儘管潛心磨鍊了演技,香川卻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走紅,一度只能出演一些小配角和單元劇。
2000年,在經歷十多年默默無聞的演藝生涯後,香川終於憑藉《獨立少年合唱團》中老師一角開始展露頭角,並一舉拿下藍絲帶獎等五個最佳男配角獎項。
不僅如此,他還積極參與國際影視行業。
同年,他出演了由姜文指導的抗戰喜劇片《鬼子來了》,也就是經典臺詞「大哥大嫂過年好」的出處。
此外,他在2004年和郭曉冬合作出演愛情片《暖》,飾演一個放鴨子的鄉下啞巴,正是這個角色徹底讓人們感受到了香川照之的絕佳演技和人格魅力,也讓他一舉奪得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影帝。
人格魅力與歷史使命
香川照之一共參演作品兩百多部,而由他本人擔任主演的作品竟然只有十餘部。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川照之不是一個好演員。
恰恰相反,香川在自己所處的位置上發揮著甚至比主角還要耀眼的光芒。
他的戲路寬廣,對於各種表情收放自如,更是不介意扮醜,各種性格的人物都能做到生動詮釋。他甚至成為眾多導演的御用班底,有香川照之在,就是票房和收視率的保證。
據說在松本潤主演的電視劇《99.9-刑事專業律師》中,他的片酬甚至高過主演松本潤,足以看出香川照之在演藝界的地位和實力。助助也是通過這部劇開始喜歡上香川叔的。
凡是演技精湛的演員身上,我們都能看到「敬業」二字。香川照之也不例外。
為了演好歷史劇《坂上之雲》中患結核病的日本文學家正岡子規,他連續五個月通過限制食量和跑步減重15公斤。
如果一個演員非常敬業,說明他十分具有專業素養。
而如果一個演員在演戲同時還不忘歷史,牢記歷史使命,則體現了他高尚的思想境界。
2009年,中日關係還未緩和,香川照之選擇接下了一部飽受爭議的作品——《拉貝日記》。
這是一部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的歷史戰爭片,由中德合作拍攝,香川照之飾演昭和天皇的叔父朝香宮鳩彥親王,也就是南京大屠殺的元兇。
早已經是實力派影帝的香川根本不需要接下如此受人詬病甚至讓人痛恨的角色,這對他的演藝生涯可以說沒有太多好處。
然而香川在接受採訪時說道:「其實我壓力挺大的,但我認為這段歷史不能一味地逃避。日本人必須要真誠地面對它,而且這樣的角色必須由日本人來演。雖然一定會招來許多謾罵,但我知道我做的事是很有意義的。」
正是因為香川能夠做到勇敢直面敏感的歷史問題,《拉貝日記》作者約翰·拉貝的孫子湯瑪斯·拉貝在紀念電影製作設立的「拉貝和平獎」中,將香川照之納入獲獎者名單。
親情與救贖
有些傷痕不是消失了,只是被暫時塵封,一旦被觸碰,還是會感到疼痛。
2004年,香川照之的長子政明出生。
在政明六七歲時,他問父親為什麼沒有成為歌舞伎藝人,香川照之竟久久無法回答。
其實在成為演員後,香川曾主動找過自己的父親。
25歲時,香川照之在父親準備上臺演出前登門拜訪,卻遭到了父親嚴厲的指責:
「在登臺前這樣的重要時刻不打招呼就過來很沒有常識!」
「在我離開家的那一刻我就獲得了重生,我與你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你不是我兒子,我也不是你父親,今後我不會再見你。」
父親刻薄無情的話讓香川自此沒有再去找過父親,但卻始終無法釋懷。
於是當聽到兒子這個問題後,香川思考了許久,最終下定決心,他認為上一輩人的恩怨不應該讓子孫繼續背負。
46歲的香川照之決定從學習歌舞伎開始試著理解父親。
小夥伴們都知道,日本歌舞伎文化就像中國戲曲文化一樣,都是入行門檻極高的。大部分人都是從小就拜入門下潛心學習。
46歲才開始學習歌舞伎的香川可想而知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也正是通過這段時間歌舞伎的學習,父子兩人破裂40年的關係終於解凍,香川照之繼承父親市川猿之助的衣缽,成為歌舞伎第九代傳人,名號市川中車,轉戰歌舞伎界 。
熱愛能抵一切
私下裡的香川照之其實並不像劇中形象那樣張揚、鮮明。
他總是很安靜、很紳士。不過他也有各種奇奇怪怪的愛好,比如喜歡昆蟲,喜歡拳擊。
他甚至還有專門向小孩子介紹昆蟲知識的NHK教育節目,他穿著綠色的螳螂服裝,扮演螳螂老師,向孩子們介紹昆蟲、自然與環境。
很難想像一個各種獎項拿到手軟的五十歲大叔,身穿搞笑的螳螂服裝,興致勃勃地趴在地上向大家介紹昆蟲,助助覺得這樣的畫面竟然有點可愛。
擁有這樣的人格魅力還不足以讓人喜歡嗎?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