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電視劇《鹿鼎記》上映,據說評分只有2.7分,已經低到及格線以下,而且在所有金庸武俠改編電視劇裡面也算非常低的。張一山版的韋小寶非常不被觀眾認可,總得來說,張一山演得過於用力了,有點浮誇。用力過度,則顯得不真實不自然,觀眾根本入不了戲。#張一山鹿鼎記#
在筆者印象中,只有陳小春版韋小寶最為貼合原著,可惜那一版《鹿鼎記》對原著情節進行了大幅度修改,簡直就是畫虎反類犬,搞得不倫不類,非常失敗。咱們今天不討論電視劇的質量,還是回歸筆者的老本行,來討論一下《鹿鼎記》中的武功高手。
《鹿鼎記》作為金庸先生的一部「反武俠」作品,書中的武功水準已經大不如「射鵰三部曲」,比起《天龍八部》來更是武學末世。在《天龍八部》裡面,喬峰瞧不上大理段氏的一陽指,覺得這武功軟綿綿的,不給力,只是一門普普通通的點穴功夫。
可是,一陽指再怎麼「軟綿綿」,也可以隔空點穴,跟黃藥師的「彈指神通」相提並論。到了《鹿鼎記》中,能夠用手指點穴的人已經算是江湖一流高手,能夠隔空點穴的人應該是沒有,不存在。咱就這麼說吧,如果段延慶和丁春秋這倆人穿越到《鹿鼎記》中,分分鐘揍得洪安通滿地找牙。
那麼,《鹿鼎記》中的第一高手究竟是誰呢?主要人選有三個,九難、洪安通和歸辛樹。
這三人裡面,九難的定位最高,《鹿鼎記》原著裡面有這樣一段話:
說到武學修為,九難除了學得木桑道人所傳的鐵劍門武功之外,十餘年前更得奇遇,百尺竿頭又進一步,與當年木桑道人相比,也已遠遠地青出於藍,環顧當世,除了那個不知所蹤的袁承志之外,只怕再無抗手了。
如果只看原著中這段話,那《鹿鼎記》中第一高手非常明顯,就是九難,因為書中袁承志始終沒有出現。但九難的實戰表現,卻難以符合「江湖第一高手」之名。倚天第一高手張三丰,天龍第一高手掃地僧,對江湖有多大壓制力顯而易見。九難呢?桑結麾下的六個普通喇嘛,九難就打不贏。單挑四個喇嘛,九難就已經非常吃力;單挑六個喇嘛,九難下風明顯。
《鹿鼎記》原著中是這麼寫的:「她只一條臂膀,獨鬥六個手執兵刃的喇嘛,再支持下去,恐難以抵敵。」也許有人會說,鐵劍門武功擅長暗器和遊鬥,九難被人家堵在屋裡,一身絕世武功施展不開。這一點筆者並不認同,九難都「江湖第一高手」了,還會被地形限制住?區區幾塊木板一堵,地形一限制,江湖第一高手就不行了?
你敢想像六個明教弟子把張三丰圍在犄角旮旯裡面狠揍嗎?不可能吧!別說六個普通明教弟子,就是明教雙使四王六大高手齊上,再加上一個四層乾坤大挪移的陽頂天,老張又有何懼?打不贏六個普通學武之人,九難恐怕不是《鹿鼎記》第一高手。
說完九難,咱們再看看洪安通和歸辛樹。
洪安通有多強?洪安通比馮錫範、陳近南略勝一籌,沒錯,僅僅是略勝一籌,僅僅強了一線而已。《鹿鼎記》原著中有這樣一句話:「蘇荃見馮錫範左臂中挾著一人,仍奔躍如飛,武功之強,比之洪教主也只稍遜一籌而已。」
洪安通的武功有多強,蘇荃最清楚不過,她跟洪安通朝夕相處很多年,而且蘇荃自身武功也不弱,算是個行家。在蘇荃眼中,馮錫範跟洪安通的武功差距很小。而馮錫範跟陳近南的武功完全是一個水平。
那歸辛樹的武功比陳近南、馮錫範呢?《鹿鼎記》中也有相關描述:「歸辛樹左手在妻子和兒子背心上一拂,已解開了二人穴道,手法比陳近南快得多了。」按照原著這句話的意思,歸辛樹的武功比陳近南和馮錫範明顯高出了一個檔次。也就是說,歸辛樹的武功強過洪安通。
歸辛樹的實戰表現,確實挺嚇人。《鹿鼎記》中,歸辛樹拼死一戰,擊殺了四十多位侍衛。這些侍衛的戰鬥力,放在江湖上也算是二流高手了。茅十八都不一定能打得贏人家。茅十八出場時,打普通捕快就挺費勁,若不是靠著韋小寶用石灰耍陰招,他哪裡活得了?
洪安通的巔峰之戰呢?就是單挑神龍教四大高手,胖頭陀、無根道人、張淡月和許雪亭,這四個人基本上就是洪安通的極限了。所以,《鹿鼎記》第一高手,應該是歸辛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