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鬼片是很多觀眾的心頭好,離奇詭譎的故事再加上動人心魄的配樂,直接讓腎上腺素狂飆,但可惜國內鬼片處境尷尬,產量低不說,故事也讓觀眾食之無味。曾經我們也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優秀鬼片,但是現在只剩一群瘋子在胡言亂語,而國外的鬼片大多數不符合國人的審美,無奈很多人只能翻翻故紙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中尋找童年驚險刺激的感覺,尤其是林正英開創的殭屍題材電影,成為不少人的網盤必備。
令人惋惜的是,香港的殭屍電影因為林正英而火爆,因為林正英的早逝而突然衰落,現在電影中雖然還有道長,但再也沒有似林正英一般的風骨。
正文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的電影發展達到高潮,彼時進入演藝圈的大多數是在貧困生活中苦苦掙扎的人,林正英也是如此。林家貧苦,家裡面有4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父母的收入卻十分微薄,沒有辦法,林正英被父母親賣到香港春秋劇院,成為粉菊花的徒弟,學習京劇,那時候談不上什麼繼承傳統,只是為了能有一口飯吃。
那時候京劇在香港還沒有徹底沒落,各大京劇學校勉強能維繫生存,當時粉菊花和開創「中國戲劇研究學院」的于占元關係匪淺,兩個人的徒弟經常一起練功,同時被兩個師父教導,于占元教出了成龍、洪金寶、元華等香港武打明星,粉菊花則帶出了林正英和尊龍。成龍回憶以前練功的時候,林正英總是最努力刻苦的那個人。
林正英學京劇天賦很不錯,再加上他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只正式學戲半年就登臺演出,《白沙灘》是他演的第一場戲,其他師兄弟們都十分羨慕。但是林正英沒能在香港京劇界闖出一片天,香港的電影興起了,傳統京劇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京劇本身都難以為繼,表演京劇的林正英自然也活不下去,沒辦法,他只能轉行。
于占元的日子也不好過,但好在他的心思活絡,憑藉著京劇的武打元素,他帶著徒弟們進入香港的電影界,在幕後做武術指導。當然一開始不是高逼格的武術指導,他們從最沒有存在感的武術替身開始,之後漸漸往上爬,做到龍虎武師,最後才成為武術指導。
1969年,林正英眼見相熟的人都進入電影圈做跟武打相關的工作,他也不再執著京劇,也進入邵氏電影成為一名龍虎武師。那時林正英才17歲,他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不但包吃包住,每個月還有60塊錢,六十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林正英本可以把這些錢都存下來,但是他沒有,他每月將工資的三分之一寄給父母,照顧家裡年幼的弟弟妹妹,又將三分之一寄給師父,感謝他的教育之恩,剩下三分之一才是林正英自己的,用來招待師兄弟們。
也就是因為龍虎武師這份工作,林正英幸運地遇見了李小龍,那時候的李小龍已經在美國打出名氣,當時回到香港從事武打電影的拍攝。和李小龍成為朋友後直到李小龍因病去世,林正英進入自己人生的第一段高光。
1971年,李小龍漂洋過海回到香港拍電影,和以武打戲出名的嘉禾公司籤約,韓英傑——于占元的女婿,在當時擔任李小龍的動作指導,在《唐山大兄》拍攝的時候明顯感覺到自己心有力而力不足,再加上有心照顧相熟的林正英,於是韓英傑邀請林正英過來當副手。
彼時的李小龍剛剛從美國回來,外界將他的武功吹上了天,隱隱有當時功夫第一人的意思,同樣是學功夫出身的林正英年輕氣盛,對這些說法很不服氣,認為只是外界傳得兇,說不定李小龍就只會花拳繡腿,很快機會來了,林正英在劇組挑戰李小龍,三次發起攻擊三次都被李小龍打趴下。林正英徹底服了,退到角落。
男人之間的感情就是這麼簡單,打一架就能結成鋼鐵一般的友誼,林正英開始專職當李小龍的對練武術指導,甚至到後期,如果林正英沒有在片場,李小龍就不開工。林正英也確實有自己的能力,在電影《精武門》、《龍爭虎鬥》中,林正英設計的武術動作乾脆利落,直戳觀眾的爽點,林正英和李小龍將香港武打電影推到新的高度。
明明正是前途一片光明,可以一舉讓世界看到中國動作片的閃耀,然而變故突生,李小龍因病去世,林正英遭受痛失好友和事業嚴重滑坡的雙重打擊。
在五年的時間裡,林正英一直渾渾噩噩地度日,追憶自己再也見不到的好友,是洪金寶的出現帶給他轉機。
洪金寶是個十分注重情誼的人,師兄弟的感情讓他不忍心看著林正英一直消沉到成為廢人,於是就請林正英加盟洪家班當武術指導。林正英雖然許久沒有再接觸工作,但底子紮實,很快就回到以前的狀態。
1982年,林正英剛剛回歸電影三年,一舉拿下那一年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之後林正英再次獲得這個獎盃。
如果林正英一直在武術指導領域紮根,也許他早就成為和袁和平相提並論的武術指導大師,但是林正英沒有,他在洪金寶的支持下從幕後轉戰臺前,開始在電影中嶄露頭角,《敗家子》是林正英的熒幕處女作,在裡面飾演詠春拳手。
在驚悚片《人嚇人》中,林正英第一次扮成道士模樣,這個形象讓洪金寶眼前一亮,林正英一舉一動之間都和真正的道士很像,於是洪金寶有心以道士形象為基礎,為林正英量身打造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就是不少人津津樂道的《殭屍先生》,之後「九叔」成了林正英的專屬代稱。
最開始,很多人對《殭屍先生》抱有悲觀情緒,認為這部電影既沒有拿得出手的大腕參演也沒有帥哥美女吸引眼球,票房慘敗似乎是命中注定,但上映後,《殭屍先生》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狂攔兩千萬的票房,而且製成DVD後銷量也很不錯,之後才有了《一眉道人》、《殭屍道長》等作品。
林正英對殭屍電影的貢獻不可謂不大,他確定了電影中殭屍的形象——清朝官服、屍體不腐不僵、跳躍前進、力大如牛、喜歡吸食人血。之後大眾心中的殭屍形象也多是如此。
林正英單靠自己的力量就開創了全新的電影題材,之後殭屍電影井噴式出現。
但命運第二次作弄林正英,1997年林正英因肝癌去世,年僅45歲。
隨著林正英的逝世,香港的殭屍電影也進入半死不活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