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3月16日-22日,中辦國辦復工復產調研江蘇組深入南京、南通、蘇州、無錫等地,走現場、看項目、進車間、下田地,並召開座談會,了解復工進展,聽取基層聲音,開展調研指導。
戰疫情,穩經濟,「兩手抓、兩促進」。從大項目施工現場到工業生產一線,從田間地頭到景區商圈,1號君跟隨調研組一路走來,跨越大江南北,見證江蘇各行各業「暖雨晴風初破凍」的滿目生機。
全面復甦,跑出「江蘇速度」
三月春光好,春耕正當時。
無人植保機、高地隙植保施肥機……在海門市悅來鎮保民村新型合作農場裡,「機器替人」減了人工、提了效率。「村裡通過『海採農資』平臺,完成5筆在線交易,保障農時需求。」村幹部告訴調研組。
「疫情期間,公司全力做好蔬菜保供,產能已恢復到春節前水平。」江蘇飛悅農業公司負責人曹毅華說。一袋袋新鮮採摘、真空包裝的「淨菜」,源源不斷地從南通發往上海和蘇南地區的沃爾瑪、盒馬等品牌門店。
車間裡,機器聲重新響了起來。
3月19日上午,在全球最大鋰電池智能製造服務商——無錫先導智能裝備公司的鋰電池設備裝配二車間,員工們正對63臺數碼焊接卷繞一體機進行調試。公司董事長王燕清神情振奮:「一季度訂單飽滿,作為全市第一批覆工的規上企業,公司產能已完全恢復。」
火鍋店、咖啡館、酒吧……熟悉的生活場景悉數回歸。
「按照3月初南京出臺的相關政策,3月15日,包括南京大牌檔、獅王府、民國往事等集團旗下66家門店恢復堂食。」大惠集團總經理趙亨說。
在南通,96家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超悉數營業;在無錫,超市、便利店復工率達97%;在蘇州,電子商務企業食行生鮮銷售額增長七成……旺盛的購物需求,為一個個市場重啟按下「加速鍵」。
一度停擺的旅遊行業終迎回春。
22日上午,無錫薄霧微蒙,拈花灣景區遊客往來不絕。「3月6日開園,昨日客流已達3000人,已達去年同期的1/3,這令人充滿期待。」景區負責人朱唯丹說。
春耕春種漸入高潮、企業運行步入正軌、消費市場日益紅火,截至3月18日,江蘇規上工業企業復工面達99.7%;據用電監測分析,服務業復工面達84.75%。隨著中央、省市一系列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舉措落地落實,江蘇三次產業全線復甦,城市活力重現。
分區分級,盡展「江蘇作為」
「2月20日,2317人;3月19日,9167人……」眼下,無錫地鐵4號線具區路車輛段進入打樁階段,施工現場的一張進度圖,記錄著每日復工時序。
無錫地鐵集團董事長徐政介紹:「我們按照防控要求提前復工,全力搶工,3、4號線進度滿足年初計劃。」
「重大項目,對完成全年經濟目標任務起到『壓艙石』作用。」江蘇省發改委主任李侃楨表示,通過簡化程序、特事特辦,春節前我省在建的118個省重大項目2月即全部復工。
以「搶」的速度補耽擱的時間,以分類施策提升推進效率,盡顯江蘇作為——
聚焦重點、強化協同,穩住大企業,就穩住經濟的主心骨和基本面。
緯創集團是世界500強高新企業,在緯創資通崑山有限公司大堂展板上,掛著一幅產業鏈「樹狀圖」,「政府幫我們梳理出供應商、配套商,逐一幫扶復工,保證了我們供應鏈不斷鏈。」公司負責人周鴻任感動地說。
崑山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潘建康打趣說,已經不記得自己來過多少次緯創,「區裡成立12個復工復產專班,對170家重點企業掛鈎服務,派幹部駐企,協調解決復工難題。」
保「大」不放「小」。「稅務局主動聯繫輔導我們申報、開票等業務,我昨天去銀行查,減免的5.2萬元稅款已經到帳。按照惠企降費政策,電費也可少繳1000元。」21日,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莫玲玉驚喜地告訴調研組。
開發區,是企業復工的「最前線」。
樂金顯示是一家位於南京經開區的外資企業,「復工伊始公司部分資材短缺,面臨再次停工的風險。」公司副總經理陸進華清楚地記得,當時其兩家供應商在江寧開發區尚未復工,最艱難時刻兩區跨域合作,協調供應商復工復產,為公司解了難。
政策包、安商信、熱力圖、雲服務,各地打出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的「組合拳」。
「蘇政50條」「中小企業22條」「外資外貿22條」……調研組認為,通過分區分級分類精準施策,推動了有序有力有效復工復產。
精準疏「堵」,探索「江蘇方案」
聚焦人流、物流、資金流等關鍵環節的「堵點」,各地創新作為,打通鏈條,助力企業復產達產,探索出一個個各具特色的「疏堵方案」——
復工,要用人。讓南通中集總經理季國祥沒想到的是,企業不僅可以在相關部門支持下,專機、專車「點對點」接外地員工返崗,財政還給補貼。政府的「算盤」很清楚:勞動力創造的價值,絕對多過路費。
把人接回來,更要招進來、用起來。「我市開展『千人聯萬企』行動,在全國開闢56條招聘路線,6500位有就業意向者正陸續來通。」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說。線下「點對點」、線上「雲招聘」,各地紛紛加入這場復工「搶人戰」。
物流,是復工時序和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調研組在南通西南「門戶」蘇通大橋看到,作為「卡口」的交通防控點已經撤去。目前,江蘇省25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已恢復23條。「本地物流運輸行業復工率已達90%,預計再過半個月,就可『暢快跑起來』。」無錫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包一林預測說。
「集團一個月僅員工工資就要1.6億元,減稅降費為企業減輕了負擔。」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一一道來:階段性社保、醫保優惠政策可減免2700萬元;轉產防護服購置新設備,一次性稅前扣除600萬元;獲得各大銀行2.4億元低息貸款額度。
江蘇省財政廳數據顯示,經初步測算,我省落實各項應對疫情的支持政策預計達1270億元。
「我們依託利用自身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優勢,梳理產業鏈上下遊配套企業,做好生產協同和風險預警,以信息化手段管控好供應鏈安全。」中天科技總裁薛馳認為,這次疫情再次提醒廣大企業,要堅持智造轉型、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應險能力。
迎難而進,貢獻「江蘇力量」
「復工有哪些困難?」「現在市場經營情況如何?」「復產達產還需要什麼幫助?」走訪和座談會中,調研組一路提出問題,一邊緊張有序地調研,一邊現場辦公,努力將把基層反映的問題「就地解決」。
「目前無錫村田尚有40餘名日本專家還未回到無錫,日本至無錫的機票到4月底都無法預約,希望政府協調航空公司幫幫忙。」21日下午,在無錫舉行的調研座談會上,無錫村田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板谷貞笵通過翻譯,坦陳自己最近的憂慮。
當天下午5點,座談還未結束,板谷先生等來一個好消息。「已經跟深航對接過了,他們負責協調去大阪接人。」無錫市市長杜小剛給出解決方案。
這樣現場辦公、解決問題的場景,體現出「江蘇速度」,亦展現出江蘇各界真心助企惠企、全面復產達產的決心。
只有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面對前期部分展會延期或取消,南通市委市政府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對國內各大展會的舉辦時間進行統籌,探索線上展會;
發揮5G產業先行優勢,無錫市委市政府建議進一步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和「新基建」項目的審批速度;
江蘇省發改委建議國家層面加快建立健全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制,聚焦那些供需兩端共同受益、利於推動產業消費雙升級的重大項目;
江蘇中小微企業面廣量大,抗風險能力差,作為中小企業的「娘家人」,江蘇省工信廳建議,出臺力度更大的系統性政策為它們「護航」。
疫情是「危」也是「機」。
調研工作組對江蘇省委省政府防疫、復工「雙發力」給予肯定,認為各項政策舉措部署周密、落實到位、成效明顯。
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于廣洲說,面對當前疫情全球化的形勢,還應從研判國際走勢,幫助中小企業發展,保障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鍊,進一步落實各項政策等方面下功夫,推動經濟快速復甦,持續高質量發展。
我們相信,隨著草木蔓發,春山已然可望,百業必將皆興。
交匯點記者 付奇策劃 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