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每周都有免費試用
本文由試客大師:gba123qq 撰寫
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起三星S8+,你們都在乎它驍龍835的強大性能,或者是全面屏+曲面屏的非凡設計。而我,至始至終最關心三星S8+的IP68級防水性能。因為身處南方城市,時刻要面對暴雨襲擊(最近江西湖南等四個南方省份都發洪水了)。而且我家門前有條河,酷暑八月「噗通」就下河去遊泳了,到時候帶上三星S8+去拍河床,那感覺想想就帶勁。
說起來也怪,三星S8+都推出三個多月了,不論是媒體還是用戶,都只盯著這機器的外觀和配置,很少提及它強大的防水性能。因此我這篇評測重點圍繞防水測試展開,當然,我不是盲目「虐機」。在三星S8+之前,我曾測試過MOTO Defy、索愛ST17i、索尼Z2等眾多IP67級防水手機,因此對S8+的IP68級很有信心。
當然,開篇還是先說下機器外觀:
三星S8+的外觀大家不陌生了,全面屏+曲面屏的設計獨樹一幟,捨棄了實體Home鍵,屏佔比達到84%,其中S8+屏幕更是達到了6.2英寸,但卻比6.44的另一部全面屏手機小米MIX要小巧得多。
小米MIX屏佔比是91.3%,而三星S8+屏佔比是84%,除去屏幕0.24英寸的微小差距,S8+明顯比MIX小巧的多,甚至能單手打字。為什麼大家知道麼?因為是縱橫比18.5:9,這個比例的屏幕相當少見,機身特別修長,因此寬度並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S8+並沒有像iPhone7P那樣捨棄3.5mm耳機接口(即使那樣,iPhone7仍然只敢宣傳防濺水),而是完整保留了Type-C和3.5mm耳機接口,通過一種超小濾水網阻隔液體滲透機體(好像是說網的密度可以承受10米深度的壓強)。
背面沒啥可說的,玻璃的材質,手感摸上去超滑溜,我每次都擔心手沒拿穩會滑落掉地上。攝像頭右側有一枚指紋識別模塊,但我用過兩天後果斷給關了,因為手指盲解鎖,經常會按到中間的攝像頭去。
好了,開始進入手機進水場景模式哈哈哈:
你是否有過手機掉水裡,撈起來後的以下經歷:
①:手機當場死亡,關機後開不了機;
②:手機自動關機,然後長按電源鍵開機,燒壞主板;
③:手機啥事沒有,繼續使用了若干年,最後死於其他毛病;
講真,你倘若是第三種情況,要麼是三防手機,要麼是踩了狗屎運(就像15年前我老爹的三星D518在洗衣機裡卷了十分鐘,晾乾了一宿,第二天開機後又是一條好漢,繼續服役了兩年都沒事,後來收藏了)。
而六月開始,我身處的南方省份(江西南昌)遭遇暴雨襲擊,沿街到處積水成災,八一公園的湖水都倒灌上來了。而臨省湖南長沙更是離譜,橘子洲頭被江水淹沒,還把一個別墅區變成了「威尼斯」。
相信在這種暴雨襲擊、洪水泛濫的季節,連汽車和房子都分分鐘被淹,你區區一部手機算啥子?
於是,三星S8+這種IP68級防水性能就顯得尤為可貴:
三星S8+的耳機孔、充電口、喇叭孔都在內部有防水設計,唯獨SIM卡槽沒有做內部防水(僅依靠SIM卡槽邊緣的橡膠條密封)。如果系統檢測到SIM卡託拔出,會立刻提示「檢查SIM卡託」,讓用戶確保SIM卡槽密封。
先小試牛刀,擰開水龍頭衝一下S8+的下巴:
中等「火力」,拿水龍頭對準S8+屏幕衝刷:
最強「火力」,水龍頭開最大,給S8+洗個澡:
防水測試分為「防濺水」和「防浸泡」兩種,上面更傾向於防濺水測試。在生活中,濺水場景主要出現在兩個場合:一種是工作的時候,水杯不小心碰倒,杯中的水傾灑在手機上。另一種是下雨天走在路上,突然一輛車飛快駛過,髒水就濺灑在你衣服褲子上,回家掏出手機一看,尼瑪進水了。很明顯,三星S8+的防濺水測試完美通過。
下面進入三星S8+防浸泡測試:
講真,許多S8+用戶不敢將手機丟水裡,生怕損壞。其實這裡有個前提,那就是新機的密封性100%,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特別是摔機這個舉動絕對會降低密封性,因此過了1年保修期後,就不建議丟水裡玩了。
本人講個實例,前幾年買了臺二手索尼Z2(IP58級別),當時為了迎接夏天到來,想帶手機去海邊玩耍。收到後我丟水池裡測試,剛丟進去沒多久(30秒都不到),後置攝像頭居然起霧了(沒有100%密封造成的,但仍然比普通手機的防水性能強得多,否則攝像頭就不是起霧了),兩三天後霧氣才消掉。
還嫌不過癮?拿個樂扣樂扣來裝水:
前面說到了索尼Z2的IP58防水性能,不得不提三星S8+的IP68級別:
IP68後面這兩個數字,要拆分來解讀↓
首位數字代表防塵級別,大小範圍0-6
末位數字代表防水級別,大小範圍0-8
很明顯,數字越大,防水性能越強。一般能防水的手機,都具備很強的防塵性,因為廠商研發過程中只會考慮「密封性」這一個問題。而三星S8+的IP68已經是手機能達到的最高防塵/防水級別了。這意味著,三星S8+幾乎可以完全防止灰塵及液體侵入。
我記得IP68的極限是在10米深水中工作兩星期不受損。
在以上測試過程中,三星S8+肯定是安然無恙,否則就是另一段故事了。而我老爹看的心驚肉跳,一個勁提醒我悠著點,別把人家廠商的機器浸壞了,到時候要賠可就虧大了。
我跟老爹使了個眼色讓他放心,因為自己6年前測試MOTO Defy和索愛ST17i極限防水性能的時候(上圖就是6年前拍的),直接是丟到洗衣機裡面去玩的,歡快的玩了一下午都沒壞,而那兩臺機器的防水等級IP67還沒S8+高呢。
你問我為什麼現在不敢那樣玩?因為當年是合租房裡共用的直筒洗衣機(死勁作,壞了房東修哈哈),而如今我家裡用的是滾筒洗衣機,丟臺手機進去「攪拌」,說不定手機和洗衣機雙雙陣亡。
痛痛快快測試了一下午,拿出三星S8+啥事都沒有,密封性好的不要不要的。我佩服三星S8+的內部防水設計,就連3.5mm耳機接口都能防住水,而不用像當年摩託Defy和索愛ST17i那樣用橡膠塞蓋住,這是實打實的水平啊。
而如果你買的是二手三星S8+,想驗證它還能不能防水的話,我教你一招!只要屏幕沒裂,機身沒磕出缺口,屏幕和屏框沒縫隙,就丟進水裡浸泡1分鐘,然後拿起來看攝像頭,如果攝像頭起霧了的話,就說明密封性降低了。當然這招還適用於所有防水手機。
當然,如果你手機玩水以後,不要立刻使用Type-C接口傳輸數據或充電,因為接口還殘留液體,可能會有短路隱患,要確保埠徹底乾燥。如果你實在等不及,也可以用紙巾捲成針尖形狀,捅進去吸水。
再來看看S8+的系統使用體驗吧:
講真,曲面屏在我眼裡就是好看而已,不覺得邊緣能有什麼「妙用」。雖然三星從NOTE edge的單邊曲面屏開始,就支持了側欄功能,但我覺得體驗感一般(手指從右側邊緣向左滑動,曲面是由低到高的走勢,手感很怪異),平時自己從來不去用。
我只有在用S8+的時候,喜歡將屏幕排列成兩條豎行,看上去襯託了曲面屏的效果。而三星S8+是全網通雙卡雙待,它比一般雙卡機要更人性化,可以在下拉通知欄的時候,看到通話、信息和數據這三項對應的SIM卡狀態(是SIM卡1還是2),從而根據需求快速切換。
小組件比較多,還有放大鏡和快速清理功能,另外我差點忽視S8+存留的一項少見功能,就是FM收音機。在我印象裡,這在諾基亞S60時代比較常見,而最近幾年的安卓手機幾乎清一色取消了收音機功能,原因很簡單,減少成本。而三星S8+沒有盲從,內置了FM模塊,給喜歡聽廣播的朋友多了一道選擇。
HelloBixby功能是三星WizTouch系統獨有的,有點像華為EMUI5.0系統的第一屏,就是將新聞、運動、天氣等常用功能,以小列表形式聚合在一起,方便用戶快速使用。
這項功能確實方便,但貌似沒找到關閉按鈕,這點不太人性化。我現在不喜歡鎖機(指紋或密碼),將手機放在褲子裡的時候,動不動就會觸發HelloBixby裡面的功能頁,讓我一度很煩擾。
三星S8+的這個彈窗功能我很喜歡,它就是通知欄顯示通知的「升級版」,會彈出信息浮動通知,你可以查看或回復。回復時無需進入簡訊或微信界面,而是直接在當下窗口進行輸入,不僅提高了回復速度,還沒破壞用戶體驗。
說到手機拍照,似乎三星攝像頭組件要弱後於索尼IMX,因此三星S8+的主要賣點並不在拍照方面。從像素值來看,三星S8+僅採用了1200萬像素主攝像頭,f1.7大光圈,支持光學防抖,這樣的參數其實比較一般。就不說如今OPPO R11動不動的2000萬像素了,哪怕跟一加5的1600萬像素比也拼不過。當然,我堅決同意「拍照效果跟像素值無關」這個理論,只是過過嘴癮,誰不希望自己手機攝像頭像素值高一些呢?
廢話不說,直接上S8+的樣張:
這張照片單獨說一下,是用S8+正方形模式拍的,為啥要單說呢?因為隔了半年沒回老家,爸媽準備了豐盛的晚餐等我——門前河裡摸的螺絲和鮮蝦,老爸自己釣的小黃魚,以及刷黑了一把新牙刷的爆炒小龍蝦。
以上應該可以看出來,三星S8+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色彩還原真實,曝光準確(即使順著太陽強光拍攝,也不會全景暗化,在算法上比較厲害)。跟以iPhone7為代表的單攝手機比不相上下。但如果要跟以華為P10和小米6這樣的雙攝手機比,恐怕在景深、虛化和夜拍等方面會差一些。
這陣子三星S8+的大量工程版出現在閒魚,居然還有雙攝無指紋版本,很納悶為什麼三星S8+的量產版卻取消了雙攝,改為了單攝?要知道今年是安卓手機的雙攝元年,S8+在這項指標上算是落後了,莫非三星是想留給NOTE8?
最後,我只希望這次的三星S8+試用能再久一點時間,撐到八月天氣更炎熱後,帶著S8+下到遊泳池偷拍美女扭屁股。嗯,如果試用期限撐不到那時候,我會考慮買一臺S8+應急的,誰讓我是生活中到處透露著情趣的大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