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的《極限挑戰》依然延續了「垮垮」更健康的風格,但精彩的是嶽雲鵬竟然主動飛奔起來,全自主無表演的奔跑那是真快。看到一半時很自然想到了《楚門的世界》,極挑精神已不再,但這種致敬也挺好。正值父親節,嶽雲鵬最後的「爸爸們」非常應景,而且同楚門一樣,大家都是發自於「愛他」讓他有更多的參與感。事實上大家也都看到了,嶽雲鵬這期是真的全情投入,用自己話說「我這一天都沒餓,也不困……」
這期極限挑戰,看點確實都在嶽雲鵬身上,但是如果導演剪輯的時候把懸疑留在更後面一點,觀眾的情緒或許會跟著嶽嶽的情緒一直走下去就好了。或許是素材穿幫太多,導演也實在剪不出來更完整的鏡頭。這真是極限挑戰最常說的:「極限挑戰,這就是命」,這真的就是極限挑戰的命了,大限將至……
看著這過曝的結尾畫面實在是……再忍忍吧快完了!
說到《楚門的世界》一下子就想到逝去多年的父親,就像電影裡那個導演克里斯多福最初做這個節目的時候她只是一個宏大的構想,但是30年的拍攝時光,他對楚門的感情更像是父親對自己的孩子一般,在楚門睡覺時他會隔著屏幕輕撫楚門的臉龐,用他的全部去營造這個世界去「保護」楚門。
正如克里斯多福所說,外面的世界一樣有謊言與欺騙,在他的世界裡楚門是安全快樂的,因為在這裡楚門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愛」他。無論是電視機前的觀眾還是,演職員他們對楚門的擔憂、激動、憐愛這些人類的共有的情感都是真實的。
假如楚門真的來到我們這個所謂的「世界」,當他生活在這些觀眾身邊時,這些人是否還會保持同樣真摯的情感?我不確定,至少我是做不到的。
當楚門回歸到這個所謂「正常」的世界,這裡有與他彼此深愛的姑娘,他們或許會找一個人煙稀少的小鎮開始新的生活。但是那裡雖然沒有攝像頭,沒有群眾演員,也沒有穿幫鏡頭。那裡就是「真實的世界」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所謂的「預言夢」。就像08年汶川地震之前,有位先生夢見自己妻子被地震倒塌房子砸死的場景。第二天打電話制止妻子回汶川老家,然後不幸的是地震真的發生了,萬幸的是他妻子沒有回老家逃過一劫。這種類似的故事,身邊也有朋友遇到只是沒有這麼離奇,不是什麼關乎生死的場景。在這裡咱們不討論這些是迷信,還是蟲洞假說,還是超自然力量。
我只是想問下大家,是否有跟我一樣的「無力感」當大家在進行某項工作時,或者專注於某件事時,總是會感到有「一堵無形的牆」 在阻撓你,怎麼也無法跨越。第二天一覺醒來用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操作就順利完成了。感覺就像打遊戲時,某個隱藏條件未完成,這一關就是無法通過……
很多隨機假說,其實是存在某種必然性因果的。就像最近聽劉潤老師的節目時,提到他的一位朋友,在團購網站興起之前一年就已經做出同樣的商業模型並且也談了很多風投。最終把自己全部家當填進去,在他朋友看來這是一個非常確定的商業模型一定能成功。但最終仍未等到團購業務爆發的那一天,提前出局。
而在美團興起前後,全國各地一夜之間崛起了幾千家團購網站,甚至現在各地仍然有些小公司在做類似的業務,只是換了個「馬甲」。很多人,甚至連王興自己都說他是幸運的,能走到今天有很大運氣因素。這個運氣不否認,假如我們有機會站在更高的視角,按照時間線把各種人才、資金、市場機會、合作夥伴、等等一些必要條件放在一個平面世界。無數個看似隨機的選擇背後都有其必然性,一個人的性格、成長環境、他大學時遇到的同學、看過的某本書產生了哪些感悟這些看似隨機的背後,假如只站在時間線的視角用二維角度去復盤所有的隨機選擇都有很大程度的必然性選擇。
為什麼會這樣?我不確定,也不知道。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我們所有人認同的人、事、物都是建立在某個信息場域內。我們聽到的聲音只是震動波或者說只是某個頻率的信號波,我們看到的像也只是光投射到所謂「客觀」物體,在折射到我們眼球上,傳導給大腦的某種信號罷了。這所有的信號組成的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嗎?就像我們電腦的桌面顯示的軟體、文檔就是這臺電腦的真實世界嗎?那個0,1代碼才是電腦的真實世界?或者都不是?
佛家講「五蘊皆空」,道家說「大道無形」,王陽明說「心外無物」……
面對這樣的世界我們到底如何理解?
如何看待,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或許楚門是幸運的,他經過自己拼上性命的抗爭觸摸到了他生命的「邊界之牆」並走了過去,殊不知在更大的空間維度還有一樣的牆在等著他去觸摸……
父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