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邱吉爾臨危受命,帶領英國走出黎明前的黑暗

2020-09-19 陌軒白

導語

《至暗時刻》是由喬·賴特執導的傳記歷史片。其中飾演邱吉爾的加裡·奧德曼憑藉此片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不同於其他的人物傳記影片,該影片主要講的是,二戰時,邱吉爾從一個不被內閣看好的首相,到一個帶領英國走出黑暗時刻,迎來最終勝利的過程,以這段至關重要的人生經歷展現出邱吉爾的人物性格和生活細節以及他的軍事才能。接下來,筆者將從影片的展開形式,邱吉爾最具影響力的演講,以及他的夫人在他的職業生涯中起的重要作用展開論述。

《至暗時刻》整個影片以時間軸為刻度作為主要展開形式,更加凸顯即將面臨戰爭的緊迫感。

影片開頭交代故事背景,1940年5月9號,希特勒在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後違背《慕尼黑協議》,繼續侵佔波蘭、丹麥以及挪威,三百萬德軍逼近比利時邊境線,隨時準備徵服歐洲剩餘的國家。

而此時英國議會,對他們的首相內維爾張伯倫失去了信心,反對黨黨魁克萊門特發表公開演講,直接指出張伯倫在任期間的不作為,導致將國家置於德國納粹的危機之下,並要求其辭職,否則將不會再與保守黨合作。

在這樣的情況下,邱吉爾被保守黨推出來接任首相,因為他是反對黨唯一能夠接受的保守黨,而保守黨也有自己的用意,他們需要邱吉爾擋在前面抵禦一切攻擊,從而達到他們繼續推進綏靖政策,與希特勒進行和談的目的。

時間來到5月10號,國王喬治六世在白金漢宮召見邱吉爾,並命其重組戰時內閣。

其實喬治六世本人對於邱吉爾接任首相是非常牴觸的。因為邱吉爾曾經的政績就是一個災難,一戰時,他指揮的加裡波利之戰,英軍損失了25000人,後來他掌管財政,推動並重新採用金本位制。更重要的是他支持喬治八世也就是喬治六世的哥哥迎娶辛普森夫人,並退位,這使得喬治六世一直耿耿於懷。

時間來到5月13號,邱吉爾在下議院展開了他繼任以來的第一次演講,表明了他將戰鬥到底立場。演講的部分會在本文第二段做主要闡述,所以在這一段我們先一筆帶過。

邱吉爾發表就任後的第一次演講

邱吉爾的這一次演講,保守黨無一人支持,因為真正的保守黨黨魁張伯倫不認同他的立場,並且後悔讓邱吉爾接任首相,更在演講後與哈利法克斯子爵秘密商議要將邱吉爾免職。

與此同時,戰場的形勢也已刻不容緩,德國用入侵比利時的障眼法迷惑了英法,並通過阿登高地進入了法國,不到24個小時就度過了默茲河,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從色當一帶渡河入法國,比利時和荷蘭隨時可能淪陷,而法國第九軍約20萬人,全軍投降,致使巴黎方向門戶大開,700百萬難民正在逃難,西歐隨時可能土崩瓦解。

面對如此外憂內患的緊張局勢,邱吉爾沒有退縮,他先將消息按住不發,隨後聯繫法國方面,希望他們能夠奮起抵抗,但是這次會面並沒有帶來有利的消息,法國不但不準備抵抗,還認為邱吉爾不過是在痴人說夢。即使是孤軍奮戰,邱吉爾也沒有打消抗戰到底的決心。

時間來到5月19號,邱吉爾做了他繼任以來第一次全國廣播,他向群眾公布了德軍已經開始進攻法國,但是卻沒有說法國已經準備投降,而是說英法兩軍已經進軍,並表達了他的立場,直到勝利的那一刻,永不投降。

時間來到5月25號,德軍已經全面包圍了英法和比利時的60個師,其中英國陸戰精英30萬人全部被圍困,而目前唯一的退路就是法國港口小城敦刻爾克。

而對於敦刻爾克的撤離,此時沒有人抱有希望,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邱吉爾毅然決定讓25英裡外僅有4000多人的加萊守備軍,去拖住德軍,用4000人的生命換取30萬人撤退的機會。

而這時哈利法克斯卻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這4000人是無謂的犧牲,他依然堅持和談也可以保證英倫三島的獨立,這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但是邱吉爾心中清楚希特勒是怎樣的人,他不會放任英倫三島保持獨立。所以,他私下給美國總統羅斯福打電話,希望美國可以借給英國海軍艦,但是羅斯福受《中立法案》限制,不能夠提供幫助,邱吉爾又問能否取回去年在美國買的戰鬥機,雖然是跟美國借錢買的,羅斯福表示只能運輸到加拿大邊境一英裡的地方,然後英國可以從加拿大用馬隊拉回。可以想像邱吉爾當時內心的屈辱,但是這些在民族存亡面前都不值一提,他繼續部署撤退計劃,徵用民用船隻,並給此次計劃命名為發動機行動,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時間來到5月26號,外部加萊的守備軍已經被全面包圍,預估犧牲人數已達到60%,而內部哈利法克斯威脅邱吉爾,要麼同意和談,要麼就等著收他的辭職信,並夥同張伯倫密謀挑起議會投邱吉爾的反對票,讓邱吉爾下臺。如此內憂外患的局面,第一次讓邱吉爾的內心產生了動搖。

時間來到5月27號,比利時陷落,並將在午夜投降,法國也會緊隨其後,而加萊軍隊也已經覆滅,德國全面進攻英國的消息開始傳開,大量的敵人會在英國海岸多點登陸,而無論海上還是空中都無法阻止敵軍登陸,英國必須進入全面備戰狀態。

形勢對英國來說越來越不利,而加萊軍隊的覆滅是壓在邱吉爾心口的巨石,保守黨內部也基本一致主張議和,這時的邱吉爾再也無法支撐,他只能無奈的說,如果希特勒保證英國的獨立自主,他願意考慮議和。回家之後,他便將自己關在地下室裡。

而國王卻在此時來訪,因為他不甘於自己只能流亡加拿大避難的命運,所以他表示自己願意支持邱吉爾,並給邱吉爾建議,到群眾中去,讓群眾給予他指引,但是要告訴他們不加篡改的真相。

時間來到5月28號,原本應該參加上議院和談討論會議的邱吉爾沒有去,他去坐了地鐵,並詢問地鐵中的群眾:「如果敵人出現在上面的街道上,你們怎麼辦?」大家說戰鬥,無論用什麼武器都可以戰鬥,而他又問:「如果和談,大家怎麼看?」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絕不!」

邱吉爾在下議院發表演講

回去之後邱吉爾發表了外閣演講,將群眾們的意願講了出來,借群眾之口表達絕不投降的立場,並贏得了外閣的支持。隨後邱吉爾又在議會發表了全國廣播演講,而這次演講終於獲得保守黨和反對黨的一致支持,為後來二戰的勝利奠定堅實的基礎。

整個影片的時間線非常的清晰,每一天的到來,戰局都在發生著變化,而隨著戰局的變化,我們也能清晰的感覺到邱吉爾心境的改變,從最開始的一往無前,到被逼無奈,開始考慮和談是否也是他身為首相該承擔起的責任,再到國王一反常態的支持他抗戰的立場。他的心境也隨之跌宕起伏。

影片的最後有邱吉爾的一句話:「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也絕非末日,最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其實我們能夠看到,當他堅定不移的選擇抗戰到底時,他是發光的,這光就是能夠在黑暗中引領群眾的燈塔。


當時的英國能夠在最艱難的時刻選擇抗戰到底,離不開邱吉爾演講的影響。

邱吉爾的全國廣播演講號稱是二戰中最鼓舞人心的講話。他能夠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號召與不同意識形態下的反法西斯力量結成統一戰線,從而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這是英國政治上的重大歷史轉折。

邱吉爾在議會發表全國廣播演講

他的演講中多次提到戰鬥到底的立場,他說:「我們將在海灘上戰鬥,在陸地上戰鬥,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戰鬥,在山坡上戰鬥,我們決不投降。」這些演講內容,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在此便不作過多贅述。

其實可以看到他的演講中富含著很多打動人心的技巧,他說:「我會給他們注入一種他們都不知道自己有的精神力量。」

儼然邱吉爾的演講,已使他成為英國人民的精神領袖。他的這種堅韌,不服輸的精神正通過演講在感染著所有處於德國壓迫下的英國群眾們。

曾有人說:「邱吉爾成熟的演說,目的敏捷準確,內容壯觀動人。猶如一股鑄造歷史環節的力。邱吉爾在自由和人性尊重的關鍵時刻的滔滔不絕的演說,卻另有一番動人心魄的魔力。也許他自己正是以這偉大的演說,建立了永垂不朽的豐碑。」

心理學上認為,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去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傾向。

邱吉爾的演講恰恰是在給英國群眾注入這種永不投降,抗爭到底的意志,從觀念上的影響到實際行動的轉變,從而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改造。邱吉爾做的非常成功。


邱吉爾成功的背後是完全信任並支持他的夫人

邱吉爾能夠全身心投入抗戰事業中,離不開他的夫人克萊門蒂娜,在背後默默的支持與肯定。其實影片中有關克萊門蒂娜的場景並不多,但每次出場都令人印象深刻。

有這樣一個片段,邱吉爾在接任首相之前,家中來了一位新的打字員,邱吉爾因為她沒有更改單倍行距的設置而大發雷霆,她被罵的哭著跑下樓,正好被克萊門蒂娜撞見:「他是不是對你大吼大叫了,他真是太無禮了,他經常對那些想要幫助的人大發脾氣。」

隨後克萊門蒂娜便去找到邱吉爾,並指出他目前存在的問題:「有些事情,我覺得你真的應當知道,我察覺你最近行為有些惡化,不像從前那樣平易近人,你變得粗魯,尖酸刻薄專橫又沒有禮貌。」因為她知道面臨接下來即將成為首相的邱吉爾需要更加的平和、善良,這樣才能讓群眾們才能夠更堅信他的領導。

她說:「如果國王讓你出任首相,我不想別人討厭你,親愛的,你正處於擁有巨大權力的邊緣,而擁有這樣的權力你必須努力變得更加善良,如果可能的話,更平靜,我希望其他人也能像我一樣,愛你,尊敬你。」

作為妻子,克萊門蒂娜非常清楚邱吉爾的火爆脾氣,她沒有選擇去斥責,而是以一種非常平和的方式溝通,她不希望他被別人討厭,她希望其他人也可以愛他並尊敬他。

在邱吉爾上任前,克萊門蒂娜就曾告訴他,用真正的品質,勇氣,幽默感和虛懷若谷的胸襟去證明他自己,而邱吉爾問她能做什麼?她說做自己。

其實這樣的溝通方式在婚姻中,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平和的語言其實也可以擁有影響他人的力量,而當我們在與對方溝通時,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去闡述,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對方才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議。

劇中還有一幕,邱吉爾在無奈下同意考慮議和時,他把自己關在地下室裡,克萊門蒂娜進來告訴他有人拜訪的時候,看見他坐在那裡意志消沉,便上前勸慰道:「親愛的,你肩負著全世界的重擔,我知道,但是這些內心的煎熬,其實也在訓練著你,使你能夠擔負起此刻的責任,你的強大來自於你的不完美。你的睿智來自於你的疑慮。」

其實夫妻之間最難得便是相互理解相互懂得,因為既是夫妻也是同行人,前路漫漫只有彼此理解,體貼,才能克服重重艱難,相濡以沫,相攜白首。


結語

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場偉大戰役的勝利,也不僅僅是英國政治的歷史性轉折,而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偉人的真實生活,克萊門蒂娜在影片中說過一句話:「他只是一個像其他人一樣的普通人。」

沒錯,影片中並沒有去刻意為邱吉爾塑造偉人的形象,我們看到的他,會暴躁的發脾氣,也會大喊大叫,甚至他還有些口吃,但這並不影響他是一個偉人,因為他臨危受命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責任和擔當;也因為他孤立無援時依然表現出來的勇氣和魄力;更因為他每一場鼓舞人心,極具感染力的演講,以及那個懂他、愛他、敬他,願陪他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夫人。

最後願我們都能夠從《至暗時刻》這部電影中領悟到終身受用的啟發,黎明前的時刻最黑暗,但只要堅持住,終會迎來光明的曙光。

相關焦點

  • 《至暗時刻》:邱吉爾的至暗,奧德曼的高光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敦刻爾克》從海陸空三方表現撤退過程的細節,而喬·賴特(Joe Wright)的《至暗時刻》(Darkest Hour)呈現的則是時任英國首相的溫斯頓·邱吉爾拍板這一決策的經過,恰好補上諾蘭沒有關照到的部分。兩部電影結合來看,基本還原了「二戰」中第一個轉折點的全貌。
  • 《至暗時刻》:用信念劃破黑暗的英雄時刻
    ,這位如鋼鐵般的老人在唇槍舌戰中帶領英國走向抗爭的道路,那熱血激揚的演講更是仿若令人置身其中,親歷了這一二戰中最為生死攸關時刻。提及《至暗時刻》,不可不說的便是電影的歷史背景,年過66歲的邱吉爾臨危受命擔任英國首相之時,其對外所面對的是,對外納粹軍隊橫掃歐洲的緊迫困局,對內邱吉爾還要直面黨派和國王的壓力,電影則正是以其從臨危受命為開始,幾場激勵國內民眾抗爭意識的演講構築了電影的主線架構
  • 電影《至暗時刻》
    《至暗時刻《至暗時刻》基於真實歷史,還原了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二戰期間帶領英國度過的最艱難、也是最關鍵的時刻。片中沒有渲染暴力血腥的戰爭場面,也沒有刻意煽情。而是在人物的心理變化和動作刻畫上,步步為營地將觀眾帶入了二戰時期。《至暗時刻》講述的是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二戰時期臨危受命,帶領英國對抗法西斯侵略的一段歷史。講述了他著名的廣播演講《我們將戰鬥到底》前後的一段故事。
  • 陪邱吉爾走過至暗時刻的還有它
    電影《至暗時刻》講述了二戰時面臨來自內部的偏見與外部的法西斯戰爭,溫斯頓·邱吉爾抵住壓力,帶領英國人民奮起反抗,贏得敦刻爾克戰役的勝利,度過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故事。
  • 《至暗時刻》觀後感
    《至暗時刻》發生在敦刻爾克的對岸,講述二戰時英國最為低迷消沉的時刻裡,邱吉爾如何扭轉了這一切,帶領英國人民下定決心和納粹德國決戰到底。我在微博上問了一句,為什麼中國人會不喜歡《至暗時刻》,得到了這樣的一條回復,原文包括標點均未做任何修改:中心太弱了,從頭到尾沒有一種劇情上的推動暗示 看黑暗騎士 我知道 最後估計是把小丑跟雙面人解決了 看肖申克 我知道最後安迪估計逃出了監獄 至暗時刻(不光指結尾) 整個劇情發展都沒有什麼感覺 看了前一幕完全不知道下一幕會發生什麼----@失眠退堂鼓
  • 《至暗時刻》百度雲資源 在線視頻
    《至暗時刻》喬·賴特執導,由加裡·奧德曼,約翰·赫特,莉莉·詹姆斯,本·門德爾森等主演的傳記歷史片。於2017年9月10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映  。該片將聚焦備受納粹勢力侵襲的二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面臨黎明前的黑暗做出了影響世界歷史進程決定 。
  • 《至暗時刻》加裡·奧德曼極致還原邱吉爾
    電影《至暗時刻》將於12月1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該片發布最新人物海報,五位主要角色均以經典英倫範兒亮相,簡潔背景加上考究布光,角色面部細節格外突出,顯得張力十足。其中加裡·奧德曼通過化妝和「增重」所呈現出的邱吉爾,更仿佛從歷史重回現實。
  • 電影《至暗時刻》(中英雙語字幕)
    《至暗時刻》喬·賴特執導,由加裡·奧德曼,約翰·赫特,莉莉·詹姆斯,本·門德爾森等主演的傳記片。於2017年12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18年03月05日,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
  • 《至暗時刻》——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他也是邱吉爾!
    大家好,今天與大家一同分享的電影是《至暗時刻》香港導演王晶曾經說過:「有錢賺的電影就是好電影」。這話沒錯,電影也是一種商品,商品當然要掙錢了。可電影又並不完全是一種商品,它還是一種藝術。藝術有時候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要知道有些電影它就是不掙錢的,或者說製片方並不指望它掙錢,通過它製片方更想要的是口碑和獎盃。
  • 《至暗時刻》與加裡·奧德曼:神演技成就的邱吉爾有點可愛
    上周五,十部電影同時開畫,在這一堆中外大片小片裡,《至暗時刻》大概是最能值回票價的一部。《至暗時刻》劇照這部前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的傳記電影聚焦1940年,邱吉爾成為首相的頭幾周。當時,英國面臨二戰初期最艱難的抉擇,20萬英國遠徵軍被困在法國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德國納粹軍隊正在步步逼近,英法聯軍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機。
  • 《至暗時刻》帶你走進偉人邱吉爾,看見更多不為人所知的那面
    《至暗時刻》講述了邱吉爾,一個歷史的偉人,卻用藝術的表達方式展現,讓觀眾對人物重新有了理解。而男主角加裡·奧德曼也因為這部電影獲得了第90屆最佳男主角,他所扮演的邱吉爾不只是高大的形象,他為我們呈現了很多面,或許如果不是首相,他只是一個脾氣暴躁的老頭子。
  • 「至暗時刻」之後,邱吉爾說了這段話
    最近很火的那部二戰歷史題材電影《至暗時刻》(Darkest Hour)小夥伴們都看了嗎?這部豆瓣評分8.6的電影講述了1940年,邱吉爾從出任英國首相到成功組織英軍敦刻爾克大撤退的20天中所發生的事。正是在這一期間,邱吉爾在英國下議院發表那段經典的「決不投降,戰鬥到底」的演說。
  • 《至暗時刻》定檔 加裡·奧德曼扮演的邱吉爾以假亂真
    電影《至暗時刻》昨日正式宣布中國內地定檔12月1日,除美國以外,中國成為全球最早可一睹本片風採的國家。電影基於驚心動魄又鼓舞人心的真實歷史,還原了邱吉爾在二戰期間帶領英國度過最艱難、也最關鍵的時刻。故事主要聚焦在邱吉爾所面對的戰時危機和困境:納粹軍隊橫掃西歐的糟糕境地下,究竟是放棄抵抗與希特勒議和;還是不顧對立黨派的阻撓和國王的動搖,繼續為英國的自由而戰。   製作班底方面,《至暗時刻》實力不俗。
  • 這部電影將英國首相邱吉爾降為凡人,讓凡人成為英雄
    《至暗時刻》顯然是為角逐明年初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而量身定做的。加裡·奧德曼深沉中潛伏著激情的演技,在邱吉爾這位「大不列顛的鬥牛犬」一角中充分體現。▲加裡·奧德曼形神兼備的邱吉爾定妝照邱吉爾出身貴族,繪畫造詣不淺,還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他在二戰時臨危受命,帶領英國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擊敗納粹。
  • 從《至暗時刻》中,找回英雄的本質
    而巴德今天要寫的《至暗時刻》裡,沒有驚心動魄的動作場景,也沒有天馬行空的超能力,卻有一位不完美的英雄——二戰中領導英國加入反法西斯同盟、抵抗納粹德國的邱吉爾。剛上臺的邱吉爾該怎麼辦?至暗時刻指的便是發生在短短幾周之內的歷史大勢以及邱吉爾的抉擇。酗酒、抽菸的暴躁老頭黑暗中的雪茄,老態龍鐘的身軀、嚴厲的言辭。電影一開始就挑明邱吉爾並不是一位光鮮亮麗的英雄。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至暗時刻》你看過麼?
    而這次在電影《至暗時刻》中飾演的邱吉爾跟他本人瘦削的身材反差極大,為此他增肥、化妝出演,將這個角色完全演活。上圖左為邱吉爾原型,上圖右為奧德曼在《至暗時刻》中造型除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至暗時刻》還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獎,特效化妝師 辻一弘 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亞洲人。
  • 《至暗時刻》邱吉爾激情演講
    影片講述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作為首相期間面臨的最重要的審判:是向納粹妥協做俘虜,還是團結人民群起反抗?邱吉爾將集結整個國家為自由奮戰,試圖改變世界歷史進程,度過黎明前的黑暗。影片中有一段邱吉爾最精彩的演講,看過電影的小夥伴們一起來重溫一下吧!♥——《至暗時刻》:邱吉爾精彩演講——
  • 《至暗時刻》曝光新預告 奧德曼展現神級演技
    《至暗時刻》曝光新預告 奧德曼展現神級演技 時間:2017.09.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電影資源|至暗時刻百度雲:邱吉爾嘴炮拯救世界
    類型: 劇情 / 傳記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7-12-01(中國大陸) / 2017-09-01(特柳賴德電影節) / 2018-01-12(英國)片長: 125分鐘又名: 最黑暗的時刻(臺) / 黑暗對峙(港) / 至暗之時 / 黑暗時刻IMDb連結: tt4555426
  • 「是時候了,侯你多時」的《至暗時刻》
    看了傳記歷史電影《至暗時刻》,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也許是大英帝國史上50多位首相中最有爭議的一個 --- 那個男人,溫斯頓·邱吉爾。看見黑暗 - 臨危受命之前的生平至暗時刻 - 結合影片一瞥至暗之下的光輝曙光之下 - 勝利後的邱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