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倘若沒有了王晶,香港電影起碼失去了一半的笑聲。這個被譽為香港商業片『教父』的導演,用骰子、啤牌娛樂了一代人的生活,為電影世界幻變出天馬行空的景象。他監製執導超過250部作品,累計超過10億的票房記錄,成為全香港導演之最。不過這些咋舌的數字,並不是要說明他有多麼傳奇,而是作為一名本土導演,王晶絕對是影響香港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王晶毫不掩飾自己是個商人,正如他所拍的那些電影一樣,坦白、直率和赤裸」,在《香港電影·創刊號》上,其如此地評價了導演王晶,這無疑十分的貼切。
而在這個十分特殊的賀歲檔,原本定檔情人節上映的動作喜劇《肥龍過江》,提前於網絡點播,既是典型的「王氏喜劇」,又有甄子丹/谷垣健治的時裝動作,並夾雜了成龍/洪金寶時代的動作喜劇元素,帶來了一場及格分的動作冒險之旅。
動作打鬥:致敬傳統的「甄功夫」
香港電影的最獨特最矚目的類型,是包括功夫片、武俠片在內的動作片,從邵氏武俠片到新世紀來的《葉問》系列等,拳打腳踢刀光劍影闖出了自己的天地,也湧現出唐佳、袁和平、洪金寶、成龍、甄子丹等動作指導或動作明星。這部《肥龍過江》的導演谷垣健治自身便是一名著名的動作指導/導演,年少時受到了《醉拳》等動作片的影響,而對武術產生興趣,後來不僅是跟隨著動作明星倉田保昭(《精武英雄》)習武,還加入了甄子丹為主導的動作團隊,先後擔任了《殺破狼》、《導火線》、《浪客劍心》(真人版)等影片的動作指導。
這次執導《肥龍過江》可以說是谷垣健治與甄子丹之間的又一次親密合作。影片的故事雖然發生在香港、東京兩地,但城市景觀更多是動作奇觀的襯託,比如影片高潮戲的東京塔決戰那一段,影片主要是近景拍攝,而融合了刀劍、拳腳、MMA等動作元素,既豐富熱鬧,也能看到不少經典港式動作片的影子,無論是甄子丹主演的,或者是致敬李小龍、成龍等。
李小龍讓全世界知道了「功夫」,英年早逝的他留下的電影作品並不多,但影響深遠,尤其是《精武門》,成龍、甄子丹、李連杰等,都主演過翻拍的影視版,甄子丹後來在《葉問》系列中,還飾演了李小龍的師父葉問,不久前上映的《葉問4》裡還重構了葉問與李小龍之間的傳奇。
而李小龍的另一部經典作品《猛龍過江》,早在七十年代末時洪金寶就以《肥龍過江》致敬了李小龍及他的《猛龍過江》,只不過故事改成了鄉下人進城的模式。而谷垣健治的這部《肥龍過江》很大程度上也是洪金寶版的翻拍,自然的,影片除了致敬李小龍之外,還明顯致敬了洪金寶、成龍等七八十年代的港式動作片。
甄子丹與洪金寶/成龍的動作片的一個主要差異是,甄子丹的動作戲融合了更多現代搏擊的元素,而洪金寶/成龍的常常是藉助於身邊的工具進行打鬥。在谷垣健治版的《肥龍過江》中,甄子丹常常化身為當年的成龍,跳巴士、屋簷上奔跑躲閃、隨手拿身邊的工具進行打鬥等,最典型的是在毒品工廠打鬥的那一段,是谷垣健治、甄子丹對前輩的致敬。
王氏喜劇:娛樂之王的過火癲狂
本文的開場時就寫到了王晶在香港電影裡的「娛樂之王」的地位,如果用大衛·波德維爾的詞所形容,便是「投其所好」:「噱頭層出不窮,開場即叫人喘不過氣,60秒內若非出現笑料,便有追逐或懸疑場面」、「王晶喜劇,基本上是各種胡鬧笑料的穿插,包括惡作劇與認錯人,矇騙與失憶,以及人體排洩的洋洋大觀」等。
這部翻拍版的《肥龍過江》,劇情上便主要是將洪金寶式的鄉下憨小子進城,轉換成典型的王晶式都市鬧劇(此處是中性詞):來自於香港的降職警察阿龍到了東京,儘管人生地不熟,但憑藉著滿腔熱血、不凡身手而破大案立大功。當甄子丹帶著目擊證人來到東京時,影片先是在車輛上開了一次放屁的王氏玩笑,又將目擊證人被黑社會挾持帶走的場景設置在衛生間裡。
隨後登場的王晶的「瀟灑哥」,則是王晶多年來的常見銀幕形象的一個縮影:膽小怕事的油膩中年男。不過以往的好色變成了多情。大衛·波德維爾形容王晶時,「王晶影片猶如撿破爛般七拼八湊,交互參照更是常態」。比如他的角色名字「瀟灑哥」。香港電影中最為人熟悉的「瀟灑哥」大概是鍾鎮濤在《新精武門1991》裡的「瀟灑哥」,實際上早在1984年王晶導演的都市愛情喜劇片《青蛙王子》中,王晶就化身為他的好兄弟,教他如何從一個靦腆小夥子變身為情場瀟灑哥。王晶自己也多次在銀幕上展現出「瀟灑哥」的灑脫形象。
至於別人的影片裡的橋段,王晶也是信手拈來,比如影片裡有兩段提及在巷子裡與金髮不良少年的打鬥,是明顯來自於葉偉信導演、甄子丹主演的《殺破狼》中甄子丹與吳京的那場狹巷裡的生死決鬥戲,畫面更是以快速剪輯的方式「再現」了那生死瞬間,而葉偉信與甄子丹合作的另一部時裝動作片《導火線》,也沒有被王晶放過。
整體來看,《肥龍過江》就是一部及格的港式賀歲喜劇動作片。港式賀歲片的最大特點就在於熱鬧,無論是採取明星雲集(黃百鳴式)或者動作密集式(成龍式)還是東拼西湊式(王晶式),適合於一家老小熱熱鬧鬧過大年。至於文戲什麼的,就「求其」(即隨隨便便)了,這也是很多港片被詬病盡皆過火、儘是癲狂的主要原因之一。
《肥龍過江》的文戲自然經不起深入的推敲,反正穿插點愛情、親情等普世性的俗套的不能更俗套的元素,好讓甄子丹在銀幕上再次的大展身手。至於甄子丹飾演的阿龍這個角色的「變胖」,更多只是一個噱頭,及為了後半部分時的一個擦邊球式玩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