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距離離開白宮的日子越來越近,但是川普依舊不死心,對華立場還是相當強硬。據俄羅斯塔斯社19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對外發布消息稱,其下屬的工業與安全局將來自中俄德法意等國的77個實體,列入所謂的 「實體清單」。
此舉意味著被拉黑的外國企業將禁止與美國企業進行貿易往來,除非獲得美國商務部頒發的特別許可證。至於制裁原因,美方搬出了三面大旗,聲稱上述實體存在支持南海島礁「軍事化」,竊取美國貿易機密等的三項行動,這涉及所謂的「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動」。
當然,這只是一種藉口,與美國之前行動給出的理由如出一轍。在77家被制裁的實體中,又以中國居多。不僅有國企和民營上市公司,而且還有高等院校以及個人。例如中國民眾熟知的大疆無人機,其在無人駕駛飛行器全球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
還有在中國領先的晶片及半導體製造企業中芯國際,美國認為中芯國際生產的微晶片用於製造彈道飛彈和中短程飛彈以及各種軍機。不過這也只是美國的一面之詞,並無任何證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被列入制裁名單的實體,不僅有中國的,還有像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美國的傳統盟友。所以外界認為,此次美國出手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貿易打壓行為,更是一種政治行動。一方面,川普想繼續鞏固其對華強硬政策,並為美國留下自己的政治遺產;
另一方面則是繼續給繼任者拜登挖坑。為其未來四年的執政之路,製造大量的障礙。在川普執政期間,美國與許多盟友鬧得比較僵,尤其是和德國。川普和默克爾在軍事防務、能源政策、氣候協定和對俄羅斯的立場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分歧。於是就有了2018年6月,G7峰會上其他六國領導人「圍攻」川普的名場面。
相比川普,拜登似乎更加懂得與盟友的相處之道,其早在當選總統之前,就數次對外宣稱,執政之後要積極改善美國與盟友之間的關係,維護共同的利益,此舉幫拜登收穫了不少人心。
最為典型的事情就是,在美國眾多媒體宣布拜登獲得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一時間,儘管選舉結果當時存在爭議,也不是官方最終結果,但是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內的多國政要,都向拜登發來了當選賀電。
當然川普給拜登挖的坑可不止這些,日前美國國務院宣布對土耳其國防工業局實施制裁。要知道,此前川普一直不願意制裁土耳其,但在臨走之前卻改變了主意。外界認為川普此舉就是要製造美土矛盾,破壞北約內部團結。
當然,最大的坑就是美國的新冠疫情。對於美國商務部的決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8日表示,美方將經貿問題政治化,違背其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違反國際貿易規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同時中方督促美國停止錯誤做法,將繼續採取措施維護中企的權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