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迷霧》中的生物造型設計|怪物檔案加強版

2021-02-08 FunHouse影視特效化妝

值得一提的是,弗蘭克雖製作了許多著名的影視作品,但唯獨對《迷霧》鍾愛有加,這是他第一次有機會設計自己的生物造型。整個設計的過程異常複雜; 設計團隊不乏有--Aaron Sims,Andy Schoneberg,Bernie Wrightson,Michael Broom,Jordu Schell等生物設計、雕塑界的大師,而且每位大師都對《迷霧》中的異次元生物的設計有自己的想法。

對於《迷霧》這部電影中怪物的本質,導演弗蘭克想傳達給我們的理念是,迷霧中的怪物實際上只是一群來自不同維度的普通物種,它們都有屬於自己的行為方式。這個概念遠比一個沒腦子的怪物餓了要吃人來的更有意思。

主創團隊成員雷金為《迷霧》中觸手怪製作的概念設計。▲

導演弗蘭克在整個創作過程中經常與原著作者史蒂芬金來往郵件,並且把電影化的生物設計照片發給他。然後說」嘿,看看。這就是我們所想出來的異次元怪物,怎麼樣?酷不酷?!」

主創成員約翰·比森的概念藝術。▲

霧中的怪物都是來自異度空間,僅僅從電影出現過的幾種怪物來看,異度空間的生物遠遠沒有進化到一種比較高級的程度,基本上也就是停留在昆蟲、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的程度,最先進的也不過是會飛的類鳥動物而已,沒有哺乳動物。不能認為異度空間只有這幾種生物,但是至少可以認為它們還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基本可以分為這幾種:

1:巨型章魚--

與小說一樣,電影中看到的第一個生物是也是巨型觸手怪。這個傢伙沒有露全身,只是給了腕足一些鏡頭,這些觸手跟真正的章魚差距也很大,看起來跟電影《極度深寒》中的怪物到是很像。這個怪物似乎也不用像真正的章魚那樣必須長期生活在水裡,可以到陸上捕食。

「這東西看來像是中世紀荷蘭畫家博斯畫中的地獄怪物。它也有種恐怖的滑稽,因為它也很像那種你花幾塊錢就能買到,可以用來嚇人的橡膠或塑膠怪物.。「

- 史蒂芬金,節選自《迷霧》原著小說

觸手的本體在影片中沒有出現,實際上也確實沒有設計,取而代之的是一架小型起重機。觸手怪的實體模型由尼科泰瑞(Nicotero)、伯恩·賴特斯(Berne Wrightson)、亞倫·西姆斯(Aaron Sims)設計。由Jaremy Aiello雕刻、Mike McCarty上色,Jeff Edwards和David Wogh負責機械製作。觸手和觸鬚由機械控制並且活動自如; 固定在一個的小型起重機上,來控制觸手部分前後移動。

觸手怪概念設計—伯尼萊特森(Bernie Wrightson)。▲

邁克·麥卡蒂(Mike McCarty)正在製作觸手怪實體模型。▲

2:劇毒飛蟲,有很強的毒素,可能處於食物鏈底層,容易被光吸引--

劇毒飛蟲看起來和地球上其他的昆蟲並沒有很大區別,都有很強的趨光性,而且從食肉飛龍對它的捕食看,它應該在迷霧世界的食物鏈中處於比較低的地位。從蝗蟲飛進超市只是個別的個體來看,這種生物的行為基本是基於生物的本能而沒有任何組織性。

「它大約兩英尺長,有環節,顏色是略帶秘紅的肉色,猶如燒傷後新長出的皮膚。球狀的眼睛接在兩根短莖上,同時看向兩個不同的方向。它 用肥胖的吸盤秸在玻璃窗上。在它的另外一面,有塊肉突了出來,如非性器便是刺針。在它背上長了碩大的翅膀,看似蒼蠅的翅膀,只是奇大無 比,並緩慢地扇著。在我們左邊的那個觀測孔,也就是第二個發出呼喊聲的守衛所在的位置,有三隻這樣的怪物爬在窗上。它們像括蝙般蠕動,爬過的玻璃留下 一道秸膩的痕跡。它們的眼睛(如果那是眼睛的話〉在指頭般粗細的短莖 末端,不安分地轉來轉去。最大的一隻大概有四英尺長。有時它們還會爬到同伴身上。「

- 史蒂芬金,節選自《迷霧》原著小說

劇毒飛蟲最初的設計模型。▲

伯尼·賴特斯(Bernie Wrightson)的早期概念藝術。▲

伯尼懶特斯(Bernie Wrightson)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蒼蠅,以及蠍子和螃蟹的生物特徵。Gino Crognale和Jaremy Aiello負責雕塑的製作,實體模型體長18英寸(約45.72釐米),可以粘貼在窗戶上。Jeffrey Edwards及其團隊負責了機械部分的製作。

導演弗蘭克在展示他的「大毒蟲」。▲

3:四翼飛龍--

一種可以飛行的類鳥動物,有跟蝙蝠一樣的翅膀,喜歡捕食劇毒蝗蟲。能攻擊人並吃人,但是基本也是對食物的低級追求,比如剛飛進超市的食肉飛龍並沒有一開始就攻擊人類。

「霧氣就像奧利描述的那樣 變暗,只是這回陰暗的色澤並未消褪,反而越變越明顯,終於浮出一隻像白化症似的怪物,通體白霄,翅膀堅韌,而且有紅眼睛。它用力撞向玻璃, 使得整面窗子抖動起來。它張開大嘴,把粉色的怪蟲吃掉後便飛走了.「

- 史蒂芬金,節選自《迷霧》原著小說

約翰·比森的鳥類生物的概念藝術設計。▲


雷金為《迷霧》製作的類鳥生物概念藝術設計。▲

Jordu Schell的概念藝術設計,可以看出Jordu Schell的設計更還原原著中對這種生物的特徵描寫。▲

初步設計模型 --Jordu Schell。▲

區別於傳統的飛行生物,這隻怪物長有兩對翅膀,其是設計者伯尼懶特斯(Bernie Wrightson)試圖偏離一般的龍類生物。從星球大戰中飛行器的構造中獲得了靈感,一對在上面,一對在下面,形成一個x形。上翼用來飛行,下翼用來轉向,當它降落的時候,前翼像蝙蝠翅膀,而背部的翅膀則像鳥一樣摺疊起來。"

類鳥生物的原型雕塑是由肖恩博格(Schoneberg)雕刻的。機械師奧克豪瑞多(AkiHorohito)和斯蒂文凱特(SteveKoch)則按照雕塑原型1:1製作出了它的機械模型,翼展8英尺,並且內置機械臂。通過遙控器控制,機械類鳥生物不僅脖子、下頜骨等部位可以活動自如,而且眼睛也可以像鳥一樣眨動。

4:蜘蛛型類節肢動物--

長著一張酷似人類的臉,這點與真正的蜘蛛不同。真正的蜘蛛並不把卵產在獵物體內以寄生的方式孵化。最大的個體與人相仿,攻擊性很強,大量解網,能從腹部射出帶有很強粘合力並帶有一定腐蝕性的蜘蛛絲(已知普通衣服不能抵擋),但是射程有限且容易躲避。幼子剛生出就具有尋找食物的攻擊性。在迷霧世界中,很可能以捕食劇毒蝗蟲為主,並且與食肉飛龍是一種相互捕食的關係。

「一隻蜘蛛從我們後方現形了。它大小如一條大型犬,顏色漆黑,帶有 黃色條紋("好像賽車車身上漆的那兩條飾帶",我忽然瘋狂地想到),眼睛 是紫紅色的,宛如石榴。它高視闊步,踩著十二或十四隻多關節的腳朝我 們爬來一一這不是只普通的蜘蛛被放大成恐怖電影裡的尺寸;而是完全 不一樣的東西,說不定根本就不是蜘蛛。「

- 史蒂芬金,節選自《迷霧》原著小說

約翰·比森為《迷霧》中蜘蛛生物製作的概念設計。▲

伯尼·萊特森為《迷霧》中蜘蛛生物製作的概念設計。▲

Jordu Schell的早期設計模型。▲

一開始,由喬爾謝爾(JorduSchell)根據小說的描述設計的一種蜘蛛般的怪物,這個造型雖然密切遵循了小說中的描述。但導演弗蘭克另有想法,他想讓蜘蛛有一張像人一樣猙獰的笑臉。這絕對不僅僅是一個人頭直接放在蜘蛛的身體上那麼簡單。麥克羅姆(MikeBroom)和視覺藝術總監尼科泰瑞(Nicotero)的設計提案最終得到了導演的認同,經過團隊的共同努力,蜘蛛型生物早期實體模型就此誕生。

蜘蛛生物早期設計模型。▲

導演正在拍攝蜘蛛生物實體模型。▲

5:未知大型類節肢動物--

長著一個跟人差不多的頭,但是具體面目看不清。也有人說是螃蟹或者螳螂,都有道理,只是螃蟹一般沒有狹長外形的,螳螂一般也都不長螯。移動速度慢,嗅覺對血比較敏感,會把獵物從低處夾起殺死,那個出去取槍的壯漢很可能就是被它殺死的(從繩子角度的變化看,後來繩子升高了)。以它的移動速度看,想要捕食劇毒蝗蟲或者食肉飛龍可能有些困難,如果真撞上了可能會吃,但是我想它在迷霧世界裡捕食寄生蜘蛛的可能性比較大。


參考雷蒙德雷金的生物設計,Miguel Ortega製作的數字3d模型。

「它好像是紅色的,煮熟的龍蝦那種憤怒的紅色。它有鉗子,發出低沉的咕嚕聲,就像諾頓和他的地平會同伴出去後昕到的那種聲音。奧利開了一槍,接著那怪物的鉗子向前一剪,奧利的身體便隨著噴泉般濺出的鮮血完全斷成兩截。阿曼達的槍從他手中落下,掉到地面,又發了一槍。我倉促地瞥見了那雙黑色的眼睛,就像一串巨大的海葡萄,然後 那怪物夾著奧利的半截屍體回到霧中。多環節、如蠅子般長長的軀體,刷 刷拖行過地面。

- 史蒂芬金,節選自《迷霧》原著小說

雷金概念藝術。▲

鯉魚龍蝦生物概念藝術,右上角的為最終選用生物模型。▲

它的最終設計是由一個來自CaféFX特效製作團隊的藝術家所設計。這是一隻由龍蝦和螳螂特徵構造組成的龐然大物。

6:超巨型異次元生物--

從腿的數量上看,這是一種昆蟲,但是身體實在太大了,其高度很可能與地球上的腕龍的一種,超巨龍差不多。有人認為它就是那個開篇時候的觸手怪物,因為它的背上生著很多觸手。


「一團黑影自霧中浮現,把霧遮暗了。它高如山崖,且筆直地向我們移近。我用力踩煞車。原本在打盹的阿曼達,隨著緊急煞車往前衝。某種東西向我們逼近,這是我唯一能確定的事實。雖然霧中只容許我們短暫一瞥,但我們的腦子還是可以看出這東西的不合情理。這樣黑暗、恐怖的東西,就像絕美的事物一樣,完全超越我們渺小人類的經驗 之門。它有六條腿,這我看得出來。它的皮膚是石板灰色,有幾處雜著暗棕 色。那些棕色斑紋令我無端想起卡莫迪太太手上的老人斑。它的皮膚發 皺,且有深深的紋路,數以百計的粉肉色巨蟲爬在它身上。我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可是它筆直地從我們上頭經過,其中一條滿是皺紋的灰腿不偏 不倚踩在我的車窗旁邊。事後,雷普勒太太說,雖然她拉長了脖子看,卻看不到那東西的下腹,只看到兩條如高塔般巨大的腿走入霧裡,直到消失不見。當那怪物越過車頂的剎那,我只想到跟這麼巨大的生物比起來,藍鯨 可能只有鱒魚那麼小吧一一換句話說,這東西大得令人難以想像。即使 在它走了以後,它的腳步仍震得地面動個不停。它在州際公路上留下了 腳印,深到我幾乎看不見底。每一個腳印都大到足以讓我這輛斯柯達掉 下去之後上不來。
半晌無人說話。除了呼吸聲和那巨獸漸去的腳步聲外,四周一片
沉寂。「

- 史蒂芬金,節選自《迷霧》原著小說

當人們從超市開車駛入迷霧時,他們看見一隻巨大的六腿生物正在霧中漫步,並沒有發現主角們。英文小說原著中描述它為「一隻超大號蜻蜓」,起初,導演弗蘭克認為這隻龐然大物沒必要出現在電影中。但在尼科泰瑞(Nicotero)和伯勒爾(Burrell)聯合說服下,導演弗蘭克還是妥協了,實際上,這隻龐然大物本不存在於劇本當中。

伯尼·懷特(Bernie Wrightson)的巨獸概念設計。▲

原著中描述的這個生物約300英尺(約90米)高」。電影版中的「巨獸」是由伯尼·懷特(Bernie Wrightson)設計的,其設計靈感是來源於- 恐怖小說家HP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作品「Dunwich Horror」中的一張插圖。由Jaremy Aiello雕刻,然後製作出了一座小型雕塑。高約6英尺。起初導演弗蘭克想到用一輛裝有主角人偶的小型車模裝載微縮攝影機拍攝,然而實行起來異常困難,最終放棄了這個方法。

最終CaféFX工作室掃描了巨獸模型; 用cg製作了這隻龐然大物,完成了電影的拍攝。「

建立3d模型 -▲

大體的輪廓已經完成 -▲

電影中的效果 -▲

作為一部主打心理恐怖的電影,《迷霧》在生物設計上可謂是別出心裁。這得歸功於導演弗蘭克對創新的執著。弗蘭克曾表示「我們很大的一個挑戰是創造獨特的生物設計,我們堅持只做屬於我們自己的生物設計。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設計不夠另類,我們就會換個角度去重新設計它!」

相關焦點

  • Netflix神劇《怪奇物語》中的怪物是怎樣煉成的|怪物檔案
    給大家介紹的是美劇《怪奇物語》中的怪物走在 「怪物出現得越晚越好」 這個電影套路上《怪奇物語》中的怪物著實讓觀眾久等了到了第八集隨著劇情發展才出現了越來越 「怪奇」 的東西最後以上就是這一期的怪物檔案,我們下期見!
  • 迷霧中的茫然人類還不如怪物:薩沙談科幻電影迷霧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看電影系列第8集)迷霧是部很有內涵的西方科幻電影
  • 聊聊《深海異獸》中的怪物設計和它們的來歷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部電影的怪物設計。從劇情看,這些生物似乎聽覺十分敏銳。科洛弗檔案》中看到那隻巨獸和從它身上掉落寄生蟲也是這樣的設定。下面這張圖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貝希摩斯的巨大,甚至比1954年版的神之哥斯拉還要大上一圈。
  • 查看經典恐怖電影《迷霧》中來自行星X的怪物
    這部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同名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改編自史蒂芬·金出品,更側重於探討人們在未知的神秘神秘神秘面紗下的積極心態和消極心態。在濃厚的宗教氛圍中,狂熱分子把霧和他的怪物視為上帝的懲罰,後來,他們甚至犧牲別人的生命來祭奠這些怪物。
  • 電影中的十大怪獸檔案
    異形這個外星生物的奇特造型來自一個同樣奇葩的大師——H.R.吉格爾。吉格爾作品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其黑暗的風格,極其繁複的圖案,以及隨處可見的性暗示。隨意貼張圖大家來感受一下。當然最後美國醫生贏了,於是藥劑入江,怪物出現。《漢江怪物》中的這只不知名怪獸的造型設計由紐西蘭的維塔工作室(就是負責《指環王》特效的那家公司!)完成,靈感來自一條在漢江捕獲的S形脊柱畸形魚。片中的怪獸沒有眼睛,有著類似蠑螈的身體,長著蝗蟲一般的口器,多重魚鰭,蛇一樣的尾巴,以及四條十分健碩的大腿。
  • 視界解析:看電影《迷霧》如何創造真正的怪物
    斷電的超市中,男主角為了保護兒子和夥伴,不僅要提防怪物,更要面對惡鄰和宗教狂熱分子。在掙扎求生後,人們仍走向了悲慘的結局。片內怪物有著濃厚的克蘇魯風格:龐大、嗜血、冷酷、神秘,並且對人類有著無端的惡意。
  • 人性淪喪,怪物出沒,驚悚大師史蒂芬金的迷霧再度來襲,未知才是最大的恐懼
    首先劇版的迷霧來得比電影版更令人毫無防備。沒有任何的預兆就掩蓋了城鎮。故事一開場是一位失憶的軍裝打扮的黑人帶著他的軍犬,在城外山上的樹林中醒來。驚慌失措的黑人小哥只能頭也不回的跑下山。到達城市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警察局報警。
  • 雨宮慶太的怪物寶典:層出不窮的怪物設計,豐富的造型靈感
    這部作品中收錄了大量的雨宮慶太早期設計稿,是一本難得的怪物造型寶典。《真紅石磐》系列源自雨宮慶太的一本漫畫。那部漫畫1999年發行,目前已經絕版。主要講述了一個叫阿鼻的生物不斷戰鬥的故事,裡面充滿了各種怪物角色。雨宮慶太,1959年8月24日出生於日本千葉縣浦安市。曾經就讀於阿佐谷美術學校,該校有著好幾位大名鼎鼎的校友,比如桂正和、寺田克也、竹谷隆之等。
  • 六月重磅新劇,期待的《迷霧》美劇版終於開播了!
    2007年的科幻驚悚電影《迷霧》絕對是一部突破你期待的電影,因為它結尾的神來之筆註定了它不是一部普普通通的驚悚片;這樣一部驚悚片甚至你在不久之後再次回想片中的劇情和各位角色都會有不一樣的思考如果你只是為了看恐怖驚悚的場面,那麼《迷霧》中嗜血食人的怪物,從人體中迸出來的食人蟲也一定能滿足「重口味」的你。
  • 《科洛弗檔案》怪獸評析,一頭超級怪獸開啟一個科洛弗宇宙
    如果不算上那些古早的利用模型和視覺差打造出來的超級怪物,好萊塢電影中純利用電腦特效打造出來的超級怪獸並不多,《科洛弗檔案》中的超級怪獸就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 韓劇《迷霧》爛尾了,不哭!編劇是「人肉印鈔機」的高分美劇《迷霧》依然有最令人窒息的結局!
    可是正當男主吞槍自盡時,迷霧散盡,軍隊將怪物消滅殆盡,WTF,男主當時是多麼的絕望!十年後,這部令無數人絕望的電影的劇版,強勢來襲。劇版《迷霧》圍繞被一場暴力犯罪打破寧靜的小鎮家庭展開。和電影中的超市不一樣的是,劇版將主要場景設置在了商場。
  • 史蒂芬·金恐怖小說《迷霧》美劇版首曝預告
    《迷霧》想必大部分朋友都看過,主要講述了被未知的迷霧所籠罩困於超級市場的市民,對抗怪物和宗教狂熱分子以求生存的故事。影片中那極具壓迫的未知恐懼感和隱藏在迷霧中突如其來的怪獸令人過目難忘。有人說這是爛片,有人說是神作,但史蒂芬金毫無疑問是個招牌,借著這個金字招牌,電視劇版的《迷霧》也即將與大家見面,先來看看預告:與電影版一樣,美劇《迷霧》同樣改編自史蒂芬金同名小說。
  • 人性的試煉場—黑色恐怖電影《迷霧》
    《迷霧》,所以今天我們來一起好好的品味一下這部被譽為「真正的絕望」的電影,大多數人被電影人性的結局徹底打倒,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結局恰恰使得這部電影獨樹一幟,真正的生活本來就不是善始善終的,雖然喜憂參半是人生常態,但是一喪到底也是處處可見。
  • 電影中最經典的10大致命恐怖怪物排名!
    8.漢江怪物--出自電影《漢江怪物》《漢江怪物》主要講述的是由於美軍停屍房違規向漢江中倒入大量變質甲醛,導致漢江水質受到汙染,水中生物發生變異,變成了巨大的化的野獸,它無差別的殺人,同時又有較高的智商會綁架少數精英,在電影中漢江怪物主要是遵循本能反應,兇狠殘暴
  • 外星生物大侵襲?電影中十大最恐怖的外星人
    在許多關於宇宙探索的電影中,那些未知的生物很多都能牽動我們恐懼的神經,今天小編就趁著萬聖節剛過,來為大家盤點一下,好萊塢電影中那些令人恐懼的外星人。這些外太空生物的設計最然簡單,但卻讓觀眾念念不忘。誰會忘了廚房那緊張的一幕,誰又會忘了嚇人的生日那一串的鏡頭。真正的恐怖其實是來自無知和奈特·沙馬蘭在恐怖、緊張的基礎上創造的難忘的時刻。但願那些潑出去的水足夠阻止外星人的回歸吧。(譯者註:這部電影的外星人好像是怕水的)
  • 電影《迷霧》:人真的能被未知的恐懼打敗
    前言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因為結局,導致口碑兩極分化的電影——《迷霧》。喜歡這部電影的人覺得結局是神來之筆,反映了人性的弱點,而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則覺得,結局讓人感到壓抑絕望,導演故意安排這個結局反而顯得很做作。
  • 「嗜血怪物的報復」 電影中人類是如何在怪物面前作死的
    《侏羅紀公園》系列是全球最知名、最賣座的恐龍電影品牌  22年前的《侏羅紀公園》讓史前生物恐龍在大銀幕復活,怪獸和災難電影兩種電影亞類型在此得以完美結合,影片中令人膛目結舌的逼真特效和應接不暇的驚險場面給全球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記憶。  《侏羅紀公園》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恐龍熱,20年來一直經久不衰。
  • 《迷霧》這是史上最令人絕望的結局,它的絕望程度可以令人窒息.
    可是正當男主吞槍自盡時,迷霧散盡,軍隊將怪物消滅殆盡,WTF,男主當時是多麼的絕望!十年後,這部令無數人絕望的電影的劇版,強勢來襲。劇版《迷霧》圍繞被一場暴力犯罪打破寧靜的小鎮家庭展開。和電影中的超市不一樣的是,劇版將主要場景設置在了商場。
  • 全面解析奧斯卡電影《水形物語》魚人造型設計
    在電影中,女人和怪物相遇了,他們在沉默中互相對視。雖然無法將對彼此的感覺告訴對方,但他們之間的默契無可否認,這是一個一點一滴展現自我愛情的故事,這個故事屬於不溶於這個世界的兩個人。魚人的造型是本部電影不可或缺的核心設計。
  • 極端喪「迷霧」美劇版即將開播!
    還記得那部結局極端喪的電影《迷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