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袍怪與百花羞公主:並非所有的前世緣分都是良緣

2021-02-13 餘一段墨

《西遊記》主要寫的是打妖怪的故事,與愛情故事絕緣,即使唐長老遇到了美麗多情的女兒國國王,也絲毫不為所動,從未將兒女情長凌駕於取經大業之上。有人說,長老沒有愛情,不代表妖怪沒有,黃袍怪不就是個痴情種子嗎?

果真如此?我們來捋一捋黃袍怪的故事。

黃袍怪於一個八月十五團圓之夜把寶象國的百花羞公主搶來,做了十三年夫妻,還生了兩個孩子,這在妖怪裡面很罕見。因為《西遊記》裡被迫給妖怪當老婆的王后公主不止一個,可是給妖怪生孩子的就這一位,其他的都被神仙給保護起來了。

比如,朱紫國的王后被觀音菩薩的坐騎金毛犼給搶走了,但王后得到紫陽真人贈送的一領舊棕衣變成的霞帔,穿在身上就像長了毒刺,妖怪都不能近身,怎麼生孩子?

烏雞國的王后倒是沒被搶走,可國王被推到井裡,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變成假國王取而代之,不明所以的王后也沒給這假國王生孩子,因為這頭獅子是被騸了的獅子,八戒笑話他說:「這妖精真箇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了!」

但百花羞公主卻跟黃袍怪實實在在做了十三年夫妻,還生了孩子,這是為什麼呢?

《紅樓夢》裡有木石前盟的故事,說的是天上的神瑛侍者用甘露澆灌絳珠仙草,後來神瑛侍者下凡投胎而為賈寶玉,絳珠仙草為了報恩就成為林黛玉,用畢生眼淚償還當年灌溉之恩,所以黛玉很愛哭。這個故事很美,美就美在它印證了那句話「原來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滿足了人們對愛情的美好想像。

黃袍怪與百花羞公主的故事也與此相似,黃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星下凡,百花羞公主也不是一般人,原是天界披香殿侍香的玉女,愛上了奎星,想跟他談戀愛,奎星雖也愛她,但紀律性更強一些,覺得天上不是談情說愛的地方,就拒絕了她。這位侍香玉女思凡下界,託生為寶象國三公主,奎星知道後為了不負約定,也下凡變成了黃袍怪,搶來公主,做了十三年夫妻,還有了兩個孩子,所以他說這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黃袍怪和百花羞公主的故事跟寶黛故事如出一轍,但人家《紅樓夢》就寫得很美,引得三百年來無數痴男怨女產生強烈共情,可黃袍怪和百花羞公主的愛情就讓人覺得不僅沒那麼好看,還挺瘮人。

之前不明白奎星下凡既然有再續前緣的明確目的,為什麼變成妖怪而不是人?要是他變成一個玉樹臨風的王子,去寶象國求婚,光明正大娶了三公主,豈不是一段佳話?難道跟豬八戒似的,投胎時沒控制好節奏和方向?可見投胎確實是一個技術活兒。

畢竟有一段前緣,黃袍怪對公主十分疼愛,用他的話說就是「你穿的錦,戴的金,缺少東西我去尋,四時受用,每日情深」。黃袍怪一開始抓住了唐僧,後來因為公主一句話,說放就給放了,只要老婆高興就好。唐僧在取經路上曾N次落入妖怪魔爪,被妖怪主動放了的,這是唯一一次。

放走唐僧後,看到八戒和沙僧又一次打上門來,黃袍怪明白一定是老婆託唐僧捎了書信給家人,立馬懊惱起來,就要實施家暴,被沙僧幾句話一糊弄,又馬上丟了刀,雙手抱起公主道:「是我一時粗滷,多有衝撞,莫怪莫怪。」然後又給老婆「挽了青絲,扶上寶髻,軟款溫柔,怡顏悅色,撮哄著他進去了,又請上坐陪禮」,這一套下來,都是熟練動作,可見十三年中沒少練習。

後來孫悟空化作公主的樣子,裝病說自己心疼,黃袍怪毫不猶豫地吐出自己珍貴的內丹舍利給老婆治病,沒想到被悟空一口給吞到自己肚子裡了。

一般人看來,這黃袍怪稱得上痴情,得夫如此,夫復何求?倒是那公主,一邊享受著妖怪的照顧呵護,一邊又想盡辦法找人幫忙擺脫這個妖怪,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看看西方美女與野獸的故事,只要有真愛,妖怪又何妨?

公主為什麼不顧念妖怪老公的好,總想逃跑?究其原因,她是真的害怕啊!因為黃袍怪不僅外表猙獰,長著金睛藍面青發,而且吃起人來也毫不含糊,整部《西遊記》裡最暴力血腥的畫面是他製造的。

雖然黃袍怪對老婆寵愛有加,可是一旦發現老婆有託唐僧送信的嫌疑,立刻「陡起兇性,要殺公主」,公主嚇得跪倒在地,矢口否認,讓他找沙僧對證,於是妖怪「輪開一隻簸箕大小的藍靛手,抓住那金枝玉葉的發萬根,把公主揪上前,捽在地下,執著鋼刀,卻來審沙僧」。別看黃袍怪平日裡軟語溫存,可是變臉比翻書還快,幸虧沙僧反應快,不然公主就成為刀下鬼。

從沙僧嘴裡得知唐僧成為寶象國國王的座上賓,黃袍怪就變成一個英俊的男子,打算去會會老丈人。來到了寶象國之後,他不僅花言巧語把自己包裝成公主的救命恩人,還把唐僧變成了一隻大老虎,污衊他是搶走公主的虎精,這顛倒黑白的手段也是沒誰了。

這樣唐僧變成的大老虎就被關起來,這位妖怪變化的駙馬成了國王尊貴的客人。沒想到,駙馬「飲酒至二更時分,醉將上來,忍不住胡為,跳起身大笑一聲,現了本相,陡發兇心,伸開簸箕大手,把一個彈琵琶的女子,抓將過來,扢咋的把頭咬了一口」,之後就自斟自酌,「喝一盞,扳過人來,血淋淋的啃上兩口」,他啃個人就像我們啃個蘿蔔。之前我在《關於唐僧肉的N種吃法》裡寫過妖怪們吃人喜歡吃蒸熟的,可這個黃袍怪直接抓過來就生啃了,那畫面太血腥,簡直不敢想像。

雖然黃袍怪對老婆百般溫柔,但睡在這樣一個狡猾殘暴、吃人不眨眼的妖怪身邊,誰能不害怕呀?萬一哪天一個不順心,睡夢中把枕邊人的腦袋給扢咋掉了呢?好在百花羞公主是被搶過來的,她一直知道自己嫁的是吃人不眨眼的妖怪,沒有被妖怪的溫柔體貼迷惑掉,始終心存警惕,一有機會就想逃走。

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女人不知道自己嫁的到底是人是妖,是不是得勢便猖狂的中山狼,是不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多少家暴的男人,溫存起來人畜無害,發起瘋來像妖怪,事後懺悔也一口一個「你是我的最愛」,一些女人總是心存幻想,覺得他以後會改,於是在對方的跪地懺悔中一次次原諒,還不如百花羞公主看得清楚明白。

有人說黃袍怪和百花羞公主有前緣,有愛情,在我看來,前緣是有,但並非所有的前緣都是良緣,也有可能是孽緣。侍香玉女成為美麗的百花羞公主,奎木狼卻沒有變成賈寶玉那樣的翩翩佳公子,十三年裡,百花羞公主一邊承受著妖怪的愛,另一邊也無時不處於恐懼之中。這大概是上天對她動了凡心又私自下凡的懲罰。

看了《紅樓夢》,我們覺得前世緣分真美好,《西遊記》告訴我們,情啊,愛啊,前世緣分啊,都是扯淡!從這個角度看,《西遊記》很讓人類幻滅。

相關焦點

  • 黃袍怪是奎木狼下凡,他和百花羞的孩子很無辜
    之後,玉女託生為寶象國公主百花羞,奎木狼下凡在寶象國附近的波月洞佔山為王。準備妥當後,他將百花羞攝到洞府,與她結成夫妻。但事與願違,成為公主的百花羞失去了天宮的記憶,忘記了與奎木狼的約定。此時的奎木狼在她眼中,就是一個青面獠牙的妖怪,哪能產生半點感情。
  • 金聖宮娘娘和烏雞國皇后,都倖免於難,為何百花羞公主被玷汙真身
    西遊神話,這位女性就是百花羞公主!13年前,百花羞公主還是一位父親愛、母親疼的金枝玉葉。 身為寶象國的千金公主,百花羞的少女生活非常幸福!
  • 黃袍怪在《西遊記》裡出現了幾次?
    老妖教小的們取了三五十條麻索,解開搭包,拿一個,捆一個,一個個都骨軟筋麻,皮膚俐皺。」孫悟空、二十八宿、五方揭諦,一股腦都被黃眉怪用「舊白布搭包兒」收了去,如此反覆,直到彌勒佛出手相救才降了黃眉怪,連黃袍怪在內的二十八宿又打了次醬油。
  • 為愛付出一切的奎木狼,毀了百花羞一生!
    奎木狼顯出原型,化身成為黃袍怪佔山為王,侍香玉女則投胎成為了寶象國公主百花羞。然而這一投不要緊……她失憶了。奎木狼在人間苦苦找尋,終於在寶象國找到了百花羞,可百花羞卻已不認識他,奎木狼心如刀絞。但他並沒有死心,而是用法力把百花羞公主帶到了自己洞府中,每日好生伺候著。百花羞公主要吃鮑魚熊掌,奎木狼親自去獵殺。百花羞要喝露水茶,奎木狼守候一宿親自收集露水來泡茶。百花羞心口疼,奎木狼立刻拿出自己性命相修的內丹給她治病。
  • 86版《西遊記》這一集刪除了原著裡三個重要細節 張紀中版都拍了
    第二個細節是關於百花羞公主與黃袍怪的孩子的,其實她為黃袍怪生了兩個孩子,而且這兩個小孩的結局很慘。這個內容張紀中版拍得比較具體,有百花羞公主的自述,而且兩個孩子也出場了。而86版裡沒有拍這個內容,因為此內容有些暗黑。
  • 明明是罪惡滔天,咋成了前世前緣?——看天庭是如何包庇奎木狼的
    也正因為如此,當百花羞編造藉口求情的時候,奎木狼隨隨便便就把唐僧放了。當時奎木狼是這麼說的:「渾家,你卻多心吶!什麼打緊之事。我要吃人,那裡不撈幾個吃吃?這個把和尚,到得那裡,放他去罷。」從這話我們可以看出,奎木狼吃人,並非是特殊情況,而是常態。
  • 西遊記:投胎轉世之後,豬八戒為啥對前世之事還記憶猶新?
    只因喝醉了酒,調戲了美女嫦娥(這也是值得吹噓的:連嫦娥都調戲過),才被罰下界來。只因投胎走錯了路,才託生了豬的樣子。聽這話,很清楚。豬八戒對他今生的樣子很是不滿意的,這才一直對前世念念不忘。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而豬八戒呢,今生沒什麼可提的,也只能提一提當年之勇了!可是問題來了。別人投胎轉世之後,關於前世的一切都會忘掉。
  • 佛說:緣分天註定,有些遇見,都是前世相欠
    有緣,他會拼命向你靠近,你推不掉,也躲不掉;無緣,你拼命珍惜也好,你死命強求也好,都不會有結果。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緣分,每一次緣起,都是一段緣分的開始。前世今生有因果有輪迴,緣分有安排有註定,遇見誰,戀上誰,皆是久別重逢,前世今生之緣。緣分,有深有淺,有好有壞,有長有短,緣分不分貴賤,遇見皆是緣。不管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
  • 錯愛之奎木狼與百花羞
    那寶象國王公主,非凡人也。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與臣私通,臣恐點汙了天宮勝境,他思凡先下界去,託生於皇宮內院,是臣不負前期,變作妖魔,佔了名山,攝他到洞府,與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孫大聖到此成功。」
  • 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緣分
    誰都不知道我們這一生中會遇到一些什麼人,會遇到一些什麼樣的事情。但我深信不疑的是,無論你遇到什麼人,或者是什麼事,那都是人生中註定要遇到的。該見到的人總會見到,該遇到的事情也會遇到。或許那是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日子裡,也或許是在一個靜謐悠然,無人問津的小店中。總之,該來到的總會來的,這就是緣分。關於緣分一事,我們有很多種說法。